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2018年我國嬰兒死亡率下降到6.1‰

2020-12-22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27日消息(記者 楊禕)婦幼健康是我們健康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近年來,我國婦幼健康事業取得了很大提升。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2019)》。

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司長秦耕從四方面介紹我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情況:

第一,婦女兒童健康水平顯著提高。新中國成立前,婦幼健康服務能力薄弱,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缺醫少藥,孕產婦死亡率高達1500/10萬,嬰兒死亡率高達200‰,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5歲。新中國成立後,婦幼健康事業面貌煥然一新,婦女兒童健康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6.1‰。

第二,服務網絡更加健全。逐步形成以婦幼保健機構為核心、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以大中型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和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為支撐的保健與臨床相結合、具有中國特色的婦幼健康服務網絡。至2018年全國共有婦幼保健機構3080家,婦產醫院807家,兒童醫院228家,從業人員近64萬人,年門診量4億人次,年住院1379萬人次,床位33.8萬張,各類醫療機構中婦產科和兒科床位數持續增加,保障婦女兒童健康的主陣地更加穩固。

第三,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加強孕產保健、兒童保健、婦女保健、生殖保健和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努力為全體婦女兒童提供系統連續的婦幼健康服務,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服務公平性可及性不斷增強,婦幼健康主要服務指標和結果指標在城鄉間、地區間差距不斷縮小。

第四,婦女兒童健康保障更加完善。一方面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制度保障,將婦幼健康核心指標和重點政策措施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考核,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另一方面加強婦幼健康投入保障,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了覆蓋13.5億人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形成了保基本、抓重點、廣覆蓋、兜底線的婦幼健康保障制度。

從上世紀90年代,我國政府連續實施了三個周期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簡稱「兩綱」),健康始終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兩綱」的實施,推動了各級政府把婦幼健康工作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推進部門形成合力,鼓勵社會積極參與。2019年是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實施的關鍵一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專門成立了衛生健康兩綱評估和新兩綱編制工作小組,統籌推進相關工作的開展。

在新兩綱編制過程中,秦耕表示今後的工作將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面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在任務指標、政策措施等方面做全面的對接,進一步的細化、實化,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也便於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

二、落實婦女兒童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進一步的完善婦幼健康服務的制度鏈條和服務鏈條。

三、要更加關注婦女兒童的全面發展。繼續推進婦幼健康服務由保生存向促發展轉變,在繼續保障母嬰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兒童早期發展、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婦女兒童健康管理等相關工作。

