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女子日常喜歡佩戴的裝飾品,有哪些呢?

2020-12-11 霖昕說史

瓔珞

瓔珞,有一些像我們現代人佩戴的項鍊。雖然在網上的古裝寫真和漢服照片中經常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圖片上看也非常特別,清新好看。可是在實際生活中佩戴的人並不多。

是因為瓔珞的體積比項鍊更大,一般來說想要做的精緻並且非常好看就要花費比較更多的成本,不然就會看起來顯得很廉價。而目前現在市面上的瓔珞,在控制不要用太多的成本下又怎麼可能做到進精緻呢?在這樣的情況下,在現實中佩戴的人自然不會多了。

手鐲

玉鐲,低調內斂又典雅是最能代表咱們東方女性的一種手腕上的配飾,玉鐲作為手腕上的飾品,不僅深受古代中國各階層的女性喜歡,在現代也是同樣深受廣大女性同胞們的喜愛。這種首飾給人一種溫婉如玉的感覺,溫婉又很低調的手腕飾品玉鐲對於淑女們來說,白皙的纖細的滑嫩的手腕加上一個玉鐲子,真的是非常美麗且適合。

耳墜

耳墜不像項鍊那樣,有可能會被衣服遮擋到,耳墜和髮飾。頭飾是古代衣服飾品中最顯露在外面最顯眼的飾品,而且古代的長裙,加上比較高水平位的髮飾頭飾和耳墜,把人們的關注的重點都集中在了人的上半部分,使得穿漢服長裙的女性看起來就更,身材挺拔修長。而相比小巧精緻貼耳的耳釘,耳墜形態多變材料豐富就有更多,更大的發揮空間。

荷包

手繡的荷包是中華民族傳統的裝飾中,人們隨身攜帶的一種裝零錢,小物品,零星東西等的小包。荷包的造型很多種,圓形、橢圓形、方形、長方形;也有做成實物的樣子,例如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上面繡的圖案有複雜的也有簡單的,比如花朵、飛鳥、走獸、草蟲、山水、人物或者一些吉祥祝福語、詩詞文字都有,裝飾和實用性兼備

團扇

團扇是古代的女子拿在手上的裝飾品,一般都為布面繡制,上面圖案也如荷包一樣豐富。但是顏色一般沒有那麼多彩,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搭配上精緻的團扇,雖然很簡單,但在上面很精緻的裝飾,也會顯得很精美,也可以用來遮擋面部,於是這種羞澀內斂的感覺就會被充分地體現出來。有些朝代女子出嫁時,沒有用紅蓋頭,也是用團扇遮住面部。

髮簪

這個是在古代女子配飾中最常見,最普通的一種,基本上大家都會佩戴。製作工藝有簡單的也有複雜的,上面的珠寶玉石也是根據佩戴者的條件來選擇,古代常用的一些寶石,如珍珠、瑪瑙、珊瑚、綠松石等,一些複雜的拉絲烤漆等工藝,到現在也還是有流傳下來,也有在製作使用,古代人多盤發,一般家境不好的女子,也有用簡單的木質類似一隻筷子,當簪子用。如今看來也是別有一番特色,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髮簪,但是絕大部分人也不會喜歡過於複雜的風格。

髮帶

髮帶也是古代常見的一種頭飾,男女皆可佩戴,但多數為兒童或者男子佩戴,簡單的髮帶戴在頭髮上,可以給優雅飄逸的長髮帶來活力,製造出不同的美感,體現出一種很灑脫、精神,隨意的髮飾,讓人看到後覺得耳目一新,以前古代的髮帶既有束髮這種功能性和也有頭上的裝飾性,所以做的不會很寬,方便於扎束,如今也有很多女生喜歡戴髮帶,但是現在市面上有一些做得比較寬大,可以綁成花或者蝴蝶結的樣子,也是特別好看的。

雲肩

是佩戴在肩上的一種配飾,類似披肩一樣的裝飾品,能夠改善漢服單調的小配飾。顧名思義,雲肩廣泛的說法指的就是披肩,因為它的下擺做出類似波浪的狀,並且上面會繡上一些類似於雲朵線條等的圖案,因此被稱為雲肩。這種服裝的配飾出現的比較晚,後來才有女性使用,可以突出女性的端莊典雅和精緻感。

