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位來自清華的母親的教育方法:3~15歲孩子的父母,值得一看

2020-12-20 文文媽育兒說

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少年若天性,習慣使自然。』』

由此可見,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做家長的能夠做的最主要就是用行動來培養孩子一個好的習慣。孩子未來是否能夠成才,能夠有好的生活質量,能夠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都是和習慣分不開的。我們想讓孩子變優秀需要行動起來,改變他們的習慣,培養他們好的性格,讓他們收穫好的命運。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處在3—15歲這樣一個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建議您認真來閱讀一下此文,因為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時只需要我們稍加引導便會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他們終身受益匪淺。

有關健康方面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就相當於一個國家沒有經濟基礎,什麼都做不了。因此一定要從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告訴他們要學會早睡早起,按時吃飯,鍛鍊身體,切忌不可因為學習而減少他們戶外活動的時間,也不可以因為怕麻煩丟給他們一部手機或一臺電腦,更不可以因為孩子的撒嬌哭鬧,毫無原則地給他們買過多的不健康零食。

當然我們也要以身作則,多帶領孩子參加戶外活動,使孩子的身心都得以健康發展,因為只有年輕的時候多運動,強健體魄,才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個良好的體態,一個人的身材,健康狀況反映他的生活方式,和是否自律。健康的身體不僅是我們每個人的必需品,更是我們的第二張名片。

從小養成愛運動,吃健康的好習慣,會讓他們有一個更強健的體魄,也不至於到老身體欠佳時亡羊補牢。

有關飲食方面

很多寶媽總是看見孩子吃得少干著急,怕孩子餓到,每次吃飯都跟在身後到處餵。其實大可不必,每個孩子都有判斷自己饑飽的標準,他不想吃就說明他不餓,餓了自然就會吃。也不必過度追求讓孩子吃太多,七分飽就足矣夠一個人的日常消耗,並且還有助於大腦的發育,讓大腦皮層的溝壑增多,使記憶力更加好。

現在醫生都更倡導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孩子們都是有生長發育期的,到了那個時候自然就會吃得更多了,如果現在每天都在強迫他們攝入過多的食物,會使導致他們的胃口變大以後發胖的機率會更高。

有關度量方面

要告訴孩子,宰相肚子裡能撐船除了爸媽,別人對你好,幫助你是情分,對你不好不幫助你是本分。當別人沒有幫到你時不要憎惡怨恨別人,因為沒人對你有義務,當別人幫到你時,你應該懷有感恩之心,銜環結草,以德報恩。

這個世界處處充斥著不公平,有時你想要的公平必須也要靠比別人多十倍的努力才能獲得,努力的過程或許很難,但是度量越大收穫越大,有一個好的度量就代表有一個好的心態,這對孩子日後的發展和境遇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有關禮儀方面

沒教養絕比沒文化更可怕,因為別人說你沒文化說的是你個人,但是如果你被別人說成沒教養那就是在說你們全家。

很多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是因為沒有把好家庭教育那一關,曾經我見過一個孩子,坐電梯把每一層都按了一遍,而旁邊的媽媽卻視若無睹。因此我們平時就要教好孩子一些基本的公共禮儀,比如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譁,學會禮讓老人,出去吃飯時不能發出太大聲音等等,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不僅是為了不給家人丟臉,對孩子以後的成長也是很有用處的。

有關學習方面

我們對待孩子分數的原則是: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考得好與不好我們都不會就分數發表過多的意見,只是會幫助他分析錯誤的原因在哪裡。誠然,每一位家長都渴望孩子能拿到一個好的分數,但是過於用功利的心看待學習,往往會適得其反,要學會因材施教,多在實踐中幫助孩子理解問題,分析錯因,並且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總之,父母的一言一動都影響著孩子,形成並保持一個好習慣是長久的事情,但是如果堅持下來你就會發現,優秀也可以成為習慣。

2-6歲是孩子性格與思維邏輯快速發展的時期,這個時候家長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優秀的性格,是最好的時機。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遠見的父母。

有遠見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優秀的性格2-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我家孩子有許多的繪本,每套孩子都非常喜歡看,這裡面有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適合3-6歲的孩子,內含10本。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提高孩子的情商與獨立能力。

孩子在看過了之後情商有明顯的提高,在幼兒園讓我也省心不少。

一套10冊共分為10大主題,每一個都是要孩子必備的情商主題,分別有(我愛幼兒園、媽媽我愛你、從小有愛心、輸了沒關係、我來幫助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真棒、知錯我能改、我是媽媽的小幫手)。

