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毛概中的「「左」」「右」派該如何區分?

2020-12-25 新東方網

  左右的混淆是毛概部分常涉及的錯誤,新東方網提醒19考生注意,衝刺階段要注意查漏補缺:

  ►「左」、極左和右的區別

  左派、極左:左派又稱左翼,指革命的、思想進步的。"左派"一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議會中坐在左側,支持共和制、大眾政治運動和世俗化的人。左派的概念起源於1848年的六月革命。第一國際的組織者視自己為法國大革命左派的後繼者。"左派"在歐洲適用於一些革命運動,特別是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共產主義,也可用來稱呼社會民主主義。在當代政治話語中,左派通常是指社會自由主義或社會主義。所謂左派就是代表歷史前進方向的人群,而馬克思主義指出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所以在今天左派就是主張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人群。

  所謂極左,就是把左派的思路推向極端。

  在教材中,對國民黨也有左右之分。1927年,國民黨有老右派:西山會議派;新右派:蔣介石新軍閥;左派:武漢國民政府宋慶齡汪精衛等。國統區文化戰線上,積極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聯盟。

  右:指思想落後於實際,不能隨變化了的情況前進,企圖開歷史倒車的思想和行為。在政治上往往表現為或是反動的,投降的或是悲觀的、保守的。

  ►"左"、左傾和右傾的區分。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觀過程的一定階段離開了當時大多數人的實踐,離開了當時的現實性,墜入空想和盲動。可以說"左"是對左的形上學的極端化。是形式上的左,而實際上拋棄了左所具有的革命的現實性,片面強化了革命的冒進性。在政治上往往表現為擴大打擊面搞過火的鬥爭,實行冒進主義,這種思想就是"左"傾機會主義,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被稱為"左"派。如中國歷史上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給中國革命和黨造成嚴重損失。

  左派內部,會因為對現實的認識不一致,因此就產生了對採取何種措施的分歧。認識落後於實際情況的,我們叫做右傾,主張超越實際情況進行變革的,我們叫做"左"傾。無論"左"傾右傾,都是站在進步一邊,他們都屬於革命隊伍內部的認識問題,都屬於左派,是認識上產生了偏差。但是超越了實際強求的所謂進步不能算是真正的進步,甚至可能是形左而實右的,所以這種極左,通常要加上引號。小平同志說,歷史上"左"的危害要大於右的危害。

  要注意的是:左的錯誤要打引號;右的錯誤不用打引號。

  "左"傾和右傾的判定標準:一般來說,右是指思想落後於實際,不能隨變化了的情況前進,企圖開歷史倒車的思想和行為。在政治上往往表現為或是反動的、投降的或是悲觀的、保守的。這種思想就是右傾機會主義,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被稱為右派。

  "左"不同於"左"傾,20世紀初,列寧和史達林開始用"左"傾和右傾的概念來分別指無產階級內部的盲動激進派和保守派,為了表示貶義,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號,即"左"傾,以區別於真正的左傾。當時的右傾即保守派延緩革命進程,同社會上的反動右派勢力一樣會給革命帶來明顯的損失,因此右字不加引號。

  ►黨的歷史上"左"的錯誤和右的錯誤

  1、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大革命的後期)

  代表人物:陳獨秀

  表現:放棄了無產階級對於農民群眾、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武裝力量的領導權。

  解決:八七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後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2、「左」傾盲動錯誤(1927年底至1928年4月)

  代表人物:瞿秋白

  表現:認為革命形勢在不斷高漲,盲目要求「創造總暴動的局面」。

  3、「左」傾冒險主義(1930年6月至9月)

  代表人物:李立三

  表現:錯誤地認為中國革命乃至世界革命進入高潮,盲目要求舉行全國暴動和集中紅軍力量攻打武漢等中心城市。

  4、「左」傾教條主義(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

  代表人物:王明

  表現:

  ①在革命性質和統一戰線問題上,混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將反帝反封建與反資產階級並列,將民族資產階級視為中國革命最危險的敵人,一味排斥和打擊中間勢力。

  ②在革命道路問題上,繼續堅持以城市為中心,將準備城市工人的總同盟罷工和武裝起義作為共產黨最主要的任務;指令根據地的紅軍採取「積極進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

  ③在土地革命問題上,提出堅決打擊富農和「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主張。

  ④在軍事鬥爭問題上,實行進攻中的冒險主義、防禦中的保守主義、退卻中的逃跑主義。

  ⑤在黨內鬥爭和組織問題上,推行宗派主義和「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方針。

  解決:遵義會議開始開始清算「左」傾教條主義,經過延安整風運動,黨內從根本上清算了「左」傾教條主義。

  5、「兩個凡是」(改革開放前的短暫徘徊時期)

