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必備之如何進行需求分析?

2020-12-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討論的需求分析是指從用戶提出的需求出發,挖掘用戶內心真正的目標,並轉化成產品需求的過程。

如今產品經理逐漸發展出諸如數據產品經理、電商產品經理、金融產品經理、C端產品經理等細分類型,雖然不同細分類型在某些素質和能力方面有差異,但是需求分析一直都是所有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之一。

需求分析是將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的過程,筆者將這樣的過程分為需求收集、需求分類、需求挖掘、需求分級四個階段。本篇文章先介紹需求分析相關的名詞釋義,然後詳細討論需求分析的各個階段的內容,從而讓讀者能夠全面了解產品經理的需求分析過程。

圖1 需求分析各階段

1. 名詞釋義

需求分析是什麼?

維基百科上說,在系統工程及軟體工程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創建一個新的或改變一個現存的系統或產品時,確定新系統的目的、範圍、定義和功能時所要做的所有工作。需求分析是軟體工程中的一個關鍵過程。

百度百科上說,需求分析也稱為軟體需求分析、系統需求分析或需求分析工程等,是開發人員經過深入細緻的調研和分析,準確理解用戶和項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具體要求,將用戶非形式的需求表述轉化為完整的需求定義,從而確定系統必須做什麼的過程。

本文討論的需求分析是指從用戶提出的需求出發,挖掘用戶內心真正的目標,並轉化成產品需求的過程。

用戶需求是什麼?

用戶需求是用戶從自身角度出發提出的需求。用戶經常提出的需求,從他們角度而言都是正確的,但更多是從自身情況考慮,對於產品的某個功能有自己的期望,通常他們對產品定位、設計的依據等情況不了解,因而他們的建議也許並不是該功能的最好實現方式,也就不足以直接作為產品規劃的直接依據。

產品需求是什麼?

產品需求是提煉分析用戶真實需求,並符合產品定位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可以理解為一個產品,一個功能或服務,一個活動,一個機制。

2. 需求分析的各個階段

2.1 需求收集

需求收集階段主要是從各種渠道獲取需求,其來源主要包括用戶需求、競品分析、文獻報告、網絡平臺、企業戰略、團隊成員、數據分析、產品經驗等。產品經理應當逐漸建立起一套穩定的需求收集機制,從而保障能夠搜集到廣泛、全面的需求,為需求分析的後續階段奠定基礎。

2.1.1 用戶需求

需求從根源上講都是從用戶而來,產品經理只有了解和熟悉所負責產品的目標用戶,才能找到用戶真正的需求,進而做出用戶滿意的產品。用戶需求的來源有用戶反饋、用戶訪談、焦點小組、可用性測試、問卷調查等。

(1)用戶反饋

用戶反饋是最基本的獲取用戶需求的方法,用戶使用產品後會通過客服渠道、產品反饋模塊、微博微信、相關的貼吧論壇進行反饋和評價,產品經理可以從這些反饋當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

(2)用戶訪談

用戶訪談一般採用一對一聊天形式,產品經理在訪談前要準好訪談的話題或者問題,然後通過與用戶進行問答交流,從而獲取用戶的觀點和需要,然後從中提煉出一些需求思路。

對於訪談的形式,儘可能進行一對一實地見面訪談,實地訪談有助於從語言、表情、動作等更多方面了解用戶;如果無法實地訪談,那麼可以選擇電話訪談、視頻訪談等。產品經理可以適當準備些小禮品送給參與訪談的用戶,以便獲取更多用戶的積極參與。此外,對於用戶提出的產品的問題應當進行及時的反饋,從而讓用戶有更多的參與感,培養更多的粉絲。

