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為人父母的,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
初做家長的父母在教育理念上可能會與上一輩人發生衝突,造成學習的壞境受到影響;同時,他們也會把自己從前沒有達到的成績強加到孩子身上。這使得孩子會產生一種感覺,覺得自己是在給父母學習,孩子會從心理上產生厭學的情緒。
除此之外,孩子的生活習慣和自身的能力對孩子的學習教育關係也是極大的。
我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有一種期望,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但是時間不等人啊,家長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那麼,就一定要在3-15歲這個時間段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這將對孩子的未來有著不可估摸的益處。
孩子在成長中會出現種種問題,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有時候會出現一些誤區。比如幹預孩子的做法,經常批評訓斥孩子,做一些自認為對孩子有益的事情等等。
家長此時一定要糾正態度,養成正確合理的教育觀念,培養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有效的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和教育方法。
當然,如果家長不清楚要如何做也不要擔心,清華曾經有一位學生的媽媽分享過她的教育方法,各位家長不妨一起學習一下,讓孩子的教育成長可以有最大化的助力。
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建議:
一、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俗話說的好「身體是一生發展的本錢」,如果「本錢」都沒了,那要如何發展。
家長要意識到,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人類生活發展的根本,才能有資格最更多的事情。
尤其是當今社會數碼電器的普及和作業的繁重,使得孩子坐在一個地方就是一天,身體素質大大下降,感染疾病的機會更是直線飆升。
秦始皇都想有一個健康身體長生不老,所以家長要引起重視,平時多和孩子做一些運動,養成鍛鍊身體的好習慣,日積月累的堅持,這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二、學會禮儀,有一個好的教養
與人交往,首先第一印象就是你的禮儀儀態。
如果你溜肩駝背,第一感覺就是這個人不太好,相反,如果你站姿挺拔,給人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當有人幫助你的時候,一定要把謝謝這樣樣的敬語放在嘴邊;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有聲音,也不要直接動手拿自己喜歡的菜,長輩未動手時不要自己先吃;去別人家裡做客,不要到處打量,更不要亂碰主人家的東西。
一個人言行舉止都能體現出這個人的禮儀教養,所以家長一定不要讓別人覺得你的孩子沒有教養。
三、學習方面
和孩子一起學習,營造舒適的學習氛圍,並且不要強制給孩子報輔導班,要讓孩子自己產生學習興趣,讓他意識到學習不是給父母學的,而是自己的事情。
放學回家後先讓孩子做作業,給孩子制定合理的寫作業時間,要是沒有完成,要讓孩子自己反思原因,並且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
如果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家長不要打罵孩子,更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較,先要問孩子自己是不是滿意,然後和孩子一起糾正錯誤,讓他自己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四、吃飯的習慣
孩子小的時候不喜歡吃飯,家長就追著喂,強迫他吃。這樣是不對的。如果他不吃,不要強迫,其實孩子吃七分飽就可以了,吃得太飽,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反而對身體是不好的。
有個醫生就曾勸誡過,如果孩子小時候吃太撐,等到了一定年齡飯量會過剩,對身體健康容易產生危害,平常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還要少吃不健康的零食。
教育本身就是一門學問,所以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家長要學習如何做一個好的父母,借鑑有用的教育知識,做好孩子的榜樣。
畢竟,家長無論是言行舉止還是生活作風,都對孩子有著深切的影響。
其實如今市場上有非常多關於孩子情緒引導的書籍,但並不是每一本書籍都能夠吸引住孩子的目光,成功的發揮其作用。在選擇的時候,我們應當去選擇一些印刷高清,色彩足夠能吸引孩子興趣的書籍。
《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就是一本不錯的書籍,能夠以圖畫的方式吸引孩子,以動物主角引起孩子共鳴,是一本能夠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以及情緒的好書。
想要孩子變得優秀,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方面,都要讓孩子摒棄那些不好的壞習慣,養成並且保持優秀的習慣。
如果你是家長,並且不清楚如何教育孩子,那麼就來看看清華媽媽提出的這些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