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私立學校如果好了,就會破壞當地的教育生態,結果是害了教育,你認可嗎?
作為一名公辦學校的老師,我是絕對同意的,而且一直持有這種觀點,除非私立學校能夠真正由慈善家來辦,只要由商人辦,就會嚴重破壞教育生態,哪個地方的私立學校辦得好,哪個地方的公辦學校就基本上就要出大問題了。
很多人一直認為:私立學校老師負責,成績好,公辦學校老師不負責,所以支持私立學校,攻擊公立學校!這是一種非常外行的看法。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私立學校,老師真負責嗎?答案:真的!
私立學校老師更負責,視學生和家長為上帝,家長是不是覺著很有感覺?再看看公辦學校,家長得好好恭維老師,完全是不一樣的。
這如同你去飯店吃飯和去政務大廳辦業務,享受到的服務,是不一樣的,誰都想要當上帝的感覺,這很正常,但是並不是誰都給你上帝的感覺的。
私立學校的老師,給人更負責的感覺,主要源於兩點:
一個是私立學校少,公立學校多。好的公立學校老師也非常負責,不負責能行嗎?教學壓力那麼大,學生那麼好,老師自然會很負責。但是,這樣的公立學校畢竟是少數,多數公立學校生源差,老師想負責也使不上勁,久而久之就不那麼負責了。而私立學校很少,一所私立學校就代表所有私立學校,所以給人很負責的感覺。
另外一個就是評價機制不一樣!私立學校的評價,是用錢說話的,公立學校的評價,是更多靠情懷。不給錢,私立學校校長給老師只談情懷,你看管用嗎?所有的工作,都用錢衡量,這和公辦學校完全不一樣,給人的感覺當然也不一樣。
羊毛出在羊身上!私立學校的錢,正是來自家長,我們這裡一個私立學校,2年就漲價很多,從一年4萬元,到一個學期26000元,從幼兒園到高中,收費不等,在當地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所以,總體上私立學校老師很負責,這一點不可否認。
二、私立學校,成績更好嗎?答案:假的!
私立學校給人成績更好的感覺,但是真實的結果是這樣的嗎?作為公辦學校的高中老師,我可以明確說多數私立學校的學生,沒有後勁!原因有三個方面:
第一,有的私立學校,成績是有「水分」的!尤其是小地方的私立學校,老闆財大氣粗,他們能想辦法接觸各種考試的命題者,原因很明確,結果也很明確,不是所有私立學校都這樣,但是有這樣的學校,你不會否定吧?
第二,多數私立學校的學生,成績好只是暫時的!私立學校學生沒有後勁,因為老師太「負責」,學生不會學習,初中看不出來,到了高中,要求高了,學生死學硬背或者被老師逼著學習的結果就呈現出來了。
第三,私立學校,很少有辦高中成功的!這是為什麼?你猜?為什麼小學和初中他們很強大,但是不敢辦高中或者辦不好高中?高中是以高考評價的,高中是以北大清華評價的,私立學校不掐尖,辦不好學,掐尖,考不出來北大清華,壞了名聲,所以乾脆不去惹這個事,全國著名高中,有幾所私立的?不要說衡水中學,它是什麼性質的?老師從哪裡來?學生從哪裡來?想必很多人都清楚。
第三,私立學校大量存在,破壞教育生態!
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門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對私立學校進行打壓,但是很多地方,都是任由其野蠻生長,破壞教育生態,因為有些領導有各種打算,甚至把私立學校當「後花園」,安排各種有關係的朋友孩子去上學。
私立學校為何會破壞教育生態?主要考慮這幾個問題:
第一,私立學校的老師,是高薪挖來的,還給編制!這太荒唐了吧。在公辦學校培養了十幾年的名師,一年能賺五六萬,到了私立學校,一年二三十萬,這都不一定能挖到名師,於是人家借著「民辦公助」的名義,給老師解決編制,厲害吧?能挖不到老師嗎?
第二,私立學校的學生,是掐尖招來的!培養好學生,誰都行,私立學校肯定不會差,但是不讓公辦學校掐尖,讓劃片,私立學校卻可以掐尖,這公平嗎?有的私立學校,在起步階段,甚至從公辦學校買生源,「過過水」就開始宣傳,這樣的例子不少吧?
第三,私立學校的存在,降低了公辦學校的認同感!公辦學校淪為「低保戶」,老師看學生不順眼,學生看老師不順眼,家長看誰都不順眼,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這樣的規律如果在教育中存在,教育就完蛋了。
未來的出路,還在公辦學校,私立學校的發展方向,是特色學校,真正的貴族學校,滿足特定人群的需要,而不是和公辦學校搶生源,讓普通家庭投入更多,焦慮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