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丁燕飛)胸部突然鼓包,疼痛難忍且反覆抽膿……趙女士沒料到自己竟在非哺乳期患上了一種痛苦程度堪比乳腺癌的乳腺炎。被病情反覆折磨兩個月後,她最終通過手術保住了乳房。
趙女士向醫生詢問病情。(通訊員供圖)
35歲的趙女士家住十堰,平時工作壓力大。今年6月初,她右側乳房一夜之間冒出了一個桌球大小的腫塊,一碰便疼痛難忍,乳頭還有液體溢出。趙女士感覺不妙,立即趕到當地醫院就診,被告知可先吃藥活血化瘀。然而服藥半月餘,包塊並未減小,反而有擴張的趨勢,她遂於6月再次來到該醫院做彩超,被診斷為乳腺炎,有膿液,必須穿刺抽膿,接受了穿刺排膿後,膿液一排出,趙女士疼痛感瞬間煙消雲散。她如釋重負,回到家中,準備回歸正常工作和生活。
沒料到,三天後,病情復發且變本加厲。趙女士疼得已無法安睡,再次就醫。在幾位親友的共同推薦下,趙女士慕名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找到吳高松教授求助。經過詳細檢查、診斷,趙女士才知道,自己得的竟是被學界稱為「不死癌症」的「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目前最好的方法還是手術。「但吳高松教授安慰我,他創建的手術方法可以在不毀壞乳房外形的情況下把病治好。這一句話瞬間給我吃了顆定心丸!」她說。
8月26日,吳高松教授團隊為趙女士實施了採用全新理念創建的乳腺探查術等綜合手術。術中,醫生以小切口切開乳房,用超聲精準探查並清掃了已有和潛伏的病灶,此時雖然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的乳腺組織,但是乳房內部結構也受到了一定影響,為了讓趙女士術後擁有美觀的乳房,吳高松教授像「揉麵團」一樣「揉合」乳房,還原了乳房的飽滿形狀。經過半個月的住院康復治療,趙女士於9月11日順利出院。
吳高松教授介紹,該手術是團隊「三十年磨一劍」的成果,實現了「小切口、不復發、外形美」的目標。自實踐3年半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幾百例終生隨訪的病人中,至今無一例復發。
醫生提醒: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通常由乳腺慢性損傷誘發的急性變態反應。發病人群具有「3個3」特點,即年齡30歲左右,孩子3、4歲,發病病程在3、4個月。它雖不致命,但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不亞於乳腺癌。該病的誤診率高達70%,因此很多患者不能及時得到治療,直接被錯誤地切開引流,甚至「一刀切」整個乳房。在此,醫生建議廣大女性朋友通暢哺乳至少6個月;不食用激素汙染的食物;避免乳房外傷以及不正規的。一旦乳房出現異常,應第一時間到正規大醫院就醫。
>--> 編輯:林琳
【來源:荊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