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 誰扼殺了中國孩子的想像力?

2020-12-22 搜狐網
  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  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  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

  日前,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曾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 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 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著名教育家、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中國孩子的想像力狀況令科學界陷入憂慮,傳統的教育觀念束縛了孩子的想像空間。

  專題採寫 記者 梁嬋 圖:gettyimages  

新聞背景:  僅4.7%中小學生認為自己有想像力

  據《長江日報》報導,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 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 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在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佔4.7%,而希望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只佔14.9%。

  此外,美國幾個專業學會共同評出的影響人類20世紀生活的20項重大發明中,沒有一項由中國人發明。中國學子每年在美國拿博士學位的有2000人之多,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但美國評論說,雖然中國學子成績突出,想像力卻大大缺乏。劉道玉拿世界上兩個最重視家庭教育的國家——中國和以色列做了比較。以色列家長教育奉行「獅子育兒法」:讓小獅子離開母親,自己學會生存;中國的家庭教育則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嬌寵,要麼棒喝。結果是,以色列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有近10位,而中國卻一個人也沒有。「中國孩子的創造力被傳統教育扼殺了。」  

教育原因:  「規定」太多扼殺想像力

  廣東省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黃玉華認為,如今青少年想像力、創造力水平較低的現象,家庭教育要負上一定責任。「我們很多孩子,一出生人生之路便被安排好了,也不管它是否符合孩子天性及興趣,其實應該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發展自己。」

  如今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寄託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孩子們在父母和4個老人的注視下長大,在全方位照顧的同時,也教育孩子要遵從各種各樣的「規定」,沒有思想的天馬行空,何來創造力?此外,黃玉華介紹,如今城市高樓大廈壓縮孩子的活動空間,鄰裡、同伴溝通減少,這種因素也無形中削弱了孩子的創造力,因為交流和互動能為創造力提供較好的環境。

  對此,黃玉華認為,要保持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家長對孩子的成績要放鬆心態,多讓他們與大自然接觸,畢竟,健康快樂地成長才是更重要的。此外,父親要多介入對孩子的教育中。  

專家支招:  家長要「蹲下來」傾聽孩子

  中國社工協會婚姻家庭部顧問、壹情商首席培訓師邱少波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想像力和創造力密不可分,它們與智力有關,但更與後天情商有很大關係。國內青少年的智力並不比國外的差,主要是後天的情商上有較大差別。

  一個是自我激勵的能力。創造一種東西,事實上是利用想像力達到某種目標的過程,當想像力遇到困難時,會產生挫敗感,而克服挫敗,走出困境,國內青少年在這方面的能力稍弱。

  另一個便是我國青少年好奇心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壓抑。他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一個小孩在洗澡間玩花灑,弄得地都溼了,國內的家長多數會罵小孩,而國外的家長可能會選擇跟他一起玩。「和孩子一起開心地玩,事實上是認同和鼓勵了孩子的好奇心。」他認為,不只好奇心,中國青少年的情感表達在現行教育之下也受到壓抑,內在的情緒不能發洩,負性情緒受到抑制,也會使得想像力和創造力下降。「只有當情感處於"興奮",即愉悅、快樂時,想像力和創造力才是最豐富的時候。」他說。因此,家長在平時生活中,當孩子有情緒感受時,要以蹲下來的姿態,幫助和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這對小孩心理的健康成長也很重要。  

社會對策:  發展職業教育來刺激創造力

  「這個排名,實際上算是客氣了。」廣東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錦華在接受本報採訪時開門見山地說道。他介紹,這個報導指出了我國教育長期以來存在的弊端。我國的青少年從幼兒園開始,就按照由老師、書本以及課堂所規定的一個模式接受教育,在長達10多年的學習生涯中,所有孩子形成相同的牢固思維定式。中國曾有一個機構做過調查,自恢復高考以來的二三十年間所出現的高考狀元,在其所從事的領域成為領軍人物的不足5%。此外,這個排名也反映我國當今教育碰到的難題。「我國現行教育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需要培養什麼人的問題。與如今社會發展相比,教育制度改革滯後了。」在如今一切向分數看齊的體制下,科學評價一名學生的標準並沒有建立。

  而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曾錦華認為光站在教育領域已經不足以解決問題,必須站在社會發展的高度。「我們都說高考指揮棒,但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誰在指揮高考指揮棒?」他舉例,德國是世界工業強國,以可靠、創新力強著稱,但近80%的年輕人接受的是職業教育,一個中等技術職稱的工人比高等院校的學生工資都要高。曾錦華認為德國的經驗值得我們深思。  

記者手記:  想像力和知識誰更重要?

