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身體上唯一一個沒有痛覺神經的器官,當發生病變後並不會感覺到肝區疼痛。隨著病情發展,肝病發展到中晚期時可牽拉肝包膜,導致右上腹部有不適感和隱痛。多種因素可引起右上腹部疼痛,如膽囊結石、炎症或膽囊息肉,還有肝硬化以及脂肪肝等,也有的肝病可引起肝區疼痛。
哪些肝病可引起肝區疼痛?
1、脂肪肝
跟其他肝病相比,脂肪肝是較輕微的疾病,也是可逆的。患有脂肪肝時肝臟變得腫大,肝包膜過度伸張,進而刺激肝包膜上的感覺神經,引起肝區疼痛。
2、肝臟急性炎症
肝炎處於急性期時肝區易感覺到疼痛。患有急性肝炎時,肝細胞可伴有或輕或重的炎性腫脹,進而使得肝包膜繃緊,刺激感覺神經末梢,最終引起肝區疼痛。另外也有一部分肝硬化病人伴有肝區疼痛,通常呈現肝區隱痛。
3、肝膿腫
肝臟出現膿腫時可引起肝臟腫大,一般肋間隙有局限性水腫,同時有一定的壓痛感。
4、肝癌
因為癌細胞生長速度比較快,當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可增大肝包膜張力;肝癌浸潤肝包膜時可引起肝區疼痛。肝區疼痛是肝癌中晚期的典型症狀之一。
肝病患者如何做好生活調理?
1、注意起居有常
慢性肝病病人需順應生物鐘規律,做到按時起床,按時入睡,合理安排睡眠和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身體太勞累。只有保持規律生活,才能在大腦皮質上生成條件反射,維持各個內臟器官正常運轉,利於肝功能恢復。
2、保證有足夠睡眠
慢性肝病患者不能讓身體過度勞累,但也不能太安逸。因為長時間躺著或坐著會降低新陳代謝速度,使得消化吸收發生障礙,易引起氣血不暢。睡覺時需採取右側臥姿勢,避免心臟受到壓迫,而且也能促進胃腸道排空,利於全身肌肉放鬆,進而讓人們睡眠更加安穩舒適。下午4點之後不能喝濃茶、濃咖啡以及刺激性飲料,以免影響晚間睡眠。注意飲食清淡,不能吃得太鹹和太飽。
3、調節好情志
過度悲傷或焦慮等可傷害肝臟,因此需保持積極樂觀心態,避免悲觀和消極的情緒。過度抑鬱緊張或情緒波動大可紊亂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使得器官功能調節發生障礙,進而影響肝功能康復。平時需培養寬廣胸懷,不能太計較得與失,以樂觀心態面對一切,這樣才能增強免疫功能,利於機體康復。
溫馨提示
不管患有哪種肝病都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不能自行用藥,以免引起藥物性肝炎,使得病情加重。平時注意飲食衛生,合理安排一日三餐,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增加肝臟消化負擔。儘量不要吃加工食品,因為其中含有防腐劑,可損害肝臟。多參加體育鍛鍊,如快步走、慢跑或跳繩等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環,讓肝臟得到足夠血液滋養,利於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