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釣到魚後進行現場「燒烤」,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本版圖片 晨報記者 丁子豪
▲南昌近期少雨吸引大量市民在下班後垂釣。
眼下,垂釣成為一種越來越受人喜愛的休閒方式。但連日來,卻不斷有市民反映南昌秋水廣場靠近江邊的水域原本是休閒垂釣的好去處,但如今卻遍地都是垃圾,環境十分惡劣,儼然成了江邊「垃圾場」。
據了解,由於近期少雨,贛江秋水廣場區域的水位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也吸引了大量市民在下班後前往江邊做一名「夜釣族」,有的人甚至熬夜垂釣。但當他們「滿載而歸」時,往往都會在現場留下大量垃圾,以至江邊形成了垃圾圍岸的現象。為此,很多市民呼籲「夜釣族」們不要亂扔垃圾,保持江邊乾淨衛生——莫讓「垂釣天堂」變成「垃圾場」。
反映:
贛江秋水廣場附近水域垃圾遍地
「贛江秋水廣場附近水域,原本環境十分優美,以前我每到周末都會去那裡釣魚。」近日,市民李先生向晨報記者反映,秋水廣場靠近江邊的水域原本是休閒垂釣的好去處,但現在卻遍地都是垃圾,環境十分惡劣。 「現在一到晚上,就有好多人來這裡垂釣,但他們在垂釣的過程中乘著晚上沒人管將垃圾隨意丟在江邊,塑膠袋、啤酒瓶隨處可見,很遠都能聞到惡臭味。」李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夜釣族」成群結隊,甚至還有專屬的片區和領地。時間一長,很多人也就約定俗成,不會去「侵犯」別人的水域。「多的時候有三四百人在釣魚。」李先生說,有些「夜釣族」在夜間釣魚期間使用的手電筒的乾電池被隨手扔入贛江,這種現象很令人擔憂。
調查:南昌近期少雨吸引大量市民在下班後垂釣
據了解,贛江秋水廣場附近的水域因環境優美、自然清新而得名,長期以來一直都是廣大「釣魚發燒友」們所追捧的「垂釣天堂」。由於南昌近期少雨,也使得該片區域的水位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也吸引了大量市民在下班後前往江邊做一名「夜釣族」,有的人甚至熬夜通宵垂釣。 10月22日晚間,記者來到秋水廣場靠近江邊的水域旁,並沿著江岸徘徊。此時,雖然已經到了晚上9點,但岸邊依舊聚集了很多帶著專業釣魚裝備的「夜釣族」。不到500米的江岸線上就有近百位市民正在釣魚,一根根釣魚竿密密麻麻地排起了百米長隊,現場就像是在進行一場盛大的垂釣活動,十分壯觀。
現場:
岸邊散落菸頭、燒烤竹籤等大量垃圾
此時,記者看到兩名20歲左右的垂釣者坐在岸邊,他們之間放著一個不鏽鋼碗,裡面滿是火紅的麻辣小龍蝦,旁邊的兩瓶啤酒已經喝了近一半。與「夜釣族」們的盛景相比,他們身後的景象卻讓人不堪入目:雜草叢生,灌木叢邊以及岸邊樹木周圍散落著菸頭、方便食品包裝袋和燒烤竹籤,岸邊的垃圾也是五花八門。記者發現,這些垃圾大多是被丟棄的包裝袋、煙盒、啤酒瓶等,包裝袋則多為食品包裝袋和餌料包裝袋等。
「大多數都是釣魚的人丟棄的,不僅汙染了這一帶的整體環境,對贛江的環境也造成了一定影響。」現場一位正在撿垃圾的男子告訴記者,他姓王,是贛江一個遊泳協會的志願者,每天晚上都自願來這裡清理一些垃圾。「釣魚者大多攜帶食品等,垃圾隨手扔在江邊草叢中,多是塑膠袋和礦泉水瓶子,還有很多吃剩的食物殘渣,有些垃圾甚至被人直接拋到贛江中。」王先生說,他們協會曾經勸垂釣者注意環境,但基本沒有人聽,因為是晚上且缺乏管理,所以很多人還會在釣到魚後進行現場「燒烤」,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據了解,這些「夜釣族」中不乏社會各界人士,甚至還有人帶著一家老小過來垂釣。但當記者問及滿地的垃圾都是如何產生的時候,釣魚者們大多不願意多作回答。
保潔:
每天清理出來的垃圾有好幾百斤
「釣魚是慢功夫,主要是圖個樂,但耗時間。渴了喝水,餓了吃飯,釣魚也不例外。」記者在現場還意外地看見一位「外賣小哥」騎著摩託車來江邊給一名正在等魚上鉤的男子送飯。這名男子告訴記者,在離秋水廣場不遠的萬達華府小區裡有好幾間「家庭廚房」,每天晚上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到江邊走上一圈,並派送點餐單。「好比說我想吃回鍋肉,人家在單子上記好了,做好了給我送過來,然後再交錢,我都不用換地方。」甚至還有市民直接把燒烤用的烤箱搬到江邊現場燒烤。「羊肉串牛肉串,專門賣給我們這群釣魚的人。在等魚上鉤的時候,吃吃烤串喝口啤酒,也挺舒服的。」
至於飲料瓶、飯盒等「副產品」,該男子坦言,他大多數時候就直接扔在身後。「沒事兒,反正也沒人管,而且有人會掃。」同時他表示,他以前也有個原則,就是垃圾一般都會裝到袋子裡再把袋口繫上,從來不散著扔在岸邊,但看著周邊其他「釣友」們丟垃圾那麼隨意連塑膠袋也省了,他也就開始亂扔垃圾了。
10月23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江邊看到,幾個裝滿垃圾的纖維袋靠在一起,5名穿著黃背心的保潔人員正在分散清理垃圾。很多垃圾或掛在草木上,或漂在岸邊,靠保潔人員用夾子或網兜一處處清理。「別看晚上那些人只是釣釣魚,留下的垃圾可不少。」現場一位保潔人員黃先生說,由於「夜釣族」人數眾多,每天清理出來的垃圾,都有好幾百斤。 而讓保潔人員為難的是,對於垂釣者亂扔垃圾的行為,他們只能勸阻。「垂釣者嘴上說會把垃圾帶走,但真正帶走垃圾的人,真的少之又少。」黃先生表示,附近很多漁民也曾幫忙清理過垃圾,但由於釣魚者較為分散,清理難度較大。
呼籲:垂釣後將垃圾用袋子裝好扔垃圾桶
對於此類現象,記者聯繫了南昌市紅谷灘新區公用事業管理處。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夜釣族」亂丟垃圾破壞環境的情況,他們已經派工作人員勸說多次,還設置過「禁止亂拋垃圾」的提示牌,但效果都不理想。為此只能每天清早讓保潔人員去清理,但問題的關鍵,還是要提高垂釣者的素質。 「垂釣作為市民的一種休閒方式,對漁業資源影響不大,所以沒有明文規定,在江邊不能垂釣。只是不能影響到周邊環境衛生。」同時,該負責人還呼籲「夜釣族」們在垂釣的過程中要注意環境衛生,將釣魚過程中產生的垃圾自覺用袋子裝好並扔進垃圾桶,共同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