(3)焦點小組

焦點小組與用戶訪談有所區別,通常採取的是一對多的溝通方式,通過與多名用戶一起聊天交流產品體驗,獲取用戶的觀點看法。不管是使用一對一還是一對多的形式,產品經理都要注意做相應的記錄,記錄每一個需求,以方便為後面的需求分析提供依據。使用焦點小組進行用戶需求調研時產品經理要注意減少過多的主觀幹預,讓用戶自然、真實的進行表述和吐露真實想法,從而能夠有效的獲得需求。

(4)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是讓用戶在沒有過多幹擾儘可能真實的環境下使用產品,然後產品經理在旁邊觀摩用戶在真實場景中使用產品的行為,從而了解最真實的用戶需求。

(5)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可以不受地點、樣本、時間等因素的限制,通過藉助問卷調查這種方法來驗證之前所收集或者分析出來的需求。問卷調查需要設置合理的樣本量,樣本量過少會難以反映全部用戶行為,樣本量過多又會成本過高。此外,問卷調查與其他幾種用戶調研方法不同的地方在於當需要調查的樣本用戶量級較大時整個調研周期會比較漫長。

2.1.2 競品分析

競品分析是重要的需求收集渠道,能夠幫助產品經理從對方的產品設計中獲得用戶需求。從字面上講,競品分析是去研究競爭對手的產品是怎麼做的,競爭對手的這種做法到底好不好,用戶到底喜不喜歡,用戶喜歡的功能我們可以引進吸收消化,用戶討厭的功能我們在做產品迭代時就可以避開。

競品分析更加準確的定義是將自己的產品與直接、間接、潛在的等其他同類型的產品進行分析比較,並給出類比歸納的分析結果,用以了解現有產品的相關信息,從而借鑑到產品的設計和研發的過程。

2.1.3 文獻報告

產品經理必須要時刻關注產品所在的行業信息以及市場狀況,能夠從市場變化中發掘一些有用的信息,從而為產品的迭代提供思路。常用的獲取這些信息的來源包括產品所在的行業分析網站、艾瑞網、易觀智庫、百度指數等專業的數據分析網站等。

產品經理可以通過這些網站收集相關的行業市場分析報告、行業數據報表等,然後根據自己的經驗進一步整理和篩選這些數據資料,獲得有用的信息,從而為自身產品的需求迭代提供思路和依據。

2.1.4 網絡平臺

(1)社交平臺

社交平臺是獲取需求的一個重要渠道,產品經理可以通過諸如知乎、微博、貼吧等平臺了解用戶在這些地方所發表的看法意見。我們也可以在這些平臺去發布一些問題提供給用戶進行討論,從而獲取用戶的真實想法和需求。

(2)媒體網站

產品經理不僅需要關注社交平臺,還應該多去關注網際網路相關的媒體資訊網站,比如說虎嗅、36Kr、鈦媒體等,通過這些平臺能夠保持對市場方向把握的敏感度和獲取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包括熱點信息,媒體輿論等。

2.1.5 公司方向

對於公司方向這個層面來說,產品經理綜合考慮公司的戰略、公司的發展方向、公司的盈利模式、公司的願景等方面,包括分析公司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後從這些方面去挖掘出產品的需求,找到與公司戰略發展方向相契合的產品需求思路。有時候僅僅從所負責的產品的角度思考所遇到的難題也許從更高層面的公司方向進行思考能夠迎刃而解。

2.1.6 團隊成員

從公司層面來說,需要考慮公司高層和公司內的其他部門的想法。公司高層對市場有著長期的接觸和觀察,對方向的把控更有經驗。而公司內的其他部門,比如數據部門、運營部門、客服部門、市場部門、銷售部門等,他們離用戶更近,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和需求也是需要產品經理考慮。

(1)公司高層

在創業公司以及一些中小型公司裡,產品經理可能無法所有需求都能和老闆確認,但是等到項目臨近上線或者已經上線以後,老闆試用產品時提出許多問題或者需求。老闆的需求同樣是一個真實的用戶需求,分析老闆需求一樣可以按照分析用戶需求的方式來進行分析,只不過老闆的需求需要優先處理,並且應該有效的進行控制落地。