  愛因斯坦曾有過這樣一段精闢的言論:「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然而,我國現行教育體制下,長期以來我們更注重的卻是知識的理解和傳承,孩子的創造力並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天馬行空的想像甚至被斥為幻想、妄想,一切僅以紙面的成績為標準。教育的日漸浮躁和功利化,從長遠來說對於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將是一種傷害。這次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的調查令人警醒。誠然,從想像力到創新,以至轉化為生產力並不容易,這中間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然而,如果我們再不注重保護孩子的想像力,我們國家未來創新將從何談起?國家的競爭力將何以提升?  

觀察眼  中國孩子想像力倒數第一該怪誰?

  現在一件很時髦的事就是批中國教育。不管高考幫助了多少寒門子弟改變命運,它都是毀人不倦的罪魁。好多新時期的教育家還發明了很多號稱很素質、其實淪為當代孩子沉重枷鎖的新課——比如佔據孩子太多業餘時間的各類殘酷的興趣班。

  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結論很熟悉——「中國孩子的創造力被傳統教育扼殺了」。

  其實,現階段中國無法撐起孩子們想像力的天空。

  老師不能。這些人沒有受過創新教育的訓練,而且應試教育體制不改,其一切職業榮辱都與成績牢牢掛鈎,孩子上學只有一件事,就是想著取得好成績,甚至將想像力用於寫撒謊作文。

  家長不能。他們大多知道轉型社會競爭之慘烈和上升通道之狹窄,如果自己沒混好,為了自己孩子將來能在拼爹盛行的社會中獲得更多生存空間,必須逼迫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經濟不能。中國製造處在產業鏈的最低端,山寨成風,市場創新主體得不到國民待遇,急功近利嚴重。

  社會不能。中國社會評價體系是文憑大於文化,關係大於能力。有想像力不如重溫一下民諺——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我沒有刻意得出當代中國想像力無用論的結論。我的真實意圖是:對於中國孩子想像力世界倒數第一,僅僅痛批中國教育是於事無補的。即使教育界有識之士如今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尊重孩子天性,倡導創新思維,理解尊重培育其想像力,並助其意外成才,也難逃為西方發達社會輸送人才的結局。

  一個盛行的邏輯是:教育改革應首先從高考制度下手。事實上,首先應下手的是:整個落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行政管理體制的改良,進而帶動整個文化系統的徹底嬗變。只要法治的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每個人能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展開博弈,能力至上的評價體系得以回歸,高分低能的教育,何以徒存? (石述思)  

網友跟帖:

  教育就像是一條河,學生就像河裡的石頭,不管你是長的、方的、還是帶角的,統統都給你磨成圓的,放眼一望:呵!有紀律啊!

  小學時我的想像力也很豐富,結果老師說我有病,還要父母帶我去查智商。

  沒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民族是無法想像的,永遠都在步人後塵,永遠都在模仿別人,我見過好多兒童發表自己獨到見解的時候被老師和家長視為傻子、異類,甚至訓斥!唉!可憐、可悲、可恨!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renyue)

