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範(夠範)APP:年輕人熱衷球鞋客制文化,是主流還是不入流?

2020-12-22 GO範

不知道大家上學的時候有沒有在校服上塗鴉過,或者在小白鞋上畫過自己喜歡的圖案?如果有,那麼GO範(夠範)恭喜你們這批註定走在時尚前沿的潮人,因為這其實也算是早期潮流的「客制文化」。

關於客制文化,聯繫較緊密的就是球鞋定製,各種非現實聯名和不可能拼接的組合都能出現在客製鞋上,而這種形式不僅能夠展示與眾不同的個性,還能避免撞鞋的尷尬。

cons must be born again 老花惡搞款

其實球鞋的客制文化已經有很多年了,從一開始的純粹幫球鞋加上圖案,到後來的直接球鞋改造,客制開始變得多樣化,或者普遍化,甚至說商業化。

不久前的的一個「惡搞款」曾火爆網絡,通過對潮流的Rework,用老花的裁片拼接出的爆款讓每一個潮人都能參與其中。

cons must be born again 老花惡搞款

這種基於文化、藝術的角度出發,用四種面料和顯眼的印花進行拼接的客製鞋在滿足了受眾特立獨行的心的同時,也為品牌帶來了熱度和銷量。

cons must be born again 老花惡搞款

如果說各大潮牌是一條河流的話,那這樣別出心裁的「惡搞」和「客制」則像是河流中的一座孤島。

復古與潮流的碰撞,黑白元素的拼接,相得益彰中體現的是低調而又具有特別的輕奢韻味。

好穿時髦又不容易撞款,這就是客制的魅力,而客制的出現代表著大家對獨特性的追求,初衷就是要實現個性化。

cons must be born again 老花惡搞款

在這個不缺乏時尚潮流和大牌秀場的時代,真我與個性就顯得彌足珍貴,鞋子作為個性的衍生已經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在此基礎上的改造則是社會高度包容的發展所需。

cons must be born again 老花惡搞款

作為一種反對主流文化的表現形式,「惡搞」其實一直是潮流文化裡的一個重要分支,許多紅極一時的品牌也曾把「惡搞」玩得淋漓盡致,與其說惡搞是玩家的心理意淫,不如說是一種富有創造力和藝術感的DIY。

cons must be born again 老花惡搞款

大俗大雅,俗與雅之間其實存在著模糊的界限,只有自我意識才是評判的標準。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潮流文化?是在盲目中追逐大牌和被種草?GO範(夠範)認為這些都不準確,潮流文化的核心在於真我的態度以及那些看似不著邊際的想像力,二者互相融合落地變成成品的時候,或許它不是最知名的,但一定是最酷、最特別、最獨一無二的。

cons must be born again 老花惡搞款

而這種自下而上的草根潮流具備著顛覆傳統的力量,GO範(夠範)所做的,是以「一起定義潮流生活為出發點」,最大化地引領用戶更直接的參與潮流、引領潮流,從而誕生色彩更豐富更鮮明的新潮流。