(2)數據部門

在許多網際網路公司都會有專門的數據部門對內提供專業的產品數據分析報告和對外提供數據分析服務,數據部門的同事會從他們的視角提交一些需求,比如在使用產品時遇到的問題,進行數據研究時發現的產品問題,或者和客戶打交道時客戶提出的要求等。

(3)測試人員

在產品的上線和產品後續的迭代過程中,測試人員需要不斷地對產品進行測試,而在這個測試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產生更多的想法或者更好的思路,那麼就可以把這些想法納入需求池,從而作為需求的一個來源。

(4)運營人員

運營人員時刻關注運營數據,包括用戶數據和產品使用數據,比如說產品的訪問量、用戶數、點擊率、轉化率、留存率、活躍度等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以及更進一步的洞察,能夠發現問題進而找到需求。

對於運營數據的獲取方式,初創公司可以從一些第三方平臺獲取,比如說友盟、TalkingData、GrowingIO等,如果這些平臺無法滿足對於數據的需求,那麼可以自建一套進行數據埋點和監控分析的系統。

2.1.7 數據分析

數據,是衡量產品功能成效的工具。數據分析是通過對用戶使用產品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進而發現和探究用戶需求。

數據可以讓產品經理分析用戶在產品內的行為情況,可以評估產品改版或者新功能效果,發現產品需要改進的地方。數據分析可以讓我們得出一定的需求結論,但是對行為數據的分析不能完全替代在現實中對用戶的觀察研究,需要兩者結合。比如通過用戶行為漏鬥去觀察用戶在某個流程的表現情況,從中就可直觀看出用戶在哪一步流失較大,緊接著就需要去調研用戶為什麼流失。

2.1.8 產品經驗

網際網路企業社招時為什麼需要招聘資深產品經理呢?

因為產品經驗對於產品向前不斷迭代優化有重要的作用。產品經理需要不斷積累產品經驗、行業經驗、市場經驗和用戶經驗等,從而才能提升自己的市場和產品嗅覺,進而真正地理解產品的目標用戶和所在的市場,這樣才能夠找到真實的需求,做出正確的決策。

2.2 需求分類

搜集到需求之後,那麼下一步我們需要將需求進行分類,從而便於後續進一步對需求進行分析。需求分類時可以從不同的維度劃分不同種類的需求,本文主要從粗粒度和細粒度兩方面進行討論。

2.2.1 粗粒度劃分

一般來說,從比較粗的粒度上需求可分為功能類需求,運營類需求,數據類需求,設計類需求。

  • 功能類需求是最常見和最重要的需求,體現在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 運營類需求是運營人員提出的與產品運營相關的需求,比如:電商節日促銷活動需求。
  • 數據類需求是與數據相關的需求,比如數據埋點、數據處理等。
  • 設計類需求通常是與產品的視覺呈現相關的需求。

2.2.2 細粒度劃分

如果需要對需求進行更為精細的劃分,那麼可將需求分為基本需求、易用性需求、可操作性需求、運營需求、政策及法律需求、安全性需求、性能需求、維護需求、數據需求。

  • 基本需求需要能夠解決用戶使用產品最基本的問題。
  • 易用性需求主要是與用戶體驗、方便使用相關的需求。
  • 可操作性需求是指與產品的操作環境以及對該操作環境必須考慮的問題。
  • 運營需求時有利於產品運營的相關需求。
  • 政策及法律需求是指要保證產品本身以及用戶的使用不觸犯法律。
  • 安全性需求是指涉及產品的安全保密性、支付的安全性、用戶信息的安全性相關的需求。
  • 性能需求是指功能的實現必須多快、多可靠、多精確。
  • 可維護和可移植性需求是與系統維護、系統轉移相關的需求。

2.3 需求挖掘

需求挖掘,又可理解為需求深挖、需求思考、需求評估等,是需求分析時最重要的階段。需求挖掘是先分析需求背後的動機找到深層需求,然後根據深層需求進行需求擴展形成產品需求。

