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哪些行為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2020-08-27 菲書菲語

每個孩子都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只不過在不同家長的引導教育下,有些孩子始終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有些孩子的想像力,則可能在無意中被家長扼殺了,沒有想像力,何來創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家長的某些做法,可能是在扼殺孩子的智力發展。

家長們速來自查,看看在生活中,你是否對孩子做過下面這些行為!

1.讓孩子過早、過多使用電子產品

隨著身在職場的成年人日益忙碌,父母給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增多,任由媒體來影響他們。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是需要在真實的世界中發展和構建自我,把孩子交給屏幕上的虛擬世界,除了能讓家長輕鬆一些之外,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特別是愛看電視的孩子,習慣不假思索地接受信息,懶於思考和探索。

2.總是輕易打斷孩子,「糾正」孩子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大多數孩子都會自說自話,一邊玩遊戲一邊說自己的&34;或&34;,這時候,不少家長會不自覺去糾正,甚至改正他們。

其實孩子自言自語說自己的&34;時,正是放飛思想,進行想像力的練習,他需要專注的調動大腦思維,手眼協調運作,並組織語言表達。

這個時候無論我們是和他說話還是參與進去,都會打斷他想像的過程,不打擾,才是我們對他最大的幫助。

3.喜歡對孩子進行「成人式點評」

很多父母總愛用成人的做事方法來插手孩子世界裡的事情,用成人的眼光來評判孩子做的事情是不是合適,毫不考慮還有保護孩子想像力這麼一回事。

朋友家歲2的女兒特別喜歡畫畫,但這個年齡的孩子,畫畫大多是塗鴉,沒有畫具體形象的概念。而她的爸爸總是在孩子塗鴉的時候說:來,爸爸告訴你,xxx是這樣的,xxx是那樣的。

結果,孩子對畫畫的熱情卻一天不如一天,爸爸畫的畫,的確是」畫的很像「。可對於2、3歲的孩子來講,「畫的像」不是我們的培養方向,孩子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對色彩的挑選、以及畫畫中得到快樂,才是這個年齡應該得到的東西。

愛因斯坦說,邏輯會把你從A點帶到Z點,而想像力將把你帶往任何地方。

4.過早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

豐富的表象是想像發展的基礎。父母應儘可能讓孩子接受豐富、生動、形象的刺激,並為其創造一個開放和多元的活動和感知空間,讓他們儘量多地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形成豐富的表象。

有些父母讓孩子過早學習很多知識,甚至要求幼兒園加入相關課程。許多早期智力開發活動,如背詩、認字、畫簡筆畫等模仿形式,會扼殺孩子的創造性,嚴重阻礙他們對事物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哲學家狄德羅說過:「想像,這是種特質。沒有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哲學家、有機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為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破壞孩子的想像力,是每對父母都應該學會的必修課。

