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直通兩會」 山西晚報小記者一口氣提出10個問題

2020-12-13 山西晚報

山西晚報小記者們提出的問題令人眼前一亮、20歲的大學生丁明傑一口氣提了8個高質量建議、教育話題成為焦點內容……「山西晚報直通兩會」現場亮點頻現。

山西晚報小記者現場問題一個接一個

「對於現在越來越多的同學戴上眼鏡,你們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對於不少商家為吸引顧客眼球,將成語中的字隨意篡改,政府是不是應該整治這些行為呢?」「現在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你們覺得這意味著什麼?」……

「山西晚報直通兩會」活動現場,來自太原市第二實驗小學四年級的季姝君用稚嫩的聲音一口氣提出10個問題,在對問題進行簡單闡述的同時,還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贏得了現場參會人員陣陣掌聲。

「今天來的山西晚報小記者中就有兩個戴眼鏡的,我們班差不多有10個戴眼鏡的,你們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話題一拋出來,便引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關注。

聽到季姝君小朋友說到戴眼鏡的話題,省人大代表馮立新說,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學生應保證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確保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這個要求學校應該給予重視。

針對同一問題,省政協委員劉洋介紹,2017年6月,我國公布第一份關於少年兒童健康體質調查,四年級學生近視達到38%,六年級達到53%,而通過研究表明,眼睛需要接受日光照射,隔一層玻璃都不可以,主要是缺少紫外線,所以建議學生要到戶外活動。此外,眼睛保健操也對學生護眼有所幫助。最後,劉洋提出自己的觀點,知識可以通過後續教育進行學習,但身體素質卻是無法逆轉的,值得每一位教育從業者深思。

隨後,季姝君將自己整理在筆記本上的十個問題一 一提出,問題涉及教育、環境、醫療、老年人等。季姝君告訴山西晚報記者,這些問題都是她身邊發生的事情,譬如為什麼很多老年人患糖尿病?她認為是飲食結構的問題,媽媽經常勸告自己的姥爺、姥姥晚上飲食要清淡等。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晚報已連續9年在我省召開「兩會」之前舉辦「山西晚報直通兩會」活動,邀請各個行業的讀者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反映、交流自己身邊的事,通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發聲,促進社會進步。此次邀請山西晚報小記者參加活動尚屬首次,她們用自己的視角闡述、分析事件,為整場活動增添了新的活力。

大學生三次走進「直通兩會」建言獻策

「提建議之前我先做一個小調查,問在座的各位一個問題,誰聽說過『我的太原』這個APP?」丁明傑環視一周,沒有一個人舉手。

「『我的太原』是市政府牽頭開發的APP,相當於線上的政務大廳,為太原市民提供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有這個APP。結合我個人的實際體驗,我覺得政務新媒體發力不足,從使用情況來看不是很理想,普遍存在知曉率低,便民程度不高,信息更新慢,沒有考慮老年人、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的特點。我建議做好辦事入口的匯聚整合和優化,統籌推進政務新媒體、政府網站、實體政務大廳的線上線下聯通、數據互聯共享,簡化操作環節,為公眾提供優質便捷的辦事指引,避免重複建設……」提出問題,再給出針對性的建議,丁明傑的發言一氣呵成。

這已是大學生丁明傑第三次參加「山西晚報直通兩會」了,他這次準備了八條建議,每一條建議有背景、有分析、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從政府公共信息發布平臺建設中存在哪些問題,到如何繼續推進我市AED及院前急救培訓的建議,再到廁所改革、舊衣物回收信息公開、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落實情況、城市黑臭水體監督落實情況,大學生丁明傑關注的都是你我身邊切實存在的問題。「這是我第三次參加直通兩會,變的是建議內容和方向,不變的是對民生熱點話題的持續關注。」丁明傑說道。

「今年我還是要提一下AED的投放問題。」丁明傑口中的AED是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的英文簡稱,被譽為「救命神器」。「2018年3月27日,山西晚報就以《公共場所安除顫器?耿彥波會上表示「立即落實」》進行了報導,但是時隔多月,太原市的AED普及推廣效果不是很理想。據我所知,目前僅在太原南站和太原機場有所投放。在投放時,我建議可以政府參與,也可以讓相關基金會和社會組織主導;在維護方面,由所在地維護或者組織志願者維護都是可行的。AED被譽為『生命的滅火器』,期待能早日和滅火器一樣普及。」

丁明傑有理有據的發言讓在場的人時而頻頻點頭,時而陷入深思。針對丁明傑提出的太原市AED投放不足的現實,省政協委員劉洋表示,急救不僅僅是面對心肺復甦,切菜時把手割破了、炒菜時油濺起來燙傷等等都需要急救知識。而這些急救知識通過三五天的培訓、一個小的急救包、幾頁的一個小冊子就可以獲得。因此院前急救在技術上的難度並不大,關鍵是要找到銜接點。