在分析需求背後的動機時會有三種情況:

  • 第一種是出現沒有找到深層需求的情況,此時對需求本身進行擴展形成產品需求即可;
  • 第二種是找到了深層需求,然後進行需求擴展形成產品需求;
  • 第三種是找到了深層需求但需要更深入一層挖掘用戶心智,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需求擴展形成產品需求。

常用的需求挖掘方法論有3W分析法、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卡諾模型、5W1H分析法、HMW分析法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適用場景,產品經理在進行需求挖掘時需要靈活選擇方法進行分析得到產品需求。

2.4 需求分級

需求分級是指對需求進行優先級劃分,這樣產品經理可以根據需求的輕重緩急進行後續的產品設計和迭代。

需求分級通常使用四象限法則,也叫矩陣分析法,把一個二維的橫豎坐標分成四個象限,橫坐標是緊迫程度,縱坐標是重要程度。重要程度是指是否一定要做的需求;緊急程度是指是否要馬上做的需求。

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四象限分別是第一象限為重要且緊急,第二象限為重要但不緊急,第三象限為不重要但緊急,第四象限為不重要不緊急。

(1)第一象限是重要且緊急的需求,立即去做。該類需求需要立即去做,產品經理需要控制該類需求的數量,以自身認為的重要緊急程度衡量需求為主,以需求方的要求為輔。

(2)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緊急的需求,有計劃的去做。對於這類需求,需要進行反覆認真評估,拿出儘可能完善的產品方案,並進行高效率的控制需求的落地。

(3)第三象限是不重要但緊急的需求,儘可能少做。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這類需求,對於該類需求產品經理不能因為需求提出方著急而自亂陣腳,應該儘量做好需求評估工作,識別出需求真偽,並且對於真正的需求提出完善的產品方案,這樣可以避免資源的浪費。

(4)第四象限是不重要不緊急的需求,儘量別去做。產品經理需要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重要的需求中,遇到不重要不緊急的需求應該儘量不做,並與需求提出方溝通解釋清楚此類需求的價值。

產品經理可以把所有的需求根據四象限法則進行重要程度與緊迫程度的分析梳理,然後把這些需求一一放進相應的象限當中,最後再按照四象限法則的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的順序來完成需求分級。

圖2 四象限法則

3. 小結

需求分析的過程是將用戶需求轉化成產品需求的過程,本文將其分成需求收集、需求分類、需求挖掘、需求分級四個階段,全面介紹了從一個需求的提出到形成產品需求並確認需求優先級的全部過程。

首先通過儘可能多的來源渠道進行需求收集;然後將需求按照粗粒度或者細粒度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產品經理運用各種方法論對需求進行深入的挖掘形成產品需求;最後,根據需求的重要程度和緊迫程度確定需求的優先級。

本文討論了對需求分析的理解以及產品經理進行需求分析的各個階段的主要內容,希望可以為讀者帶來一些啟發。

 

