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鄉村的真正崛起,離不開紮根土地、自強不息的農民,唯有緊跟黨中央鄉村振興的步伐、以主人翁的姿態抱團發展才是硬道理;更離不開城市居民的關注與支持:每組織或參與一次鄉村生活體驗,每購買一份鄉村生態農產品,每朋友圈分享一張鄉村留影,就是對農民最直接有效的幫扶!
「村落概念農場」,作為最近在網上流傳的一個新名詞,成為大夥熱議的焦點,有人說「這是鄉村發展好思路值得推廣」,有人說「沒有政府的扶持註定走不長遠」,也有人說「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今天小編就帶您一起走進農場的發源地----湖南寧鄉灰湯金農村,深度為您解析。
「村落概念農場」不是景區景點,也不是私有農莊,而是在不改變鄉村性質以及充分保留農民的主體地位的前提下,以「村落」為依託、以「農場」為載體、讓農戶充分參與和受益、集生態與休閒農業為一體的新型田園綜合體,定位為共享平臺與聯盟組織(全稱:村落概念農場·原鄉原土聯合生態農場)(屬於沒有政府資金投入的民間項目),旨在與政府主導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緊密結合,將鄉村打造為城市的「後花園」:讓鄉村成為城市居民的「精品菜籃子」供應地與「田園生活」體驗區,以及農民宜居宜業的生態家園。
「抱團發展生態與休閒農業,走中國特色鄉村振興道路」是農場的核心理念。
一方面,遠離「農藥化肥添加劑」,發展以「自然的環境、生態的理念、傳統的方式、健康的品質、貼心的服務」為目標的鄉土特色生態農業,走與西方化工農業差異化競爭路線,滿足城鎮居民高端農產品需求的同時,依託「產品的高品質帶來的高價值」,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收入。生態農業模式主要包括傳統生態農業(如農家不餵飼料的土雞、土鴨以及水庫魚,不施化肥的農家蔬菜、庭院果樹等)與現代生態農業(指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靈活運用生態種養模式並有機結合現代先進農業技術的農業方式,如採用「稻魚共生、稻鴨共生以及種養循環」等生態模式的稻田綜合種養)。「定單式可視化生態農業」是農場的發展方向與目標;
另一方面,整合村落資源,發展休閒農業,為城市居民提供親子體驗及戶外活動的場所,通過「體驗式消費」帶動地方產品的銷售,並進一步促進地方種養業及相關服務業的發展。
「村落概念農場」是針對普通村落而創新設計的一種發展模式,市場定位為讓「周末帶上家人,走進鄉村,體驗田園慢生活、採購生態農產品」成為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不追求「高大上」,不搞大開發大建設,還是原來的「那片山、那塊地,那些小橋、流水、人家」,唯一改變的是生產與運營方式,通過推廣生態農業模式、施實標準化生產與組織化運作,充分展現鄉村「生態與自然」的特色與優勢,讓每一位到這裡的城市居民都能找回「鄉土的記憶,兒時的味道」:體驗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購買放心的生態食材,享受最熱心的農家服務。
金農村為「村落概念農場」的第一期(二期將覆蓋灰湯周邊村落,三期逐步向全國村落推廣):以村域(約1萬5000畝)為界限進行整體規劃布局,以「一園二心三區15基地」(一個梯田野趣園、二個接待中心、三個生活體驗區、15個主題基地)為主體架構,並有機結合農家小院、農家服務網點等個體單元,構建成集生態種養、產品供應、親子體驗、品茶賞花、果蔬採摘、餐飲接待、露營野炊等功能於一身的田園綜合體。
農家小院(親子體驗型自助農家樂):由本地擁有相應資源的普通農戶家庭組成,分布在各主題基地周邊以及生活體驗區內。在這裡,可以體驗正宗的農家生活,感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田園之樂,品嘗最自然的食材味道!
農家服務網點(由普通農戶家庭組成,主要從事傳統生態種養與土特產供應):這裡的產品不僅有統一的生產要求,而且每一份都是有「身份證」(產地溯源碼/網點編號)的精品,根據相應溯源碼可以在公眾平臺查出對應詳細資料(包括農戶姓名、地址以及現場相關照片等信息)。產品主要有蟲草土雞(蛋)、生態山塘魚、生態農家菜、手工紅薯粉、手工罈子菜等。
稻田生態種養基地(生態示範基地):這裡不僅可以進行農耕體驗,實地了解生態農業模式(通過「套種套養」、「種養循環」等生態模式在稻田中的靈活運用,實現農業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達到增效、增收的目的),而且還有全程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不使用除草劑的生態稻穀以及生態稻田套養的附屬產品稻田魚、稻田泥鰍等生態農產品供應。
林下生態放養基地(訂單式養殖):位於大谷衝、大裡坳的兩處林下天然牧場,佔地約500畝,主要根據市場及客戶需求從事訂單式林下生態養殖。
農場接待中心:農場充分整合上下遊資源,延伸產業鏈,打造餐飲店中店(農場接待中心&生態食材體驗館),目前已設立兩家,分別為哈爾濱農家樂(農場入口)、東方紅餐館(長沙市區)。
梯田野趣園:佔地約130畝,在這裡,可以進行親子互動,與「黃土地」來一個全方位親密接觸,體驗不一樣的山野生活------觀梯田、刨花生、烤紅薯,親手燒制特色黃泥叫花雞、竹筒飯,吃「自助」柴火飯、參觀位於深山中的古老民居。
其它特色主題基地(雖無法與精品園區相比,但各具鄉土特色):蘭花基地---品茶賞花,感受座落在寧靜鄉村中的那份高雅;中蜂基地--- 「見證」原生態蜂蜜的誕生過程(現場搖蜜);龍蝦基地---休閒垂釣、露營野炊,領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諦」;「非遺」基地---感受地方傳統文化(皮影藝術)的魅力;蔬菜育苗基地--向您訴說育苗背後身殘志不殘的勵志故事;禽類綜合養殖基地---在這裡不僅有常見的雞、鴨、鵝,還有珍稀禽類,包括鴿子、珍珠雞、鴕鳥等;灰湯(傳統)稻田鴨基地---這裡的鴨子採用「傳統遊牧形式」放養於休耕稻田、河流及水庫內;等等。
結束語:「村落概念農場」,雖然作為鄉村創新發展的一種全新嘗試,才剛剛起步,但相對於大型「美式私有農場」以及大投入大開發的「精品園區」而言,這種投入少、便於複製推廣、普通農戶均能參與受益的模式,或許才是大多數鄉村及農民另一條真正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