省人大代表馮立新對此表示贊同,「資源不是最難的,難的是觀念的改變。以人人都應該掌握的心肺復甦來講,我們專門走進社區去教居民怎麼做,但很多人只是在一邊看,沒有人親自去操作。所以這個工作是需要呼籲社會各界都關心與重視起來的。」

看到自己提的建議和意見引起了代表委員的重視和討論,丁明傑連說了好幾遍「滿滿的獲得感」。

焦點話題教育話題成了現場的焦點

「青少年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生活常識培養進入教育領域」……在「山西晚報直通兩會」活動中,教育話題成了現場的焦點。

促進身心健康 真正為學生們減負

「學校經常會給我們布置一些家庭作業,其中包括做小報,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題,英語小報、語文小報、數學小報……可是,我們只是個小學生,沒有這樣的綜合能力,去獨立完成一張小報的製作,每次都是爸爸媽媽幫忙,很費勁。家長累,我們也沒學到太多實用的知識。如果能換成深度了解一張報紙是怎麼誕生的,我覺得這比做好幾張小報收穫要大。」山西晚報小記者韓笑然說道。

韓笑然說,她還希望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能關注到補習班的問題。「補習班是為了提高我們的成績,可是,學習好的在補習班還是好,差的還是差,沒有真正起到補習的作用,反而讓大家都很累,爭著搶著上補習班,不僅經濟負擔大,身心壓力也很大,希望能遏制一下補習風氣,給我們減減負!」

聽完韓笑然的建議,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小小年紀就能有如此的見地,很不錯!這確實也是很多家長們的心聲!」一位人大代表感嘆道!

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

橋東街道辦事處雙塔一社區居民代表、社區老黨員賈玲建議應該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

「身邊有的人總覺得,國外的月亮比中國圓,還有一些人舉家移民,不留戀自己的祖國。我今年84歲,經歷過戰火,挨過餓,過過苦日子,能深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這是無數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也能深切地體會到如今的祖國母親經歷了怎樣的變遷,才發展成如今美好的樣子。」賈玲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十分欠缺。

「所以,我建議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從小做起,從每一個個體入手,通過一些愛國人士的先進事跡的宣講,給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傳遞正能量,從小熱愛生活,長大了努力工作,走正路,用實際行動報答祖國。」賈玲說,她常常參加社區組織的一些活動,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到社區道德講堂的建設中,但是總是感覺力量有些薄弱,希望能有更多人重視並關注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孩子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讓愛國主義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建議心理教育進校園

「我是一名小學生的家長,我認為學校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應該完善它的社會職能。現在,學校都以學業為主,雖然配備品德、美術、體育等課程,但師資力量還是側重學業。」群眾代表張浩莉說,其實小學生主要的還是心理發展,應當培養學生人際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張浩莉深有體會地介紹,每天她都會陪孩子聊一個小時左右,這樣不僅可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所思所想,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見解與其討論解決最佳方案。

因此,活動現場她提出自己的建議,可以通過社會力量、政府力量,讓心理老師走進課堂,用專業的知識,正確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

省人大代表馮立新回應,現在部分學校還沒有開設心理教育課程,但這的確很有必要納入小學教育,作為一門固定的課程,融入平時的教學中,確保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讓生活常識進入教育領域

「現在孩子的學業負擔太重了,導致孩子們的生活能力大大下降,應該讓生活常識進入教育領域!」群眾代表張連葉作為一個家長,當下最關心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現在的孩子只會學習,連基本的生活常識都沒有。真擔心他們長大後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怎麼承擔起社會的擔當和家庭的責任?像有的國家從小就教孩子一些急救知識,這是在生活中真正能用到的。而現在的孩子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學業上,那真正的能力什麼時候培養?像有的學生十八九歲了還沒洗過襪子沒洗過碗,這樣的情況現在越來越多。」談及孩子的教育問題,在座的很多人都深有同感,頻頻點頭。

「能不能忽略升學率?讓大學不再那麼難考,把壓力後置到畢業的時候,讓學生有時間培養各種能力。」張連葉提出一個自稱「不太成熟」的建議。

「我發現今天從小到老,都很關注教育的話題。」省政協委員史宏雲對「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要想改變現狀,學校首先要在課程設置上做很大的調整,增加德育、體育、美育等方面的課程。同時老師的素質和德行也很重要,要加強師德教育。」

