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腫脹、脹痛、有硬塊都可能和乳腺炎有關!別讓乳腺炎影響了母乳餵養

2021-01-20 十月呵護

母乳不僅能給寶寶最完美的營養,母乳中還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對於新生寶寶而言母乳簡直就是「天然疫苗」。


因為母乳的種種益處,我們也一直在鼓勵媽媽們堅持母乳,用母乳給寶寶的免疫系統加成,讓寶寶更少生病,自護力在線。


我們上次做了一個互動留言,讓媽媽們自己說說自己是怎樣堅持母乳的。



從這些留言裡可以看出,媽媽們在堅持母乳的過程裡,除了溫馨和幸福,也少不了各種辛苦,有人奶水少,被迫喝各種湯,有人乳房皸裂、漲奶、回奶,各種問題不斷。


這裡面還有一個很高頻的詞語:乳腺炎。



乳腺炎的確是哺乳路上的一大攔路虎。


首先是乳腺炎發生率比較高。

據估計,在哺乳期女性中,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病率為2%-10%;

1994-2002年發表的,在美國、紐西蘭、芬蘭和澳大利亞進行的基於人群的不同研究表明,平均20-25%的母乳餵養婦女有患乳腺炎的風險。


其次,乳腺炎還容易復發。

有研究結果顯示:產後6個月內哺乳期乳腺炎復發率為40.5%;

另一項研究表明:第一胎發生過哺乳期乳腺炎的女性,二胎或多胎哺乳期乳腺炎復發率為57%。


還有很重要一點——乳腺炎疼啊!


能在乳腺炎期間堅持母乳的寶媽,真的是全靠一腔母愛撐著。



今天十月菌就和大家講一講怎麼預防乳腺炎,儘可能幫要母乳餵養的媽媽們避開乳腺炎這個坑。



感染性乳腺炎主要由細菌在淤積的乳汁中滋生引起。


當乳汁淤積時,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B組鏈球菌)在母乳中迅速滋生,最終導致感染性乳腺炎。


所以一般輕微的乳腺炎,我們都會先建議有效移除乳汁。嚴重的感染性乳腺炎(症狀超過12-24小時沒有改善)會採用抗菌譜涵蓋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經驗性抗生素治療,治療時優先給予不會影響哺乳的藥物。


乳腺炎早期的症狀主要表現為乳汁淤積性乳腺炎,乳房有脹痛感,局部觸摸有硬塊,媽媽用手按壓會感覺疼痛,乳房局部有紅腫等症狀,全身症狀較輕或沒有。


這時候媽媽們就應該重視了。如果不及時處理,症狀很有可能進一步加重。


症狀沒有緩解,持續12~24小時以上,細菌侵入乳腺管後繼續向實質侵犯,就會形成感染性乳腺炎。


此時的症狀表現為乳房紅腫、觸痛、發熱(體溫往往超過38.5度)以及全身症狀,包括寒戰、乏力、肌痛等,乳汁分泌可能減少。



到了感染後期,可能表現為大面積乳房腫脹伴皮膚紅斑,腋下淋巴結腫大可能引起腋下疼痛和腫脹。



■ 保持正確的哺乳姿勢,有效哺乳


正確哺乳需要寶寶和寶媽互相合作。


寶媽可以參考以下三種哺乳姿勢。選擇一個自己覺得舒適的體位,將寶寶的頭和身體呈直線抱起,身體面向媽媽,臉部正對乳房,吃奶時,要讓寶寶的頭部略微抬起。



寶媽將一隻手的大拇指置乳房上部,其餘四指在乳房下部託住乳房幫助寶寶銜接。


寶寶頭後仰,嘴巴大張,嘴唇向外翻,成魚唇狀,下頜緊貼著媽媽的乳房。(如下圖)



寶寶將全部或者大部分乳暈含在嘴裡面,吮吸動作有節奏且有力,兩頰不凹陷,能聽見吞咽聲,那就證明寶寶get了正確的吃奶方式。


■ 預防乳汁淤積


前面說細菌在淤積的乳汁中滋生導致乳腺炎。那沒有乳汁淤積,乳腺炎的概率也就降低了。


避免乳汁淤積的第一步就是有效哺乳,參考上一條。


如果寶媽乳汁分泌比較多,在給寶寶餵奶後,還有漲奶不適的感覺,可以少量擠出一些乳汁。注意不要擠出過多,感覺舒適即可。


如果發現乳房有硬塊,要針對性地移除硬塊部位的乳汁。比如哺乳前進行熱敷、調整寶寶吃奶姿勢,讓寶寶針對硬塊的部位進行吸吮、給寶寶哺乳的同時按摩硬塊區域、手擠奶等方式有效移除乳汁。



