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就是孩子的工作」相信這句話你一定聽過。在遊戲過程中,孩子能學到很多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假扮遊戲(即過家家),它能促進孩子個性、 社會性、情緒及思維各方面的發展。
在往期的推文中《 》我們介紹過如何引導有發展障礙的孩子學會「假扮」。後來發現,有的家長在遊戲過程中經常用自己的思維來規定孩子的想像力,導致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扼殺孩子想像力的6種行為,家長們快來瞅瞅~
無論你多麼想在遊戲中添加新要素來豐富情節,都需要謹慎對待,只加入和孩子主題密切相關的要素就行。你的調整隻是在原有情節中打開一個新的方向,而不是介紹一個全新的內容。
例:孩子喜歡玩做飯遊戲,但他總是一遍又一遍的做著同樣的飯,這時家長不要突然建議他:「我們一起來餵這隻小貓吧!」雖然給小貓餵食也涉及了食物,但是和孩子正在做的活動沒有關係。不如試試「我還要更多新的食物」,同時做出抱怨的表情。
有時可能因為並不習慣參與假扮遊戲,有的家長很容易從中退出。開始時想著要代替布娃娃說話,後來你無意識的退出了,變成了看著孩子玩,自己只在旁邊發表評論。孩子需要你的互動參與,需要針對你的反應產生他自己的想法。而只有當你是其中一個角色時,這一點才能實現。
例:如果孩子在餵布娃娃吃飯,不要評論布娃娃在吃什麼,而是變成這個布娃娃,像她那樣說話。說:「還要雞翅,還要雞翅!」或者「不要雞翅,不要雞翅!」還可以說:「不餓!現在想睡覺!」你成為布玩具,才能幫助孩子與你互動。
有些父母很難參與假扮遊戲,因為他們覺得這很傻或者他們缺少想像力。只有了解到假扮遊戲的重要性,你才會知道這並不愚蠢。至於想像力,讓孩子來做好了。你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玩,並尋找可以加入新要素的機會。
如果你不擅長假扮遊戲,那就多做練習!這不應該成為你迴避遊戲或者讓其他人來代替的藉口。孩子需要你的幫助來發展自己的情緒感受,表達她對世界的看法。
有發展障礙的孩子最喜歡的事情莫過於一遍遍地重複相同的事情。少量的重複沒有關係,但是如果重複過多,就必須用點技巧改變這些他已經習以為常的方式。
如果孩子喜歡玩書中或者動畫片中的遊戲,那就跟他一起來玩。堅持你扮演的角色,不過也可以稍微偏離原來熟悉的故事情節,激發孩子用不同的方式玩遊戲。
人們在和有嚴重障礙的孩子說話時,會忍不住很慢,似乎這樣孩子才容易接受。事實上,語速緩慢、表達機械,會比用正常的語速和抑揚頓挫的語調說話更讓孩子感到費解。而且孩子將來說話也會表現得機械呆板。你真正的目標是幫助孩子以自然且充滿感情的方式說話。
所以,正常說話即可,使用簡單的詞彙和簡短的語句,而不是故意放慢速度、聲調機械呆板。
有些有發展障礙的孩子在學會說話後,會表現出驚人的記憶力。他們能不假思索地背出字母表、數字、地鐵站名、汽車名字以及其他大量的信息。父母也經常鼓勵孩子向外人展示這樣的能力。但是這種學習是機械背誦的,強化了孩子向機械背誦學習發展的趨勢。如果繼續過分鼓勵這種趨勢,會影響孩子剛剛自發形成的語言以及互動的能力。
所以父母應該儘量避免孩子出現背誦的趨勢。如果孩子能記住很多的數字或字母,並反覆不停地背誦,就讓他隨便說一個,可以用一個布娃娃和他說:「我喜歡M。你喜歡哪個字母呢?」儘量把這種背誦轉換為雙向的溝通。
相信看完今天的內容,家長們就應該知道在遊戲過程中應該如何說和如何做來最大化地發展孩子的想像力了吧,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有發展障礙的孩子,一定要在孩子能夠完成許多溝通循環時,才能帶他進行假扮遊戲的階段哦!
~END~
--------------------參考文獻--------------------
[美] 斯坦利·格林斯潘(Stanley I. Greenspan,M.D.),塞蕾娜·維爾德(Serana Wieder Ph.D.),羅賓·西蒙斯(Robin Simons) 著.特殊需要兒童智力和情緒發展指南[M].趙瑾娜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4.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