本版採寫:山西晚報記者 李飛飛 胡永蘭 李晶 馮華

相關焦點

  • 山晚小記者探秘太原植物園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孕育精華,破土發芽,向陽而生,逆風生長……這是植物的秉性,也是山晚小記者的精神!寒冷的冬日,萬物蕭瑟,樹木蕭條……在太原,卻有個四季如春的好地方,走進它,就仿佛走進了一個童話般的植物王國,它就是火熱的太原新晉「網紅」打卡地太原植物園。22日,山西晚報小記者受邀參觀太原植物園,用記者的眼光發現植物園不一樣的魅力!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趙德偉 郭燕傑)通車啦,通車啦!從12月12日起,山西長治、高平、晉城等地市高鐵開通,晉東南人民圓夢高鐵。從太原出發,乘高鐵1個小時到長治,1個半小時到晉城,這在之前是不敢想像的。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大伙兒盼望已久的鄭太高鐵太原至焦作段12日正式開通運營,山西東南區域沿市步入高鐵時代。
  • 山西晚報記者節特別策劃——我們走在萬裡茶路上
    8月26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指導,中共晉中市委、晉中市人民政府、山西日報報業集團主辦,中共晉中市委宣傳部、山西晚報社發起並承辦的「弘揚晉商精神重走萬裡茶路」大型採訪活動啟動。9月8日,採訪團正式啟程。9月11日,採訪團一行22人從武夷山下梅村出發,跨越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6個省份,行走了5000多公裡,完成了國內上半段的採訪報導。
  • 山西晚報直擊:中國電影從平遙到米蘭
    山西晚報訊(特派米蘭記者 李霈霈)日前,第29屆亞非拉電影節在義大利米蘭開幕。除了主競賽單元入圍的十幾部影片外,今年比較特別的是,首次增設了一個中國當代電影的「藏龍」單元,該單元策展人、同時也是平遙國際電影展藝術總監、前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將中國電影出色的導演和青年導演及其作品,帶到米蘭。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範璐)立秋未遠,生命如歌。2020年8月31日下午,話劇表演藝術家、山西省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立秋》《生命如歌》等話劇主演董懷玉,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至此告別了他奉獻及鍾愛了一生的話劇舞臺。  1947年出生的他,經歷話劇發展的幾個時代,受到兩代國家領導人接見。他的一生,與兩部話劇淵源最深,而這也帶給他無盡的聲望與榮譽。
  • 山西晚報創刊20周年,邀請12位讀者走進報社交流
    交流座談中,讀者代表推心置腹,說起自己和晚報的結緣故事,真情流露,娓娓道來,說起山晚的記者編輯的姓名,更是親切如家人。大家歷數了一系列難忘的山西晚報的品牌活動、重點稿件,如感動山西、最美社區幹部等最美系列,千裡走黃河,愛心送考生,圓貧困兒童六一心願等。同時,讀者代表就報社發展,從創意策劃、報導思路、報導題材、版面架構、媒體融合等方面針對性地提出具體的建議。
  • 蛇曲龍行,折轉迴旋 黃河在這裡一口氣拐了七個彎丨山西晚報...
    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但是山西晚報千裡走黃河採訪團深入走訪時,發現了永和縣正在用「拼」和「闖」的決心,深入挖掘當地實際的特色產業,努力蹚出了一條由「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之路。永和縣交通局副局長馬軍平告訴山西晚報記者,這條立體互通路項目全長2.4公裡,以後遊客來永和,可以直接從這裡下高速,直通乾坤灣景區,這無疑是助力永和旅遊發展的大動脈。這條高速公路通車後,從永和到陝西延川只需要40分鐘,對河對岸遊客來山西度假也很有吸引力。
  • 山西晚報記者走訪和...
    山西晚報記者看到,電動車上有厚厚的擋風被,不但包著騎行者的腿部和手,護胸處還有一根帶子掛在騎行者脖子上,看上去十分笨重。  山西晚報記者在這一路口附近的輔道上觀察發現,五分鐘內經過的20多輛電動車都有擋風被。騎行人也是「全副武裝」,帽子耳罩圍巾,圍裹得嚴嚴實實。
  • 山西晚報獨家專訪「中國戲曲主持第一人」白燕升:再回山西,不做...
    此次,白燕升再回山西,不上舞臺而是走進校園——山西傳媒學院將通過全職引進白燕升團隊,成立白燕升戲曲研究傳播中心,並力爭將其打造成山西省乃至國家級戲劇戲曲研究的「新旗艦」、戲曲影視創作的「新高地」、戲曲傳媒融合的「新重鎮」。16日,山西晚報記者電話採訪了白燕升。
  • - 山西晚報數字報
    2月15日,《北京青年報》官微推送了一條新聞:《親爹挪用10歲兒子的壓歲錢3000多元,被告上法庭》。法院審理後認為,兒子小蘇對該存款享有所有權,親爹蘇某無權擅自處分小蘇名下的存款,故判決蘇某返還小蘇本金及利息共計3045元。  孩子們的壓歲錢都是如何處理的呢?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山西晚報記者走訪調查家長、中小學生、老師和兒童教育專家,聽聽他們的建議。
  • 傳統與創新之間,盡享山西文化之美 - 山西晚報數字報
