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熱的《奇葩說》裡面談到:「憑什麼媽媽要做超人?」、「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這讓筆者想到之前章子怡因為「生理性漲奶」的事情上了熱搜,部分網友調侃道:這大概是我們與女明星最接近的時刻。
無論我們是否成功,無論我們是否怕黑,無論我們曾經是多麼的嬌小可愛。一旦生娃之後,我們似乎被安上了「堅強」的稱號。但是:
「生理性漲奶,
是給所有堅持母乳餵養的寶媽們
上的最摧殘的『酷刑』!」
作為知名的影視演員——章子怡,曾經以「臥虎藏龍」、「十面埋伏」等影視作品獲得極高的成就,但是2020.1.5日因為「生理性漲奶」上了熱搜,受到廣泛關注。
「雙乳硬的像兩塊堅不可摧的巖石,感覺你用錘子鑿它都未必能成功.....」這樣的話讓很多媽媽都感同身受:
「漲奶比生孩子還痛,宮縮是一陣一陣的還能忍受,漲奶的時候還有乳腺炎的時候是最疼的,我乳腺炎疼的直哭,生孩子宮縮最疼的時候我都沒哭」
「奶因為堵得太厲害,寶寶吸不出來,直哭,我也因為堵奶疼的直哭,雙乳通紅,一碰到乳房就會感到一種觸電般的針刺痛感,根本碰不到,一想到那段日子就太痛苦了。」
甚至一位寧波的寶媽在生完寶寶之後的第二個晚上,就出現了漲奶現象,期間出現了發燒的現象。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讓萬千寶媽談之色變的問題——漲奶。
//為什麼會出現漲奶?//
漲奶主要是因為乳房內乳汁及結締組織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孕媽媽從孕末期就開始有初乳,當胎盤娩出後,泌乳激素增加,刺激產生乳汁,乳腺管及周圍組織膨脹,在產後第 3、4天達到最高點。如果產婦在寶寶出生後未能及早哺乳,或哺乳的間隔時間太長,或乳汁分泌過多,均可使乳汁無法被完全移出,乳腺管內乳汁淤積,讓乳房變得腫脹且疼痛。此時乳房變硬,乳頭不易含接,媽媽會因怕痛而減少餵奶次數,進而造成乳汁停流,加重漲奶。
此時,媽媽會表現為胸部脹痛,乳房發熱變硬等情況,如果媽媽不及時通乳,則容易造成乳腺炎,有調查顯示:3成的新媽媽哺乳期都會患乳腺炎,則會對哺乳造成影響。
//媽媽該如何避免漲奶?//
1.讓寶寶儘早吸乳。如果有條件的媽媽在生產後半小時內就可以讓寶寶吸吮母乳,因為寶寶的吸吮能力較強,這樣既能讓寶寶喝上初乳,又可以幫助媽媽疏通乳腺管,讓媽媽的乳汁排的更加順暢。
2.在飲食上應清淡,忌油膩。很多媽媽在生產後,家裡人為了讓媽媽的乳汁更加充足,燉了很多湯水來補充營養,但是如果進食過多的催奶湯水則容易造成乳汁分泌過於旺盛、濃稠,在乳腺內結塊、不易排出,所以記得要科學催乳哦~
3.注意餵哺次數。一般母乳餵養的媽媽餵哺次數在2—3小時一次,因為母乳中的乳清蛋白較高,寶寶比較容易消化吸收,所以2—3小時餵一次奶既可以保證寶寶不會餓著,又能保證媽媽的乳汁及時排出。如果是職場媽媽,建議2—3小時用吸奶器將奶吸出,避免乳汁堆積,引起漲奶。
//漲奶後媽媽該如何護理?//
1.吸奶器。其實最好的通乳方式是讓寶寶吮吸,但如果寶寶吃飽了,可以用吸奶器將奶吸出。
2.冷敷或熱敷。在擠出部分乳汁後,用柔軟的毛巾蘸冷水外敷於乳房上,或使用冷水袋進行冷敷,均可起到減輕乳房充血、緩解脹痛的作用;而在哺乳前,可以用溼熱的毛巾熱敷乳房幾分鐘,隨後配合輕柔的按摩和拍打動作,使乳房和乳暈軟化、減輕漲奶感,而且哺乳時應先餵感覺漲奶明顯的那側乳房。
3.人工按摩。洗淨雙手,用熱毛巾熱敷整個乳房5分鐘,用單手或雙手託起乳房,將單拇指或雙拇指置於腺體的邊緣處,由上向乳頭方向,經過乳汁瘀積區(腫塊處),依靠拇指和掌指的合力向乳頭方向滑行(動),如此形成向心性擠壓式按摩。在滑經瘀積腫塊部位時,其合力要增大。拇指用力視乳頭溢乳、乳栓、乳垢的排洩情況而定。然後,一手託住乳房,另一手拇指和食指相對,重複快速擠壓,方向為向後指向乳房中央。反覆操作,每次30—60分鐘,1—2次/天。均勻用力、輕輕地從乳房四周向乳頭的方向按摩、擠壓,這樣做能幫助疏通乳腺管,促使皮膚水腫減輕、消失。在按摩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乳房的某一部位脹痛特別明顯,可在該處稍稍用力擠壓,排出淤積的乳汁,以防此處乳腺管堵塞,導致乳腺炎。
