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父母也沒有那麼好,日本家長會正在扼殺動漫產業

2020-12-19 騰訊網

我們以前總說別人的家長總是比自己的家長要好,別人的家長總是會開明,不管你喜歡什麼都會去理解,去包容去一起分析,哪怕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小眾的,是看上去不像,特別有利於學習的別人家的家長好像也會特別支持。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也知道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別人的家長可能也不是就如我們想像中的那般美好,這件事放在全世界可能都是一樣的。

如果有關注日本動漫,特別是一些正規出版社出版刊物的朋友們,應該會發現,最近這幾年日本動漫的發展其實是遇到了一定阻力的,其中特別是關於作品的尺度以及出現的血腥暴力鏡頭等等,更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審查攔截。被我們稱為動漫大國,無冕之王的日本,我們總是想像日本家長一定會對動漫非常開明非常的支持家裡的小朋友看動漫,但事實告訴我們並不是的,而且日本的家長會現在正在進一步的扼殺動漫產業發展的餘地

我們想像中或者說印象中總是什麼都能產出,非常開放非常自由的日本動漫產業不一樣,其實日本動漫產業也正在受到,而且是一直以來都受到日本家長會的投訴跟審查。

日本教師家長聯合協會簡稱PTA,是一個旨在將家庭與學校關係相連結,使家長跟教師關係更為密切,共同守護孩子長大的一個社會組織,這個組織在日本發展多年,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滲透在各個學校,各個小區各個城市的一個非常具有權威性的組織。也正是因為有這一個無孔不入的組織的存在,並且他們有日本PTA這麼一個大型的官方發聲渠道,所以在學生們遇到什麼問題或者是家長認為學生們會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總是能以一個非常快的反應速度出面發聲。

也就是說在國內如果家裡有小孩子看漫畫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那麼這個家的家長可能會斥責孩子,然後最多將這件事報告給班主任,讓班主任幫忙管一下,那麼這件事情其實也僅僅局限在家庭到班主任這麼一個小範圍內。

但是如果在日本有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因為看漫畫耽誤了學習,就會在PTA的例會上面。說這個消息如果PTA內有其他成員有相同的意見,也就是說如果他們家也有小朋友,因為看漫畫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那麼這個組織的PTA就會認為這件事情是一件普遍聯繫的日本家庭都會經受的一個很不好的事情,從而逐層上報到日本PTA去,然後PTA組織就會像漫畫社出版方甚至是作者老師施壓,從而使得這本漫畫更加難在學生們之間流通。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些年來,我們就算在國外也能感受到日本動漫的一些公開在大眾時段播放的影片的尺度跟內容都逐漸地收縮縮緊,在播放規則裡面已經不能出現吸菸喝酒打架甚至是過於血腥暴力的場景,一些有尺度的內容也會被試著打上越來越厚的馬賽克,防止學生有機會接觸到。

所以日本動漫行業業內對這個情況雖然是認為非常大的控制了他們的發展和想像力,但是也是毫無辦法,只能將涉及這些內容的作品通通挪到深夜檔去播放,或者是挪到其他日本國內接觸不到的媒體平臺去播放,例如網飛今年籤約的非常多的優秀日本動漫作品的動畫化,就是一些涉及這方面內容,在日本國內電視臺可能審核很難通過,只能在深夜檔播放的作品。

所以說家長會的這個行為還是非常的遏制日本本地動漫產業的發展的,而且將很多平臺的資源拱手留給了像網飛這樣的新型流媒體平臺,這以後到底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作為外國人的我們,也只能在旁拭目以待了。

