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van。
繼全球最大雷射雷達公司Velodyne決定借殼上市之後,其競爭對手Luminar也即將通過同樣的方式上市。最近,Luminar官宣,將通過與空殼公司Gores Metropoulos合併,在納斯達克上市。
說起Luminar這家公司,在矽谷也算是有故事的獨角獸。這家公司由創始人Austin Russell奧斯汀·羅素在17歲時創辦-那時他還是一名高中生。而使得Luminar真正在自動駕駛汽車市場上聲名大噪的,是其低成本雷射雷達傳感器技術。
Russell和Musk的交集在Paypal的創始人,美國矽谷精神的代表人物,知名創業者和投資家,《從0到1》風靡創業圈作者彼得·蒂爾。Russell在17歲就讀斯坦福的時候就拿到了彼得·蒂爾的10萬美金的投資。
此外,眾所周知,矽谷鋼鐵俠Elon Musk對LiDAR並不感冒,他認為特斯拉只需攝像頭、雷達和超聲波就能實現全自動駕駛,而Russell卻反駁道「我想說的是,業內現在存在兩套不同的系統。如果你只想讓車輛提供輔助,人必須不斷地輸入,那麼LiDAR確實意義不大,攝像頭和雷達就足夠了。不過要想解決那1%的極端情況,就非得LiDAR出馬不可。」
從以上來看,Russell和Musk的淵源頗豐,並且創業的項目集中在智能駕駛上,並且並對自己的技術路線深信不疑。那麼Russell究竟有沒有可能成為年輕版的Elon Musk呢?
一. Russell的那些與眾不同的經歷
其實Russell從小就是個神童,在小孩子們都在穿尿不溼的年齡,他就已經能背下元素周期表。
「能背下元素周期表時,我大概只有 2 歲吧。」Russell 接受採訪時回憶道,「我當時對學習非常著迷,而且已經能獨立學習並理解很多新的科學領域。」
10 歲時,Russell 已經開始自己編軟體。當時,他還給自己的任天堂 DS 寫了固件並順利將它變成了一臺手機(因為父母不願給他買手機)。「它用起來還真沒什麼問題。」Russell 說道。
進入青春期後,Russell 的興趣愛好更得更複雜。「之後,我又愛上了搭建計算系統和超級電腦,接著興趣又轉到了雷射、光學和光子學。」Russell 說道。研究了一段時間後,Russell 發現光子學「深不見底」,便深深陷了進去。
正是這個契機讓Russell與自動駕駛汽車產生了聯繫,14歲時他「玩」起了LiDAR,Luminar 的核心競爭力就來源於此。
雖然高中時就創辦了 Luminar,但公司業務真正啟動要追溯到 Russell 從大學退學,當時他才剛剛 18 歲(又是一個中途輟學的天才)。
說起來,Russell 是斯坦福的高材生,當時他在學校攻讀應用物理學,但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專注於 Luminar。於是,他申請 彼得·蒂爾的夥伴基金,並成功拿到了 10 萬美元的啟動資金。Russell 的父母對於他退學創業的想法有些懷疑,不過,看著這個神童一點點成長起來,他們並不擔心兒子的前途,畢竟這個傢伙 11 歲時就在車庫裡搭建了自己的研發實驗室。
最關鍵的是,Russell 對自己輟學創業從來沒有後悔過。
「對有些人來說,輟學絕對是個好選擇。當然,前提是他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和怎麼實現自己的目標。」Russell 總結道。
「時機也很重要。」Russell 補充道,當時硬體和光子學都在快速發展,如果等到畢業再去打理 Luminar,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在與夥伴基金合作的兩年中,Russell 從「理論研究」成功打入了「實際業務」。
當時,羅素就放下豪言,要製造出比其他競爭產品更高質量、更便宜的雷射雷達傳感器,「顛覆」LiDAR行業。
二. 為什麼Luminar很牛?