cons must be born again 老花惡搞款

想要「變得潮流」很簡單,而想要「引領潮流」,或許你只差一個GO範(夠範)APP。

GO範(夠範)APP

相關焦點

  • GO範(夠範)APP街頭文化為時尚帶來的不僅是球鞋,還有「真我」
    街頭風格並不是時尚中的一個類別,而是一種橫跨時尚、藝術和音樂的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關注的是球鞋是否還會繼續火熱下去,你就看關注錯點了。關鍵點在於,這個流行文化背後的思維模式將持續下去。GO範(夠範)APP今天就以街頭文化開頭和大家聊聊,【草根】和【真我】的逆襲。
  • 炎炎夏日雨水漣漪,球鞋怎麼從容上腳秀出潮流?GO範(夠範)教你
    夏天,也是雨水多的季節,每每想到穿著心愛的球鞋出門後,會被雨水打溼,會被泥水覆蓋,愛鞋的玩家恐怕天天膽戰心驚,不敢穿好鞋出門。今天,GO範(夠範)app就教各位愛鞋的玩家,在雨季還是能盡情上腳球鞋,各種防水新招和秘籍。
  • GO範(夠範)APP潮流文化應該是自下而上傳播
    當下的潮流市場存在一個嚴重的錯誤導向,國內的潮流主要源於明星、KOL以及以中國新說唱、這就是街舞為代表的潮流網綜的安利,這種自上而下的潮流文化流向,限制了大家對潮流文化的思考與認知。GO範(夠範)認為,潮流不是一個人定義的,而是一群人定義的。
  • 如何避免球鞋客制的法律風險
    但是,客制單位、球鞋愛好者的「私人訂製」與品牌方的官方訂製之間難免存在一定的法律衝突。  客制單位的法律問題  客制單位提供的服務中,目前主流的客制模式是客制單位採購品牌方的各類球鞋,之後添加自己的創意進行塗鴉、改造。從球鞋客制行業誕生以來,客制球鞋是假鞋的質疑就一直沒有停息,也產生了一些法律問題。
  • 球鞋客制與假貨的區別你知道嗎?
    喜歡球鞋的人多是一群追求獨立個性、有自己想法和見解、不落俗的一群年輕人,球鞋文化就是他們宣示自己與眾不同的一個重要平臺。可如今隨著這種文化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認可,也許自己心中曾經的某雙神物AJ1已儼然成為爛大街人人上腳的爆款,那種能標新立異的球鞋價值也在不斷縮水。
  • 年輕人愛玩的客制球鞋,其實是Fake?
    不知道大家在上學時有沒有在校服上塗過鴉,又或是買一雙白球鞋,畫上自己喜歡的動漫遊戲角色與圖案呢?如果有,那麼恭喜你們這批註定走在時尚前沿的潮人,因為你們早早地參與了一種叫做「客制」的潮流活動。關於客制,聯繫較緊密的就是球鞋定製。
  • 不認識的Supreme和AJ就是假貨?連客制都不懂只能說明你很無知!
    我已不記得我是第幾次聊關於客制文化,但最近老是收到有網友問到一些客制的服飾以及鞋履。當然對於玩潮比較早的朋友應該知道,客制文化興起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不少追求標新立異的朋友會拿自己的服飾以及球鞋進行塗鴉或者一些小改動來達到自己滿意的效果。
  • 球鞋文化擁抱主流的時代,我們還需要怎樣的球鞋博主?| 資訊
    提起「球鞋文化」,你會想到什麼?是年輕人縱情飛揚的個性穿搭風格?是另類叛逆的文化?還是令人瞠目、「壕」氣十足的藏品?2020年的抖音球鞋領域繞不開一個人, NBA球星PJ-Tucker 。這位NBA公認的鞋王在抖音發起了一場鞋王之王的挑戰,一度引爆全網。
  • 「歌詞故事」詮釋年輕人想法,歌手聯名球鞋成為主流趨勢
    在球鞋文化出圈的今天,普通球鞋已經滿足不了 Sneakers 的欲望。於是限量的跨界聯名球鞋進入了sneaker的視野,各方熱情空前高漲。 以往的聯名都是兩個品牌的「亮眼」元素相互融合,以獨特的設計理念,賦予球鞋煥然一新的感覺,逐漸成為了市場的主流。
  • SHOCKER聯名企劃|陳冠希都在穿的客制球鞋,我也要!
    除了努力做出更多實用功能(劃重點:免費免費終生免費),讓大家在原價搶鞋的路上走得更輕鬆,SHOCK團隊也想做更有情懷有溫度的事情:大家抱團玩耍,永遠喜歡球鞋文化!球鞋客制,就是球鞋文化的新趨勢。其實早期的時候,客制文化就是愛好者們的DIY。年輕人希望自己與眾不同,不想和別人撞鞋撞衫,便在球鞋衣服上開始玩各種花樣。
  • 「客制球鞋」是假鞋嗎?這些法律問題不容忽視
    近年來,球鞋逐漸從一種鞋品發展成一種潮流文化,眾多球鞋品牌、型號受到愛好者的追捧,甚至衍生出了一個專有詞Sneakerhead(球鞋愛好者)來形容這個群體。炒鞋一度成了一種資本遊戲。在球鞋潮流文化的演變過程中,基礎的使用功能之上賦予了球鞋更多的文化內涵,凸顯出越來越多的個性化愛好和趨勢,從初期個人愛好者簡單的DIY塗鴉,到品牌方的聯名款合作,最後甚至發展出「球鞋客制」這種新興產業。
  • AF 1蛇紋定製再次上線,未來或許客制才是王道!