保護孩子的想像力,是成就孩子的開始。

相關焦點

  • 父母四種行為,正在扼殺孩子想像力
    我們都知道,在人的智力活動中,想像力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很多創造性事物的源頭都是來自於想像力。但在很多父母眼裡,孩子的不正常行為都被視為不良習慣,要改掉。 殊不知,這正在一步一步扼殺孩子的想像力。但通常父母沒有意識,對自己的行為不自知,下面是常見的幾種: 1、知識比想像力重要。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一個認知,知識是萬能的。
  • 聰明的父母,不會太早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1.不要用批評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在《少年說》中,有個徐思睿的女孩子,寫了30多萬字的小說,卻被爸爸全部撕了。爸爸的理由是寫小說影響了數學成績,只有成績上去了才是最重要的。爸爸冷漠地說:「寫小說這些事情只有等成績上去之後再來考慮。」
  • 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 誰扼殺了中國孩子的想像力?
    在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佔4.7%,而希望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只佔14.9%。  此外,美國幾個專業學會共同評出的影響人類20世紀生活的20項重大發明中,沒有一項由中國人發明。中國學子每年在美國拿博士學位的有2000人之多,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但美國評論說,雖然中國學子成績突出,想像力卻大大缺乏。劉道玉拿世界上兩個最重視家庭教育的國家——中國和以色列做了比較。
  • 是誰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大家想過沒有,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表現的特別聰明,而且成績也不錯,可是到了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階段還有很多孩子,他們到了高年級,父母苦於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用什麼方法來激勵他們都不會滿足,爸爸媽媽們逼急了,就問他們:你到底想怎麼樣?「我想讓你離我遠一點。」當我們與孩子溝通出現障礙時,我們只是在想,是他們的青春期在搞鬼,我們說什麼也想不到,孩子在小的時候,我們做了很多扼殺他們學習能力的事情。導致他們長大以後,對學習不感興趣,在學習中,無法克服一個個的障礙,無法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 別再扼殺孩子的想像力!這三種行為,不要再做了
    但是,有一則統計結果這樣顯示:在全球21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在中國的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佔4.7%。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只不過在不同家長的引導教育下,有些孩子始終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 誰拿走了孩子的想像力?聰明的媽媽,從不去扼殺孩子做夢的權力
    看到答案後,我們這些想像力枯竭的大人,紛紛感嘆:「真是越長大越沒有想像力了」。一、聰明的父母,從不扼殺孩子做夢的權力女兒小米是「鬼馬精靈」的孩子,想法往往天馬行空。有次帶女兒去公園玩,女兒一會兒對著樹喊姐姐好,一會兒喊哥哥好,家人好奇地問原因,原來女兒覺得大樹有性別,樹葉是頭髮,柳樹是女孩,楊樹是男孩。
  • 6種扼殺孩子想像力的行為,你做過幾種?
    後來發現,有的家長在遊戲過程中經常用自己的思維來規定孩子的想像力,導致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扼殺孩子想像力的6種行為,家長們快來瞅瞅~ 01、過度引導
  • 6種扼殺孩子想像力的行為,你做過幾種?
    後來發現,有的家長在遊戲過程中經常用自己的思維來規定孩子的想像力,導致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扼殺孩子想像力的6種行為,家長們快來瞅瞅~01、過度引導,會忍不住很慢,似乎這樣孩子才容易接受。
  • 智商高的孩子,常有這些「怪行為」,父母小心別扼殺了天才
    導讀:智商高的孩子,常有這些「怪行為」,父母小心別扼殺了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智商高的孩子,常有這些「怪行為」,父母小心別扼殺了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80%的家長這樣的話嚴重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
    ;不要瞎胡想""你不要異想天開了"……就是這樣的訓斥把孩子的想像力扼殺了。所以,當你的孩子有奇特的想法時,不要責備他們"胡思亂想",而應當給他們以適當的鼓勵和引導父母應尊重孩子的想法。也許孩子的夢想可能永遠都不能實現,但是每一個孩子都在憧憬未來,並會為這或遠或近的"未來"投入他們全部的努力。
  • 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原來這麼簡單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家長觀念的逐漸變化,我們開始有了「保護孩子想像力」的意識,也越來越珍惜孩子這種與生俱來的財富。可是,我們真的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真正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嗎?父母可能會在有意無意中向孩子傳達成人式思維,用抽象概念和程式化思維扼殺孩子的想像力,結果他們將失去很多創造神話的機會。短短幾分鐘,孩子想要創作的熱情和勇氣就可以消耗殆盡。要想毀掉孩子的創造力,實在是太容易了!
  • 父母要注意:這3種行為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你還在做嗎?
    父母要注意:這3種行為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你還在做嗎?據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在最希望孩子獲得的能力裡,超過七成的家長選擇了自信和溝通能力。這兩者都是有利於孩子終身學習的社會能力。但是在現實環境中,許多家長仍按照自己的理念為孩子創設出自己心中的成長模式,殊不知卻違背了孩子自然成長的規律,從而引發了越來越多的兒童心理和社會交往的問題。其實,要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家長也不要太著急,既不要過度保護,也不要不管不顧孩子的想法為他們做好事情。 在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時,父母有哪些錯誤的行為呢?
  • 「媽媽,你看蝴蝶」,「不,這是樹葉」,父母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
    原因是他們扼殺了自己女兒伊迪絲的想像力。這位母親在法庭上聲淚俱下地說:沒認識「O」以前,女兒能把「O」想像成太陽、雞蛋、籃球等圓形的東西,但認識「O」以後,孩子喪失了這種聯想和想像的能力。結果很意外,這位捍衛自己女兒想像力的媽媽贏得了最終的勝利。你可能會產生疑問,想像力這麼重要嗎?是的,很重要。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 萌娃寫「雨」字寫成天氣預報:小心你的反應正在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在0-10歲的成長過程中,每個孩子在想像力發展上,平均會遭受到將近2萬次的傷害,而這其中,最多、最大的傷害大都來自父母。其實在生活中,孩子想像力被打壓的情況屢見不鮮。父母的這幾種行為,最容易扼殺孩子的想像力:1、阻止探索當孩子剛剛學會一種能力時,他會表現出超強的好奇心
  • 高情商的孩子,都會有這3個「怪癖」,很多卻都被無知的父母扼殺
    導讀:高情商的孩子,都會有這3個「怪癖」,很多卻都被無知的父母扼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高情商的孩子,都會有這3個「怪癖」,很多卻都被無知的父母扼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別亂糾正,當心扼殺天才
    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思想不一樣,他們總是做一些自己認為很對,但是我們覺得無釐頭的事情,家長通常把這種行為稱為「怪癖」,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各位父母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高智商,別扼殺天才,很多父母還傻傻糾正!
  • 「敢考狀元」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原來是父母這三個行為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扼殺孩子興趣的三個行為。那麼我們家長都做了哪些事情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呢?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第一大殺手就是家長的盲目攀比,是孩子學習道路上最沉重的噩夢。心理學家指出,攀比別人家的孩子這種行為是一種負性攀比,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逆的嚴重心理陰影。前段時間在知乎上面看到這樣一個回答,為什麼家長攀比別人家的孩子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 家庭教育:父母對孩子要多一些積極行為控制
    家庭教育:父母對孩子要多一些積極行為控制家庭教育:父母對孩子要多一些積極行為控制父母適度管住孩子,「問題」就少一些;如果父母強迫孩子,讓他做特別不想做的事,更容易造成「問題少年」。父母對孩子是否控制越多,孩子的行為問題就越多?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不需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控制?要弄清這些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父母控制?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有哪些類型?在心理學研究領域,父母控制一般指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加以約束和管理,是一種讓孩子聽從父母要求的教育方式。
  • 別再扼殺孩子的想像力!這7招家長必須知道
    但在成長過程中,想像力常常被一點一點扼殺了。心理學家說:想像力是人生的智慧翅膀,它可以使孩子衝出狹窄的生活空間,認識更為廣闊的世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可以豐富他們的經歷,增長他們的見識。正是因為孩子沒有固定的思維方式,才可以天馬行空,激發孩子豐富的創新能力。
  • 聰明的父母,不但會給孩子無私的愛,還會懂得扼殺孩子心中的惡意
    在整個視頻中,我們聽不到聲音,也不知道拍攝者到底是父親還是老人,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讓這位「熊孩子」痛揍母親的,肯定不是母親當時的所作所為,而是這個孩子從小受到的寵溺嬌慣。,讓孩子在未來能享用更好的物質條件,能夠在工作生活中少受委屈,能夠從事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