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歲孩子該如何教育,清華媽媽的親身經驗,家長容易忽略的細節

2020-12-20 媽媽充電

家長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為人父母的,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

初做家長的父母在教育理念上可能會與上一輩人發生衝突,造成學習的壞境受到影響;同時,他們也會把自己從前沒有達到的成績強加到孩子身上。這使得孩子會產生一種感覺,覺得自己是在給父母學習,孩子會從心理上產生厭學的情緒

除此之外,孩子的生活習慣和自身的能力對孩子的學習教育關係也是極大的。

我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有一種期望,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但是時間不等人啊,家長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那麼,就一定要在3-15歲這個時間段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這將對孩子的未來有著不可估摸的益處

孩子在成長中會出現種種問題,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有時候會出現一些誤區。比如幹預孩子的做法,經常批評訓斥孩子,做一些自認為對孩子有益的事情等等。

家長此時一定要糾正態度,養成正確合理教育觀念,培養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有效的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和教育方法。

當然,如果家長不清楚要如何做也不要擔心,清華曾經有一位學生的媽媽分享過她的教育方法,各位家長不妨一起學習一下,讓孩子的教育成長可以有最大化的助力

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建議:

一、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俗話說的好「身體是一生發展的本錢」,如果「本錢」都沒了,那要如何發展。

家長要意識到,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人類生活發展的根本,才能有資格最更多的事情。

尤其是當今社會數碼電器的普及和作業的繁重,使得孩子坐在一個地方就是一天,體素質大大下降感染疾病的機會更是直線飆升。

秦始皇都想有一個健康身體長生不老,所以家長要引起重視,平時多和孩子做一些運動,養成鍛鍊身體的好習慣,日積月累的堅持,這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二、學會禮儀,有一個好的教養

與人交往,首先第一印象就是你的禮儀儀態

如果你溜肩駝背,第一感覺就是這個人不太好,相反,如果你站姿挺拔,給人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當有人幫助你的時候,一定要把謝謝這樣樣的敬語放在嘴邊;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有聲音,也不要直接動手拿自己喜歡的菜,長輩未動手時不要自己先吃;去別人家裡做客,不要到處打量,更不要亂碰主人家的東西。

一個人言行舉止都能體現出這個人的禮儀教養,所以家長一定不要讓別人覺得你的孩子沒有教養

三、學習方面

和孩子一起學習,營造舒適的學習氛圍,並且不要強制給孩子報輔導班,要讓孩子自己產生學習興趣,讓他意識到學習不是給父母學的,而是自己的事情。

放學回家後先讓孩子做作業,給孩子制定合理的寫作業時間,要是沒有完成,要讓孩子自己反思原因,並且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

如果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家長不要打罵孩子,更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較,先要問孩子自己是不是滿意,然後和孩子一起糾正錯誤,讓他自己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四、吃飯的習慣

孩子小的時候不喜歡吃飯,家長就追著喂,強迫他吃。這樣是不對的。如果他不吃,不要強迫,其實孩子吃七分飽就可以了,吃得太飽,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反而對身體是不好的。

有個醫生就曾勸誡過,如果孩子小時候吃太撐,等到了一定年齡飯量會過剩,對身體健康容易產生危害,平常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還要少吃不健康的零食

教育本身就是一門學問,所以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家長要學習如何做一個好的父母,借鑑有用的教育知識,做好孩子的榜樣

畢竟,家長無論是言行舉止還是生活作風,都對孩子有著深切的影響

其實如今市場上有非常多關於孩子情緒引導的書籍,但並不是每一本書籍都能夠吸引住孩子的目光,成功的發揮其作用。在選擇的時候,我們應當去選擇一些印刷高清,色彩足夠能吸引孩子興趣的書籍。

《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就是一本不錯的書籍,能夠以圖畫的方式吸引孩子,以動物主角引起孩子共鳴,是一本能夠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以及情緒的好書。

想要孩子變得優秀,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方面,都要讓孩子摒棄那些不好的壞習慣,養成並且保持優秀的習慣