    12月9日,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已經進行過半,但是觀展者的熱情不減。這次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亮點,吸引大家蜂擁而至?山西晚報記者一路看展、一路讚嘆,就把所觀所感的新奇特和大家一起分享。郭建美告訴山西晚報記者,目前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定製了不同形狀、味道、功能的香產品,不少遠銷至海內外。  據郭建美介紹,「全料香」用料考究,它以檀香、沉香、乳香為底,添加靈香、木香、龍腦、龍涎香等名貴中藥材和香料,再配以洪山當地具有綿軟特性的泉水,經過炮製、磨粉、和香泥、手工壓制等十多道工序製作而成。
  • 丈量腳下熱土 我們行走在沁河岸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工作提出殷切希望,強調要增強「四力」,即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腳力是基礎,如果不能走出去,不到實踐當中去,不到基層去,新聞工作者如何感知鮮活的生活,如何體悟偉大的時代?
  • 南瓜不長蔓上長根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張夢瑩)「我種了十幾年南瓜了,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想讓大家都知道一下。」16日上午,家住太原市體育西路無線電一廠宿舍的王老先生給山西晚報打來電話,訴說自己在種南瓜時遇到的「怪事」。「大家都知道南瓜是長在蔓上的,但這個南瓜它是長在根上的,特別奇怪。」王老先生說。
  • 打個電話上門回收 - 山西晚報數字報
    ……  近幾日,不時有太原市民給山西晚報熱線0351—4286666打來電話,反映有人將沒用的廢舊家具隨意扔在馬路邊上,不僅影響交通還影響市容環境。除此之外,還有市民打來電話詢問,搬家時有張不要的雙人床,該如何處理?  8月24日至31日,山西晚報記者走訪多條街道,採訪環衛工人、小區居民和物業,聯繫環衛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幫助市民們尋找解決方案。
  • 2020年8月號山西晚報封面人物|白燕升:入編山西,守望梨園,用戲曲...
    2015年,山西晚報記者在太原採訪了他,那時他和山西衛視正準備合作創新老牌戲曲節目《走進大戲臺》,那是他與山西深度結緣的開始,也是山西媒體對他首次深度採訪。2020年7月,在團隊整體入編山西傳媒學院後,白燕升又第一時間接受了山西晚報就此事的獨家專訪,引發了省內外各界人士的關注。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已經成為「山西人」的白燕升,也成了山西晚報8月封面人物。
  • 請搬家公司搬家,搬出一堆煩惱 - 山西晚報數字報
    7月10日、11日,山西晚報記者隨機採訪了太原部分市民和搬家公司,同時也和相關部門共同探討了這個問題。  走訪   市場混亂 遇到問題是常事  「我遇到過一次,特別讓人生氣。」太原市民何女士說,她前段時間搬家時,搬家公司的工人已經到了樓下,卻在看了家具等情況後要臨時加價。因為談不攏,何女士只能重新找了一個搬家公司。
  • 山西晚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啟動2020 「針心針意」大型暖冬...
    山西晚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啟動2020 「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 2020-11-30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侯小明:校企合作 讓更多職中生找到方向 - 山西晚報數字報
    「五指六點,五個手指頭加上大拇指的根部要託住託盤,大小臂呈90度,肘部離腰10釐米,走路時手臂自然擺。」  「現在大家來自己試一試。」  ……  這是近日太原旅遊職業學院金鑰匙班酒店與管理專業實際操作課堂上的一幕,上課的老師是愉園大酒店的副總經理侯小明。
  • 2020年2月號山西晚報封面人物|最美戰疫者:穿越生死線的山西白衣...
    2月25日,弓清梅好不容易騰出一點時間,接受了山西晚報記者的電話採訪。電話那頭的她,聲音有些沙啞,語速挺快,一個多小時的採訪中,不時有電話打進來,一些危重情況,還需要她給出處理意見。2月1日晚上10點接到通知,2月2日中午,弓清梅就和118名山西醫療隊成員登上了飛往武漢的航班。
  • 全長229.5公裡、用時兩天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記者得知此事採訪到他們時,雖然騎行活動已經結束,但回想起那兩天半的經歷,大家依舊感慨頗多,有人做了美篇發到微信群裡,讓更多的騎友們分享他們的苦與樂,有的剪輯了短視頻,發到抖音上,讓更多外地人知道太原市有這樣一條紅藍相間的自行車公路。他們紛紛表示,這一趟雖然辛苦,但是路上的風景更美,勝利挑戰自我的感覺更好。  9月14、15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其中多名騎友,聽他們講這一路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