本文由 @ Eric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產品經理必備之常用需求挖掘的7個方法
    作者對產品經理常用的需求挖掘的方法進行了梳理總結,並結合相關案例進一步加深了對需求分析的理解。為什麼我要說常用需求挖掘方法是產品經理必備的知識?在《俞軍產品方法論》一書中提到產品經理需要為用戶創造價值,在我看來產品經理只有通過解決用戶的問題進而滿足用戶的需求才能不斷為用戶創造價值。
  • 數據產品經理必備技能之分析方法
    掌握這三種分析思路,就能解決大部分分析需求,並根據分析需求固化為數據產品。很多人覺得,做數據產品經理就沒有必要掌握數據分析相關技能了,終於可以遠離了枯燥的數據分析工作。如果真這麼覺得,那麼就大錯特錯了,一個好的數據產品經理,不僅要有產品sense,還要有好的分析思路,因為一個數據產品需求大部分都是由分析需求固化而來的。
  • 產品經理必備技能包含哪些?
    我想,這些問題應該是準備入行或是剛入行的朋友,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大家的一個痛點:不知道產品經理到底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所以接下來,拾月會帶你解析產品經理必備技能。同時,總結了自己日常工作流程,以及對產品經理崗位的理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產品經理如何處理定製需求?
    編輯導讀:產品經理每天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需求,其中包括來自客戶的定製需求。產品經理應該如何處理定製需求呢?本文將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已經有很多相關內容了,說點方法論之外比較真實的東西。無論是定製需求還是日常的迭代工作,無論公司內部還是對外。方法論只是方法論,產品經理的約束條件很多,做決策不能只依據方法論。而且只是得出你的決策,不同的情況還需要找對應的業務干係人去PK。
  • 產品經理必備能力之——用戶研究
    編輯導語:用戶研究,是產品出生的必備前提。如果沒有詳細嚴謹的用戶研究,就不會有成功的產品。產品經理對用戶需求的把握程度,與其行業深度、職業閱歷有很大的關係。只有當產品經理把自己當成用戶去設計一款產品時,才能迎合用戶的需求,才能設計出市場需要的產品,才能成功。什麼是用戶研究呢?
  • 大話PM | 產品經理必備利器:UML
    也就是說,UML 給產品經理們提供了一套既能分析問題又能準確交流的圖形化語言,所以說它是產品經理必備的利器之一。下面本文將從產品經理工作及產品實現流程角度並結合具體案例,分別介紹幾種產品經理必備的 UML 圖。
  • 需求文檔撰寫與合格交付原則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眾所周知,需求文檔的撰寫與交付是每位產品經理工作中必備的技能,而在筆者寫下這套文檔交付原則之前,筆者所在的產品團隊正面臨著需求文檔混亂、格式不統一、不具備參考性等眾多問題。筆者在收集了多位開發、測試、設計人員的意見後,綜合了一些較為優秀的PRD需求文檔,最終寫下了這篇文檔交付原則。
  • 產品經理必備的武器和方法論是什麼?
    產品經理的工作是越來越難找,應該怎麼辦?具備了什麼樣的能力或素質才算一名好的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的職業規劃到底如何?產品經理必備的武器和方法論到底是什麼?產品經理的職業規劃到底如何?這樣的話題往往熱鬧而謹慎,尤其是當事人要跳槽看機會時,誰都希望充分收集信息、全面思考後慎重決策。
  • 企業系統需求分析(1):目標不明確,如何進行有效需求分析?
    做任何產品,不能直接了解需求,這樣容易陷入細節,而偏離整體項目。當你的目標不明確時,你需要了解清楚現狀:問題和機會是什麼?有什麼影響?再確定解決方案,有效進行需求分析。「為什麼這次又延期上線?!」「因為需求方又變更需求啊!」
  • 產品經理要如何進行情緒管理?
    讀歷史之時很難將其與工作練習在一起,直到剛畢業之時,公司給我們這些應屆生做了一起職業規劃的培訓,其中最為重要的兩點是時間管理與情緒管理。產品經理這崗位在國內誕生以來,每個時期都有人在問,產品經理到底需要具備什麼能力呢?
  •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如何入門設計產品整理需求文檔模板表格計劃方案怎麼學習app推廣產品運營計劃方案資料合集技巧幹貨經驗教學課程培訓下載
    關於產品經理寫給供應鏈產品經理:如何設計基礎數據平臺小白應該懂的產品經理入門知識,都在這9本書裡了(內含福利)體系化入門AI產品經理,應該如何學習乾貨 | 百度月薪6W產品經理: 這麼寫需求文檔,撕逼沒輸過!最後4天|修煉優秀產品經理的硬技能!