10冊僅售59.8元,平均下來一本書的價格還不到6塊錢,給孩子買玩具都不止這些。既能教育孩子又能促進親子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分享一位來自清華的母親的教育方法:0~6歲孩子的家長,推薦看看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究竟是如何教育才是正確的?這是現在有孩子的家長最為迷茫的一件事,同時也是最為重視的一件事情。而葉聖陶先生的話正好可以點醒各位父母。做事情三心二意,就是因為家長從小沒有規範孩子的行為,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所以長大之後,和同齡小朋友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明顯。所以教育孩子各個方面的好習慣,一定要趁早。下面就來分享一位清華媽媽的教育方式,如果你家孩子正處於3~6歲,那麼千萬不要錯過。
  • 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5歲,要看看
    導讀: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5歲,要看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5歲,要看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一位寶媽的回懟,值得父母一看
    群內經常會討論一些讓寶媽焦慮的問題,比如要不要讓孩子識字,這也成了我心中的一大困惑!直到寶媽群裡的一次爭吵,解開了我的困惑。一個當了8年教師工作的寶媽,經常在群裡分享教育孩子的方法。一次她發了一個孩子識字的視頻,5歲的娃已經認識800字。
  • 孩子怎麼學習最有效,這些清華學霸的方法,值得家長一看
    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來自「學霸」的經驗,有些甚至是清華學霸,希望對各位有一點點幫助。清華學霸的學習方法分享在B站上刷到了一位清華學霸的學習方法分享,這個男孩在全系排名前三其實美國的中小學早就在教孩子們用思維導圖來學習。甚至Tim的幼兒園小班,也鼓勵孩子們將看過的繪本、動畫片整理成導圖,來和小朋友們分享。在孩子小學階段,父母可以幫助他們製作所學科目的思維導圖,作為整個學期學習的目錄,一目了然的了解學習內容和目標。讓孩子根據思維導圖,將學過的內容填充進去,就好像先畫好城市規劃圖,再去蓋房子。
  • 3-15歲孩子該如何教育,清華媽媽的親身經驗,家長容易忽略的細節
    家長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為人父母的,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初做家長的父母在教育理念上可能會與上一輩人發生衝突,造成學習的壞境受到影響;同時,他們也會把自己從前沒有達到的成績強加到孩子身上。但是時間不等人啊,家長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那麼,就一定要在3-15歲這個時間段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這將對孩子的未來有著不可估摸的益處。
  • 清華媽媽分享的教育理念:孩子這5個年齡段,你都做對了嗎?
    舊時代的中國因為經濟上不去,很多人都是靠種田維生,所以沒有多少錢讀書,對於教育方法更是無從談及。如今不同了,中國人普遍奔小康,生活水平提升,父母有了條件給予子女更好的教育,因為很多家長不想讓兒女跟自己一樣是個文盲,故此無論花再多錢都想把孩子的教育弄好。其實教育方法有很多,而且在網絡上可以輕易獲得共享。
  • 清華母親經驗之談: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9歲,這3個方面請用心培養
    就拿孩子學習來做比較,同一個班級,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能考第一名,有的孩子只能倒數第一呢?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這些人的行為習慣不同,能考第一名的孩子無一不是具備良好習慣的,且其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非常科學,這才導致孩子這樣優秀。
  • 他4歲上一年級,15歲考清華,被稱高考天才,父母的教育值得學習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在我國應試教育背景下體現得淋漓盡致,雖然讀書不是唯一能改變命運的,但是卻是最有效的。高考儼然成為了學生們人生中的一大重要節點,而國內數一數二的名校清華、北大則是莘莘學子所嚮往的高級學府、知識聖地。
  • 15歲女孩夾腿被母親批評,為什么女孩愛夾腿?有女兒的值得一看
    現在雖然每個家庭中的孩子都不是很多,但是家長對孩子教育就越來越重視,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應該講究方式方法。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小怪癖」,家長更應該正確地引導孩子,而不是批評指責,例如小女孩會有夾腿的毛病,小的有五六歲,大的有十四五歲,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指責孩子,不僅會讓孩子覺得尷尬,甚至會適得其反。15歲女孩夾腿被母親批評,為什么女孩愛夾腿?
  • 學霸母親經驗之談:如果孩子處於3到9歲,請教育好孩子這4個方面
    相信父母們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教會孩子什麼?怎樣教孩子,孩子才可以成材?這是教育界中一直非常熱門的話題。每個人從一出生都是什麼都不懂的,沒有人比別人一生下來就聰明。這些都是通過後天的教育所改變的,很多人之所以可以成功,往往源於一些不起眼的良好的習慣。
  • 3歲認識2000多漢字,4歲開始做翻譯,媽媽的教育方法值得學習
