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千百味,一篇弄懂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和涵義

2020-12-25 騰訊網

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 4700 多年了。直到現在,中華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中國各地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燻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蜀山的俠君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喜愛品茶,各國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

中國茶文化起源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 「品」 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又如在漢朝,茶葉已成為佛教 「坐禪」 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中國茶文化的內容主要是茶在中國精神文化中的體現,這比 「茶風俗」、「茶道」 的範疇深廣的多,也是中國茶文化之所以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的原因。

中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經》云: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悅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 「苦荼」 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為飲茶起始之證。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中國茶文化涵義

茶是勞動生產物,是一種品位。茶文化是以茶為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藝術。茶文化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十分豐富。

茶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文化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 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三不點」 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潔,是為一不;景色不好,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養舉止粗魯又為一不,共為三不。碰到這種情況,最好是不作藝術的品飲,以免敗興。

相關焦點

  • 中國茶文化-茶的起源
    中國文士七件寶:琴 棋 書 畫 詩 酒 茶琴棋潤茶趣,書畫增茶韻,詩酒醒茶魂茶通六藝很多茶文化的課程在講茶的起源通常是:神農說(神農嘗百草)、西周說(武王伐紂-貢茶)、秦漢說(孫皓以茶代酒、
  • 茶文化之——茶的起源與傳播
    我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從最初的神農嘗百草到如今飲茶作為居家必備,待客之首選飲品,茶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神農本草經》中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有一位叫陸羽的茶聖,寫了《茶經》一書,對茶的種類、起源、特徵、製法、烹蒸、茶具、水的品第、飲茶風俗等做了全論述。當時得到了皇帝的讚賞,於是唐代茶道大興。到了宋代,飲茶文化到了更高一步,茶已成為「家不可一日無也」的日常飲品之一。出現了茶戶、茶市、茶坊等交易、製作場所。於原來的團茶、餅茶發展到散茶、末茶。並傳播到世界各國。
  • 喜茶:做中國茶文化的現代化撰寫者
    喜茶(HEYTEA)於2012年起源廣東江門。 作為芝士茶的締造者,作為一家年輕化、科技化和國際化的中國新茶飲連鎖企業,喜茶集聚文化傳統和創意創新於一體,呈現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茶香,開啟了國內新式茶飲風潮。喜茶讓人們在享受多元化茶飲的同時,實現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 漫談中國茶文化,喝什麼茶大有講究
    自古以來,我國就對茶深有研究,茶文化形成也遠遠早於歐美及日本。可以這麼講,在中國,喝什麼茶都大有講究。對此,你知道多少?我國茶的起源。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第一個發現茶可以作為去除身體毒素飲料的人就是三皇五帝中的炎帝,是他把中國的飲茶文化帶入藥用時代。
  • 茶文化:清雅茶文化,砥礪前行中
    中國是茶的故鄉,國人飲茶的歷史要追溯到4700多年的神農時代,直到新時代下的今天,以茶代禮的風俗依舊在我們之間流傳。茶與茶文化的起源發展茶樹的原產地位於中國,所以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民間飲茶的興起最早始於西漢時期,到了唐代,茶葉便成了市場上的暢銷商品之一,它的興起,對唐朝的經濟發展可謂是起到了極其明顯的作用。
  • 茶文化是什麼呢?茶企們需要茶文化嗎?未必
    這幾天每天入眼文章,談茶文化,有人老談茶文化有意義嗎,茶文化包括那些?喝茶一定要懂茶文化嗎?其實這些一連串問題問的很有水準,不是吹牛就是談茶文化,茶企做大了就是有茶文化,有底蘊,未必。茶文化究竟又是什麼?普文是這樣分析的。
  • 【興茶快訊】2018中國茶澳大利亞推介會舉行、勐海茶•勐海味...
    ,與會嘉賓共同品中國茶,體驗中國茶文化。在中國茶展示區,有來自國內的祁門紅茶、八馬茶業、武夷星等十一家國內茶企的產品展示,不少慕名而來的澳洲茶友駐足品茶,了解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伴隨著悠揚的古典音樂《茉莉花》,2018中國茶澳大利亞推介會正式開始,來自四川的茶藝師周夢菲首先為現場觀眾表演了長嘴壺茶藝。澳大利亞是文化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
  • 閩茶對話法國酒莊:文化「出海」 傳播中國茶文化
    以茶為媒,擦亮新名片  3月,「閩茶海絲行」在法國巴黎舉辦「佳茗美酒·香溢巴黎」茶酒對話專場活動。作為閩茶的優秀代表品類,安溪華祥苑茶莊園與法國葡萄酒莊的對話成為本場活動的重頭戲。  從茶瓷之路到茶酒對話,千百年來,安溪以茶為媒,持續溝通中西。
  • 刀哥說茶丨我所理解的茶文化