  • 需求是一棵樹,產品經理如何「種」?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需求是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主體是人的心理需要。如何把需求比作一棵大樹的話,那麼樹根是用戶需要、樹幹是用戶需求、樹枝是市場需求、果實則是產品需求。需求是一個老話題,卻又是一個新話題。之所以說是老話題,因為在網際網路將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推向頂峰之前,需求在市場導向型產品經理或者叫做營銷型產品經理領域中就廣泛的提及應用。而說是一個新話題,因為從網際網路產品經理開始關於需求的討論和普及話題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那麼到底我們討論的「需求」是什麼呢?
  • 產品經理如何做用戶行為分析
    ,那麼產品經理如何做用戶行為分析呢?我本身就是用戶,我可以代表他們,我的需求就是他們的需求目標。觀點三:只需要做充分的調研分析就可以了,比如需求調研,產品使用調研,多找找目標用戶,多讓他們提一些反饋意見,根據反饋來做修改即可。觀點四:不要總是順著用戶的意思去做產品。產品設計的核心是產品經理的想法,而不是用戶的看法。
  • 產品新人如何入門:需求分析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Q5群(217321498)產品新人入門系列,已經在大家的陪伴下走過了整整五期,前幾期我們已經對產品經理的概念、思維習慣、軟實力、硬實力對產品經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已經了解一個產品從無到有,需要經歷需求分析、產品設計
  • 產品經理應該如何描述需求?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的日常,往往與需求離不開,其中很關鍵的一步就是描述需求。需求的描述需要一定的技巧,優秀的產品經理不僅可以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需求,還能讓他人聽懂並且知道接下來該如何進行。在本篇文章中,作者為我們分享的是規範產品體系中與需求描述技巧相關的內容。
  • 需求分析師和產品經理有什麼區別?
    很多網際網路行業的同學傻傻分不清,所以覺得有必要在這裡進行詳細的區別,有助於大家在崗位技能提升時提供方向性的建議。本文將從以下維度分析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與需求分析師的區別:一、職位差異1.需求分析大量混跡於五百強企業,比如銀行、航空公司、快遞公司、保險公司等。2. 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就是在網際網路中專門負責產品管理的人員,產品經理主要負責用戶調查,行業數據分析,再根據用戶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哪種商業模式等,並推動相應產品的開發組織。
  • 我的產品方法論之需求分析(下)
    2今天的主要話題是需求管理、需求池與版本迭代。前文說到,作為產品經理,需求分析的核心方法分別為:在遇見單個需求時,首先要分析用戶、場景、問題以及現有解決方案,利用思維導圖將思考過程完整記錄並梳理,從中篩選並提煉出最有價值的信息與開發方向。
  • 我的產品方法論之需求分析(上)
    在接觸更多優秀的產品學習與分析案例之後,我愈發認為,打造自己的思維模式與分析框架是多麼重要,一方面簡化流程,培養產品感覺,另一方面總結經驗,不斷迭代。我將自己的需求分析方法論分為三個階段:首先,面對單個需求,我們如何分析它是否合理?它是否滿足了用戶在特定場景下的需要?它是否解決了用戶在使用產品中遇到的問題?其次,面對海量需求,我們如何進行優先級排序?
  • 產品經理,如何做管理?
    後來做了幾年,更加理解了產品經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經理;但是做產品過程中,又需要具備做經理的能力,需要達到無冕之王的程度。產品經理,是沒有行政任命的經理,憑產品能力說話的管理者,是團隊的發動機。所以,產品經理,真的是做產品的,也是做經理的。只是這個經理,是自驅動去做的;經營管理,真的是產品經理必須懂的,也是需要在實踐中去做的。
  • 產品經理工作必備:七大常用文檔寫法
    除了我們熟知的產品體驗報告、競品分析、PRD外,從需求產生到落地的過程中,還常常需要利用文檔管理自己的需求池,對項目進行相關排期及匯報等等。這些文檔,是產品經理思考的表達,更是決定工作產出質量的關鍵。寫好產品工作相關的文檔,是每個產品經理都應該紮實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