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人會搶購衛生紙?回顧47年前的謠言惑眾

2020-10-18 真紅塵浪客

近期許多謠言、假新聞跟著滿天飛,日本社會似乎也受假新聞所苦,竟也因為網絡瘋傳「口罩與衛生紙原料相同」、「中國不出口原料」等謠言引發「衛生紙之亂」。其實日本社會因謠言而讓社會集體陷入瘋狂已不是第一次,光是1973年就有2次類似的事件。

  

  

一、1973年也曾發生衛生紙之亂

其實1973年,日本也曾發生過「衛生紙之亂」,源自當時中東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等國正爆發激烈戰爭,導致「第一次石油危機」。當時以阿拉伯國家為首的國際石油組織為了打擊以色列及西方諸國,宣布石油禁運,導致油價不斷飆漲,世界各國經濟都受到嚴重衝擊,日本的GDP更是下降了7%。當時各種物價都受到了嚴重影響,而日本經濟大臣也出來呼籲節用民生物資,還說了「請節約用紙」。

  

  

在商家刻意渲染及媒體一窩蜂報導下,讓民眾以為衛生紙要沒了,引發瘋狂搶購潮,導致衛生紙價格翻漲,即使後來政府闢謠仍無法阻止瘋狂搶購的民眾。最後只好透過訂製特別法令來解決。

二、「豐川信用金庫事件」源自女高中生的閒聊

不過在同一年,日本也爆發了一起因誤傳謠言而引發的擠兌風潮,一天之中就被搬走了26億現金,史稱「豐川信用金庫事件」。從這起事件,我們可以清楚了解,謠言是怎麼被傳出去的。

1973年在日本愛知縣的豐川市,3個女高中生正在公車上閒聊,A女高中生跟其他兩位同學分享,畢業後決定在豐川信用金庫工作,此時BC卻對A說「豐川信用金庫好像很危險喔!」

  

原本只是一段不經意的閒聊,但A仍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擔心,於是她問親戚D:「豐川信用金庫很危險嗎?」

D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危險,於是就打電話問家住在豐川信用金庫附近的親戚E,而親戚E這時正在與經營美容院的朋友F在一起,於是也向F說「豐川信用金庫好像很危險」。

而F又對親戚G說「豐川信用金庫好像很危險」,但剛好被經營洗衣店的H聽到,H則又事告訴了她的妻子I

I可能是市區裡的大聲公,沒多久全市的婆婆媽媽全都知道了,而這句話也從原本的「豐川信用金庫很危險嗎?」變成了肯定句「豐川信用金庫很危險」。接下來幾天,這個消息被一直擴散出去。

三、一句閒聊傳7天,引爆恐怖後果

在女高中生閒聊後的第7天,一位不知道謠言的J打電話跟妻子說「從豐川信用金庫領出120萬」,但她其實只是工作上需要。不過這件事情被H聽到了,以為是這家銀行即將倒閉,連忙告訴妻子I,I又告訴全世界。一時之間爆發嚴重擠兌潮。謠言甚至越來越誇張,許多腦補都出現了,像是「倒閉原因是有職員挪用5億存款」、「理事長自殺了」等等。導致這家銀行一夕之間被領了26億日元現金。

  

後來銀行為了安撫人心,還召開記者會、疊出鈔票山,謠傳已自殺的理事長還親自現身,告訴客戶這家銀行並沒有要倒閉,風波才逐漸平息。

當那個還沒有網絡的時代,就可以從3個女高中生的閒聊,到引發26億擠兌風潮,更何況是現在網絡時代,訊息傳播往往更快更廣。回顧這起事件,也讓人好好省思該如何過濾每天接收到的上千百條訊息到底是真是假。

