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吳永麗:母親洗衣的那條河

2021-01-09 封面新聞

文/吳永麗

我記事起就知道我家不遠處有條河。我家住東門,大人們都稱這條河為東門大河。1992年後,人們統稱整條河為府南河,其實準確的稱謂應是錦江。我知道的東門大河,只是其中的一小段。

我家住在府河內,雖然大院裡有水井,但母親洗衣服更願意去河邊洗,我們幾兄妹有時也會跟著去。母親將衣服鋪在大大的鵝卵石上抹肥皂,然後搓洗,用捶衣棍反覆捶打,將衣服放在河裡拎幾下,繼續捶打,反反覆覆幾次,一件衣服就洗乾淨了。

河灘上人少時,母親捶打衣服的聲音會在河灘上形成回音,「啪啪啪」,聲音清脆中帶著些許沉悶,一下又一下,傳到很遠,響徹長長的河谷。

母親洗衣服時,我們幾兄妹就在河邊玩耍,撿好看的鵝卵石子兒,夏天在河邊踩水、奔跑、嬉戲、看奔流的河水,看大人用漁網網魚,看在河裡貪涼戲水、遊泳的人們。

那時的東門大河河水清澈,河邊沒有圍欄,從東門大橋的側面馬路邊沿著逐漸有鵝卵石、斜斜的河岸,就到了清清的河水旁。河床一般佔整個河面五分之二,到雨季河水就逐漸上漲。有一次漲大水,河水溢出岸,我家那條街趟起了水。那時,我還沒到讀小學一年級的年齡。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河岸住滿了住戶。無數的排水溝將生活汙水排向河裡,還有沿河餐館的汙水也流向河裡。日積月累,在我長大成年時,河水已汙穢不堪,母親早就不到河裡洗衣服了。

1994年,政府開始整治府南河,拆遷了所有沿河的居民房和商鋪,杜絕一切汙染源,加深、加寬河床,河岸也修起了欄杆,沿河破敗不堪的景象銷聲匿跡。

2018年7月中旬,一個常年在上海的同事回成都,幾個同事幾天前約好了時間在致民路聚會、吃飯。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潑大雨,但同事和家屬們都如約而至,沒人因這場大雨而爽約。

一個同事是沿河而來的,她告訴我們:「府南河的水都快溢上岸了。」我們聽了都面面相覷,我心裡立即沉重起來,不知道這洪水肆虐到什麼程度,會造成什麼後果。

吃過晚飯,雨已停了。大家敘舊了一會,相約到附近的府南河邊走走再分別。上午來時,下車踩到的幾釐米深的積水早已沒了蹤跡,河水降到了欄杆下。

我陡然想起兒時洪水導致街上被淹的情景,洪水在街上停留時間是以天計算的,不像此時,雨停了,雨水也在路面上銷聲匿跡了。那時的排水系統一般都是用磚砌的溝,在溝上蓋石板,與今天的排水系統已不可同日而語。府南河經受住了50年難遇的、連續許多天暴雨形成的洪水襲擊,沒有任何地方決堤,安然無恙。

幾十年的時光,從孩提時代看見河水的清澈,到青春時眼見河水的渾濁,再到今天看見逐漸清澈的河水泛著綠光,還有沿河兩岸不同的園林設計而產生的綠化環境,河面和河灘越來越多飛翔和棲息的鳥兒告訴人們:這裡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

現在,我還會時常經過東門大橋,有時還會不經意側頭往母親曾經在河邊洗衣服的地方看看。那陽光明媚的午後,那河灘,母親洗衣服的身影,還有在河邊嬉戲的兄妹們。

【「時光」欄目徵稿啟事】

講真實故事,自己的,他人的,都可。字數控制在1200字內,原創首發。面向四川省內徵稿。勿用附件,標題務必註明「時光」。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相關焦點