■ 注意乳房護理


每次哺乳後先清潔乳房和乳頭(乳頭內陷可以輕柔擠出乳頭後清潔)。清潔乾淨乳房後擠出少量的乳汁在乳頭上,幹了以後會形成一層保護膜,可以預防乳頭皸裂。


不要穿太緊的內衣,給自己選一個大小合適、舒適透氣的哺乳胸衣,勤換洗。


■ 補充營養,保持好心情


寶媽營養不良、壓力過大或過度疲勞也可能成為乳腺炎的誘因。


所以哺乳期一定要「吃好喝好睡好」。不要過於焦慮和緊張,放鬆心情,注意休息。


日常食物注意營養均衡,避免大量食用單一食物,儘可能吃更多種食材。



■ 服用益生菌,調節母乳菌群也能預防乳腺炎


唾液乳桿菌PS2是一種分離自母乳益生菌菌株,具有抗菌和抗炎特性。一些隨機試驗顯示,每日持續攝入10億唾液乳桿菌PS2,可以預防乳腺炎。


✓ 降低59%乳腺炎發生風險

一項隨機試驗(於2019年發表摘要及會議報告,投稿準備中)納入328名健康孕婦,結果發現:從孕35周開始,直到分娩後12周,每天口服唾液乳桿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PS2(109CFU/天)的女性在分娩後的前三個月患乳腺炎的機率低於安慰劑組(6%vs 14%)。


✓ 降低56%乳腺炎復發風險

一項隨機試驗納入了108名既往妊娠後有感染性乳腺炎病史的妊娠女性,結果發現:從孕30周直至分娩,每日口服唾液乳桿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PS2(109CFU/天)的女性在分娩後的前三個月患乳腺炎的機率低於安慰劑組(25%vs 57%)。


試驗還發現,口服唾液乳桿菌PS2除了可以降低母乳中致病菌數量,降低乳腺炎發生率,還能減輕乳腺炎帶來的疼痛感。


從這些試驗結果來看,唾液乳桿菌PS2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預防手段,幫助媽媽們預防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生,改善母乳微生態失調,支持持久母乳優質餵養。


溫馨提示:益生菌不是藥品。如確診乳腺炎,請及時尋求醫生幫助。

- 廣告 -





留言分享,「你為什麼堅持母乳?哺乳時有哪些讓你覺得幸福的時刻?」截止10月12日早11:00,點讚第一名的寶媽送《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一本。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助力順暢母乳餵養,為寶寶傳遞天生自護力。