今天關於家長會控制動漫產出的相關討論就到這裡告一段落了,不知道大家看到這些以後,對日本家長的觀點有沒有所變化的地方呢,不管你想到了什麼都歡迎在評論去跟我們討論,再次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父母四種行為,正在扼殺孩子想像力
    但在很多父母眼裡,孩子的不正常行為都被視為不良習慣,要改掉。 殊不知,這正在一步一步扼殺孩子的想像力。但通常父母沒有意識,對自己的行為不自知,下面是常見的幾種: 1、知識比想像力重要。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一個認知,知識是萬能的。只要孩子好好上學,掌握了學校所學的知識,取得好成績,考一所好大學,再找一份好工作,將會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所以,當孩子提出某個問題時,父母馬上會告訴孩子所謂的「標準答案,」要求孩子記下來。
  •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那麼優秀?這種想法會誤了自家孩子
    每次開完家長會後,他都會和兒子分享班裡優秀孩子的「故事」,xxx語文作業做得好,xxx又拿第一了等等,語氣中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你以為孩子能透過你的激將法,明白你在鼓勵他們要努力,追趕上那些同學。事實上,心思單純的孩子們只會覺得自己被父母嫌棄了:■他覺得你並不喜歡他,才會這樣誇讚別人的孩子;■他會以為自己真的很差,在父母眼裡一無是處。
  • 日本「別人家孩子」為何那麼優秀?因為他們有「別人家的媽媽」
    因為此次損失巨大,所以今後麵包超人、傳統零食、知育菓子等商品會逐漸從貨架上撤離。」很明顯,這家超市貨架上的零食、玩具被熊孩子們隨意拿下去拆封破壞了,家長也沒有賠償,無法杜絕這種行為的店家不得不將商品下架。
  • 「敢考狀元」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原來是父母這三個行為
    看著別人家優秀孩子嘆氣的同時,還在感慨自己的孩子要像他們那樣該多好,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不愛學習的,每個孩子從出生他就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意識,其實就代表著他的內心充滿了對學習的渴望。但是如果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長期被打壓,那麼他的興趣就會慢慢的消失殆盡,最後成為家長心目中那個不愛學習的孩子。那麼我們家長都做了哪些事情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 父母必讀:扼殺孩子積極性的10句話,父母不要再說了
    同時,這個品德又是坑了無數中國人的一個品德,當有好機會來臨時一句謙虛的「我不行,我沒有那麼優秀。」於是超有自信的老美就說我來試試,結果事情做得一團糟,大家拍拍老美肩膀:good!你已經盡力了。中國人出場救火把事情完美解決。大家一看:哇塞你這麼有能力,為什麼一開始你要騙我們呢?原本的鮮花掌聲就變成了不解和埋怨。
  • 0分作文讓人嘆息,兒童的純真正在被網絡低俗扼殺,父母需警惕
    而如今隨處可見的網絡中,一些低俗的網絡文化,正在不知不覺當中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滋長發芽,這是家長必須要引起重視的。本期話題:0分作文讓人惋惜,兒童的純真在被網絡低俗扼殺,父母需警惕!近日一位網友就特意將自己孩子的答題給曬到了網上,想要讓網友們來評一評理。在這位家長看起來,自家孩子的作文別具一格,用了很多的網絡熱詞。
  • 「別人家的父母」教出「別人家的孩子」
    孩子帶著哭腔說:「我沒有一個好爸爸……」小姑娘哭訴自己心裡的委屈:在爸爸心裡,她是最差的一個,總比不上別人家的小朋友……但是別的小朋友好也是因為家長的努力和陪伴才能那麼好……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作為家長要先正視 「不如別人」這一現象。只要有比較,就會出高下,而且評判標準不同,結果也會不同。既然,默認了比較這一行為,那麼,就要承擔比較結果不如人的風險。在這一前提下,我們再來探討如何讓結果更好看。
  • 羨慕別人家孩子,先做別人家父母
    「別人家孩子」這個特殊的物種,多少媽媽見了兩眼放光,而且羨慕的咬牙切齒,多少自家孩子活在你的陰影中,甚至懷疑自我。 他們曾多次對著你吶喊:別人家孩子,請別讓我媽認識你。 父母滿眼是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卻只會盯著自家孩子的缺點;那你知不知道,在孩子眼裡你和別人家的父母,又是怎麼樣的存在?
  • 手辦被送人,動漫被舉報,家長們親手扼殺了孩子想像力和天真快樂
    這段時間的教育對他未來的成長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隨著發展,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時期的教育,所以各種班級便應運而生。現代孩子越來越忙其實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的孩子也基本沒有什麼時間好好玩一玩了,因為現在的孩子真的比大人還忙呢!我見過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周末中午都沒有時間吃飯,因為要趕各種培訓班,午餐就在路上草草解決一下,所以現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忙呀!
  •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正在步步緊逼自己的孩子
    一個社會發展迅速,我們通常認為這是一件好的事情。的確,這對一個國家來說發展迅速是強國理念,但是這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樣有利也有弊。社會發展迅速意味著新興產業對舊產業的衝擊,意味著人們的貧富差距會在社會迅速發展的這個階段拉大。因此,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應運而生,而他們的孩子成了這些父母的「希望」。
