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節,家住婁底婁星區的肖女士遇到一件煩心事:新買的蘋果iPhone6手機到手才3個月,突然「紅屏」,怎麼也無法開機了。
「幸好是在正規的某銀行信用卡商城網購的,趕緊申請保修。」電話打給蘋果公司官方客服,建議肖女士前往婁底當地的蘋果售後。
售後人員拿到手機,稱需「返廠修理」,要提供保修卡和增值稅發票。
網購不開發票幾乎已成「潛規則」。然而,不提供發票,售後就不予理會。怎麼辦?肖女士幾經投訴,蘋果公司官方客服通過電子郵件補發了一張電子發票,總算可以開修了。
剛剛以為有了轉機,售後再度來電:「機器內部有人為動過的痕跡,疑似已拆機,不符合返廠修理條件。」肖女士懵了:手機在自己手裡好好的,沒有摔過也沒有外傷,自己更不可能去拆機。
這些都無從申辯,事情就此僵住了。肖女士很失望,逢人就訴說:「再買個新手機很容易,但此事真慪氣,稀裡糊塗就說手機被拆過。」
有懂行的朋友提醒:此機疑似「翻新機」,應該查一查激活時間。因為蘋果手機首次使用前,必須通過其應用程式iTunes到運營商網站註冊激活。激活後的序列號是手機「身份證明」,具有唯一性。一般情況下,新購買的蘋果手機只能通過本人或委託他人才能激活,並且激活的日期只可能發生在銷售後。「換而言之,正規的蘋果手機不會存在提前激活情況,如果出現了,說明極有可能買到『翻新機』或是『二次封裝』。」
不查不知道,一查有情況——蘋果官網數據顯示,發貨時間是2014年11月7日,肖女士收貨時間是11月9日,但該機器在11月6日就已被激活!
業內人士湯豔蘭分析,「翻新機」通過軟體刷新、重新包裝後當新品銷售,除了信息洩露等問題外,此類機器一般軟體的穩定性有欠缺。而經維修或零件拼裝後重新包裝出售的翻新手機,性能最不穩定。
「網購時代維權,更要學會搜集證據保護自己。」肖女士說,經與銀行信用卡商城、蘋果官方客服協調,手機本月3日已經返廠修理,現在正密切關注最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