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日本動漫可以在黃金時間放送的年代,無數高質量作品成為了我們了解日本動畫的啟蒙;但雖然小時候看著過癮,長大以後才發現,也有不少動漫在引進的時候有大量的刪減和翻譯錯誤,各種誤導觀眾,令人啼笑皆非。
《魔神英雄壇(傳)》遼藝當年引進和譯製了大量的日本動漫,這部最為經典的童年回憶《神龍鬥士》也是其中之一。現在回想起來,這個「田中真弓+林原惠美+山寺宏一」的聲優陣容……只能說日升還是有錢啊!
可能是在那個「混沌初開」的年代,我們對於國外的流行文化了解還不夠多,所以很多時候音譯大於意譯,在《神龍鬥士》中就尤為明顯:
主角:戰部 渡,渡的羅馬音 wataru→翻譯為瓦塔諾;
忍部 火美子,羅馬音 himiko→翻譯為希米格;
劍部 武一郎,羅馬音 shibaraku→翻譯為施巴拉古大師。
很明顯原版主角三人組的名字都是有對應的戰鬥風格的,在翻譯中則是完全無法體現出來。
而且「忍術」也被翻譯成「寧加魔術」,只因為忍者羅馬音是ninja,這個翻譯也完全阻礙了對原意的理解。
而後《光能使者》(即超魔神英雄傳)引進時,主角被正式翻譯成「小救星小渡」。多年後當筆者學習了 日語,才終於確信這兩部動漫的主角就是同一個人。
《野獸之戰》
說起《野獸之戰》,可能很多人並沒聽說過;但說起它在國內的譯名《超能勇士》的話,可能就無人不知了。這部《野獸之戰》和續集《猛獸俠》是《變形金剛》的正統續作,但似乎是出於【當年《變形金剛》尚未在國內解禁】的原因,整部動畫的翻譯似乎都和《變形金剛》大相逕庭:
人物角色的翻譯基本就是「動物原型+勇士」就完事,使得「擎天聖」(Optimus Primal)變成了「猩猩隊長」,「威震天(和變形金剛同名不同人)」變成了「霸王龍」。「賽博坦星球」也意譯成了「電子星」。
這些翻譯直接讓相當多的觀眾時至今日還不知道《超能勇士》和《變形金剛》的血緣關係,筆者也是看到正版超能勇士的玩具也是出自孩之寶時才發現這一點。
《中華小當家》
一部宣揚中華美食的動漫,也會被刪減?沒錯。
在第40集和41集中,講述的劇情是雷恩的師傅死去以後,靈魂又重新出現在和黑暗料理界的對決中,讓向恩的七星刀失去了魔力。因為這一部分情節帶有怪力亂神的因素,而「建國以後不許成精」,所以簡單粗暴地直接刪掉。
《魔卡少女櫻》clamp大嬸們的這部漫畫其實對懵懂期的少年來說,充滿了「大人」才能懂的要素,耽美、百合、師生等等,所以本著「早戀是不好的」這一主旨,動漫中凡是涉及到「我喜歡你」的臺詞,全部都改成了其他的東西:
以及直接改主要角色姓名的這種迷惑操作:
一個簡單的數據:原版一共70集,而遼藝的版本只有62集。emmmmmmm……
《新世紀天鷹戰士》很明顯這部動畫原作的尺度,以及表達的內容的複雜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能夠在電視臺播出就已經是萬幸,畢竟在本土都是深夜動畫,在國內卻要在晚上6點半播出……所以改動在所難免!
——————但還是刪改太多了。
「真嗣,來接吻吧」 變成了「啊,信治,唱歌吧!」
「偷看綾波哪裡?」翻譯成了「微笑?沉默?還是她的神秘莫測?」
幾乎每一集都有致命的修改,嚴重影響了觀眾的理解…………
——————其實也不是,反正你就算一刀不剪,觀眾也還是看不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