    我曾寫過一篇短文《茶是一種奇怪的東西》,言及茶分2種:一種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一種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前一種是物質需求,後一種是精神享受。前一種茶能夠和「開門七件事」聯繫在一起,應該是人們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東西了,但實際上它和柴米油鹽等相比是可有可無的,生活中有些人就從不喝茶。
  • 茶人茶事:茶的起源與變遷,為什麼說中國是茶葉的故鄉?
    在中國浩瀚的古代文獻中,零星散落著關於茶的記錄,但真要確定茶到底是什麼年代出現的,還存在很大的困難。陸羽在《茶經》中寫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氏是所有農作物的發現者,是中國農業文明誕生的源頭,他肯定不是一個人,而是眾多智慧先民的集合據說是神農氏用釜鍋煮水時,樹上飄下幾片葉子落入鍋中,神農氏喝了鍋裡的水,發現水甘甜爽口,人一天都不覺得睏倦,於是就根據嘗百草的經驗,把它作為一種提神的藥介紹給子民。
  • 中國茶文化你了解多少?
    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制茶、飲茶的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千年積澱的茶文化知識,讓我們對茶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下面我們就來共同了解有關茶文化知識的介紹吧。茶文化的起源●(1)神農時期: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 浙大公開課《茶文化與茶健康》網絡躥紅 「中國名校公開課」叫板...
    在80多門上線的視頻公開課中,由浙江大學王嶽飛、龔淑英、屠幼英主講《茶文化與茶健康》已經連續10周位居人氣榜首,更是當之無愧的月度冠軍。在最終錄製上線的80多門課程中,浙江大學佔了8席,是上線科目最多的高校之一。點擊進入「愛課程」網,北京師範大學著名學者於丹的《千古明月》、湖南大學袁滌菲的《現代禮儀》、清華大學胡鞍鋼的《中國國情與發展—中國之路》等赫然在列,均為人氣榜上熱門公開課。
  • 中國茶文化悠久,茶字始於唐,最早是做食物和藥用
    神農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茶的利用最初是在原始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陸羽最先在他的《茶經》中探討茶的起源,他認為據《神農食經》「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及「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事應當開始於神農,而這種說法目前存在著較大的爭議。蘇東坡說茶: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論著始於陸。 皮日休則說《茶經》是杜育《荈賦》之注釋。但司馬相如〈凡將篇〉提到了蜚廉、雚菌、荈詫,這個荈詫應該就是指茶了。
  •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是孕育茶文化的搖籃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是最開始飲用茶湯的國家,是孕育茶文化的搖籃。魏晉南北朝時期,茶成為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物質生活資料,隨著這項活動的普及化,人們在嘗茶過程中領悟到茶超出物質意義之外的精神品性,茶文化由此發端;盛唐時期陸羽《茶經》一書的出現,是茶文化的誕生的標誌;宋代茶文化發展到鼎盛階段,此期對於茶的精神層面研究較之前代更為深入,不僅在茶書方面出現了如宋徽宗《大觀茶論》、蔡襄《茶錄》等二十餘部茶學專著,文人詩詞創作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盛況,一方面蘇軾、蔡襄、歐陽修
  • 茶功效:藥用、食用、衝泡,為何說中國茶文化乃禮儀文化?
    一、 茶於中國人心中的地位茶文化在中國古代史中佔有不可忽視的部分,茶也在每個朝代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和禮儀。宏觀來說,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往細的來說,茶之於中國人已經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習慣。
  • 來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有好茶也有故事
    涇陽茯茶也造就了絲綢之路上 陝西茶商的財富傳奇 千百年來 茯茶猶如一朵金花 在歷史長河中歷經命運沉浮 演繹出前世今生悲歡離合的傳奇故事
  • 中國茶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茶畫興於「飲」,安於「隱」
    在唐朝時期就已經開始流行的茶文化流傳千年,成為了無數文人墨客的靈感來源,而茶畫正是其中之一。 茶畫是文人墨客筆墨揮灑的凡塵俗世,在茶畫中不僅有「鳥鳴山更幽」的品茗勝地,更有鬧市、鄉間、茶社,有焚香燃蠟的高雅,也有一飲而盡、歡聲笑語的煙火氣,甚至有鬥茶、煮茶這樣的遊戲和烹茶手法展現。
  • 日本茶文化受到中國茶文化的影響,出現了大量與茶有關的文學作品
    日本茶文化受到中國茶文化的影響,出現了大量與茶有關的文學作品一般認為我國茶葉傳入日本,遠在漢代。但有確切年分記載的,應是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時值日本聖武天皇天平元年。由於是僧人最澄歸 的緣故,因此日本的茶文化一開始便帶有濃鬱的佛學色彩,同時最早也 是先流行於寺廟和僧人當中。從當時日本的一些文獻和詩歌集中的記 載我們能夠知道,日本人在飲茶上幾乎是全盤複製了中國唐朝的飲茶 之法,如餅茶煎飲法等。另外,從奈良時代到平安時代,日本茶文化受到 中國茶文化的影響,亦出現了大量與茶有關的詩歌及文學。
  • 我國茶文化起源於何時?經歷幾起幾落,一篇文章看透它的興衰沉浮
    大家都知道茶葉原產於中國,在幾千年的傳承發展過程中,於是相對應的產生了茶文化。什麼是茶文化呢?其實茶文化就是在飲茶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文化特徵。茶文化的種類很多,包括茶道、茶藝、茶學、茶具、茶禮等多重內涵。既然說茶文化起源於中國,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到底茶文化源自於何時,在它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有過怎樣的盛世景象?
  • 寶萃健即溶茶 帶你體驗不一樣的「茶文化」
    寶萃健即溶茶 帶你體驗不一樣的「茶文化」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品茶可以修身養性,可以明志靜心。千百年來,茶文化在世界多國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