如果你是家長,並且不清楚如何教育孩子,那麼就來看看清華媽媽提出的這些建議吧。

相關焦點

  • 103位清華北大學霸親身學習方法總結,孩子學習高效,家長省心
    這麼多經驗都證明:在優秀的學霸的優質學習方法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並加以實踐應用,很多孩子都能輕鬆成功。如果能把大量學霸的經驗匯總、提煉,總結出可實操的方法,幫助正在努力中的孩子,那該多好!這就是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清華北大學霸日記》,一份匯總了眾多清北學霸自述寶貴經驗的「高分寶典」。如果您家孩子還不到12歲,推薦家長先認真讀一下。有心的家長,會站在孩子的視角,體驗學習的成長!
  • 103位清華北大學霸親身學習方法總結,孩子學習高效,家長省心
    、提煉,總結出可實操的方法,幫助正在努力中的孩子,那該多好!12歲,推薦家長先認真讀一下。》特地採訪了103位來自清華北大的高分學霸,請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自己是如何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如何堅持,如何一步一步完成小目標,最終實現大目標。
  • 一個清華媽媽談教育:3~15歲,這些「小事」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的孩子正處在3-15歲這個年齡段,父母只要稍加引導,孩子將會終身受益。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經驗。關於吃飯我一個醫生朋友曾告訴我,千萬不要強迫小孩子吃飯。小孩子是有幾個生長發育期的,特別是青春期,飯量自然會增。如早早打開胃口,到發育期時他的飯量就過了,到青春期時你讓他少吃點都不行。
  • 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5歲,要看看
    導讀: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5歲,要看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5歲,要看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參加孩子「家長會」,該如何著裝打扮呢?過來人分享親身經驗
    父母參加孩子「家長會」,該如何著裝打扮呢?過來人分享親身經驗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避免不了的就是參加學校的家長會,這本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是有一個問題在家長這裡卻成為了難題,那就是參加孩子家長會,作為家長該如何穿著打扮呢?穿的不好怕別人笑話,穿的好又怕別人說炫富,這個問題可是難住了不少家長,那麼到底該如何穿著打扮呢?聽聽過來人家長分享的親身經驗吧。
  • 如何培養3-6歲孩子的好習慣?來看看這位清華媽媽的小妙招
    孩子的好習慣養成期是在3-6歲階段,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這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帶來很多好處,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位清華媽媽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從中有所收穫。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好好吃飯變得更加重要。孩子在3歲以後就應該要自己獨立的完成進食,父母不要總是餵孩子,要讓孩子自己做好吃飯這件事情。並且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要養成專心的好習慣,不要看電視玩手機,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吃飯的效率,還可以讓孩子認真咀嚼,促進孩子腸胃吸收。
  • 5歲識字3千,15歲上清華,「天才少年」鹿澤宇是如何養成的?
    而有這樣一個少年,僅15歲的年紀便扣開了清華大學的校門,和詩詞才女武亦姝、世界圍棋冠軍柯潔成為同學,這個少年名叫鹿澤宇。身為清華錄取年齡最小的學生,鹿澤宇的身上吸引了各方目光。當然,最多的是家長們都想知道,鹿澤宇這樣的天才少年到底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 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5歲
    孩子以後的生活層次高低,辦事能力如何,或多或少都與習慣有關。如果你的孩子正處在3-15歲這個年齡段,蛋蛋媽建議您花5分鐘看看,因為我們只要稍加引導,孩子將會終身受益,父母千萬不要錯過了這個習慣養成的絕佳時期。
  • 一位清華媽媽的教育心得總結,這樣教育孩子更優秀
    一位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歲到15歲之間,那你作為家長,你一定得耐心得看完一下的教育方法。第一:關於吃飯吃飯少關係不大,不要追著喂,孩子不吃就算了。一碗是基本量。我們知道孩子從2歲開始就會慢慢使用工具了,這個時候孩子通常都會特別開心的用工具去吃飯,但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吃飯的多少,而是覺得吃飯好玩,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就會主動的去喂,那麼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就沒有得到滿足,在接下來隨著年齡的長大,就會變成習慣,所以這個時候就習慣了有人來餵他吃飯,有人來幫助他,而當他自己吃飯的時候,他的動作就會慢,而且不願意吃飯。
  • 來自清華的媽媽的教育法,讓人驚豔:2-9歲孩子的家長,不妨看看
