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第一次吃豬雜粥,有一次電閃雷鳴之夜,已在床上打起呼嚕的夜晚裡,就被手機鈴聲吵醒,我一吃貨朋友就說要帶我去吃他所謂的豬雜粥。
在廣州,嚴格來說是南番順,如果有人半夜12點叫你去吃宵夜,那肯定是叫你去吃豬雜粥。這個鐘數,絕對找不出比「食豬雜」更能把一個人從被窩裡揪出來的理由了。在南番順,很難找到一個比「食豬雜」更有意思的詞語,因為這個詞濃縮了時間、地點、個人感受在裡面,因為,你要吃新鮮的豬雜粥,必須是要晚上12點去,而且都只是那麼幾家店。
還記得那是11點45分到了番禺的沙灣,在這裡幾乎所有的大排檔都會打出"新鮮豬雜"的牌子招睞客人。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廣州市區的部分酒家要打出「吃豬雜不用到番禺」的宣傳語,豬雜已經成為番禺的美食代表。
可能老闆還沒從屠宰廠把豬雜拿回來,但這是已經人聲鼎沸、食客滿座了。直到12點半,才等來了「番禺凌晨的美味。」這時各大排檔的工人們把一盤盤剛買回來的豬雜,血淋淋地放到大桌上,饑渴難耐的食客們,立刻就湧上去。
夥計們艱難地拿著菜刀,每斬好一盤豬雜,就好幾十雙手過來搶。手快有手慢無!給你一個盤,你直接去用手挑,挑好了你就拿去稱,豬潤、生腸、金錢、大腸、豬肚、豬利......一隻豬所有內臟都有,你想要的都有,而且是最新鮮的。
當食客挑好之後,就有夥計把豬雜拿入廚房煮了,首先用生粉、油、鹽、糖醃好。把早已熬好的生滾粥分裝在不同的小鍋裡面。煮開之後就放入新鮮的豬雜,粥底的米膠能夠馬上把豬雜包裹住,讓豬雜不會變老。廣府人喝粥最喜歡生滾,因為這能保持食物的新鮮嘛。
沒一會,粥就煮好了,夥計把沸騰滾滾的砂鍋端上來,豬雜的香氣馬上讓我們垂涎三尺,舌頭上的味蕾馬上活躍起來。雖然說是粥,但豬雜卻比粥多得多,幾個人吃都吃不完,還要打包回去做早餐。
而本地人喜歡用姜蔥絲、蔥絲、生油、醬油撈在一個碟裡,把熱騰騰的豬雜就著吃,半夜起來的晦氣,都被這甜美無比的豬雜一掃而光。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用一鍋白粥,放在爐上熱著,然後將豬雜好像火鍋料一樣涮著吃,新鮮滾熱辣,同樣能感受到豬雜的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