相關焦點

  • 面對疫情,日本為何要搶購衛生紙?同樣的事情,1973年也發生過!
    疫情當下,很多國家出現了搶購食物或者是口罩的情況。當然了,日本也不會例外。除了搶購日常生活用品之外,日本還出現了另外一個現象——搶購衛生紙。▲73年搶購熱潮。說到衛生紙的使用量,日本排在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一個小小的日本,為何會使用這麼多的衛生紙呢?不要想歪了,這是由日本特殊的文化和背景決定的。
  • 為何最近很多外國人都在搶購衛生紙?
    相信國內不少人看到此類新聞會感到很好奇,囤吃的喝的都能理解,為啥外國人這麼喜歡囤衛生紙呢?  其實,不少外國人對此也感到困惑。一位澳洲網友就在Reddit論壇上發問——「一個嚴肅的問題,為啥人們在買衛生紙?」  這位網友說,囤罐頭食品、瓶裝水啥的都能理解,但為啥要囤紙?  外媒也注意到了這個現象,紛紛寫起了文章,分析背後的原因。
  • 為什麼外國人都在搶購衛生紙?
    隨著各國確診人數不斷增多,多國民眾開始搶購物資,其中澳大利亞民眾搶購衛生紙的新聞特別引人關注。相信國內不少人看到此類新聞會感到很好奇,囤吃的喝的都能理解,為啥外國人這麼喜歡囤衛生紙呢?其實,不少外國人對此也感到困惑。
  • 緊缺的是口罩,為什麼外國人都在搶購衛生紙?
    隨著各國確診人數不斷增多,多國民眾開始搶購物資,其中澳大利亞民眾搶購衛生紙的新聞特別引人關注。據BBC報導,上周末澳大利亞出現首例本土死亡病例,確診病例數不斷上升,當地人感到很恐慌。官方指南建議人們保持衛生、勤洗手,如果需要可以囤些食物和日常用品。令人意外的是,衛生紙銷量暴增,比長保質期的食品等更受歡迎。
  • 為啥外國不鼓勵戴口罩,卻在瘋狂搶購衛生紙?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受民眾搶購潮影響,熊本市在衛生紙和紙巾等日用品方面出現缺貨,有的商店在衛生紙區還貼出告示:「每人最多只能買一個」。據BBC報導,上周末澳大利亞出現首例本土死亡病例,確診病例數不斷上升,當地人感到很恐慌。
  • 疫情當前,為什麼世界人民都在搶購衛生紙?
    隨著各國確診人數不斷增多,多國民眾開始搶購物資。如果說,前段時間中國民眾搬空了超市的消毒液和衣物除菌液,外國民眾們卻搬空了超市的衛生紙。一時間,各大超市的衛生紙被瘋狂搶購,貨架上空無一物。手推車超載和超市的空貨架照片一度上了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相信許多人看到這類新聞會感到滿臉問號。
  • 為防控疫情我們都搶口罩,為何日本人搶衛生紙?10倍價格都買不到
    但是搶口罩之外的很多東西有時候就不太讓我們理解了,尤其是有些人搶的東西實在讓人都不理解。比如說鹽,當然今年這次疫情搶鹽的人很少,幾乎沒聽說過搶鹽的新聞。有的人說為什麼今年不搶鹽了?因為17年前非典時候搶的鹽現在還沒用完。
  • 衛生紙多到要出口,日本人為什麼還要跟風搶購?
    搶購,源於不安。  繼日本人搶購衛生紙導致到處缺貨之後,歐美人也開始搶購衛生紙了,有人甚至為了搶衛生紙大打出手。  原先的口罩限購,如今演變成了限購衛生紙。  繼日本人搶購衛生紙導致到處缺貨之後,歐美人也開始搶購衛生紙了,有人甚至為了搶衛生紙大打出手。  原先的口罩限購,如今演變成了限購衛生紙。
  • 為何外國人都在搶衛生紙?6種解釋這個最靠譜
    當疫情在世界多個地區暴發的情況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地,出現了一個讓中國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搶購衛生紙。搶購場面異常激烈,有百米衝刺搶廁紙的,也有為一提廁紙開打的。估計在歪果仁眼中,廁紙不是如廁用紙,而是戰略物資。
  • 為什麼外國人要搶購衛生紙?
    加拿大居民在搶購衛生紙↓↓美國居民在搶購衛生紙↓↓英國居民也在搶購衛生紙↓↓此前,面對民眾瘋搶衛生紙,日本政府特地提醒居民不要囤積衛生紙,並對「衛生紙短缺」進行了闢謠。相信國內不少人看到此類新聞會感到很好奇,囤吃的喝的都能理解,為啥外國人這麼喜歡囤衛生紙呢?其實,不少外國人對此也感到困惑。一位澳洲網友就在Reddit論壇上發問——「一個嚴肅的問題,為啥人們在買衛生紙?」這位網友說,囤罐頭食品、瓶裝水啥的都能理解,但為啥要囤紙?
  • 為啥搶購衛生紙?各國消耗排名來了!看看中國排第幾?
    在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之際,衛生紙在不少國家脫銷,除了食品、水和防護用品外,大眾紛紛搶購衛生紙,一時間平時不起眼的廁紙卻成了不少國家民眾眼中的「硬通貨」。全球幾乎所有的超市衛生紙都被搶購一空,網上也是經常缺貨。
