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信用法規制度建設有序推進

2021-01-08 瀟湘晨報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許維娜)國新辦12月25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介紹完善失信約束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連維良在發布會上表示,為了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個《指導意見》是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重要標誌性文件,對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範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連維良介紹說,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增強社會誠信意識、支撐「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信用法規制度建設有序推進;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實現全覆蓋,實現「一照一碼走天下」;信用信息共享水平顯著提高,信用承諾和告知承諾制廣泛應用,支撐了審批時間大幅度縮短;支撐了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信用貸款規模明顯增加;深入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對守信者無事不擾,對失信者利劍高懸,監管效能顯著提升。

連維良指出,同時,隨著全社會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的地方及其部門將信用措施運用到社會治理的多個方面。但是個別地方在缺少政策和法規依據的情況下,僅通過地方規範性文件甚至是地方部門的文件,確定信用信息納入範圍、失信懲戒措施運用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納入,一些地方出現了信用措施運用範圍的泛化和擴大化。不少地方信用法制建設不夠健全,一些地方信用修復困難、權益保護不到位等,這些問題影響到個人和市場主體的權益保護,也影響到信用體系建設的長期發展。為了認真解決這些問題,《指導意見》對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提出了明確要求。

《指導意見》要求,按照依法依規、保護權益、審慎適度、清單管理的總體思路,進一步規範和健全失信行為認定、記錄、歸集、共享、公開,規範和完善失信懲戒、信用修復等機制。

一是科學界定信用措施運用範圍。將特定行為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失信懲戒措施運用、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設列,必須嚴格以黨中央、國務院文件為依據,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信用信息實行目錄管理,失信懲戒措施實行清單管理。行政機關認定失信行為必須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為依據。

二是規範信用信息共享公開範圍和程序。信用信息是否及在何種範圍共享和公開要堅持合法、必要原則,並在編制信用信息目錄時一併明確。

三是規範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認定標準。按照有關規定嚴格限定為嚴重危害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社會正常秩序、拒不履行法定義務嚴重影響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公信力、拒不履行國防義務等方面的責任主體,不得擅自增加或擴展。具體認定要嚴格履行程序。

四是依法依規開展失信懲戒,確保過懲相當。對失信主體採取減損權益或增加義務的懲戒措施,必須基於失信事實、於法於規有據,做到輕重適度,不得隨意增設或加重懲戒,不得強制要求金融機構、信用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商會、新聞媒體等懲戒失信主體。

五是建立有利於自我糾錯的信用修復機制。除法律法規等另有規定外,失信主體按要求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的可以申請信用修復。對符合修復條件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按規定及時移出失信名單。

六是加強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嚴格信用信息查詢使用權限和程序,嚴肅查處洩露、篡改、毀損、竊取信用信息或利用信用信息謀私,嚴厲打擊非法收集、買賣信用信息違法行為。

