教師們的工資問題一直很引發爭議,相信教師們也都是深有共鳴,每個月發的工資基本只夠柴米油鹽、水電費的,想要有點結餘去買衣服,那基本是不可能的。甚至如果不是在東部大城市,而在中西部的中等城市,那麼入職不久的教師,每個月所發的工資甚至可能連自己吃飯的錢都不夠,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在中西部的地級市,往往都會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消費高而工資低,消費雖然比不上大城市,但是絕對也不低。而剛畢業才入職沒多久的年輕老師們,每個月的收入多數都是兩千多元,這樣的收入在哪些城市裡很有可能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吃飯錢都不太夠。那麼教師收入不夠,但是教育部又三令五申不準補課,教師能不能去做兼職賺錢那?
國家對公務員做兼職有嚴格的規定,很多事情公務員都是不能去做的。畢竟公務員掌握國家權力,可以很方便的利用權力為自己謀利,所以公務員受到的限制很大。但是教師雖然也是國家體制的組成部分,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除了補課是沒有什麼限制的。在這方面雖然沒有明確的支持,但是也不會像補課一樣嚴令禁止。
其實教師在2015年之前也都是可以補課的,那個時候的補課更多的是一種自發的行為,家長或學生們主動地要求。教師去幫助後進生們,去給班裡的差生們補課,但是後來隨著補課的越來越瘋狂,有些思想品德素質比較低的老師做的很出格。那些老師收高昂的補習費用,還各種強迫學生補課,直接引發的輿論的譁然,成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教育部門看到這麼嚴重的問題,主動出手「六個禁令」直接一刀切了。
實際上從現在的角度來看,一刀切的解決方式存在的問題很大。直接把好的不好的,給全部都打掉了,在職的老師確實是不可能再去補課了,但是這也引發了很多後果,也是讓教育主管部門始料未及,最明顯的就是課外補課機構的瘋狂,這次教育部再次出手嚴格限制課外補課機構,實際上就是對當年禁令的彌補。這個補課的市場永遠存在,禁了在職的老師,那招課外的老師不可以嗎?
教育局對補課的嚴格限制,實際上限制了老師們通過自己專業能力賺錢的渠道。很多老師都足夠優秀,他們現有的收入實際上與他們的付出並不匹配,而且社會上對老師的詆毀與謾罵,也顯示了老師這個行業極低的社會地位。既沒有地位也沒有收入,那麼優秀的人為什麼要留在這個行業。很多人都說老師和農民怎麼怎麼樣,那不如讓農民工來教學生吧。很多優秀的老師,就抱著這樣的想法離職了。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補課被嚴格限制了,老師們不可能再通過自己的專業賺錢。但是兼職是可以做的,不過老師們受到的教育都是為了教學生,屬於專業型人才,所以兼職的範圍實際上很有限。我知道很多鄉鎮的老師,上班去教學生,等到下班就去跑摩的,而有些地級市的都去跑滴滴,實在是心酸。
不過雖然教育部門沒有明令禁止,但是各位老師在兼職的時候還是注意,因為有家長的監督,有些家長會主動舉報老師兼職。舉報的理由很簡單,覺得老師這樣不能專心教學生,所以老師們兼職的時候還是多注意吧,不要被「槓精」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