相關焦點

  • 中國孩子想像力排名世界倒數第一!孩子的想像力,該如何培養?
    但是孩子想像力的高低卻與周圍的環境和父母的教養有關,如果父母能夠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而不是制止或扼殺孩子想像力於萌芽之中,孩子在今後很有可能做出自己的一番成就。可有的父母,卻不願意將過多的時間與精力,花費在維護孩子想像力這件事情上。
  • 聰明的父母,不會太早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機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是什麼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值得我們深思。2.不要讓標準答案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想像力是什麼?想像力就是在現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當你看到一個圓,大人們會覺得就是一個圓圈啊。可是,孩子們會覺得像是一個皮球,一個蘋果,太陽...
  • 誰拿走了孩子的想像力?聰明的媽媽,從不去扼殺孩子做夢的權力
    看到答案後,我們這些想像力枯竭的大人,紛紛感嘆:「真是越長大越沒有想像力了」。一、聰明的父母,從不扼殺孩子做夢的權力女兒小米是「鬼馬精靈」的孩子,想法往往天馬行空。有次帶女兒去公園玩,女兒一會兒對著樹喊姐姐好,一會兒喊哥哥好,家人好奇地問原因,原來女兒覺得大樹有性別,樹葉是頭髮,柳樹是女孩,楊樹是男孩。
  • 別再扼殺孩子的想像力!這三種行為,不要再做了
    但是,有一則統計結果這樣顯示:在全球21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在中國的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佔4.7%。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只不過在不同家長的引導教育下,有些孩子始終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 ​孩子想像力倒數第一?培養想像力別錯過黃金期!
    一個名為「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的機構曾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調查,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培養孩子想像力,這4步簡單易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一項針對孩子想像力的調查在全球21個國家進行,結果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很多家長在孩子童年時期就將孩子的想像力扼殺在搖籃裡,家長們沒有認識到想像力和創造力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孩子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家長要做的,應該是把這個世界的精彩呈現給他們,而不要急著將大人們理解的世界告訴他們。影響孩子想像力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數原因是與家長們的教育方式有關。
  • 中國孩子想像力世界排名倒數,背後原因值得深思,3歲起就要重視
    依戀研究人員及學者英奇·布雷瑟頓(Inge Bretherton)認為,孩子可以將想像中的「如果」轉換為認知中的「假設」,並可以嘗試和創造出無限的未來,從而提升社交互動能力。孩子的想像力卻經常被破壞「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
  • 是誰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大家想過沒有,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表現的特別聰明,而且成績也不錯,可是到了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階段還有很多孩子,他們到了高年級,父母苦於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用什麼方法來激勵他們都不會滿足,爸爸媽媽們逼急了,就問他們:你到底想怎麼樣?「我想讓你離我遠一點。」當我們與孩子溝通出現障礙時,我們只是在想,是他們的青春期在搞鬼,我們說什麼也想不到,孩子在小的時候,我們做了很多扼殺他們學習能力的事情。導致他們長大以後,對學習不感興趣,在學習中,無法克服一個個的障礙,無法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 奧美雙語如何提高想像力
    想像力最突出的特點是能將預期的目標現實地展現出來,使目標由不可能變成可能,使目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變強;想像力最有效的機能就在於它能突破封鎖,掃清障礙,跨越時空使知識不斷得到擴充、拓展、延伸、進化、更新和增值;想像力是長了眼的,會說話的,活的知識;它是潛在的、能動的生產力。想像力和知識密不可分,知識是想像力的載體,想像力是知識的翅膀,想像力是知識的知識。
  • 孩子學畫竟然對想像力有這麼大幫助?93%家長還被傻傻蒙在鼓裡
    想像力,是上帝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之一,沒有了想像力,生命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創造,失去了光彩,就失去了生命力!然而現實就是這麼可笑:我們嗔怪現在的孩子缺乏想像力的同時,卻又經常在不經意間一點點扼殺著孩子的想像力。
