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筍竹城建甌:科技助推筍竹產業 興農富民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筍竹科技特派員不忘初心 深耕竹林三十年

  「最近天氣比較乾旱,記住不要白天灌溉,氣溫高留不住水分。最好的灌溉時間是傍晚,水分才能夠充分滲透進去。」10月18日,林振清在建甌市東峰鎮井岐村的東陽雷竹專業合作社,為竹農進行竹林的灌溉指導。

  林振清這個名字在建甌竹農當中可謂「響噹噹」,更被親切地稱為「竹仙」。林振清是建甌市竹類科研所高級工程師、科技特派員,從事竹業研究30年來,他主持承擔或參與了國家、省、地、市的10多個林業科技推廣項目,其中有6個項目獲得市級以上的科技進步獎。他撰寫的《竹闊混交林毛竹生產力與經營效益的研究》等19篇論文在全國和福建省的交流評比中獲獎。由他主持完成的國家標準《主要竹筍質量分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科學技術是興市富民的第一生產力。」林振清一直秉承這樣的理念,三十年來,他也始終為此孜孜不倦地追求著。

  過去,建甌的毛竹由於林密度稀,毛竹(筍、竹材)產量低,竹林經濟效益低下。為改善竹林結構,增加竹筍和竹材產量,提高毛竹林的經濟效益,林振清決定從推廣竹林豐產培育技術入手。

  1989年,從福建林學院教師崗位調到建甌竹類科學研究所的林振清,開始從事竹業科研與竹業技術推廣工作。為了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第二年他便主動承擔了林業部百個重點推廣項目之一——《筍竹兩用毛竹林豐產栽培技術推廣》的推廣研究工作。通過五年的技術攻關,以及對竹山進行科學的管護,1995年,試驗區的竹山效益凸顯,畝產值達到354元,是試驗前的2.83倍。他在試驗區實驗的一套竹山管理經驗也得到推廣,輻射面積達12萬畝。

  為了將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林振清編撰通俗易懂、操作性強的科技讀本;主編並負責錄製《福建省毛竹林豐產高效培育技術》影像片,無償贈送給貧困戶使用;主持完成福建省財政廳和福建省林業廳《現代農業(竹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該項目每年獲補助資金400萬元,在建甌14個鄉鎮85個村實施;主持發明的「挖筍專用工具」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該工具目前已在雷竹筍採挖上廣泛使用。

  與好技術相比,竹農更習慣於眼見為實。林振清在擔任龍峰村和連地村科技特派員期間,分別建立了312畝和500畝的示範片,大力推廣竹闊混交林經營、竹山灌溉、測土配方施肥、護筍養竹等培育技術。為管好示範片,他嚴格按照《毛竹林豐產培育技術規程》組織實施,取得良好的示範效果:竹林結構更加合理,鮮筍平均畝產從120公斤提高到530公斤,每畝竹材從15根提高到40根,產值從380元提高到2100元,科技生產力正一步一步轉化為現實成果。

  在林振清看來,示範基地是推廣科技成果的固定教學場所,將理論同實踐結合起來,為廣大林農提供「開小灶」教學同樣重要。他說:「深入竹山,現場指導竹農護筍養竹、撫育施肥、新竹標號、病蟲害防治、傳授竹林結構調整等竹林培育技術已經成了我生活中的『重頭戲』了。」30年來,林振清累計舉辦竹林培育技術培訓600多期,3萬人次從中受益。

  如今,在林振清的帶領下,施有機肥料、生物防治病蟲害等生態培育新技術得到大力推廣,有效地改善了竹林生態環境,增強竹林抗性,實現竹林可持續經營。目前,建甌市毛竹林畝均產值達到1020元,最高達4000多元,雷竹林最高產值達5萬多元,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竹產區農民人均銷售筍竹收入324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5.5%。

  曾有人對林振清說:依靠手中的技術去自主創業,他必在經濟上將獲得更豐厚的回報。但在個人的經濟利益和為林農服務之間,林振清選擇了後者。

  三十年,林振清把最美的年華留在了竹林深處。他也先後被評為「全省林業工作先進個人」「福建省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個人」、南平市「享受政府津貼高層次人才」「廖俊波式好黨員」、建甌市「勞動模範」等。「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將始終秉持為竹農服務、為建甌竹業謀發展的初心和使命,繼續砥礪前行。」林振清如是說。(施德書 葉秋豔 魏劍生)

(責任編輯 :石蘭)