  代表人物:華國鋒

  表現: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兩個凡是」使人民群眾徹底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的要求和願望遇到嚴重阻礙。

  解決:

  ①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重申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從根本理論上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引起了全國範圍內的廣泛注意和討論。

  ②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開了工作會議。12月13日,鄧小平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這篇講話,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實踐標準提到黨的思想路線的高度,為衝破「兩個凡是」禁錮,克服思想僵化狀態,重新確立黨的思想路線奠定了基礎,因而成為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③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衝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並且斷然否定「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指導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6、關於革命前途問題的錯誤主張

  ①「左」傾教條主義的「一次革命論」的錯誤在於,只看到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聯繫,而混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主張把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任務放在民主革命階段來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時,也反對一般意義上的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實行「左」的政策,使中國革命蒙受了重大損失。

  ②右的「二次革命論」的錯誤在於,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而沒有看到兩個革命階段的聯繫,主張在民主革命勝利後,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國家,將來再去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放棄黨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同樣使中國革命遭受嚴重損失。

相關焦點

  • 2018考研政治總結:一天背完毛概(1)
    考研政治背誦知識點很多,小編梳理總結毛概部分重點知識,一天背完毛概,提高複習效率!!   2018考研政治總結:一天背完毛概(1)   1. 中共一大――1921年7月: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決議》。
  • 2018考研:考研政治毛概邏輯體系和複習方法
    北京中公考研網:對於正在備考的同學們來說,做好考試備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考研:考研政治毛概邏輯體系和複習方法。更多2018考研考試信息,歡迎訪問北京中公考研網。一、毛概的邏輯體系毛澤東思想概論在整個政治理論課體系中,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並列,同屬二級學科。毛澤東思想概論是對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及其基本觀點、基本原理與基本論斷,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等概要的論述。
  • 2008考研政治複習指導(二)如何高效複習毛概
    一、 07年考研政治毛概部分真題分析  毛澤東思想概論在每年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政治理論命題中,分值約佔總試卷分值的18%左右。從近幾年考核毛澤東思想概論以來所命制的題型有選擇題、辨析題、分析題,但從2006年開始就只有選擇題和分析題。  07年的考研政治試題同04 、 05 、 06年的試卷基本連貫、保持一致。
  • 2020山東考研政治:毛概重要知識點講解匯總
    2020山東考研政治:毛概重要知識點講解匯總 2019-01-02 18:33:34|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備戰2020山東考研英語,特為大家帶來「2020山東考研政治:毛概重要知識點講解匯總
  • 2020吉林省考研政治:毛概中的幾個重要的「第一次」
    2020吉林考研筆試時間的腳步越來越快,時間更加寶貴,大家不能浪費一點時間,要堅持正確的複習方法,如何正確複習呢?為此,長春中公教育考研小編整理了「2020考研政治:毛概中的幾個重要的「第一次」」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2018考研政治毛概衝刺各章重點總結
    考研政治:一般來說,考研政治是全部的學術型碩士和大部分專業碩士考試的科目,對於同學們來說是提分的關鍵。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考研政治毛概衝刺各章重點總結,更多考研政治怎麼複習、考研政治題型、考研政治大綱、考研政治試題等備考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2019考研政治預測:毛中特知識點梳理(一)
    3.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在廣州舉行(確定國共合作,黨內合作;第二次在抗戰時,遇事協商)   大會討論並接受了共產國際關於國共合作以及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的決議案,以建立各民主階級的統一戰線,同時保持共產黨在組織上、政治上的獨立性。為第一次國共合作打下政治基礎。