相關焦點

  • 媽媽有急性乳腺炎,是否要停母乳?
    對於母乳,相信很多媽媽都知道,母乳是為出生後的寶寶準備的第一道營養豐富全面的口糧。雖然母乳餵養的好處廣為人知,但抵擋不住各式各樣的謠言,例如:腹瀉的時候該停母乳了、黃疸的時候停母乳、六個月了母乳沒營養了也停母乳……促進媽媽們種種的誤解,導致母乳餵養沒達到期望的效果。謠言的大軍裡,中招的不只是別的媽媽們,其中包括我,導致我的誤解,而停了寶寶有段時間的母乳餵養!
  • 新媽媽產後小心被乳腺炎偷襲, 奶脹, 發熱, 硬塊, 產褥感染也不可...
    其實根據發熱表現的不同症狀,體徵等,我們並不難確定發熱的原因,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新媽媽在有了基本判定後,可以找醫生來進一步檢查和診治產後發熱的原因1、產褥感染:產後體力比平時差,又出血,子宮口松,陰道本來有細菌有的細菌或外來的細菌容易在出血時滋生,並會溜回子宮和輸卵管。
  • 寶媽餵完母乳別忘了做這件事,不然會奶水不足,乳房會脹痛有硬塊
    現在很多的媽媽為了能夠讓寶寶吃得更加健康,會選擇母乳餵養寶寶,這樣媽媽會感覺更加放心,母乳的營養十分豐富,也不用擔心寶寶會營養不良。但是如今很多新手媽媽,由於沒有餵母乳的經驗,經常會患一些錯誤。近日,小莉就遇到了一件很苦惱的事情,小莉生完寶寶才2個月,一直堅持母乳餵養,但是最近感覺乳房很脹痛,而且乳房上還有硬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母乳餵養有多難?乳房皸裂、乳腺炎就是一道大坎兒
    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懷胎十月的媽媽終於得到了解放,但是作為新生兒的媽媽更棘手的事情可能在後面呢,餵養母乳對孩子來說比其他什麼食物都好,但是關於餵養母乳這一方面可大有學問呢,如果餵養不當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疾病,作為新生兒的媽媽可是一定要了解這些知識。
  • 哺乳期婦女的「煩惱」-急性乳腺炎
    為此,新媽媽、爸爸們陷入了「煩惱」和「反思」中,原來在餵養過程中有一個不良習慣:「每次都是嬰兒吸一側乳汁較多的乳房,吸完一側後,再哺乳另一側,當嬰兒飽餐後,另一側乳房殘餘乳汁未及時排空或擠出,日積月累,乳腺管堵塞出現硬結,最終出現乳腺炎。
  • 哺乳期頻繁乳腺炎發高燒很想斷奶?避開這些坑,母乳餵養更輕鬆
    作為二寶媽,我同時還是高級催乳師、公共營養師,前年還正式成為中國營養學會認證的註冊營養師,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育兒經驗幫助寶媽們度過養育寶寶的每個階段。當乳房腫脹到一定程度,引起乳房組織產生炎症,也就是乳腺炎,乳房發紅腫脹疼痛甚至伴有發熱。乳汁營養豐富,炎症情況下容易細菌感染。因此,預防才是關鍵。
  • 母乳媽媽乳腺炎應該怎麼辦?
    很多母乳媽媽都遇到了漲奶、堵奶等哺乳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處理的不及時,就會引起乳腺炎。估計有過經歷的媽媽現在聽到這三個字還嚇得冒冷汗。那麼什麼是乳腺炎呢?寶寶剛剛出生不久,嘴巴吸力不足,但是媽媽乳汁分泌開始增加,如果沒有及時排出殘奶,可能會陰乳腺堵塞,出現腫塊。乳腺炎多發生在寶寶出生後的6周到8周左右。但是乳腺炎是哺乳期常見的疾病,哺乳期的任何時間段都有可能發生。乳腺炎有哪些類型?
  • 母乳餵養 Vol..6哺乳期乳腺炎
    母乳餵養   Vol..6哺乳期乳腺炎  想好好地給寶寶餵母乳,但卻患上了乳腺炎......一方面乳房的疼痛令媽媽難以忍受,另一方面又擔心影響寶寶的母乳攝入,聽上去真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 乳腺炎還能繼續母乳餵養嗎?
    「雙乳硬的像兩塊堅不可摧的巖石,感覺你用錘子鑿它都未必能成功.....」這樣的話讓很多媽媽都感同身受:「漲奶比生孩子還痛,宮縮是一陣一陣的還能忍受,漲奶的時候還有乳腺炎的時候是最疼的,我乳腺炎疼的直哭,生孩子宮縮最疼的時候我都沒哭」
  • 成都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易纏身 教你安全餵奶
    核心提示:新媽媽要想堅持母乳餵養寶寶,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急性乳腺炎就是其中之一。寶寶的「糧庫」出了問題,新媽媽擔心,到底應該怎麼辦?停奶、吃藥,還是動手術?這些措施對寶寶會不會有影響?對此成都頤和醫院專家給出了解答。
  • 漲奶堵奶乳腺炎不能亂按乳房否則炎症更嚴重,按照我說4個方法做
