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甌搭建筍竹產業鏈網際網路平臺,推動筍竹產業邁上新臺階。圖為建甌筍竹加工生產一景。(資料圖片)
東南網5月5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葉秋豔)4月16日,建甌市筍竹產業鏈網際網路平臺進行初步驗收。自4月9日試運營一周來,該平臺已入駐企業300餘家,完成在線交易48筆。
「中國竹子之鄉」建甌有竹林面積134.5萬畝。筍竹加工企業有369家,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有22家,是全國最大的水煮筍和竹地板生產加工基地,水煮筍、保鮮冬筍、竹木地板年產銷量均居全國第一,竹炭年產量居福建省首位。面對如此大體量的筍竹產業,建甌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搭建了筍竹產業鏈網際網路平臺,推動筍竹產業邁上新臺階。
去年3月,建甌市與哈爾濱研石科技有限公司、慧眼食珍(建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網際網路+筍竹產業」區域化鏈條化試點項目籤訂了三方協議。記者了解到,首批「網際網路+筍竹產業」區域化鏈條化試點縣工作進展順利,打造了包括「一個中心、五個子平臺」的筍竹產業鏈網際網路平臺,即筍竹大數據中心、筍竹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筍竹質量追溯平臺、筍竹在線交易平臺、筍竹雲供應鏈平臺、筍竹網絡眾包設計平臺等。其中,筍竹質量追溯平臺,是建甌市管控全市筍竹全產業鏈產品品質的重要平臺。它將建甌全市筍竹種植戶、種植基地、加工企業、科研單位、經銷商等納入信息體系,實現筍竹產品質量源頭管控。
天添食品有限公司作為筍竹產業及產品研發的示範點,也是該平臺的入駐企業之一。依託筍竹大數據中心,天添食品可以輕鬆掌握食用筍的行業信息和市場行情;通過在線交易平臺,可對接產業上下遊的相關企業,並完成定價、下單、購買。該公司總經理鄭力說:「筍竹產業鏈網際網路平臺為企業打開了一個新窗口,打破了產品銷售的區域限制,為我們建甌筍竹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廣闊平臺。」
打開該平臺的公共服務子平臺,可以清晰地看到「產學研」的分欄中有一個子欄目「知識庫」,羅列有30多位筍竹產業專家、學者的科研專利成果,涵蓋筍竹產業的技術創新、設備革新、人才交流等領域。為了給企業提供更完善的服務,該市與中國林科院、國際竹藤中心等10多家科研院所共建研發團隊,建立省級「網際網路+筍竹產業」院士工作站,為筍竹加工企業升級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慧眼食珍(建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柳美嬌說:「平臺的運營不僅能幫助企業減少總體生產成本,還可以聚集行業發展所需的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通過要素的優化配置,促進筍竹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未來三年,建甌市將通過打造該平臺,努力實現筍竹行業企業信息化應用率達60%、網際網路應用率達90%,入駐企業2000家,在線交易平臺成交額超過2億元。
「建甌將進一步做大做強『網際網路+筍竹產業』,將平臺打造成為國內筍竹行業首屈一指的全要素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建甌市發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長張宜盛說。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