    他在2歲多的時候,就認識了2000多個漢字;在3歲的時候就開始閱讀《十萬個為什麼》、《百科全書》等書籍;4歲成為長城外語服務志願者;5歲開始接觸英文版的世界名著;6歲起每天就開始晨跑3000米鍛鍊身體。
  • 一位清華媽媽的教育心得總結,這樣教育孩子更優秀
    一位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歲到15歲之間,那你作為家長,你一定得耐心得看完一下的教育方法。第一:關於吃飯吃飯少關係不大,不要追著喂,孩子不吃就算了。一碗是基本量。我們知道孩子從2歲開始就會慢慢使用工具了,這個時候孩子通常都會特別開心的用工具去吃飯,但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吃飯的多少,而是覺得吃飯好玩,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就會主動的去喂,那麼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就沒有得到滿足,在接下來隨著年齡的長大,就會變成習慣,所以這個時候就習慣了有人來餵他吃飯,有人來幫助他,而當他自己吃飯的時候,他的動作就會慢,而且不願意吃飯。
  • 一家有4個孩子考入清華北大,父母是如何做的,值得所有家長一看!
    「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 來自陝西省的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個個考上了大學,其中4個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我的一位老師朋友看完這個新聞後,十分感慨的說,吳爸爸和胡媽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強烈建議每位家長花費幾分鐘去讀一讀。吳治保夫妻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個土辦法,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就領回家讓孩子跟著他們下地幹活,讓他們體會父母沒有文化要受的苦頭。對於孩子來說,說一萬句道理,不如讓他們親身體驗來的更深刻。作為家中老大,吳雲峰從內心感激父母,經常給兄弟姐妹們講父母的不容易。
  • 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5歲,一定要看看
    教育孩子,我們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教育理念,也要有一個可行的方式和細節!分享孩子成長過程中要注意的5個篇章,希望可以給父母們帶來一些重要的啟發,真正放飛教育的夢想,好好培養孩子,為孩子的一生打下良好的發展基礎。
  • 他3歲患心臟病,智商並不高卻考上了清華,秘訣就是這些方法
    清華作為最高學府,是無數考生理想中的大學!那些考進去的清華學子,要不就有較高的智商,要不就異常努力。當考生考上清華,手捧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考生會認為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父母也會因孩子取得的成績而感到驕傲!但是,如何才能考進清華呢?
  • 「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一位寶媽的回懟,建議父母看一看
    一個當了8年教師工作的寶媽,經常在群裡分享教育孩子的方法。一次她發了一個孩子識字的視頻,5歲的娃已經認識800字。結果這引起了另一位寶媽的不滿張嘴就來了一句:「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除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會害了你家娃」。群裡七嘴八舌地開始問道,為什麼會害娃呢?這位不滿的寶媽就說到了,一位美國母親把幼兒園告上法庭的事兒。
  • 清華教授直言: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一般更有出息
    導讀:清華教授直言: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一般更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清華教授直言: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一般更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小孩一年內識字1200」,其母親的4個智慧教育法,值得借鑑
    一位母親一年在其三歲的女兒中學會了1200個漢字。這位母親不是教育行業的專家,只是我們周圍最普通的父母。她認為,兒童應在3歲左右開始學習識字能力,同時在教學中不要太刻板。只要他們精通並正確使用教育方法,兒童就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學習大量的漢字並成為一種小語言天才。
  • 一位「清華大學」學生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
    也不知道是刷到了哪裡,突然就看到了一邊文章,是一個母親的親述,講的是她是怎樣培養女兒,最後把終於如願把女兒送進清華大學的。看到這邊文章之後我就覺得我應該分享給大家,每天有無數的家長會問,怎麼教孩子,怎麼讓孩子學習更好。
  • 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5歲
    孩子以後的生活層次高低,辦事能力如何,或多或少都與習慣有關。如果你的孩子正處在3-15歲這個年齡段,蛋蛋媽建議您花5分鐘看看,因為我們只要稍加引導,孩子將會終身受益,父母千萬不要錯過了這個習慣養成的絕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