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孩子聽力是否下降?家長千萬不要忽略這些細節

2020-08-27 兒醫通在線

孩子的健康一直是媽媽們非常關注的問題,從懷孕開始,準媽媽們就開始擔心孩子發育不好,害怕排畸檢查過不了關......但是有多少家長們忽略了孩子的聽力問題呢?

事實上,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

目前,我國有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有2780萬,其中0-6歲的聽力殘疾兒童超過80萬人。每年新生兒出生不足2000萬名,新生聾人每年約增加有2-3萬名!

聽力發育和語言發育關係

寶寶語言發育與聽力發育有緊密關聯,判斷寶寶聽力是否正常,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語言測試。正常發育順序是,寶寶先有聽力,能聽見大人說話,再通過語言學習嘗試說話。

0-3個月,寶寶會對聲音產生反射性反應,如驚跳、哭鬧等。

3~6個月,能夠尋找聲源並區分不同的聲音

6~9個月,定位反應:對一些聲音表示關注(如室外的動物、車、雨聲)

9~12個月,能夠說一些較為簡單的疊詞,如爸爸、媽媽、哥哥等

12~15個月,對簡單語言的反應:小聲呼喚(姓名、媽媽、再見) 、隨音樂擺動身體、模仿單音

15~18個月,識別身體部位和物品:眼、耳、嘴、鞋、衣、帽等

18-21個月,識別自己熟悉的物品:玩具馬、狗、飛機、皮球等

21-24個月,有一定的詞、句能力:聽力接近於成入水平、指出熟悉的畫或圖片

2歲之後:基本與成人一致


聽力障礙早期表現


1. 反應遲鈍

- 睡覺很安靜很少被大聲吵醒;

- 叫名字不回頭次數較多;

- 對大聲有反應,對小聲不理會;

- 對拍手關門聲有反應,對鈴聲不敏感;

- 聽聲音時習慣將頭轉向一側。

2.言語發育遲緩

- 10個月仍不會發「baba」,「mama」等聲音;

- 1歲半時仍不會說1-2個有意義的詞;

- 2歲左右只會說1-2個詞,如「爸爸」、「媽媽」;

- 某些音發不準,如「3」、「4」、「7」等;

- 只會重複別人的話,不理解別人說話的內容。

3.日常行為及交流

- 性格暴躁,不聽指揮;

- 較為孤獨,不願與人交流;

-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答非所問:

- 反問較多,常把電視音量放大;

- 唱歌或做操時,常合不上節拍。


判斷方法

1. 嬰兒在發育階段,某些聽覺表情是很突出的。六個月的寶寶即使沒看到人也會對自己媽媽的聲音敏感,聽到響聲會吃驚,被喚醒或逗笑,甚至還能辨別媽媽說話的方向,以及開始模仿一些簡單的聲音。根據詳細的聽音表情史,能夠初步判斷小孩的聽力是否有問題。


2.五個月以內的嬰兒背後拍手、跺腳或敲器皿,觀察其有無反應,並不能可靠地表明能否聽到聲音,因為很可能他感覺到了振動而引起反應,即使沒有反應,也可能有其它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原因,並不能斷定聽力不正常。


兒醫通小貼士:

· 儘早發現 在寶寶2歲的時候,如果還是不知道如何向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也不能明白大人說的話,那麼很可能會有聽力上的問題。

