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849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樓下的一位寶媽經常和我一起送孩子上幼兒園,有次她問我,是怎麼給孩子做閱讀啟蒙的?她家小女兒剛12個月,每天在家陪著看繪本,但好像並沒什麼效果?
其實,我也曾被這樣的問題困擾過,後來有開繪本館的朋友跟我說,低齡寶寶讀繪本,更重要的不是識字、認識物體,而是共讀本身。如果家長本末倒置追求閱讀結果(孩子認識了多少字?認識了多少動物?聽懂了多少?)反而讓閱讀啟蒙這件事,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佛系媽媽講啟蒙經驗,我是如何陪0~3歲寶寶讀繪本的?
每次和身邊的媽媽們聊孩子閱讀啟蒙的事情,她們都會有一大堆問題拋過來:
「幾個月的寶寶看什麼繪本,能看懂嗎?」
「我家娃兒坐不住,買了也沒啥用!」
「買了繪本孩子不愛看咋辦?」
「選繪本難,孩子學起來也難啊!」
「……」
其實,家長無外乎更多關注到的是,陪孩子共讀的結果,孩子能學習多少知識等等,這對尚年幼的幼兒來說,著實有些困難。如果家長能把重心放在過程中,共讀的同時,跟孩子互動和享受,或許能收穫意想不到的小驚喜呢!
有位媽媽說,自家寶寶不知道愛惜繪本,總會拿來撕、扔、丟,花大價錢買來的繪本,卻讓孩子搞得面目全非,丟得到處都是。這是不是沒必要繼續進行了?
其實,對於幼兒來說(3歲前),他們很難把書本和玩具區分開,會認為兩者並無實質性區別,把玩的花樣也就更多了。不管不顧地扔、撕,其實也符合這個年齡孩子的生理、心理髮育特點。
還有媽媽說,我家娃兒看繪本都兩年多了,現在馬上四歲了,好像什麼都不懂一樣,有些不看繪本的孩子,都比我家懂得多,也不知道是孩子笨還是我讀的方式不對?
其實,孩子對繪本感興趣,也是有過程的。剛開始我家大寶對繪本也不感興趣,我嘗試給他讀,他都會像沒聽見一樣,甚至有時候會離我越來越遠,不想聽我讀。但我習慣靠在沙發邊上看書、翻閱繪本,大寶則在地毯上玩玩具、爬來爬去。遇到好玩的故事、繪本情節,我會跟大寶分享。
他慢慢有興趣了,有時會撿起身邊散落的繪本,翻上幾頁,再後來,他還會時不時把繪本遞給我,咿咿呀呀的說:「這個……」意思讓我讀給他聽呢!
所以說,寶寶剛開始接觸繪本,家長降低一點期待,只把繪本當作遊戲道具,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玩具就可以了,不要強迫他必須感興趣,循循善誘中又不乏有趣的事情,孩子很快就會被吸引過來了。
3歲前陪寶寶讀繪本,真正的價值並非「閱讀」
我家兩個孩子都很喜歡讀繪本,儘管這樣我也沒嘗試約束過他們,比如每天看多久,看什麼樣的繪本,都由他們自己做主。周末則去朋友的繪本館借閱,也是他們自己去挑選。而我只負責在一旁看著,有時看到大寶挑到小學生課外閱讀書,我也會提醒下:「這種字太多了,媽媽讀起來有壓力呢!」哪個年齡的孩子,就該讀相匹配的書,而不是超綱學習更多的字,這也不是我們陪孩子做閱讀啟蒙的目的。
《童年的秘密》一書中指出:過早要求孩子閱讀識字,容易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扼殺他們的閱讀興趣。
常常跟小區的媽媽們一起在廣場上遇到,大家都會誇讚自己家孩子,認識了多少字,會對著繪本講故事,認識多少動物、植物等等,而我則是那個默不作聲的媽媽。彼時,大寶和二寶撒丫在廣場上追趕著,時不時有嬉笑聲傳到耳畔,我會心一笑。
大寶現在上中班,每次接他放學,老師都會稱讚一番,跟我說他在幼兒園如何幫助小朋友,如何照顧好自己。回家路上我問他,老師說的這些你是怎麼做到的?他說,繪本裡講的啊!每天看我都會跟著做了呢!雖然不認識字,但我知道,如何用到生活中啊!
我一直堅持佛系教育,即使啟蒙閱讀也是如此。我覺得讀書是非常愉悅的事情,一定要身心投入,才能體會其意義。而早期對孩子的啟蒙閱讀,則應以磨耳朵為主,並非必須完成的「任務」,這會挫傷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弊大於利啊!
孩子通過讀繪本,學習到的是語言表達方式以及生活習慣上的引導,而非讀懂、認識多少字。這些如果我們家長都能明白,或許做早期啟蒙教育時,也就不會有很強的功利心了。
跟孩子親子共讀的家長,也是享受親子互動,跟孩子描繪一幅幅美好的場景,這才是我們陪孩子共讀的價值所在,才是啟蒙閱讀的意義。
枕邊育兒寄語:
3歲前孩子的注意力時長有限,家長共讀時也要注意時長,每次10~15分鐘左右即可。當孩子表現出不感興趣,或想要去玩其他玩具了,這說明他的專注力已經無法很好地集中了。馬上停止並陪他去做其他事情,會讓讀繪本這件事,不在孩子心裡留下不好的陰影。用你的實際行動引導孩子,而非強制灌輸,這才是低齡幼兒閱讀時最該注意的,也是尊重兒童生理、心理發展規律的家長,應該做到的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