4.清淡飲食。此時媽媽一定要注意清淡飲食,不要再喝催奶湯水。
//媽媽患了乳腺炎,還能母乳餵養嗎?//
據資料顯示: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最常見於哺乳期婦女,尤其是初產婦。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而常見於產後3~4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常表現為乳房局部皮膚紅腫熱痛,出現明顯的硬結,觸痛明顯加重,同時出現寒戰、高熱等全身症狀,在這種情況下媽媽需要到醫院就醫,這段時間內,可以給予母乳餵養,但如果若病情發展迅速或者治療不當,炎性反應發展成膿腫,需要對媽媽進行斷奶、膿腫清創、長期換藥等治療。
//在母乳不足時需要添加奶粉嗎?//
一般情況下,產後哺乳不會存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但是由於個別媽媽存在特殊原因,比如個人體質本身乳汁偏少、回歸職場後乳汁量降低等等,造成了母乳量下降、偏少,但隨著寶寶的長大,奶量卻會升高。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談到:我國乳母0——6月齡內日平均泌乳量為750ml,能夠滿足6月齡內嬰兒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一般每天餵奶次數在8次以上。7——12月齡內較大嬰兒母乳每日總奶量不低於600ml,在沒有母乳或是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配方奶粉,總奶量在600——800ml,一般每天餵奶次數在4——6次。
所以如果發生母乳不足的情況,首先應讓寶寶吮吸母乳,避免後續母乳越來越少,吸完母乳後再給予寶寶配方奶,這樣既能保證寶寶的奶量充足,避免寶寶生長發育遲緩,又能讓媽媽的母乳量增加。
最後,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WHO建議母乳餵養至3歲,但是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今年2月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顯示,我國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整體偏低,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率僅為29.2%。這也是因為現代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媽媽們也因為各種客觀原因無法母乳餵養,此時,媽媽們要記住:一定要保證寶寶的奶量哦~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媽媽不易,還望孩子、老公珍惜啊!你在哺乳期經歷過像章子怡這樣的漲奶情況嗎?你是如何解決的呢?歡迎在文末留言,如果你正在經歷,不妨試試以上這些方法。如果您還有任何諮詢問題,歡迎文末留言,比奶粉,查品牌,看評測,就上奶粉智庫!
參考文獻:
[1]應對漲奶有7招 [期刊論文] 毛敏 - 《人人健康》2016年16期
[2]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形成的相關因素分析 [期刊論文] 王紅玫, 黃曉曦, 陳壯威, 吳劍斌, 趙帥, 彭翌 - 《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6年6期
[3]淺談產後漲奶的分析及應對策略 [期刊論文] 遊仙玉 - 《母嬰世界》2017年9期.
文 | 葉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