    那我們就從漲奶開始說漲奶:用頻繁親餵和擠奶緩解漲奶可能是造成乳房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了,也是讓很多媽媽。不過產後3~5天的時候會有一個正常的脹奶過程。因為這是乳房第一次開始大量分泌奶水,隨著泌乳量慢慢和寶寶的胃口匹配起來,腫脹的感覺就會消失。
  • 哺乳期如何正確護理乳房? 哺乳期乳腺炎症狀有哪些?
    母乳餵養的優點眾所周知,但對於母乳餵養,新媽媽們總有這樣那樣的疑問與擔心:乳房會因哺乳而下垂嗎?應該怎樣呵護乳房?其實,乳房的下垂與妊娠後體內雌孕激素的分泌、媽媽體重增加過多、重力作用和遺傳等因素有關,並不是由於母乳餵養造成的。只要注意孕期和產後乳房的保健,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乳房下垂的發生。
  • 乳腺炎和堵奶的區別
    1、急性單純乳腺炎初期主要是乳房的脹痛,局部皮溫高、壓痛,出現邊界不清的硬結和有觸痛。2、急性化膿性乳腺炎局部皮膚紅、腫、熱、痛,出現較明顯的硬結,觸痛更加,同時病人可出現寒戰、高熱、頭痛、無力、脈快等全身虛狀。此時腋下可出現腫大的淋巴結,有觸痛,化驗血白細胞計數升高,嚴重時可合併敗血症。
  • 催乳師手法不當引發重症乳腺炎
    用手掌和手指向著乳頭方向輕輕滑動,就可起到疏通乳腺的作用,但這隨體質不同效果不同。  8月1日—7日是第23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的主題是「母乳餵養:致勝一球,受益一生」,母乳餵養越來越深入年輕媽媽的心裡。記者昨日採訪發現,一些產婦生完寶寶後沒有奶水,往往急切尋找催乳師上門服務,因催乳師催乳手法不當,致使產婦引發乳腺炎。
  • 乳腺不通有硬塊!3招馬上解決脹痛症狀
    媽媽產後可別因為太忙或太懶,放任脹奶不管,小心生成乳房硬塊,導致乳腺不通痛得哇哇大叫。當你的胸部開始出現脹痛、硬塊症狀,可不是趕緊擠奶這麼簡單,解決方法三招必學!產後大概第3~4天開始是泌乳激素分泌的高峰期,當奶水供需未達平衡狀態時,媽媽乳汁開始大量分泌,若脹奶未能及早處理,可能會導致乳房腫脹、乳腺不通。餵母乳本是溫馨美好的事,但種種不舒服的情況,卻讓媽媽對餵母乳更加退縮。產後乳腺不通有哪些症狀?
  • 哺乳期乳腺炎要停止哺乳嗎?到底該怎麼辦?
    母乳餵養一直以來都是被認為對寶寶最好的餵養方式,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天然營養食物,但是在哺乳期很多媽媽卻因為這個原因而停止了母乳餵養,就是大家提起來都瑟瑟發抖的乳腺炎。疼痛、發熱、腫脹這讓很多媽媽都無法再堅持下去,擔心感染的細菌會通過乳汁傳染給寶寶,擔心發熱影響乳汁質量等等----,但這些其實都不應該成為停止哺乳的理由。
  • 經歷了三次乳腺炎,依然動搖不了我母乳餵養到2歲的決心
    ​說起堵奶和乳腺炎,已經母乳餵養兩個寶寶的小卿儼然成為了一個小專家。儘管在這期間一直有人勸說我,改餵配方奶可以讓自己輕鬆些,但我還是堅持母乳餵養,因為母乳餵養的好處,幾乎地球人都知道,我也不例外。大寶母乳的過程一直很順利,我還以為自己有乳腺炎免疫體質呢。結果現實狠狠打臉。
  • 得了乳腺炎醫生這樣說,我要聽嗎?
    但是非常奇怪,吃了一晚上,怎麼也有三四次吧(哎,別提了,我就是睡渣她媽,沒錯,母乳餵養諮詢師家的娃一歲多還有這麼多夜奶的),因為太痛了,我沒辦法做到像平時一樣邊餵邊睡,也為了讓硬塊更快點消下去。於是每次夜奶我都是爬起來採用的俯臥式,娃當然還是邊吃邊睡毫無影響(我也想當寶寶)。
  • 不想得乳腺炎,記住醫生說的做好3件事
    對媽媽的身體沒有影響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個真實的案例。李麗今年27歲,去年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因為工作的原因,寶寶8個月大就準備斷奶了。她回奶就是硬憋回去的,剛開始的那兩天,乳房又脹又痛,後來乳房根部都有非常大的硬塊,每邊幾乎佔滿整個乳房了,只有乳頭是軟的。
  • 哺乳期乳腺炎很可怕?乳腺專家教你戰勝它!
    乳腺炎是哺乳過程中最易發生的疾病。它往往來勢兇猛,有時半小時體溫就升到很高,並且乳房疼痛讓媽媽們措手不及、驚慌失措。一方面擔心能不能繼續哺乳,另一方面身體極度不適對哺乳媽媽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很大負面影響。對乳腺炎來說,如果處理及時,很快就會康復;如果不及時或者方法不對,會形成膿腫,後果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