  • 搶不到口罩搶衛生紙?美、日、澳的這波操作看不懂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受民眾搶購潮影響,熊本市在衛生紙和紙巾等日用品方面出現缺貨,有的商店在衛生紙區還貼出告示:「每人最多只能買一個」。定位顯示是澳大利亞雪梨、網名叫SonwKiss雪妍的網友表示:澳洲這幾天多了兩例從伊朗入境的確診案例,結果超市就被搶空了,首當其衝的就是衛生紙和罐頭食品……日本新生堂藥店的店長森山對媒體說,一般店鋪中午之後就無法再買到廁紙,同時還有人利用這一暫時缺貨的情況,在二手市場高價倒賣衛生紙。
  • 衛生紙像金子一樣珍貴?疫情面前,不止日本人,美國人也在大量囤紙……
    這不禁讓很多人產生了疑惑:日本人和美國人為什麼如此青睞囤衛生紙呢?事實上,和口罩不同的是,衛生紙在防疫面前並不能起到什麼的特別的作用。而日本人和美國人之所以如此瘋狂的囤紙,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怕缺貨。日本人均每年消耗91卷廁紙,位居全世界第四。對比之下,這個數目在中國僅為49。也就是說,美國人平均約2.6天就用掉一卷衛生紙,日本人則平均每4天用掉一卷,而中國人平均7.45天才用掉一卷衛生紙。那麼前兩者是怎麼用掉這些紙的呢?
  • 日本人的「衛生紙依賴」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許黛如]日本本就是紙巾消費大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衛生紙的消費也隨之激增。日本民眾繃緊了神經,先是排隊買口罩,近日又演變為搶購衛生紙。幾乎一夜之間,各大超市、藥妝店的衛生紙被搶購一空。各地不得不採取限購策略,日本政府也趕忙安撫民眾,曰「庫存充足」。
  • 澳大利亞紙民眾搶購紙製品最先脫銷
    澳人開始瘋狂囤貨 為何紙製品最先脫銷?(圖/澳新網頁面截圖)澳人瘋狂囤貨 首先脫銷竟是它報導援引澳新網4日報導稱,上周,澳洲總理莫裡森警告表示,所有跡象都表明世界很快將會進入「病毒大流行的階段」。為了應對這次疫情,專家建議澳洲人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並且確保家中的食物和藥品儲備至少夠維持兩周的時間。在山火和洪災等人們可能被迫長時間待在家中的期間,也會推出類似的建議。昆州大學的病毒學專家麥凱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建議人們囤積必需品,比如處方藥,廁紙,衛生紙和罐頭食品,但他也強調沒有必要囤積物資。
  • 為什麼是衛生紙?
    來源:新華社最近,顧客在澳大利亞超市為搶購衛生紙大打出手甚至拔刀相向的新聞衝上熱搜。隨著澳國內確診病例數不斷攀升,民眾開始去超市大量採購食品和生活用品。連日來,除了澳大利亞,美國、日本、紐西蘭、英國、加拿大等國民眾也加入「搶紙大軍」。這次衛生紙「搶購風」究竟從何而來?澳大利亞專家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給出了各自見解。墨爾本大學社區減災管理項目組成員布賴恩·庫克分析稱,人們喜歡在感到危險時做點什麼,囤積衛生紙相對便宜。而且大家覺得要是得了流感或類似疾病,也會需要用到很多紙巾。
  • 搶購衛生紙,錯了嗎?
    在被世界衛生組織點名為當前疫情「震中」的美國,最搶手的生活必需品竟是衛生紙。美國紙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月28日至3月21日,美國人在衛生紙上的花費超過14億美元。僅上周,美國衛生紙類廠商的淨收入就超過3.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23%。這個行業是疫情之下百業蕭條的美國為數不多逆勢增長的行業。
  • 只有日本人瘋搶廁紙?發明廁紙以前,人類都用什麼擦屁股?
    在2700年前的茶杯上,畫著男人蹲著使用「佩索伊」的情景。另外,猶太教的聖經《塔木德》中,也出現了「佩索伊」。 相比之下,古埃及人也喜歡隨身攜帶小石塊。 前往金字塔的人們,口袋裡經常會先裝幾粒小石子。
  • 謠言引發日本民眾搶購紙類消耗品
    人民網東京2月28日電(吳穎)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的蔓延,社交媒體上出現了「紙作為製造口罩的材料,目前需求緊張」、「無法從中國進口製造紙的原材料」等傳聞。受此影響,日本民眾開始搶購紙類日用品,日本全國範圍的藥妝店和超市等衛生紙、面巾紙、廚房用吸油紙等出現脫銷情況。據日媒採訪調查,相關業界團體稱此類言論「完全是謠言」。
  • 搶購日本藥:中國人圖什麼?
    高精尖」的稀罕藥,國人最愛的是治療頭疼腦熱、蚊蟲叮咬的大眾藥一說到去日本搶購藥物,恐怕不少人會覺得國人買的是在國內買不到的「高精尖」藥物。不過,中國大眾去日本搶購的可不是這些,而是單價在幾十塊人民幣左右的家庭藥。在網際網路上流傳著一個清單,叫作「去日本不得不買的12種神藥!」,這其中包括眼藥水、創可貼等等。細看這些藥品的種類和用途,真的都是藥品界的「家常菜」,非常地大眾化,家家戶戶的藥箱裡總得備點同類用途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