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扼殺孩子的想像力!這三種行為,不要再做了

2020-08-27 寶貝方舟

前段時間,看到過黃磊老師發過的一篇微博,講述了小女兒妹妹的趣事兒:

「妹妹人兒跟她姐姐說,她要趁她姐姐睡著的時候在她姐姐頭上鑽一個洞,然後她爬進去,這樣,將來有一天她的姐姐生寶寶的時候,她就可以做她姐姐的女兒了……小孩的幻想又奇妙又嚇人。」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的確,小朋友的想像力真的是天馬行空。

但是,有一則統計結果這樣顯示:在全球21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

在中國的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佔4.7%。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只不過在不同家長的引導教育下,有些孩子始終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但也有些孩子的想像力,卻無意中被家長扼殺了。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每個孩子,都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英國教育專家肯·羅賓遜曾在TED上做過一次非常成功的演講,主題是「學校如何扼殺了創造力」。

在這場演講裡,羅賓遜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女孩正在上繪畫課。小女孩只有六歲,她坐在教室的後排,正在畫畫,而她的老師評價她幾乎從不注意聽講,但在繪畫課上她卻聽得很認真。

老師饒有興趣地走過去問她:「你在畫什麼?」‍

她說:「我畫的是上帝。」

老師說:「可是沒人知道上帝長什麼樣。」

這時小女孩說:「他們馬上就能知道上帝的樣子了。」

美國的一個權威諮詢機構調查結果表明:孩子1歲時,想像力、創造力高達96%,可這種情況在7歲上學以後發生極大逆轉,到10歲時,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只剩下4%。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是什麼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

不允許孩子想像

為什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那麼強大?不是因為別的什麼,就是因為他們的「童心世界」。在那個世界,花可以是綠的,草可以是藍的……如果問為什麼?他們會告訴你千萬種答案。

但家長們聽到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呢?

他們會直接斥責孩子:太陽是紅的,草地是綠的,因為「我親眼看到的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而這些舉動,往往就會讓孩子失去想像的空間。

父母的完美示範

演員小陶虹曾在一檔節目中講述過女兒小故事:

女兒在小的時候,她有一次給孩子買了積木,但是孩子卻很少玩。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起初,她以為是孩子不喜歡玩積木,但一次偶然間,她發現孩子在她不在的時候在擺弄積木。

後來她才明白,是自己在陪孩子的玩的時候玩得太好了,而孩子做不到這種地步,乾脆就不玩了。

於是,小陶虹讓爸爸故意在女兒面前表演失敗,對孩子說:「你看,大人也會犯錯的。」

很多時候,父母給了孩子一個完美的示範,或是給了孩子一個標準的答案,孩子就會失去探索的勇氣,只接受父母給他們的「答案」。

習慣對孩子進行「成人式點評」

曾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剛上學的女兒學習用「活潑」造句,女兒寫出了「小魚在水中遊,水很活潑」的句子,媽媽看了之後覺得,水怎麼能是活潑的呢,就讓女兒把這句劃掉,在下邊改為「小魚很活潑的在水中遊」。第二天回到家,媽媽看到老師批改的作業,特意在那個句子旁邊做了批註:我還是覺得第一次的句子更好,充分發揮了你的想像力,希望你以後可保持這樣的想像力!

媽媽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當孩子用小手舉著自己得意的作品來到你面前,很多家長往往會進行批評:顏色塗出邊框了!這個畫得不夠圓!小動物的腳畫得太長了......

其實孩子擁有很強的想像力,也有很強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但是家長用他們的一套標準去點評孩子,只會禁錮孩子的想像。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現在很多孩子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笨」,就是因為家長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將自己覺得正確的所有東西全都交給孩子,不給孩子自己體驗的機會,這樣一來孩子的想像力的發展也受到了桎梏。

總之我們一定要充分尊重寶寶,讓其在最富有創造力與想像力的年齡,隨心所欲的做他想做的事情。

小孩子的奇思妙想是需要大人保護的,這樣,孩子才能生活的豐富多彩。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相關焦點