· 儘早治療 如果發現寶寶有聽力障礙,一定要早治療、早訓練哦~

相關焦點

  • 自閉兒家長千萬不要忽略孩子的爬行訓練
    「對於不善交際的自閉症兒來說,父母千萬不要忽略爬行。的確,專家曾說過孩子爬行問題也許和自閉症患者兒不溝通、不說話有一定聯繫。 我國估計有超過160萬自閉症患兒,來自中國殘疾人普查報告數據顯示,自閉症發病率已佔中國各類精神殘疾首位,平均每500個兒童中就有一個是自閉症患者。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對於自閉症患兒來說非常重要,學齡前一些小症狀例如爬行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 感冒後易致分泌性中耳炎判斷應看聽力是否下降
    原標題:感冒後易致分泌性中耳炎判斷應看聽力是否下降   受訪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 麥飛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林惠芳   廣州最近早晚溫差大,不少小朋友受涼感冒,鼻塞流鼻涕。
  • 怎樣判斷嬰幼兒聽力是否正常,不要錯過前期的聽力篩查
    判斷新生兒的聽力是否正常,最保險的渠道,我覺得還是專業的聽力篩查比較靠譜。很多文章介紹過,判斷嬰兒的聽力是否正常,從嬰兒的開口說話時間,對外界聲音的反饋,與同齡嬰兒對比。3、嬰兒對外界聲音的刺激反應,或對突然出現聲音的應激反應,也需要謹慎判斷,需要長期觀察,有環境對嬰兒的幹擾因素,也有嬰兒本身情緒特徵,更有嬰兒本身興趣和喜好的特徵。 這些都可能會干擾父母對嬰兒的聽力觀察。
  • 黃圓媛話育兒:現在這時候,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呼吸道疾病
    兒童本來就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別是孩子呼吸道防禦能力較弱,加上冬季氣候乾燥,非常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家長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 孩子聽力障礙判斷與幹預措施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聽力障礙的問題,可從以下五點進行觀察:—、嬰兒從降生到3個月,當突然聽到強音時,父母能觀察到他的反應。最常見的是在強聲音刺激後,會立即出現全身抖動,兩手握拳,兩眼快速睜、閉,有時也會停止吸吮動作或呼吸節奏發生變化等。
  • 這些生活細節被「忽略」,孩子會很「危險」,父母要處處小心
    家長作為孩子健康成長的護航人,要盡到應盡的責任,保護好孩子,讓孩子能健康成長。而死亡原因往往都是家長們所不關注的一些生活細節:窒息、溺亡、誤用錯誤藥品等。其實,生活細節處處是寶寶們成長的陷阱,也是每個寶寶健康成長的關鍵,應該值得每位家長去深思和行動。
  • 如何發現寶寶存在聽力損失?
    當寶寶出現聽力損失後,除了對言語和語言能力有較明顯的影響外,寶寶的認知能力、交流能力、智力、個性及社會性發展等都會受到影響。寶寶能夠健康成長是每一個家庭的最大期盼,那麼,作為家長,應如何在生活中發現寶寶存在聽力損失呢?
  • 家長們注意!孩子的耳屎再多,也千萬不要隨便挖!
    很多媽媽們有強迫症,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屎,就要動手掏一掏,生怕影響孩子聽力。很多大人都習慣定期用耳勺、棉籤等工具掏耳朵,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對的,頻繁掏耳朵很有可能造成寶寶聽力下降,甚至失聰!有的媽媽就產生了這樣的問題:小孩也能掏耳朵嗎?那麼孩子要不要挖耳朵?
  • 兒科醫生:家長如何判斷孩子身高是否異常?不要再心存僥倖了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認為,「如果父母長得高,那孩子一定低不了」,但最近有家長來諮詢說「我和孩子他爸都不低,為啥我家孩子不長個?孩子是得了什麼病導致矮小了?還是孩子晚長了?」。那麼,如何去判斷孩子到底是「矮小」還是「晚長」,兒科醫生為您解答!
  • 經濟頻道|哄娃「神器」搖搖車 會使孩子聽力下降?
    孩子愛玩、家長省心,常常一坐就是很長時間。可是,也有一種說法,說常玩搖搖車,可能會使孩子聽力下降,這是真的嗎?不過,家長們可都從沒考慮過這個問題,每次很任性的讓孩子坐好多次搖搖車。這測試結果如何呢?醫生又會給出什麼權威解答呢?這哄娃神奇真的是網絡傳言中的「傷娃利器」嗎?哄娃「神器」搖搖車,究竟會不會導致孩子聽力下降?想要知道更多結果和真相,那可就千萬別錯過,今晚20點30分的《生活全接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千萬別錯過《生活全接觸》!
  • 如何辨別「真假奶粉」?千萬不要忽略這些細節