彼得·蒂爾的背書讓 Russell 的公信力大幅提升,同時他還找到了在光子學行業摸爬滾打 25 年的老兵 Jason Eichenholz 一起創業,Eichenholz 在這個領域擁有 10 項重要專利。
此外,2016 年和 2017 年,Luminar 先後收購了兩家關鍵公司:
·Open Photonics
·Black Forest Engineering
Open Photonics 是一家致力於光學和光子技術商業化的開放式創新公司。Luminar 現任 CTO Jason Eichenholz 曾是 Open Photonics 的 CEO。這次收購幫助 Luminar 獲得了雷射雷達領域優秀的技術人才。
Black Forest Engineering 一直專注於研究高性能 InGaAs(銦鎵砷) 接收器,配合 Luminar 設計的 ASIC,可以實現更好的光子效率和動態範圍。銦鎵砷替代了常用的矽,而這種新材料可比矽貴得多。
Russell 曾提出一個目標:推出比競爭對手質量更好的雷射雷達——解析度比對手高 50 倍,探測範圍也能高出 10 倍。
Luminar 聲稱,通過與 Black Forest Engineering 的合作,解決了銦鎵砷成本昂貴的問題。
最後,Luminar 不但做出了光電探測器,還一併把解析和傳遞信號的晶片也解決了。與此同時,接收器的成本也從數萬美元跌至驚人的——3 美元。
Russell在一次專訪中表示,配合 Luminar 生產的 ASIC,只需要一丁點銦鎵砷,能將產品做到非常低的價格。除此之外,Luminar 的研發團隊還增加了接收器的「動態範圍」。就像瞳孔會根據光線情況不斷調節一樣,雷射雷達接收器也傾向於接收那些保持在某個強度的脈衝(光子飛行的距離越遠,強度就越弱)。經過不斷打磨,Luminar 的接收器已經能掌握各種不同強度的脈衝。
這些都是Luminar的技術創新,並形成護城河。這裡面,反應了Russ的眼光,包括選用人才,能夠找到業內最牛的人並一起共事。
三. Luminar的市場優勢---幾乎壟斷汽車自動駕駛雷射雷達
Luminar的絕對領先的技術優勢,也給Luminar帶來了幾乎壟斷性的市場。2017 年9月,Luminar 宣布與豐田 TRI 達成合作關係。2018年6月,Luminar 又宣布與沃爾沃達成戰略合作關係,而且沃爾沃還通過旗下的風投基金對 Luminar 進行戰略投資。隨後奧迪子公司 AID(後併入 Argo)也與 Luminar 籤訂了合作協議。
除了與上述三家車企合作外,Luminar 還對外表示正在與其他13 家車企合作,合同價值達 15 億美金。
眼下,Luminar 的雷射雷達解決方案主要針對四類客戶(截至目前共有 50 家合作夥伴):
乘用車(代表客戶是沃爾沃)卡車(代表客戶是TORC/戴姆勒)Robotaxi(代表客戶是豐田)其他細分市場(航天測繪、安防、建築/採礦、農業、智慧城市)。
Luminar 預計,到2025年乘用車將佔Luminar 70%的收入,其次是卡車(15%)和其他細分市場(9%),最後才是 Robotaxi(6%)。
幾乎所有大的自動駕駛玩家都要用Luminar的產品,用了就有競爭優勢,否則就是技術落後。
這裡面大家關注一下蔚來,蔚來也採用Luminar,說明蔚來的眼光不一般。而小鵬好像用的國產的機械式的雷射雷達,期待蔚來的下一輛雷射雷達車。
從 2022 年開始,Luminar 主要收入來源包括:
· 單純售賣雷射雷達硬體
· ADAS 解決方案(硬體+軟體)
· 高速公路解決方案(硬體+軟體)
與此同時,Luminar已經在研究下一代傳感器了----Luminar的創新能力在行業中遙遙領先。
最後總結一下,Luminar的創始人Russell有著所有優秀企業家的特質,前瞻的視角,卓越的產品力,成果導向的驅動力。而Luminar正處在自動駕駛這一黃金賽道中,出色的產品,絕對領先的技術和壟斷的市場份額是其保持領先位置的有利保證,Luminar的未來值得期待。
(編輯: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