  • 散文丨父親的那座山,母親的那條河
    父親的那座山,母親的那條河文/顧洪峰時光的列車,伴我走過了五十六個滄桑歲月,有甘甜有苦澀,有悲歡也有離合,已到天命之年的我,經過歲月的沉澱,有了一些人生感悟。總是在想,人無論貧窮與富有,人生最好的時光,莫過於與父母生活的每時每刻,裡面有我童年的夢想,青春的豪放,有父親的關愛,母親的牽掛,有父親的教導,母親的嘮叨,有父親講不完的故事,有母親道不完的家常……二十五前,父親被無情的病魔奪走了鮮活的生命,如晴天霹靂,讓我失去了自我,我心如刀絞,悲痛欲絕,我問天無聲,問地無語,只能飽受著生死離別的折磨,淚水在我的臉上一次又一次地滑過
  • 王玉蘭:那條河與樹
    夕陽把最後的餘暉潑灑到人間時,隆務河一改白天的波濤洶湧,逐漸趨於平靜優雅,此時,這條河仿佛披上了一件蟬翼般的霓裳,格外美麗。天色越來越暗,在水一方是最適合放鬆心情的地方,夕陽無限好,這樣的時刻也是一天中最有情調的時刻。
  • 饒永麗:「糖果車站」裡的「糖果姐姐」
    一天下午,一位母親帶著孩子乘坐地鐵前往兒童醫院看病,孩子不停哭鬧。饒永麗拿出五彩繽紛的棒棒糖,女孩馬上就停止了哭泣。傍晚時分,母女看完病後又來到珠江路地鐵站,女孩找到饒永麗,一直喊她「糖果姐姐、糖果姐姐……」冒高溫蹲守7天擒獲扒竊嫌疑人在地鐵巡邏,饒永麗的盤查工作更是巾幗不讓鬚眉,在地鐵分局裡是聞名的「盤查明星」。
  • 《那條割裂生命的河》:在幾代人思想裂變中重審愛欲
    新銳作家劉曉剛繼《夜奴》、《七天》後,近日又出版了第五部長篇小說《那條割裂生命的河》,該書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即日起面向全國發行。本書《那條割裂生命的河》描述了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到今天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變化的斷代史。作者以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般的篇幅和「野心」,來描述割裂人生命的長河中,幾代人生死愛欲的思想裂變。《那條割裂生命的河》起筆於黃土高原上一個叫賈家灣的小鎮,隨著當地煤炭資源的不斷開採和外商的大批投資,當地人泛起的欲望如掙脫河道的河流。
  • 影響文化的大河,密西西比河,那條平和慈祥母親河
    密西西比河被美國人稱之為母親河,就跟咱們國家的黃河和長江一樣,它承載了一整個國家人民的希望。這位平和慈祥的「母親」,十分愛她的孩子們,甚至那些外來的孩子她也是照愛不誤。都說,慈母多敗兒,可我真沒怎麼看出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怎麼不爭氣了。反而是,在偉大母愛的關懷下,這個國家愈發強大了。
  • 太原北沙河,河還是那條河,但路已經不是那條「路」
    隨著太原市九河治理工程的完美謝幕,與其它八河一樣,目前的北沙河及其兩岸的快速路已經成了城市一景。圖片中,藍天白雲下的北沙河快速路,無限的向遠方延伸。但三年前的北沙河兩岸,曾經的「模樣」你們還記得嗎。北沙河快速路2017年初開工,2018年下半年通車。圖片中就是新建路以西部分。
  • 吳捍衛帶隊到五河縣沱湖水域開展巡河活動
    12月21日下午,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捍衛帶隊到五河縣沱湖水域開展巡河活動,就暗訪發現問題整改、河長制工作落實等情況進行調研。 吳捍衛一行先後來到沱湖溼地公園、山西莊閘等地實地查看,詳細了解水利部、省河長辦暗訪反饋問題整改完成情況。
  • 湖北民警懷念兒時母親河 創作出版《那條叫清江的河》
    徐曉華創作出版的《那條叫清江的河》 姚舜 攝中新網恩施9月3日電 (蘭豔 姚舜 劉璐)日前,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民警徐曉華創作的《那條叫清江的河》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獲2017年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 那些夏天那條河,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的懂或不懂 l 張揚
    長輩們的敘述是雜亂而模糊的,在我聽來像是河面上騰起的霧,縹縹緲緲。 父親喜歡看書。我自小跟著他看了不少閒書。父親曾教過一段時間的小學課,又去過安慶一家工廠做會計。年少無知的我,有一回在灶臺燒飯,把他從安慶帶回的舊帳本和厚厚幾摞疊得整整齊齊的香菸盒,估計有數百張,放到鍋洞裡當柴火燒了,他知道後很生氣,但沒多說什麼。
  • 【母親節特刊】夢回牛欄河 |武俊祥
    多少次我離她遠去,西出陽關戍邊守疆;多少個擔負使命履職盡責的日子裡,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才能夢回那溫暖而歡樂的河床。於陝北神木市的群山之間,一條流經欄杆堡鎮的小河,由於她過境牛欄川流域,最終流入了黃河,我的祖先就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取得「川資憑照」,翻山越嶺、渡過黃河,擇流而上探尋到這裡,定居了下來。所以,山叫牛欄山、川叫牛欄川、河叫牛欄河。