相關焦點

  • 衛健委:2018年我國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
    婦幼健康是健康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應該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婦幼健康事業取得了很大提升。報告顯示,2018我國孕產婦死亡率從2017年的19.6/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0歲,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 國家統計局:2018年全國嬰兒死亡率6.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8.4‰
    12月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全國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繼續穩步下降(見圖1)。2018年,全國嬰兒死亡率為6.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8.4‰,均比上年下降0.7個千分點。
  • 國家衛健委: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 嬰兒死亡率下降到6.1‰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在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所取得的成就時表示,70年來,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改善,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嬰兒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孕產婦死亡率由1500/10萬下降到18.3/10萬,主要健康指標優於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用比較少的投入解決了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看病就醫問題,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
  • 我國婦幼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均下降
    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婦幼健康事業面貌煥然一新,婦女兒童健康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6.1‰,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歲,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報告顯示,婦幼健康主要服務指標和結果指標在城鄉間、地區間差距不斷縮小。1990年我國城市與農村孕產婦死亡率之比為1∶2.2,2018年降至1∶1.3。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升至77.3歲 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升至77.3歲 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 2020-06-08 19:21:16 來源:人民網  |  作者:熊建 | 字號:A+ | A- 6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 衛健委:2018年出生人口二孩佔50%左右,性別比繼續穩步下降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已滿三年,國家衛健委透露,2018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523萬人,其中二孩佔比保持在50%左右。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簡稱《公報》)日前正式發布。
  • 我國孕產婦及嬰兒死亡率持續下降
    東方網7月23日消息:經過近年的努力,我國的婦女兒童保健工作成績顯著。根據全國婦幼衛生監測資料,全國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由1995年的56.2/10萬和千分之33.2下降到2000年的53.0/10萬和千分之32.6。
  • 2018年中國孕產婦死亡率降至18.3/10萬 嬰兒死亡率降至6.1‰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孕產婦死亡率為1500/10萬,嬰兒死亡率為200‰。2018年中國孕產婦死亡率降至18.3/10萬,嬰兒死亡率降至6.1‰。國家衛健委27日就《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2019)》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並發布以上數據。
  • 國家衛健委:我國居民因心腦血管病、癌症導致過早死亡率明顯下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1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我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12月23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
  • 國家統計局:去年我國18歲以下兒童傷害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49%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2019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覆蓋城鄉的兒童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兒童醫療保健服務能力不斷加強,兒童健康水平顯著提升,兒童死亡率持續下降。
  • 國家衛健委:我國婦幼保健院超三千家,婦幼年門診量4億人次
    國家衛健委:我國婦幼保健院超三千家,婦幼年門診量4億人次 澎湃新聞記者 胡丹萍 2019-05-27 13:13 來源
  • 全國嬰兒死亡率降至8.1‰
    國家統計局3日對外發布《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期統計監測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嬰兒死亡率為8.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0.7‰,分別比2010年下降5個和5.7個千分點,兩項指標已實現綱要目標。
  • 我國婦女宮頸癌死亡率下降70%
    中國癌症基金會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何魯麗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癌症基金會人乳頭瘤病毒(HPV)與子宮頸癌學術報告會上說,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婦女子宮頸癌的死亡率為10萬分之11.34,到2008年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已經降至10萬分之2.87,在過去30多年中,子宮頸癌的死亡率下降了70%,在婦女惡性腫瘤的死亡排序中,由過去的第2位降至第8位,子宮頸癌防治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監測報告:2015年嬰兒死亡率8.1‰
    年)》中期統計監測報告,報告指出,婦幼保健水平明顯提高,嬰兒死亡率和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繼續下降,2015年,嬰兒死亡率為8.1‰。  1.婦幼保健水平明顯提高。嬰兒死亡率和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繼續下降,兩項指標已實現了低於10‰和13‰的《綱要》目標,提前達標。2015年,嬰兒死亡率為8.1‰,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0.7‰,分別比2010年下降5個和5.7個千分點。兒童的生命質量持續提高。  2.兒童營養和體格健康狀況繼續改善。兒童低出生體重發生率和5歲以下兒童低體重率提前實現《綱要》目標。
  • 2019年全國18歲以下兒童傷害死亡率比上年下降2.7%
    中新網12月18日電 國家統計局網站18日發布2019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18歲以下兒童傷害死亡率為11.42/10萬,比上年下降2.7%,比2010年下降49%,下降幅度明顯高於「以2010年為基數下降1/6」的《綱要》目標。
  • 中國孕產婦、嬰兒死亡率分別降至19.6/10萬、6.8‰
    原標題:2017年我國孕產婦死亡率降至19.6/10萬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曉偉2月1日在全國婦幼健康工作會議上表示,2018年我國將加強妊娠風險防範、危急重症救治和便民優質服務等,滿足新增生育服務需求、保障母嬰安全。
  • 多地綜合醫改新成效:陝西嬰兒死亡率下降至2.93‰,寧夏建設全國...
    其中,四川省建成各類醫聯體779個,縣以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陝西省嬰兒死亡率由6.75‰下降至2.93‰;青海省居民個人衛生費用支出佔比下降到24.90%;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了全國首家「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示範區。
  • 衛健委:2018全國剖宮產率為36.7% 全國產前檢查率穩步提高
    衛健委:2018全國剖宮產率為36.7% 全國產前檢查率穩步提高  Evelyn Zhang • 2019-05-27
  • 到2030年 重慶市力爭把嬰兒死亡率控制在3.5‰及以下
    第1眼消息,重慶市衛生健康委消息,重慶市近年來已開始探索建立覆蓋婦女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力爭到2030年,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8/10萬及以下,嬰兒死亡率控制在3.5‰及以下。發現懷孕要儘早到醫療衛生機構建檔建冊,進行妊娠風險篩查與評估,按照不同風險管理要求主動按時接受孕產期保健服務,掌握孕產期自我保健知識和技能。孕期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孕婦宜及時住院分娩,提倡自然分娩,減少非醫學需要的剖宮產。孕婦宜保證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維持合理體重。保持積極心態,放鬆心情有助於預防孕期和產後抑鬱。
  • 衛健委:承受力有限難以覆蓋
    國家衛健委:醫保基金承受力有限難以覆蓋) 南都訊 見習記者張勝坡在2018年全國兩會中,有人大代表建議將癌症早期篩查納入醫保支付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