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到過黃磊老師發過的一篇微博,講述了小女兒妹妹的趣事兒:
「妹妹人兒跟她姐姐說,她要趁她姐姐睡著的時候在她姐姐頭上鑽一個洞,然後她爬進去,這樣,將來有一天她的姐姐生寶寶的時候,她就可以做她姐姐的女兒了……小孩的幻想又奇妙又嚇人。」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的確,小朋友的想像力真的是天馬行空。
但是,有一則統計結果這樣顯示:在全球21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
在中國的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佔4.7%。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只不過在不同家長的引導教育下,有些孩子始終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但也有些孩子的想像力,卻無意中被家長扼殺了。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每個孩子,都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英國教育專家肯·羅賓遜曾在TED上做過一次非常成功的演講,主題是「學校如何扼殺了創造力」。
在這場演講裡,羅賓遜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女孩正在上繪畫課。小女孩只有六歲,她坐在教室的後排,正在畫畫,而她的老師評價她幾乎從不注意聽講,但在繪畫課上她卻聽得很認真。
老師饒有興趣地走過去問她:「你在畫什麼?」
她說:「我畫的是上帝。」
老師說:「可是沒人知道上帝長什麼樣。」
這時小女孩說:「他們馬上就能知道上帝的樣子了。」
美國的一個權威諮詢機構調查結果表明:孩子1歲時,想像力、創造力高達96%,可這種情況在7歲上學以後發生極大逆轉,到10歲時,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只剩下4%。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是什麼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
不允許孩子想像
為什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那麼強大?不是因為別的什麼,就是因為他們的「童心世界」。在那個世界,花可以是綠的,草可以是藍的……如果問為什麼?他們會告訴你千萬種答案。
但家長們聽到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呢?
他們會直接斥責孩子:太陽是紅的,草地是綠的,因為「我親眼看到的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而這些舉動,往往就會讓孩子失去想像的空間。
父母的完美示範
演員小陶虹曾在一檔節目中講述過女兒小故事:
女兒在小的時候,她有一次給孩子買了積木,但是孩子卻很少玩。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起初,她以為是孩子不喜歡玩積木,但一次偶然間,她發現孩子在她不在的時候在擺弄積木。
後來她才明白,是自己在陪孩子的玩的時候玩得太好了,而孩子做不到這種地步,乾脆就不玩了。
於是,小陶虹讓爸爸故意在女兒面前表演失敗,對孩子說:「你看,大人也會犯錯的。」
很多時候,父母給了孩子一個完美的示範,或是給了孩子一個標準的答案,孩子就會失去探索的勇氣,只接受父母給他們的「答案」。
習慣對孩子進行「成人式點評」
曾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剛上學的女兒學習用「活潑」造句,女兒寫出了「小魚在水中遊,水很活潑」的句子,媽媽看了之後覺得,水怎麼能是活潑的呢,就讓女兒把這句劃掉,在下邊改為「小魚很活潑的在水中遊」。第二天回到家,媽媽看到老師批改的作業,特意在那個句子旁邊做了批註:我還是覺得第一次的句子更好,充分發揮了你的想像力,希望你以後可保持這樣的想像力!
媽媽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當孩子用小手舉著自己得意的作品來到你面前,很多家長往往會進行批評:顏色塗出邊框了!這個畫得不夠圓!小動物的腳畫得太長了......
其實孩子擁有很強的想像力,也有很強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但是家長用他們的一套標準去點評孩子,只會禁錮孩子的想像。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現在很多孩子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笨」,就是因為家長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將自己覺得正確的所有東西全都交給孩子,不給孩子自己體驗的機會,這樣一來孩子的想像力的發展也受到了桎梏。
總之我們一定要充分尊重寶寶,讓其在最富有創造力與想像力的年齡,隨心所欲的做他想做的事情。
小孩子的奇思妙想是需要大人保護的,這樣,孩子才能生活的豐富多彩。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