連維良表示,《指導意見》提出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一系列措施,對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加強市場主體權益保護,強化對失信行為的有效治理,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規範性,對於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範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只有依法依規不斷規範,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穩致遠;只有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才能更好地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支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相關要求,堅決依法依規開展相關工作,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責編:許維娜、劉陽)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由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牽頭進行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由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牽頭進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23 15:15 來源: 中國政府網    近日,國務院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築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環境。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
    國辦函〔2020〕11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司法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國家發布的10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文件
    國家發布的10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文件 關於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十八大精神以及國務院第176次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應用工作,特制定《國家發展改革委 人民銀行 中央編辦關於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若干意見》,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工作職責,認真貫徹實施。
  •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在辦理相關業務中使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在辦理相關業務中使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通知發改辦財金〔2018〕277號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辦公廳(室),中央軍委改革和編制辦公室綜合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北京市、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黑龍江省工商局: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 國務院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
    關於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全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義重大。推進綜合行政執法,健全跨部門、跨區域執法協作機制。加快國務院部門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形成全國統一政務服務平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作用,建立健全政府部門間協同監管和聯合獎懲機制,完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加強信用監管。建立健全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大力培育發展團體標準,增加新興產業標準供給,完善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推動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
  •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就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發表署名文章
    三要堅持先立後破,把握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原則。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本身是一個改革的過程,需要對貿易、投資、金融、稅收、人才等多領域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則進行創新,每一步都涉及到突破舊觀念、舊體制。在改革過程中,要把握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先立後破、不立不破」。
  • ...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實施意見
    (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各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六)推進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應用。加強國家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應用,定期將評價結果推送至相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商會參考使用,並依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支持蘭州新區、榆中生態創新城、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探索開展符合應用需求的區域性綜合信用評價。
  •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於推進小型煤礦機械化的指導意見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國家煤礦安監局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於推進小型煤礦機械化的指導意見 安監總煤行〔2010〕178號各產煤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煤炭行業管理各產煤省(區、市)煤炭行業管理部門要結合轄區實際,將小型煤礦機械化納入本地區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組織制定推進小型煤礦機械化改造的工作目標、發展規劃(編制說明見附件)和實施方案,確定推進小型煤礦機械化的重點企業,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穩步推進。有關工作目標、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於2011年2月28日上報國家煤監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國家能源局。
  • 國家發展改革委:提高煤炭儲備能力,責任與生產消費進口掛鈎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2020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有關煤炭保供工作,會議強調,深化煤炭儲備制度改革,將煤炭儲備責任與煤炭生產、消費、進口相結合,全力提高煤炭儲備能力。二是深化發用電計劃改革,研究制定優先發電優先購電計劃與市場化交易銜接方案,分省逐步試點,推動發電側有序放開。三是深化增量配電業務改革,創新對用戶的延伸服務,探索增量配電企業運營模式,明確調度規則,保障有序、安全運行。四是深化儲能和調峰機制改革,明確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儲能責任的共擔機制,結合電力交易改革開展試點,通過靈活的市場化機制實現儲能和調峰的成本回收。
  • 發展改革委就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舉行發布會
    國家發改委定於2014年10月14日(周二)上午9:30,在發改委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新聞發布會,發改委相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李樸民: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各位來參加國家發展改革委例行新聞發布會。
  •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關於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實施意見的通知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優化班列運輸組織,加強資源整合,推進「中轉集散」,規範不良競爭行為,進一步降低班列開行成本。(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將機場貨站運抵費歸併納入貨物處理費。
  • 發展改革委與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籤署聯合獎懲備忘錄
    為貫徹落實《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號)有關精神,8月2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與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在國家信息中心籤署《關於落實聯合獎懲措施的合作備忘錄
  • 【聚焦】六方面舉措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專訪國家發展改革委有...
    就相關熱點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接受了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採訪。物流降成本工作問題集中體現在「四個三」問:物流降成本工作目前面臨哪些突出問題?答:社會物流成本水平是國民經濟發展質量和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
  • 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全面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 姚潤萍)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今日在北京聯合召開全面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視頻會議。水利部部長陳雷出席會議並講話。  重大意義  實施水資源消耗雙控行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水資源,是破解我國水資源短缺瓶頸、確保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戰略舉措,是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力抓手,是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創新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提升水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徑,事關「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
  • 國家發展改革委:2020-2022年重點推進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2020-2022年重點推進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2020-07-13 17:12:21   來源:
  • 民政部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社會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有關...
    民政部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社會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民辦函〔2017〕8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各全國性社會組織:    為完成國務院關於2017年底前建成全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推進多證合一的任務部署,實現全國各級社會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 2020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展及2021年展望
    社會信用方面法律法規的立法進程有望提速、規範和有序發展將成為信用建設年度關鍵詞、各類信用主體的合法權益將被依法依規保護、信用支撐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將發揮更大作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將向縱深推進、信用建設「十四五」規劃有望提上重要日程、高質量發展的跨區域信用合作將再上新臺階、誠信文化引領下社會信用建設氛圍日益濃厚。
  • 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 全面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指導意見》的出臺,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規範公共信用信息納入範圍、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等相關工作,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範化水平;有利於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加強失信懲戒」和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等相關要求,全面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有利於更好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開展2021年度上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滬發改信用〔2020〕5號   各有關單位:   為加快推進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支持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和科創中心建設,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根據《上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滬發改規範〔2019〕1號),現就開展2021
  • 教育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廳函〔2019〕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有關單位:  為貫徹《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實施好《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教職成〔2019〕6號),積極穩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