    關注Nike By You的小夥伴應該有注意到,本月初,Air Force 1 Low 彩色蛇紋的定製選項再次開啟,該配色雖是會員限定,但隨著Nike開放客制功能,專屬定製的球鞋就越來越受到關注。各路客制球鞋大神極盡想像,將眾多難以入手的經典配色與霸氣奢華的蛇紋融合,其中借鑑今年誕生的Dior x Air Jordan 1這款讓小編印象深刻。對於Nike By You,Nike曾表示:「為控制客制的水準,他們必須控制可設計的空間,這會導致實物與設計者的預想有落差。」
  • 球鞋文化就是個笑話?nice不同意
    來源:時刻頭條今天借著鞋圈最近很熱的兩件事來聊一個實際上我也不是很想談的話題,球鞋文化。畢竟只有外行人才關心這個問題,懂的人不會糾結。到底有沒有球鞋文化?球鞋文化到底是什麼?球鞋文化就是炒鞋嗎?其實能夠問出這些問題的人,就已經說明他完全不懂球鞋、不懂球鞋文化,更談不上是sneakerhead。
  • 現在開挖掘機還能月入上萬嗎,為何年輕人還是熱衷於學挖掘機?
    挖掘機曾經非常火,很多人更是高考落榜後直接就去學挖掘機了,覺得這樣更掙錢,那時候幹一天的活就可以掙三百塊,心裡想著自己學成後月入上萬就滿足了。現在開挖掘機還能月入上萬嗎,為何年輕人還是熱衷於學挖掘機?這就導致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都跑去學挖掘機去了,覺得自己上不了大學,幹這個也不差嘛。那麼現在幹挖掘機還能月入上萬嗎。
  • 不知道原價球鞋怎麼搶?這些購買app、抽籤網站你趕緊收下!
    最popular的球鞋app包括以下幾款:  SNKRS  關鍵詞:Nike、Air Jordan,熱門發售,最主流  實用指數:☆☆☆☆☆  如果你的手機裡沒有SNKRS這個至於你的會員要到達什麼等級才能解鎖這些福利,大家可以去通過這個FLX BENEFITS的連結查閱,不在這裡展開啦。  對我來說,這些app都是「可有可無」型,最hype的發售應該就是yeezy或者AJ了,大家可以拿它們作為保底準備。  一些品牌店、買手店,雖然不是以球鞋為主業,但是也會有熱門球鞋的發售,多以抽籤、門店取貨的方式為主。
  • 2020年球鞋流行元素!配色和解構玩膩了,刮刮樂還是香餑餑只不過...
    轉眼間我們已經在家呆了二十幾天了,可以說是把該玩的都玩膩了,手機都看不下去了。球鞋拿出來好幾遍,又默默地放回去...倒騰出來的衣服全部穿一遍又收回柜子...於是小編已經長記性了,等這次疫情過去,一定要在家屯點好玩的東西,遊戲機,樂高,拼圖全都安排上,保證讓自己在家的時候也能有事情做。
  • 當「球鞋」成為爭議話題,我們該如何引導潮流中的年輕人?
    這場鞋展的中國負責人Jerry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強調,「在理解球鞋文化的基礎上,你可以把它作為投資,但把它變成投機就是不正確的。」買鞋的年輕人。「在2012年到2013年的兩年裡,球鞋文化在中國非常火熱,而今年又到了一個頂點。」作為球鞋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忠實擁躉,Jerry解釋了為什麼這場全球鞋展在今年決定進軍中國內地市場,「不管是鞋迷對於球鞋的喜愛程度,還是他們參與球鞋交易的熱情度,都是一個頂點。」
  • 買球鞋到nice App 與潮人一起分享潮流穿搭
    比如買球鞋,首選就是niceAPP。這裡有潮人在社區分享穿搭,有最新款、限量款的首發,有火爆的二手交易,有玩具衣物一應俱全的興趣選擇。如nice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了平臺鑑別球鞋真偽的服務,解決了消費者的隱憂;對於賣家而言,垂直電商能夠提供更為完善的網絡銷售渠道和宣傳渠道,幫助其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尤其是對於中小賣家、個人賣家而言,能夠以更低成本去庫存,因此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駐,反過來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
  • 一雙鞋賣到三百萬,解密年輕人的特色收藏品——球鞋
    國外尤其是美國的球鞋文化相當流行,國內這幾年鞋迷文化也日漸高漲,如今獨特的鞋文化,造就了一批熱愛和收藏球鞋的人,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抄鞋暴富的人。最近,一雙1972年的耐克跑鞋在拍賣 會上以3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00萬元)成交,創造了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