    非常理解大家的無奈,為了給孩子選個奶粉,我們這屆家長把語數英數理化的知識都用上了,簡直比高考還認真。當然,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寶寶實現了全母乳餵養,直到自然離乳,不僅省錢,還不用為選奶粉而煩惱。所以,如果現在還在備孕或孕期的媽媽,請多多學習關於母乳餵養的知識,母乳餵養是天性,「沒奶」、「奶不夠」、「母乳營養不夠」大多數都是謠言。
  • 如何判斷孩子好動是否正常?孩子有這些表現,千萬要重視
    對於愛鬧騰、一刻不停歇、且不愛順從家長的孩子,我們總喜歡說孩子有多動症。其實孩子是不是多動症需要一定的判斷依據,而不能僅憑調皮就去判斷。兒童多動症是最為常見的兒童精神健康疾病之一,有5%-10%的學齡兒童患有此病,其中男孩發病率約為女孩的4-5倍。所以家長發現孩子行為異常千萬不要大意,要及時的診斷預防和治療。
  • 聽力下降怎麼辦? 如何保護耳朵提升聽力?
    聽力下降怎麼辦? 如何保護耳朵提升聽力?時間:2016-12-13 10:39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聽力下降怎麼辦? 如何保護耳朵提升聽力? 如何保護耳朵提升聽力 生活中我們對耳朵的運用十分頻繁,很多朋友或許大概了解一些聽力方面的知識,但還是會疏忽對耳朵的保護。
  • 寶寶聽力損傷不可逆,這些習慣是「元兇」,家長一定要小心
    很多家長往往會忽略>1、產前篩查針對寶寶的聽力篩查在媽媽懷孕時就可以進行了,比如有些醫院會開設有耳聾基因的產前檢查項目,以篩查寶寶是否存在有缺陷的耳聾基因。3、生活測試家長在照顧寶寶時,留心觀察寶寶對突然的、尖銳的聲音是否有反應,或者在寶寶的耳邊拍手、搖鈴鐺,觀察寶寶是否會尋找聲源。
  • 聽力下降怎麼恢復? 如何保護耳朵提升聽力?
    聽力下降怎麼恢復? 如何保護耳朵提升聽力?時間:2017-03-19 15:16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聽力下降怎麼恢復? 如何保護耳朵提升聽力? 如何保護耳朵提升聽力 生活中我們對耳朵的運用十分頻繁,很多朋友或許大概了解一些聽力方面的知識,但還是會疏忽對耳朵的保護。
  • 家長應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患上哮喘?
    近年來我國兒童哮喘發病趨勢特點如何?春季花粉高峰期,哮喘患兒生活中應注意啥?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一般過敏還是哮喘……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近日特邀北京兒童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向莉博士,為哮喘患兒家庭答疑解惑。記者:請問目前中國兒童哮喘發病的趨勢、特點和原因都有哪些?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智力障礙?
    看到這些表現要及時看醫生以儘早診斷。2、身體發育遲緩嬰兒如果有嚴重的發育遲緩可能會有肌力減低、吸吮無力、吞咽困難等。輕度可能只有一些不明顯的表現,如:坐或爬比別的孩子晚一些。4、對環境反應差及認知有問題孩子在新生兒時期就會對聲響有反應,兩個月會笑,三歲就能認識父母,四個月可以追視等等。如果孩子記憶力差,不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在學校學習成績很差,無法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如:穿衣或獨立上廁所,那就要考慮是否有智力障礙了。
  • 孩子反覆感冒發燒 小心聽力下降
    「入冬以來,我家孩子反覆感冒、發燒,最近還說耳朵疼,做了檢查後顯示孩子的聽力下降了,為什麼一個感冒還會連累耳朵生病?」在北京同仁醫院耳科主任醫師李軼的診室,許多帶著孩子看病的家長都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前來就診的。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因感冒發燒引起的中耳炎。兒童感冒後更易患中耳炎 「為什麼我感冒,沒有引起中耳炎,我的孩子一感冒發燒,就患中耳炎呢,是不是我家孩子的耳朵有問題?」
  • 關愛家人,如何判斷父母聽力是否健康?
    作為一個孝順的孩子,除了要多打電話回家,滿足父母的生活需求,還要照顧到他們的身體健康。作為一個老人,走得動、吃得飽、看得見、聽得清,是最簡單的幸福。有時候父母聽力不好了,很難第一時間意識到,那麼怎麼判斷父母聽力是否健康呢?1、總是聽不到門鈴響、電話響;2、接電話時,經常會「啊?你說什麼?
  • 如何判斷孩子「個子」是否達標?
    自家孩子身高是否正常,家長該如何判斷?孩子現在身高是否正常?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劉奕指出,孩子的身高生長並不是勻速的,年齡越小增長得越快,1歲以內孩子生長最快,新生兒出生時身長平均為50cm,生後第一年身長增長最快,約為25cm,其中前3個月約增長12cm。第二年生長速度減慢,約10cm左右,也就是2歲時孩子身長約8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