頭紗

古代女子偶爾也會除了搭配頭紗。她們搭配的頭紗一般不會太鮮豔多以淺藍色為主,但是也不會是那種白色的頭紗。一般頭紗也會出現在特定的場合,並不是說都會搭配頭紗。

禁步

在中國古代,受封建教育影響,規定女性走路不可以露出腳。"禁步",就是在中國古時候用來約束女子的各種行為舉止、規範儀容儀態而衍生出來的。所謂"禁步",是古代的一種裝飾品,掛在腰間。是將各種不同形狀的玉器吊墜,用彩色的線串串在一起,組合成一個整體的玉器串。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變遷史,日本女子原來仿的這個朝代?
    溫庭筠的這首《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鮮明的描寫了古代女子精心化妝的過程。在中國古代,人們十分看重毛髮,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一般人是不會去剪自己的頭髮的。而女子對於頭髮更為看重,髮型以及髮飾對她們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妝容。
  • 看看古代女子如何打扮自己?梳子都能當作首飾
    在我國古代都是規矩都嚴格,女孩子到了15歲成年的時候叫做「及笄」,而在古代笄它也是一種首飾的名稱,那麼古代的女子是如何打扮自己的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笄笄是慢慢演變成簪的,主要是古代女子盤發的工具,到了後來簪的用途就很廣了,它可以在表面刻許多的花紋,甚至還可以在上面鑲嵌珠寶,古代女子佩戴起來非常生動好看,而我們電視劇中看到的釵,
  • 聖誕節裝飾品有哪些
    >聖誕節裝飾品有哪些2016-12-23 15:37:1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聖誕節即將來臨,在這個溫馨而浪漫的節日到來之前,就得開始著手裝飾家裡,應該怎麼裝飾,聖誕節裝飾品有哪些呢?  一:聖誕襪  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現在,聖誕襪也作為一種聖誕節裝飾品掛於聖誕樹之上。  二:聖誕帽  聖誕帽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裡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
  • 古代中國女性專用的5件文物:圖5夜壺非常罕見,設計優美精妙
    金釧:這是一件唐代女性偏愛的手上裝飾品,佩戴著它的女子都顯得高雅端莊,珠光寶氣,並且還能有「腕搖金釧響」的奇妙聽覺享受。圖上的是非常典型的素麵金釧,開口的設計使得女子在使用中不用擔心自己豐腴的手腕將其撐壞,並且可以自由的調節開口大小。
  • 清宮女子手上帶的指甲套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原來還能用來防身
    在一些影視劇或者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清朝宮廷女子手上會帶著一些指甲套,就有朋友好奇清宮女子手上帶著的這個叫什麼?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稱呼,就叫「指甲套」,作用就是保護嬪妃等貴婦的指甲,為此也稱為「護指」。一般在古代只有皇宮中的貴婦等人才能使用,清宮女子帶指甲套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清末掌握大權的慈禧。
  • 本命年紅繩如何正確佩戴,本命年紅繩有哪些民俗禁忌
    佩戴紅繩是中國傳統習俗,除了本命年佩戴紅繩之外,現在很多時尚的年輕人,平常也喜歡戴紅繩,那麼戴紅繩的來由是什麼呢?有哪些吉祥寓意?提到紅繩,我們最先想起的是月老手中的紅繩吧。對,沒錯,手腕上戴紅繩的習俗,就是來源於月老紅繩的傳說。
  • 古代女子有哪些別稱
    古代女子有哪些別稱古代女子的別稱有很多,主要有紅袖:本指女子紅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對酒吟》:「今夜還先醉,應煩紅袖扶。」紅裙:本指婦女穿的裙,也指婦女。如唐代韓愈《醉贈張秘書》:「長安眾富兒,盤饌羅羶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
  • 你們知道古代青樓女子,喜歡在腰間系上一根紅繩嗎?這有什麼含義
    我們知道中國人有許多優秀的文化,許多文化都被傳承了下來 ,固然我們文化有很多糟粕,但是也有一些閃閃發光的文化,我們知道現在大街上的許多女孩子都喜歡紅繩子,他們總喜歡把他戴在手上,戴在腳上,甚是好看,他們帶這些是為了裝飾自己,跟隨潮流。
  • 古代女性的時尚,以紅豆作裝飾品為榮,以紅豆寄思情
    至於提到七夕的情人節,在古代自然離不開紅豆這麼一個寄託愛情的信物了。五言絕句《相思》裡:"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便是王維用紅豆來寄託相思情感的著名詩篇。在很久很久以前,聽聞有一位漂亮美麗的姑娘,每天走到遙遠的山坡上,向遠方眺望。哭泣著,尋找著遠走的情人,豆大的淚珠滴灑到樹枝上。樹枝上竟然長出了一顆顆鮮紅鮮紅豆豆,豆上有豆,從此便寓意相思。
  • 白水晶適合哪些人佩戴 白水晶佩戴有什麼功效 天然白水晶原石價格
    關於水晶,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有所了解,很多人都願意佩戴水晶,一方面是人為佩戴水晶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另一方面水晶也是一個很好的裝飾品。白水晶作為水晶眾多品種中的一種,非常受大家的歡迎,很多人都喜歡佩戴白水晶,但你要知道的是,白水晶也不是隨便佩戴的,那白水晶適合哪些人佩戴呢?