相關焦點

  • 建甌:「竹子之鄉」奔向「筍竹之城」
    改革開放40年來,建甌不再固步於以賣原料為主的「竹子之鄉」,而是全力打造集筍竹加工、交易展示、信息交流、竹業科研、休閒旅遊為一體的新興「中國筍竹城」。隨著近年來一系列「高、大、上」的全國性、國際性的筍竹產業項目在建甌落地生根,建甌筍竹資源優勢正轉化為經濟優勢、品牌優勢,「竹子之鄉」奔向「筍竹之城」。
  • 「網際網路+」賦能建甌筍竹產業
    筍竹加工企業有369家,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有22家,是全國最大的水煮筍和竹地板生產加工基地,水煮筍、保鮮冬筍、竹木地板年產銷量均居全國第一,竹炭年產量居福建省首位。面對如此大體量的筍竹產業,建甌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搭建了筍竹產業鏈網際網路平臺,推動筍竹產業邁上新臺階。
  • 浙江麗水山區竹產業靠科技加速發展
    據審計調查顯示,我市通過科技引進、合作創新促進了竹產業快速發展。2001年至2007年,全市竹產業共投入市級以上財政科技資金1800萬元,組織實施市級以上竹產業科技計劃項目61個,其中科技合作、引進轉化方式組織實施科技項目53個,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項目1個(中國農村科技扶貧創新與機制探索),國家富民強縣、農轉化、重點新產品專項項目各1個,省區域竹產業重大科技攻關專項1個(有4個子項目)、納米項目1個。
  • 豐都南天湖鎮:發展多種致富產業 助推村民穩步增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8日6時訊(通訊員 郎克志)近年來,重慶豐都南天湖鎮依託三撫林場、牛牽峽漂流等重要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使之成為了該縣及周邊區縣消夏避暑的勝地;大力發展青脆李、獼猴桃、蓮花白等水果和蔬菜,讓村民實現增收;種植的上萬畝筍竹長勢較好,藉此打造筍竹產業旅遊觀光帶……如今,南天湖鎮已形成了多種產業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
  • 首屆桃江竹筍節4月11日桃江開幕 展「中國竹鄉」之美
    整個竹筍節由14項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組成,按時序分為「筍竹頌」儀式、「桃江十大筍菜」頒獎、大型筍竹文化節目、參觀馬跡塘竹筍加工陳列館、竹筍加工企業和產品展銷會、品嘗竹筍全宴和馬跡塘油豆腐、擂茶等當地特色小吃、筍竹產業發展論壇,觀摩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跡塘故事、欣賞書畫攝影藝術作品聯展等。
  • 建甌啟動汽車東站建設 預計投用後日發送5000旅客
    建甌啟動汽車東站建設 預計投用後日發送5000旅客 www.fjsen.com 2013-06-20 08:57   來源:閩北日報    我來說兩句 原標題:建甌啟動汽車東站建設本報訊 16日,建甌汽車東站建設正式啟動。
  • 安徽省竹產業發展規劃
    》,該意見為推動全省竹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發展竹產業成為政府著力推動的林業項目;安徽省為提升竹業發展,在廣德縣、寧國市、霍山縣和黃山市黃山區4個「中國竹子之鄉」已建設1.33多萬公頃的竹科技示範園,綜合效果很好;此外,安徽省財政每年有一定的資金投入,從
  • 揚帆破浪追「竹」夢|永安市|戴文林|羅天平|竹裡|竹山
    人均竹林面積居全國第一的綠色寶庫永安,因林而興,由竹揚名。竹產業既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又是事關永安林農增收致富的富民產業,吸納轉移就業農民5萬餘人,佔永安全市農業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根翠竹為永安人帶來滾滾財富,也讓永安這座「中國筍竹之鄉」成為「國家竹產業科技示範園區」。
  • 【不等不靠奔脫貧】程前順:謀產業 摒陋習 不等不靠摘貧帽
    老人名叫程前順,今年67歲,家裡共6口人,程前順家「因病」「因學」被評為建卡貧困戶,2015年,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程前順家順利脫貧,並擴大了筍竹種植規模,發展起當歸、油菜等產業。      程前順也發展過產業,前些年,他聽說種植筍竹效益非常可觀,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山上栽種了幾畝筍竹,由於疏忽大意,缺乏管理,筍竹一直不見效益。      「我沒讀過書,根本不知道種植筍竹的相關技術知識,筍竹種下去後,也沒有細心管理。」程前順說。
  • 建甌錐慄(電視片)
    是我國南方重點林區,有「綠色金庫」之稱,是中國國土經濟學會評選的美麗中國深呼吸百佳小城之一。建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適宜杉木、毛竹、茶葉、錐慄等樹種生長。歷史上,它就以北苑御茶聲名遐邇;今天,它又榮膺「中國竹子之鄉」,「中國名特優經濟林錐慄之鄉」的殊榮。
  • 未來,竹產業會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鏈嗎?
    此後,「竹產品」一直貫穿我們的國人生活,如其生長初期時的筍可食用,其枝竿可用於製作飾物、器具、樂器、家具,甚至製作房屋、船隻。 而且,為了促進竹產業的發展,1996年原國家林業部命名了福建建甌、順昌,浙江安吉、臨安,江西宜豐、崇義,廣東廣寧,湖南桃江,安徽廣德,貴州赤水等10個縣市為「中國竹子之鄉」,其時10個縣市的竹林總面積超過50萬公頃,約佔全國竹林總面積的11.3%,總產值約35億元,佔全國竹業總產值的60%。