  • 劉軍寧:如何識別左與右?
    今天的話題是「如何識別左與右」。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討論思想問題與社會政治問題都繞不開左與右這個話題。所以,今天就說說如何識別左與右。>左與右從單純的方位用詞變成一種政治標籤起源於1789年法國國民會議中的坐席位置。
  • 2018考研政治毛概衝刺複習重點總結
    考研政治:一般來說,考研政治是全部的學術型碩士和大部分專業碩士考試的科目,對於同學們來說是提分的關鍵。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考研政治毛概衝刺複習重點總結,更多考研政治怎麼複習、考研政治題型、考研政治大綱、考研政治試題等備考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的「左右」問題
    摘要:談及有關毛概的錯誤一類知識點,都會想到左與右。但是我們複習政治的時候老是傻傻分不清。但是我們複習政治的時候老是傻傻分不清。因此,幫幫為大家整理了毛中特的「左右」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左」、極左和右的區別   左派、極左:左派又稱左翼,指革命的、思想進步的。"左派"一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議會中坐在左側,支持共和制、大眾政治運動和世俗化的人。左派的概念起源於1848年的六月革命。
  • 考研倒計時4個月!政治80+該如何複習備考?
    考研倒計時四個月,21考研的小夥伴,政治的複習可以安排上了!政治複習需要講究高效,學姐教你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拿到心目中理想的分數,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小夥伴。考研課程包括五部分內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 2016考研政治衝刺複習:毛概必背知識點
    現在已經進入到11月份了,距離考研還有40多天的時間,在這最後的衝刺階段大家不要著急,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有效的進行複習即可。在考研政治中,毛概一直是大多數人頭疼的一個版塊,裡面需要記的知識點太多,背了後面的前面的卻忘記了。對於這種情況,特地總結了一些毛概常考知識點,希望能給大家帶去幫助!
  • 如何區分左半圓和右半圓
    當你第一次看見兩個半圓的時候,是否能不假思索地認出哪個是左半圓?哪個是右半圓?作為初次教語文的老師,我是蒙的,一時分辨不出來。也有家長打電話來問,如何教孩子正確辨別左半圓和右半圓?真的好窘迫!不知道如何回答家長,支支吾吾地說不清,心慌意亂的。究其原因,是我壓根兒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也沒有預料到有學生會混淆不清。
  • 左右結構的歐楷,如何來區分左窄右寬和左寬右窄,兩種佔位
    歐楷中左右結構的字,經常看到左窄右寬,左寬右窄的兩種的布局佔位的情況,我們如何區分這兩種呢,左窄右寬指的左部佔位少,右邊部分佔位比較大,這樣字一般右邊是主體,左側作為偏旁。左寬右窄,就是左側部分佔位比較大,右邊部分佔位小筆畫比較少,這種一般是左側作為這個字的主體,右側為偏旁,左側為重心。左窄右寬的字示例左窄右寬這樣的字一般是 單立人,雙立人,三點水等偏旁,左側佔位小窄,我們拿出兩個字舉例,一個是清字,一個是接字,這兩個三點水,提手作為偏旁 右側青,妾作為主體就是典型的左窄右寬。
  • 如何教孩子分清左和右?
    到底該怎麼教孩子分清左右呢?一,何為左右?為什麼要區分左右?左和右是一對方位詞,是用來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詞。家長給孩子介入「左和右」這兩個方位詞,都是為了讓孩子去理解某個物品的方向或者位置,就跟我們教孩子區分上和下是一個道理。
  • 2020考研政治:主觀題必備答題模板(毛概、馬原類)
    考研政治主觀題萬能答題模板:毛概、馬原類   (一)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通過特殊性表現。   (二)認識論認為:認識需要經過兩次飛躍獲得真理,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是一個去粗取精的過程,理性認識要付諸於實踐去檢驗真理的正確性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
  • 你說的左是什麼左,你說的右是哪個右?| 隨機海嘯002
    近年來我們明顯感受到公共輿論中關於政治光譜討論的混亂性:一方面,「白左」「極左」「自由派」等指稱層出不窮,它們似乎有著獨特的中國語境,與第一世界的政治光譜並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另一方面,去政治化和高度意識形態化的趨勢弔詭地同時出現,關於政治光譜的描述和標定在國內常常淪為空洞的能指和充滿偏見的標籤,甚至被廣泛用作一種相互攻擊和討伐的手段。
  • 2019考研政治:肖秀榮主觀題毛概答題模板
    > 專業課歷年真題》》  2018 |2017 |2016   毛概答題   A含材料的純理論類 黨對**的政策   1、分析材料,引出原理 3行   2、過渡 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我黨之所以堅持**的政策這是由我國特殊國情(主要矛 盾,任務)和政策對象的特點(對象是怎樣產生的,對象對革命的態度)共同決定的。
  • 究竟是「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被一些問題所困擾,如在不同場合,不知如何確定次序,究竟是左為尊還是右為尊呢?有些人可能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一個小問題,但在中國這樣一個禮儀之邦中,「禮」的份量從古至今都是舉足輕重的。
  • 秦暉:美國的「左」與「右」——歷史與現實
    因為研究美國政治的一些學者早就指出,美國政黨政治和歐洲尤其是和美國原來的宗主國——英國相比,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如果按英國的標準有左派右派的話,美國似乎是只有中派的,既沒有典型的左派也沒有典型的右派。 本來英國,包括殖民地時代的英屬北美,就有英國式的兩黨制——當時北美既有英國的託利黨,也有英國的輝格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