  • 一河貫南北 文脈流古今 浙報親歷版關注流經嘉興的這條河
    12月4日,《浙江日報》親歷版刊發《一河貫南北 文脈流古今》一文,全文如下:一條河,流淌數千年,蜿蜒幾千裡,見證了時代的更迭,更承載著無數繁華的盛景和動人的故事。她,就是大運河。據《越絕書·吳地傳》記載,「百尺瀆」即為溝通太湖和越地的人工水道,被吳國用來運送糧食,這也是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江南運河之一。「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的邗溝,而這一歷史記載說明江南運河和北方的邗溝一樣,是中國大運河中最早修建的河段之一。」傅崢嶸說。大運河讓遠離中原的江南水鄉開始走進中華文明的核心圈。一河千載通南北。
  • 「弒母案」吳謝宇改口殺人動機:協助母親自殺!
    而讓他決定殺死母親的,最大的可能便是父親的離世,母親精神垮塌,吳謝宇說他經常看到母親在小紙條上寫東西,而那些字條上都是母親對父親的思念,或者對生活無望等等,這種情緒深深影響到了吳謝宇。他也曾做過努力,幫母親緩和情緒,帶她出去旅遊,並對母親許願,在物質上一定保證母親的生活,但是這一切都失敗了,對於追求完美的吳謝宇來說,這種失敗讓他也產生了厭世的情緒。
  • 遊進自己的那條河 心理文化
    遊進自己的那條河每個人都是天才,
  • 流年無恙,時光安然,賞靜美河山,覓紅塵清歡
    曾幾何時,我們踏一路風塵,赴時光之約,將未來背負肩上,去歷盡紅塵陌上的春風秋月,遍賞靜美河山。想要的人總在他鄉,想要的風景總在遠方,那顆嚮往流浪的心,被歲月打磨,被世味無情澆灌,也多了幾分蒼涼的味道。到最後,劃著倦舟歸來,只願守一方歲月靜好,看一樹花開,賞故鄉月圓。
  • 上海:曾經「有股味」的那條河,如今咋樣了
    新華社記者陳飛攝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12月3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蘇州河:水清了,42公裡岸線也「親」了——上海曾經「有股味道」的那條河告別「黑臭」之後,濱水岸線又貫通,成為市民親水樂園》的報導。2020年,人民城市的長卷在上海「一江一河」兩岸徐徐展開。
  • 母親節絮語:女人是水做的,而我母親是兩條河做的!
    母親沒有文化,但不妨礙她有驚人的見識。在此,只能呈現母親的點滴瑣憶,她的傳記也許要用兩條河的水來研墨書寫。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抗戰形勢十分嚴峻之際,也是湘西匪患極為嚴重之時。為躲避猖獗的土匪,新婚的外婆隨家人從湘黔邊界一個叫楓木坪的王姓山村,遷居到篤信鄉合水村。
  • 北大學子弒母案最新進展 吳謝宇殺母親事件經過時間軸
    北大學子弒母案最新進展 吳謝宇殺母親事件經過時間軸  4月26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從重慶市公安局機場分局政治處獲悉,4月21日晚,北大學子弒母案犯罪嫌疑人吳謝宇在江北國際機場出現,被機場公安民警抓獲,目前案件已經移交給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
  • 吳謝宇等4個弒母案,不僅是孩子殺了母親,母親也「殺」了孩子!
    吳謝宇弒母2015年,7月10日,2015年7月10日北大學生吳謝宇用槓鈴趁著母親謝天琴換鞋時將其殺害。 7個月後被人發現,在此期間,他模仿母親的筆跡給母親單位寫辭職信,利用母親的手機,向親友借錢高達140多萬,公安部門懸賞追兇3年,吳在重慶落網。
  • 青春是條河,跳進去沒有一點浪花
    其實哪怕這時候的我們都是最好的我們,可面對著青春這條河水又能保證不被衝散。跟所有故事一樣,男女主角在一個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了彼此,很普通的橋段,很老套的情節,但是這次的相遇卻有著不一樣的故事。凱利是班級的學習委員,學霸體質長相甜美,每次在班級的考試中都是前幾名的存在,性格溫和不張揚,唯一不足的可能就是身高了,但也正是那不足160的身高讓他更顯得可愛俏皮。雖然凱利的各種條件看似不錯,但是在但是的小川嚴重還無法找尋到凱利的身影,而凱利真正走進小川的眼中甚至住到心中那是從籃球賽說起。
  • 《那條河》定檔9月7日 譜寫淠史杭工程禮讚
    近日,由導演張銳執導的電影《那條河》正式宣布定檔於9月7日,並曝光了定檔預告和海報。預告片中主演張楊果而、王慶祥、遲蓬、徐囡楠、宋歌等悉數出鏡。  《那條河》是國內首部關注「淠史杭」工程修建的電影。該片通過青年廬劇演員許小葦喪母后尋父的故事,講述了淠史杭工程修建的艱辛歷程,展現了老區人民大無畏的犧牲奉獻精神,是一部紅色主題的主旋律電影,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徵。影片中的淠史杭精神既是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文藝化表現,也是堅貞忠誠、犧牲奉獻、一心為民、永跟黨走的大別山精神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