    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這不僅僅是每一個老師非常關心的話題,做父母的同樣關心。尤其孩子出生的頭幾年,可以說更是決定了孩子以後會成為什麼樣,過什麼生活的人,所以家長更是整日不敢鬆懈。那麼一位來自清華的媽媽,她的教育方法,就很讓人經驗,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2-9歲,不妨看看。
  • 學霸媽媽分享學霸養成經驗,3條教育孩子的原則,家長不要忽視
    每位媽媽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有的媽媽依據自己的童年成長經驗來教育孩子,有的媽媽懂得學習先進的、經典的教育方法。,一直都堅持著3個原則,這3個原則看起來容易,但是要實現卻不太容易,很多家長都忽視了這些,導致親子關係反而出現了大問題。
  • 清華媽媽分享的教育理念:孩子這5個年齡段,你都做對了嗎?
    今兒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式,據說三歲到十五歲的孩子,一定要看看當中受益良多。學習習慣決定學習成績。國外的一個教授表示,他擁有豐富的教書經驗,閱過很多聰明伶俐的孩子,但他們唯一的缺點就是不太喜歡學習,故此就算天生聰明,在後天沒有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也是於事無補。影響孩子學習習慣的負面原因是玩心,可謂玩物喪志,就算是定力強的成年人如果沉迷玩樂也會荒廢事業,何況是一個沒有自控力的孩子。所以對於玩心過重的兒童,尤其需要培養學習好習慣,不然的話學習成績極容易受到影響。
  • 一位清華媽媽的教育辦法:孩子3~15歲,一定要看看
    孩子今後的日子層次高低,辦事能力怎麼,或多或少都與習氣有關。假如你的孩子正處在3-15歲這個年齡段,我建議您花5分鐘看看。由於咱們只需稍加引導,孩子將會終身獲益,爸爸媽媽千萬不要錯過了這個習氣養成的絕佳時期。
  • 李玫瑾:孩子將來脾氣如何,3歲是「分水嶺」,家長的教育是關鍵
    李玫瑾:孩子長大後脾氣如何,3歲是「分水嶺」,家長的教育是關鍵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是專門研究犯罪心理學的。而她對青少年的心理和一些育兒方面的知識也深有了解,在育兒界還是很有威望的。
  • 清華媽媽的教育法:處於3-6歲的孩子,父母幫助孩子養成3個習慣
    清華媽媽的教育法:處於3-6歲的孩子,父母幫助孩子養成3個習慣每一位家長教育孩子,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習慣伴隨著成長的,並且能夠有一個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綜合素質。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積千累萬,不如養成一個好習慣。」大多數的時候,成就一個孩子的命運就是看一個習慣怎麼決定的。
  • 孩子爭強好勝 家長該如何教育
    ,特別是6歲左右的小朋友,他們喜歡「比賽」,是因為在贏得「比賽」會讓他們感到自豪和滿足。「贏」固然是好,它讓孩子感受到了努力達到目標而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快樂。但「輸」也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或者沮喪感,所以會因為怕輸而出現擔心別人比他們好或者贏了他們的心理,進而出現一些抗拒的言語或者動作。  作為孩子,或許爭強好勝是他們某個特定年齡層所特有的一個性格特徵。作為家長,要引導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輸贏」。
  • 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5歲,一定要看看
    孩子以後的生活層次高低,辦事能力如何,或多或少都與習慣有關。如果你的孩子正處在3-15歲這個年齡段,嘟嘟媽建議您花5分鐘看看,因為我們只要稍加引導,孩子將會終身受益,父母千萬不要錯過了這個習慣養成的絕佳時期。01、關於吃飯吃飯少關係不大,不追著他,不吃就算了,一碗是基本量。
  • 佛系媽媽講啟蒙經驗:我是如何陪0~3歲寶寶讀繪本的?
    如果家長本末倒置追求閱讀結果(孩子認識了多少字?認識了多少動物?聽懂了多少?)反而讓閱讀啟蒙這件事,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佛系媽媽講啟蒙經驗,我是如何陪0~3歲寶寶讀繪本的?而我只負責在一旁看著,有時看到大寶挑到小學生課外閱讀書,我也會提醒下:「這種字太多了,媽媽讀起來有壓力呢!」哪個年齡的孩子,就該讀相匹配的書,而不是超綱學習更多的字,這也不是我們陪孩子做閱讀啟蒙的目的。《童年的秘密》一書中指出:過早要求孩子閱讀識字,容易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扼殺他們的閱讀興趣。
  • 如何判斷孩子聽力是否下降?家長千萬不要忽略這些細節
    孩子的健康一直是媽媽們非常關注的問題,從懷孕開始,準媽媽們就開始擔心孩子發育不好,害怕排畸檢查過不了關......但是有多少家長們忽略了孩子的聽力問題呢?目前,我國有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有2780萬,其中0-6歲的聽力殘疾兒童超過80萬人。每年新生兒出生不足2000萬名,新生聾人每年約增加有2-3萬名!
  • 孩子把超市的保險套誤認為是零食,家長該如何給孩子做性教育?
    我在超市排隊買單,排在前面的是一位帶著孩子的女性。孩子大概四五歲的樣子,有點好動,嘴裡也一直吱吱喳喳地說個不停。快到收銀臺時,小女孩突然掙脫她媽媽的手,跑到貨架前,指著上面的保險套說:「媽媽,我想要這個糖!」她媽媽似乎很羞愧,趕緊把她拉了回來,斥責她不要亂說。可孩子根本不肯,哭了起來。那位媽媽沒辦法,只能在貨架上拿了一盒真正的糖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