  • 古代女子的梳妝檯,有哪些講究?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木蘭辭》中的「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可感受到隨之散發出來那份潛藏著的唯美浪漫。女子靜坐在典雅的梳妝檯旁,輕輕地梳理頭髮,看著鏡子中的容顏,一種欲語還休的惆悵漂浮在空氣中,嫣然一笑更是傾國傾城。今天,作者帶大家一覽古代女子梳妝檯的萬般風情。在古代,梳妝檯又作鏡臺,即放有一面銅鏡的梳妝檯,先秦時期就有。
  • 中國古代女子的稱謂
    在中國的古代,對於很多事物都有獨特的稱謂,比如色彩,比如髮飾,比如年齡。這些或許就是中國風的靈魂所在,讓原本普通的事物變的美好起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古代對女子的年齡有哪些稱謂。更有陶淵明詩句「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來形容這個年齡的無憂無慮。除此之外,無論男孩女孩,幼年都泛稱總角,或者10歲以下的都泛稱黃口,所以在今天的許多古裝電視劇裡都有戲稱「黃口小兒」。
  • 生活的日常,有沒有跟我一樣好奇古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呢?
    前言:現代的科技已經是越來越方便人們了,比如出行:我們有代步的汽車,可以遠途旅行。住:我們現在有高樓大廈,最簡單來說比古代要舒服許多。食品也越來越多,可以吃到各種美味,衣服慢慢地走向了潮流。你有沒有和我一樣,想要探究古人的生活日常?
  • 古代內衣經歷過怎樣的演變,有哪些名字?
    當然了現在的內衣和古代的內衣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現在的女人穿內衣,更多的像是一種裝飾品一樣了,因為穿上內衣之後,會讓自己的身材顯得更加豐滿一些。要知道古代的內衣和現代是有大不同的,古代女人穿的內衣,男人根本不可能在外面見得到的。因為這是女人們最為私密的東西。
  • 古代女子出嫁,需要準備哪些嫁妝?都有哪些寓意和用途?
    引言現代社會,女子出嫁有很多講究,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其實在古代社會,女子出嫁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今天筆者就結合女子出嫁的嫁妝來說一下。拔步床誕生於明代後期,有兩種類型的。從外觀來講,這個東西像一個移動的小房間,很多女子把他當成最愛的嫁妝。在明代,有很多大家族會找一些匠人在拔步床上刻一些特殊花紋,以彰顯自己家族的實力。一般這樣的家庭都要提前開始準備,因為刻畫需要耗費太長時間,少則五年,多則十多年。
  • 古代女子系紅繩有何說法?系的位置不同含義不同,如今還在流傳!
    不管是古代女子還是現代的小姑娘都有著自己對於妝容還有其它方面的審美程度,不過隨著時代的各種變化,對於一些物品還有審美程度的欣賞都已經開始有了改變。像是古代人所用的胭脂水粉已經變成了現在更方便大家使用的化妝品了。
  • 佩戴時有哪些禁忌?
    從古至今,首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就發揮著重要作用,佔有一定的地位。提起首飾,有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女人的專屬。其實不然,男人也可以佩戴首飾的,而且在古代,男人還有多種配飾。如果說女人佩戴首飾是對美的追求,那麼男人的配飾就是他們地位和品位的體現。到了現代,適合男士佩戴的飾品就更多了。
  • 中國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你更喜歡哪一種?
    中國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你更喜歡哪一種?文/炎炎談歷史古代男女結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極其隆重講究,三媒六聘成婚之後,女子必須與丈夫相敬如賓。在古代丈夫就是女子的天,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對丈夫的稱呼也是講究的,不可以直呼其名。1.良人古語,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這是最早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也用於夫妻互相稱呼。從中可以看出古代丈夫們的光輝高大的形象。
  • 中國古代飲食有哪些規矩和禁忌呢?
    中國古代飲食有哪些規矩和禁忌呢?孟子云:「食色,性也。」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需求,也是推動歷史進程與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要說我國的飲食文化,那可是歷史非常悠久。早在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學會用火加工食物,這標誌著中國的先民從此告別了茹毛飲血的荒蠻時代,邁入了吃熟食的文明時代。
  • 古代人頭禿了怎麼辦?脫髮沒得治,假髮可以「保駕護航」
    那麼古人如果頭禿了怎麼辦呢?脫髮沒得治,各種假髮「保駕護航」。古代假髮的歷史非常悠久,《莊子·天地》中提到,早在公元兩千多年的上古虞舜時代就已經有人佩戴假髮了,雖然由於歷史的斷代這條記錄已經不可考究了。但是早在西周初年,就有一些貴婦人用奴隸或者受刑的罪犯的頭髮作為裝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