  • 濟南「領跑」山東動漫產業 著力打造「動漫泉城」
    也就是說,山東動漫仍舊停留在從動漫展覽、活動策劃、動漫培訓、漫畫製作等,向打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創動漫作品的階段。   那麼,濟南動漫到底在省內居於何種地位?   「濟南動漫產業沒拖山東後腿,處於『領跑』位置。」
  • 我說日本的動漫,起源於中國,有人同意嗎?
    年輕的小夥伴們,都很喜歡日本動漫,的確,上世紀開始,日本動漫一枝獨秀,各類精彩的作品,層出不窮。日本的動漫業因此高度發達成為了一個相當繁榮的文化產業。但是小夥伴們,可能不知道,日本的動漫發端於中國。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下下面的解釋:岸本齊史受鳥山明的影響,創造了《火影忍者》,鳥山明受手塚治虫的影響,創造了《七龍珠》,而日本動漫之神手塚治虫,因為受一位中國人的影響,決定走上動漫之路,開始創造第一步動漫作品《我的孫悟空》。這是日本動漫發展的大概脈絡,雖然有點以偏概全,但是主線基本沒用問題。
  • "半夜,老爸撕了我的漫畫": 90%父母的錯誤,親手扼殺孩子的夢想
    朋友說:「看見垃圾箱裡被撕掉的漫畫,我就知道自己再也畫不出那麼好的作品了。」人生中最可惜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夢想被父母親手毀掉。「父母要支持孩子的愛好」已是老生常談,卻沒有幾個人真正能做到。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有自己的期望,但是,如果孩子的發展沒有滿足他們的計劃,家長都會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給孩子的夢想潑一盆冷水。父母的這種愛,卻是對孩子的最大的傷害。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家長從孩子小時候的特徵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偉大的科學家們,小時候都有些「怪癖」世界上有很多科學家、發明家小時候都有一些「怪癖」,常常難以被正常人理解,但正是因為這些人的獨特之處,才成就了偉人的一生成就。
  •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惡意中傷,那樣會扼殺掉自己的才智
    有很多人,他會是你好心好意的;有很多人,也會是對你惡意中傷的。心理學: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惡意中傷,那樣會扼殺掉自己的才智,這就是此文要剝離的話題。凡是言傳身教的話都是可以值得信賴的,言傳身教的意思是有的人既會告訴你要怎麼做,又會親力親為帶著你一起來做,至少他自己本身也就是這麼做的。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好看,學習好,又懂事,仿佛我們再用功再努力也無法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這個時候就想問一句,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不同家庭會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希望我們不要再用別人家的孩子來進行激勵。
  • 國產良心動漫媽媽咪鴨來襲,你以為家長是那麼好當的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百月動漫君,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部國產動漫《媽媽咪鴨》,主要講述了一隻大雁大鵬以自我為中心,什麼事情都要爭第一,在向南方遷徙的時候,認為自己不需要隊員,就單飛了,卻意外撞散了一群鴨群隊,讓兩隻小鴨子淘淘和憩憩離了隊,找不到了回家的路,淘淘也一直把大鵬當媽媽,而大雁在這過程中意外受了傷
  • 有「別人家的孩子」,就會有「別人家的父母」
    對於「別人家的孩子」這個說法,我們從不陌生。因為父母總在我們小時候用它來告訴我們與別人相比的不足。但是今天呢,小編想和大家聊一聊與它相似的一個話題——「別人家的父母」。」有著若干我們沒有的優點。那麼,「別人家的父母」又有著哪些特徵呢?01善於情緒管理這樣的父母,不會以一種兇巴巴的樣子出現在孩子面前。他們有嚴謹、嚴肅的一面,但且沒有可怕的一面。當孩子犯錯了,他們不會想著遷怒於孩子,而是想著如何讓孩子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
  • 教育視角|你會讓孩子看日本動漫還是歐美動漫?
    其實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自我成長的過程。只要保持愛心和好奇心,就可以通過孩子的眼睛打開更廣闊的世界。我的兒子是個日本動漫迷。一放學回家,他就鑽進自己的房間,開始看日本動漫和輕小說。我當然很想了解他的內心世界,於是,我從圖書館裡鄭重地借了一大堆漫畫書,打算認真研讀。很快,我就發現自己讀不懂動漫。
  •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哪些行為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每個孩子都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只不過在不同家長的引導教育下,有些孩子始終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有些孩子的想像力,則可能在無意中被家長扼殺了,沒有想像力,何來創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家長的某些做法,可能是在扼殺孩子的智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