  •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哪些行為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每個孩子都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只不過在不同家長的引導教育下,有些孩子始終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有些孩子的想像力,則可能在無意中被家長扼殺了,沒有想像力,何來創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家長的某些做法,可能是在扼殺孩子的智力發展。
  • 閱讀 | 中國青少年想像力排名墊底 兒童應儘早閱讀科幻作品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忠告家長,應引導孩子閱讀一些科幻作品。與孫雲曉的觀點相映襯,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也曾說,「兒童應該儘早閱讀科幻作品,在9歲或10歲,不能晚於11歲。」在如今的科幻界,一個普遍的觀點是,科幻作品除了能夠普及科學知識、激發閱讀者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外,還能夠開發想像力,傳達嚮往未來的精神力量。
  • 80%的家長這樣的話嚴重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
    ;不要瞎胡想""你不要異想天開了"……就是這樣的訓斥把孩子的想像力扼殺了。這樣一個成人式的回答怎麼會出現在孩子的口中?大部分的孩子好像忘記了他們的年齡,所有本該屬於他們的激情與幻想在他們身上毫無蹤影,好像他們是一個馬上要考慮工作和生存的"小大人"。看到這種情況,不禁會問,是誰讓孩子變成了這個樣子?是誰把孩子的幻想給磨去了?
  • 如何培養孩子想像力?父母做好這六點,讓孩子思維更活躍
    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曾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 這個調查結果當時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進行這項調查的機構並非權威,調查方法也不科學,因此說中國孩子想像力倒數第一是天大的謊言。也有人認為這個調查結果非常有參考價值,因為現狀如此。
  • 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原來這麼簡單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家長觀念的逐漸變化,我們開始有了「保護孩子想像力」的意識,也越來越珍惜孩子這種與生俱來的財富。可是,我們真的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真正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嗎?接下來這個場景,也許在你的生活中也出現過哦~休息日,爸爸媽媽難得在家裡陪陪孩子,孩子開心極了!說想要把爸爸媽媽陪自己玩的場景畫下來。興衝衝拿出紙和畫筆以後,孩子突然犯了難,要怎麼畫呢?眼看著孩子的心情從興奮變成低落,媽媽不忍心了,拿出一家三口的合照給孩子參考。
  • 父母四種行為,正在扼殺孩子想像力
    我們都知道,在人的智力活動中,想像力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很多創造性事物的源頭都是來自於想像力。但在很多父母眼裡,孩子的不正常行為都被視為不良習慣,要改掉。 殊不知,這正在一步一步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只要孩子好好上學,掌握了學校所學的知識,取得好成績,考一所好大學,再找一份好工作,將會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所以,當孩子提出某個問題時,父母馬上會告訴孩子所謂的「標準答案,」要求孩子記下來。不給孩子思考、發揮想像力的機會。
  • 「西瓜樹」是一種什麼想像力
    其理由是:不能扼殺學生的想像力。  這個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不少人認為,這種缺乏常識的想像力,完全是胡思亂想、胡說八道,不僅不應該肯定,而且應該受到批評。  在對「西瓜樹」發表意見之前,先要明確兩點。其一,我們的孩子想像力很缺乏。有調查稱,中國孩子的計算機能力世界第一,想像力倒數第一。這個調查是否科學準確,存在著不小的爭議;但中國孩子缺乏想像力,卻是不爭的事實。
  • 讀書:孩子們缺乏創新力,是誰動了我們的想像力?
    鄭婉 零創藝數的藝術科學實驗室 7月7日讀書:中國孩子們缺乏創新力,是誰動了我們的想像力?導讀:我們岌岌可危的想像力 曾經有這樣一則新聞: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査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而創造力和想像力排名倒數;在中國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佔4.7%,而希望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只有14.9%。
  • 「興趣班扼殺了娃想像力」寶媽怒退畫畫班:想像力培養方法很關鍵
    很多兒童專家說過:孩子是一隻雛鷹,只有給他們插上想像力的翅膀,才能在一生中飛得更高更遠。相信大多數家長都已經意識到想像力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想像力,萊特兄弟可能不會發明飛機,一些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發明創造也不會出現。 然而,這些道理我們雖然知道,但在孩子的教育上卻不能真正的實現。
  • 「媽媽,你看蝴蝶」,「不,這是樹葉」,父母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
    原因是他們扼殺了自己女兒伊迪絲的想像力。這位母親在法庭上聲淚俱下地說:沒認識「O」以前,女兒能把「O」想像成太陽、雞蛋、籃球等圓形的東西,但認識「O」以後,孩子喪失了這種聯想和想像的能力。結果很意外,這位捍衛自己女兒想像力的媽媽贏得了最終的勝利。你可能會產生疑問,想像力這麼重要嗎?是的,很重要。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