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希望大家都有個好牙齒,吃嘛嘛香,身體倍棒!
刷牙這事更是要從小抓起,但你給孩子刷對牙了嗎?
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小喜就給你講講牙科裡的故事。
2020.9.18
牙科日記
「我們家孩子不咋吃糖!
吃的都是可營養的牛奶、酸奶、麵包……
我們一家4個大人照顧她一個,還能虧著了,半夜起來給她衝奶粉喝!
刷牙?她不愛刷,不能逼她啊」
給孩子看病,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都來了,3個是「醫生」,他們七嘴八舌說著。但是,他們錯誤的觀念讓這個5歲小姑娘牙齒全部「融掉」,幼兒園還沒上完呢!
到現在,我仍記得採訪時,小女孩尷尬的笑,想笑又不敢笑,怕別人看到嘴裡面。
這樣的事,並非個例。採訪口腔科醫生時,我看到太多這樣的小朋友,一嘴又黑又爛的牙齒。
輕的補牙就行,嚴重一點的需要活髓切斷、根管治療,最慘的只能拔牙。
當父母,有事需要狠一點。一時的心疼,或許給孩子留下一生的牙疼。
孩子小時候牙壞了,很多家長「幻想」孩子換牙後就好了,但現實很殘酷。如果不及時處理,孩子換牙後仍可能有很大口腔問題。
甚至有的孩子「六齡齒」都壞了,家長都不知道這顆牙是不會再被替換的。
(註:六齡齒是萌出最早的恆牙,將陪伴一生,在口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較易患齲。)
出於對醫院的恐懼、對醫生操作的不適,大多數小孩會哭鬧,家長很心疼,首次治療就像上刑場。
去年3月,小喜探醫號曾開展過一期「兒童牙齒健康」的線上講座,主講人河南省人民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韓耀倫大夫,就兒童牙齒健康問題進行了詳細講解,很多粉絲表示受益頗深,以後要督促孩子好好刷牙。
可最近關於孩子口腔問題的留言依然不少,我明白大家需要複習一遍了。於是再次採訪韓醫生。想給大家一份更詳細的「兒童牙齒健康指南」。
這次採訪,見到的小病號都是嚴重的齲齒。
韓耀倫說:「齲齒」就是牙齒的硬組織被細菌破壞了。比如我們平常看到有些孩子的牙齒成塊往下掉,或者有坑或爛洞,都是齲齒的表現。
要想形成齲齒,需要4個因素:宿主(牙齒)、細菌、食物殘渣、時間。只有4者同時具備,牙齒才能遭到破壞。只要少了其中任一環節,就很難形成「齲齒」。
換句話說,要想預防「齲齒」,至少解決4大因素中的一項。
在這次採訪中,韓耀倫反覆說著「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做好全生命周期的齲病管理」。
預防,大家肯定都知道,最重要地是刷牙刷牙刷牙!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可刷牙裡的學問可大著呢,孩子幾歲可以刷牙,用什麼刷牙,趕快回顧一下這篇文章。
家長必讀:要想孩子不爛牙,得學幾招小方法
看完後是否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從小孩長出第一顆牙齒時就需要給孩子擦拭牙齦了!可你知道刷牙過程裡最重要的是什麼?
採訪過程中,我曾問過家長們關於孩子刷牙這事,大多數家長都是在孩子2-4歲時,才給孩子刷牙,而且這刷牙過程有點五花八門。
孩子偶爾刷一次也是刷了;
今天心情好仔仔細細刷了好幾分鐘,明天鬧彆扭隨便戳幾下也是刷了;
嫌媽媽刷的太久不舒服,要換爸爸這個「馬虎鬼」隨便刷刷,也是刷了;
奶奶溺愛孩子,媽媽問的時候,老人敷衍幾句「刷了刷了」,也是刷了
…………
看著都刷了,可這效果真是一言難盡。
要知道刷牙是要求每天3次,一次3分鐘以上,每個牙齒每一面都要刷到。
一開始不要期望孩子能自己刷乾淨牙齒,需要家長幫孩子刷牙到學齡前。對齲齒高發的孩子,家長甚至要監督、協助孩子刷牙到7~9歲。
「勸孩子刷牙太難了,每次都要哭一場。」一位媽媽向我吐槽。孩子不願刷牙這事真的是無解嗎?
不!為了孩子牙齒健康,這牙是必須要刷的!
為了讓我兒子養成刷牙的好習慣,我買了20多本關於刷牙的繪本。
什麼《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刷牙先生來了》……每天給他講故事。
這裡面的辛酸只有我自己知道。不過結果還是很美好的,他養成了認真刷牙的好習慣!
「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時,給他擦拭口腔的動作類似於刷牙,越早開始,孩子就能越早適應,並有利於將來養成刷牙的好習慣。以免以後突然給孩子刷牙時,孩子有牴觸心理;
家長要養成和孩子一起刷牙的習慣,小孩子喜歡模仿大人,一起刷牙,再加上語言上的鼓勵,不僅增加孩子刷牙的興趣,還能增強親子關係;
刷牙一旦開始,就不能中途放棄,否則再讓他堅持就很難了。」
關於刷牙這事,韓大夫可謂是苦口婆心。
「全生命周期齲病護理」,剛聽到這個詞,我也很迷茫,一輩子都要防止「齲齒」嗎?
「新生兒口腔是沒有『致齲菌』的,但是一些大人不良的餵食習慣,為寶寶嘗飯,用嘴吹涼食物,口對口餵食,包括親吻嘴唇都會傳播細菌。」韓大夫解釋道。
很多牙齒問題,家長容易忽略,牙齒表面只是一個黑影,裡面可能已被掏出很大的蟲洞。韓大夫皺著眉頭說:「等到孩子感覺不舒服時,往往問題已經很嚴重了」。
所以在孩子第一顆牙萌出後,就需要每年兩次到牙科做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塗氟和窩溝封閉都可以有效預防齲齒。還可以聽聽口腔科醫生的專業指導,給孩子牙齒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孩子6~12歲的換牙期需要更加關注,3個月左右看一次牙醫,以後也需要每年至少一次的口腔檢查。
1. 讓孩子接受甜食的時間往後推,不要用糖果或甜食作為孩子的獎勵。
2. 不僅是糖果,含糖食物都有可能被細菌利用(奶粉、牛奶、酸奶、麵包等),所以依然需要刷牙。
3. 孩子萌出第一顆牙齒後,一定要逐漸戒夜奶!
4.給孩子提供適合的食物,不要過於軟、黏、甜。
5.孩子在三餐之外添加輔食,需要及時漱口。
6.控制好孩子的進食頻率!讓孩子養成規律飲食的好習慣。
7.讓孩子「有效刷牙」,定期帶孩子到口腔科做檢查。
最後
給孩子治療口腔問題,一定不要貽誤時機,該看醫生看醫生。
不要因為一時心軟,讓孩子承受更多更大的痛苦,更高昂的治療費用和更頻繁的治療時間。
註:文章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