  • 全國人大代表農融(壯族):深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堅決打贏...
    農融:做好新時期民族工作,很重要的一項任務是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和紮實開展脫貧攻堅決策部署,重點推進強基固邊、民生安邊、產業興邊、開放睦邊、生態護邊、團結穩邊等六大工程建設,促進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實現「富民、興邊、強國、睦鄰」的目標。
  • 第六屆包頭牛羊肉產業大會凸顯「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
    本屆大會以「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為主題,組織來自國內相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有關盟市及包頭市優質綠色農畜產品生產經營企業、牛羊肉精深加工設備企業開展農牧業品牌展示、營銷推介活動,搭建牛羊肉及綠色農畜產品經銷商與採購商交流
  • 瀘州:發展綠色經濟 敘永擦亮竹產業金字招牌
    轉化竹產業成果 助推精準脫貧「今年竹料收購價從每噸450元漲到550元,家中的30噸竹料,收入在16500元。」在敘永縣江門鎮高家村,竹林的豐厚回報讓村民沈程書脫貧奔康的底氣越來越足。優先解決貧困群眾的就業務工、產業發展等需求,敘永縣委、縣政府逐步構建出竹產業助農增收脫貧機制,將竹產業發展與竹產業扶貧融入精準脫貧體系,推動竹資源優勢轉化為扶貧開發成果,據了解,全縣2017年竹業產值實現21.8億元,全縣16個鄉鎮46個貧困村12050貧困農戶直接從竹產業發展中受益。
  • 架一座助農富民的「科技金橋」
    近年來,作為農業科技創新戰線的主力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堅持「深耕」科技推廣服務領域,自2013年該院科技惠農行動計劃啟動以來,探索創新出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科技服務模式,不僅為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注入「助推劑」,更架起了一座助農富民的「科技金橋」。
  • 建甌這一文化旅遊服務中心投用了!新鮮「出爐」的還有……
    建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素有「竹海糧倉」「酒城筍都」的美稱,先後被評為中國竹子之鄉、中國錐慄之鄉、中國根雕之都、中國東南白酒名城、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是首批建甌筍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甌是中國共產黨在福建早期開展革命活動的先行地和閩北革命策源地,是「紅旗不倒」的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縣,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
  • 如何種植能高產早出筍?
    有什麼技術方法能高產早出筍?食用小竹筍一般有野生小竹和人工種植的優良筍用竹種,野生小竹筍味道鮮美,自然環境下生長,是一種天然食品;當前人工種植面積較多的食用小竹筍主要是雷竹,具有品質優良、產筍早、產量高等優點,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絡氨酸等,是目前市場看好的產筍竹品種。種植筍竹,多採用母竹移栽,高產的關鍵是選好地塊、加強撫育管理。
  • 傳統手藝結緣現代化經營 武義「豆腐村」集聚產業興村富民
    傳統手藝結緣現代化經營 武義「豆腐村」集聚產業興村富民 2018-11-23 10:39:01 金華日報 報導組 李增煒   成功對接省農科院項目,以科技手段推動豆腐產業發展;與鄉賢會籤訂「鄉村振興」合作協議書,依託近百鄉賢在外開超市這一有利資源,將三港豆腐銷往各地……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屆武義三港鄉村豆腐文化節上,三港鄉曳坑村收穫滿滿。
  • 砥礪奮進二十載 邊興民富綻新顏——寫在興邊富民行動實施20周年之際
    那就是興邊富民行動。2000年2月,國家民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隆重宣布:全國民族工作戰線攜手跨入新千年的第一個重大行動——興邊富民行動正式啟動。隨後印發《全國興邊富民行動規劃綱要(2001—2010年)》,自2007年起,制定實施「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國家級專項規劃。
  • 日日順樂農琅琊鮮桃生態基地落戶西海岸新區 助推「青島農品」產業...
    2019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倡導「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及深入推進「網際網路+農業」,實施「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以壯大農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日日順樂農作為農村美好生活解決方案的綜合服務平臺,依託紮根農村的觸點網絡——小順管家及到村的物流體系,發展「一村一品」,助推農特產品走上城市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