  • 父母四種行為,正在扼殺孩子想像力
    我們都知道,在人的智力活動中,想像力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很多創造性事物的源頭都是來自於想像力。但在很多父母眼裡,孩子的不正常行為都被視為不良習慣,要改掉。 殊不知,這正在一步一步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只要孩子好好上學,掌握了學校所學的知識,取得好成績,考一所好大學,再找一份好工作,將會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所以,當孩子提出某個問題時,父母馬上會告訴孩子所謂的「標準答案,」要求孩子記下來。不給孩子思考、發揮想像力的機會。
  • 聰明的父母,不會太早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1.不要用批評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在《少年說》中,有個徐思睿的女孩子,寫了30多萬字的小說,卻被爸爸全部撕了。爸爸的理由是寫小說影響了數學成績,只有成績上去了才是最重要的。爸爸冷漠地說:「寫小說這些事情只有等成績上去之後再來考慮。」
  • 別再扼殺孩子的想像力!這7招家長必須知道
    但在成長過程中,想像力常常被一點一點扼殺了。心理學家說:想像力是人生的智慧翅膀,它可以使孩子衝出狹窄的生活空間,認識更為廣闊的世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可以豐富他們的經歷,增長他們的見識。正是因為孩子沒有固定的思維方式,才可以天馬行空,激發孩子豐富的創新能力。
  • 6種扼殺孩子想像力的行為,你做過幾種?
    後來發現,有的家長在遊戲過程中經常用自己的思維來規定孩子的想像力,導致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扼殺孩子想像力的6種行為,家長們快來瞅瞅~ 01、過度引導
  •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哪些行為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每個孩子都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只不過在不同家長的引導教育下,有些孩子始終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有些孩子的想像力,則可能在無意中被家長扼殺了,沒有想像力,何來創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家長的某些做法,可能是在扼殺孩子的智力發展。
  • 80%的家長這樣的話嚴重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
    "不要胡思亂想了"!"不要再異想天開了"! 。。。。。。;不要瞎胡想""你不要異想天開了"……就是這樣的訓斥把孩子的想像力扼殺了。1、父母應尊重孩子的想像力例如,你打算教孩子學習阿拉伯數字,當你在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寫下一個"0"時,孩子便會馬上展開豐富的想像,說這是張大的嘴巴,煮熟的雞蛋,媽媽的耳環或者其他一些你根本想不到的東西。這時候,你千萬別為孩子沒有按照你的思維去學習而火冒三丈,責備他:"胡說!這是阿拉伯數字零。
  • 6種扼殺孩子想像力的行為,你做過幾種?
    後來發現,有的家長在遊戲過程中經常用自己的思維來規定孩子的想像力,導致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扼殺孩子想像力的6種行為,家長們快來瞅瞅~01、過度引導例:孩子喜歡玩做飯遊戲,但他總是一遍又一遍的做著同樣的飯,這時家長不要突然建議他:「我們一起來餵這隻小貓吧!」雖然給小貓餵食也涉及了食物,但是和孩子正在做的活動沒有關係。不如試試「我還要更多新的食物」,同時做出抱怨的表情。
  • 別再讓照著畫摧毀寶寶的想像力了!
    媽媽:這題還用問啊?爺爺過了18個生日,那就是18歲唄!孩子:那我爺爺還能18歲嗎?媽媽:那你10歲還當姑了呢!輩分大唄!爸爸:小學教材能教孩子輩分大嗎?過18個生日,就不能是閏年嗎?四年過一次!不會教就別瞎教了!網友們表示:這位媽媽真的是在很認真的瞎教孩子。
  • 是誰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大家想過沒有,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表現的特別聰明,而且成績也不錯,可是到了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階段,任憑他們再努力刻苦,成績提高也非常不容易,在一次次的挫敗之後,他們無比痛苦,為什麼我的付出與我的收穫,不成正比?
  • 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 誰扼殺了中國孩子的想像力?
    「中國孩子的創造力被傳統教育扼殺了。」  教育原因:  「規定」太多扼殺想像力  廣東省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黃玉華認為,如今青少年想像力、創造力水平較低的現象,家庭教育要負上一定責任。「我們很多孩子,一出生人生之路便被安排好了,也不管它是否符合孩子天性及興趣,其實應該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發展自己。」
  • 家長的這三種行為正在悄悄的扼殺孩子的專注力
    擁有一個有專注力的孩子對於家長來說是一個幸事,孩子有專注力做事情會更加認真和細緻,效率也會更高,但是現在生活中家長們口口聲聲說希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殊不知家長平日的這些行為成為了培養孩子專注力道路上的阻力,那麼哪些行為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呢?
