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少年若天性,習慣使自然。』』
由此可見,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做家長的能夠做的最主要就是用行動來培養孩子一個好的習慣。孩子未來是否能夠成才,能夠有好的生活質量,能夠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都是和習慣分不開的。我們想讓孩子變優秀需要行動起來,改變他們的習慣,培養他們好的性格,讓他們收穫好的命運。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處在3—15歲這樣一個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建議您認真來閱讀一下此文,因為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時只需要我們稍加引導便會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他們終身受益匪淺。
有關健康方面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就相當於一個國家沒有經濟基礎,什麼都做不了。因此一定要從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告訴他們要學會早睡早起,按時吃飯,鍛鍊身體,切忌不可因為學習而減少他們戶外活動的時間,也不可以因為怕麻煩丟給他們一部手機或一臺電腦,更不可以因為孩子的撒嬌哭鬧,毫無原則地給他們買過多的不健康零食。
當然我們也要以身作則,多帶領孩子參加戶外活動,使孩子的身心都得以健康發展,因為只有年輕的時候多運動,強健體魄,才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個良好的體態,一個人的身材,健康狀況反映他的生活方式,和是否自律。健康的身體不僅是我們每個人的必需品,更是我們的第二張名片。
從小養成愛運動,吃健康的好習慣,會讓他們有一個更強健的體魄,也不至於到老身體欠佳時亡羊補牢。
有關飲食方面
很多寶媽總是看見孩子吃得少干著急,怕孩子餓到,每次吃飯都跟在身後到處餵。其實大可不必,每個孩子都有判斷自己饑飽的標準,他不想吃就說明他不餓,餓了自然就會吃。也不必過度追求讓孩子吃太多,七分飽就足矣夠一個人的日常消耗,並且還有助於大腦的發育,讓大腦皮層的溝壑增多,使記憶力更加好。
現在醫生都更倡導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孩子們都是有生長發育期的,到了那個時候自然就會吃得更多了,如果現在每天都在強迫他們攝入過多的食物,會使導致他們的胃口變大以後發胖的機率會更高。
有關度量方面
要告訴孩子,宰相肚子裡能撐船,除了爸媽,別人對你好,幫助你是情分,對你不好不幫助你是本分。當別人沒有幫到你時不要憎惡怨恨別人,因為沒人對你有義務,當別人幫到你時,你應該懷有感恩之心,銜環結草,以德報恩。
這個世界處處充斥著不公平,有時你想要的公平必須也要靠比別人多十倍的努力才能獲得,努力的過程或許很難,但是度量越大收穫越大,有一個好的度量就代表有一個好的心態,這對孩子日後的發展和境遇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有關禮儀方面
沒教養絕比沒文化更可怕,因為別人說你沒文化說的是你個人,但是如果你被別人說成沒教養那就是在說你們全家。
很多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是因為沒有把好家庭教育那一關,曾經我見過一個孩子,坐電梯把每一層都按了一遍,而旁邊的媽媽卻視若無睹。因此我們平時就要教好孩子一些基本的公共禮儀,比如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譁,學會禮讓老人,出去吃飯時不能發出太大聲音等等,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不僅是為了不給家人丟臉,對孩子以後的成長也是很有用處的。
有關學習方面
我們對待孩子分數的原則是: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考得好與不好我們都不會就分數發表過多的意見,只是會幫助他分析錯誤的原因在哪裡。誠然,每一位家長都渴望孩子能拿到一個好的分數,但是過於用功利的心看待學習,往往會適得其反,要學會因材施教,多在實踐中幫助孩子理解問題,分析錯因,並且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總之,父母的一言一動都影響著孩子,形成並保持一個好習慣是長久的事情,但是如果堅持下來你就會發現,優秀也可以成為習慣。
2-6歲是孩子性格與思維邏輯快速發展的時期,這個時候家長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優秀的性格,是最好的時機。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遠見的父母。
有遠見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優秀的性格。2-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我家孩子有許多的繪本,每套孩子都非常喜歡看,這裡面有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適合3-6歲的孩子,內含10本。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提高孩子的情商與獨立能力。
孩子在看過了之後情商有明顯的提高,在幼兒園讓我也省心不少。
一套10冊共分為10大主題,每一個都是要孩子必備的情商主題,分別有(我愛幼兒園、媽媽我愛你、從小有愛心、輸了沒關係、我來幫助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真棒、知錯我能改、我是媽媽的小幫手)。
10冊僅售59.8元,平均下來一本書的價格還不到6塊錢,給孩子買玩具都不止這些。既能教育孩子又能促進親子關係,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