  • 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別亂糾正,當心扼殺天才
    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思想不一樣,他們總是做一些自己認為很對,但是我們覺得無釐頭的事情,家長通常把這種行為稱為「怪癖」,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各位父母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高智商,別扼殺天才,很多父母還傻傻糾正!
  • 智商高的孩子,常有這些「怪行為」,父母小心別扼殺了天才
    導讀:智商高的孩子,常有這些「怪行為」,父母小心別扼殺了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智商高的孩子,常有這些「怪行為」,父母小心別扼殺了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要再被「每個兒童都是天生的畫家」這句話欺騙啦!
    我之所以發出不要再被「每個兒童都是天生的畫家」這句話欺騙啦,是因為這句話真的對少兒美術教育帶來巨大負面或傷害!具體分析如下:1、在「每個兒童都是天生的畫家」這句少兒美術教學思想指導下,導致少兒美術沒有一個標準來衡量。各人有個人的看法,導致少兒美術教育魚龍混雜,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有無法指責或評價。
  • 父母要注意:這3種行為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你還在做嗎?
    父母要注意:這3種行為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你還在做嗎?據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在最希望孩子獲得的能力裡,超過七成的家長選擇了自信和溝通能力。這兩者都是有利於孩子終身學習的社會能力。但是在現實環境中,許多家長仍按照自己的理念為孩子創設出自己心中的成長模式,殊不知卻違背了孩子自然成長的規律,從而引發了越來越多的兒童心理和社會交往的問題。其實,要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家長也不要太著急,既不要過度保護,也不要不管不顧孩子的想法為他們做好事情。 在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時,父母有哪些錯誤的行為呢?
  • 再苦再難,這三種情況也別辭職,小心後悔
    所以才有了今天分享的話題,就是再苦再難,以下三種情況下也不要隨隨便便的做出辭職的決定:一、重任壓身時---你能力拔高的最有利時機因為工作的重任而選擇辭職,是職場上最傻瓜的行為,你敢保證重新換個工作之後就沒有如此雷同的重任了嗎?既然是重任,就說明跟你的能力息息相關。堅持下去,就會成為你能力拔高的最有利時機。
  • 孩子有這些「調皮」的行為,暗示以後可能會很聰明,你別扼殺了
    「調皮」行為,以後可能會很聰明,你別扼殺了有的時候家長看到孩子調皮搗蛋都會非常的生氣,甚至會立馬阻止孩子,其實這樣做是錯誤的。因為孩子在進行他們思考和行為的時候,他們是在對這個世界進行探索,以及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好奇心。作為家長不要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應該適當的觀察孩子,引導孩子。如果家長平時發現孩子在家裡有這些行為的話,很有可能就代表孩子以後會發展的非常聰明。
  • 三種高智商孩子才有的「怪癖」,父母要保護和支持,別扼殺了天才
    有人曾問愛因斯坦「如何看待自己記憶力差這件事?」愛因斯坦很酷地說:「我只專注做自己的事,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啊,父母發現自家孩子有些「怪癖」,先不要懷疑是不是有問題,可別盲目打壓,扼殺了天才。三種高智商孩子才有的「怪癖」:1、 愛盯著某個東西看如果孩子專注力強,很容易被一個事物吸引,從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受旁人幹擾,那是件好事。
  • 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原來這麼簡單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家長觀念的逐漸變化,我們開始有了「保護孩子想像力」的意識,也越來越珍惜孩子這種與生俱來的財富。可是,我們真的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真正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嗎?孩子埋頭努力了一會,這結果倒是有點畢卡索的意思——相當抽象!這時,爸爸決定「以身作則」,幫孩子示範起來,邊畫邊說:「你看這樣是不是像多了呀?」孩子再次開始嘗試,結果感覺都不像。如此反覆幾次,孩子的耐心終於全部耗光,「啊啊啊啊啊我不畫了!不畫了!一點都不像!我根本不會畫畫!!」
  • 萌娃寫「雨」字寫成天氣預報:小心你的反應正在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先是小雨轉中雨,再到瓢潑大雨,最後簡直是特大暴雨。@那山那雲那風:老師批完作業才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水庫。@虛無的云:這孩子是領悟了象形字的真諦啊!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哈佛大學一位心理學教授曾做過一個實驗,找一群0-10歲的孩子進行測試。結果發現,1歲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竟然高達96%。不過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加,在7歲上學的時候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