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老舊手搖式電話機引注目,通話原理連攤主都不知

2020-12-16 世相觀影

每到周末開市的滄州火車站古玩市場,可謂包羅萬象,各種古舊東西紛紛登場。1月27日上午,一中年男子擺出一堆舊貨,舊錄音機、裁紙刀等,這些也成了古玩?一堆二手貨中,一部老舊的電話機引人注目,不時有人蹲下,拿起看上兩眼,這貨確實有年頭了。

拿在手裡,感覺這個電話機比現在的固話機要重上很多,顯然內部有金屬構造。電話機沒有按鍵,右側面有個搖柄。看上去就跟影視劇中出現的電話一樣,每次打電話,用手抓話筒,另一隻手使勁搖上幾圈,之後才能通話。

人們不解,問攤主這東西沒有按鍵,怎麼知道給誰打通話呢?攤主被問得一頭霧水,他說,這東西是他走村串戶淘來的,至於工作原理卻並不清楚。

一位老先生看了說,這種電話機他年輕時用過,那得是上世紀70年代的事兒了。那時這可是相當珍貴的東西,一個村都不一定有一部,只有部分經濟條件好的村才會在大隊部裝一部。當然,在城裡這東西要常見一些,工廠單位甚至經濟條件好的家庭都有。

這種話機內部有小發電機,用手搖搖柄才會產生電流,有了電才能接通接線員,然後再讓接線員接通想要接通的電話。隨著時代的變遷,通訊技術突飛猛進。很多偏遠的農村甚至還沒見過固定電話就已經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了。這個老舊的手搖式電話機已成為時代的印記。

相關焦點

  • 手搖式電話機 手搖式手電筒 都可以借給語文張老師教發電原理(圖)
    張老師尋思半天,想到了手搖式電話機,因為這種電話機的發電原理和發電機的原理是一樣的。可這種古懂式的電話機市場上已經不多見,一時很難找到,情急之下,他打電話給快報熱線,看看誰有這種手搖式電話機(詳見3月26日快報第5版《語文老師代上物理課想找手搖式電話機講解發電原理》)。  不少讀者看到這則消息後,打電話來想幫幫張老師。  「張老師敬業的,代課都這麼負責,讓人敬佩。
  • 這老式手搖電話機,用起來究竟有多麻煩?
    手搖發出來的電,只是用來發送呼叫或結束通話的信號的。通話所需要的電能,來自電話機內置或外接的電池。二、1876年電話剛發明時,是這樣點對點直接連接的。但電話用戶數量越來越多。如果所有電話機,都要兩兩直連,所需要的電話線就太多了。
  • 手搖電話機 搖出一段難忘的歲月
    晉江新聞網6月20日訊  在戰爭電影中我們時常見到這種鏡頭:劇中人手抓電話側面的一個搖把,使勁搖幾圈,緊接著用電話機和對方講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這種手搖式電話機就陪伴晉江紫帽鎮張園村的蘇友財度過了一年又一年,直到現在人手一部甚至幾部手機的通信發達時代,他還捨不得扔。  近日,記者來到蘇大伯家中,他搬出了家裡收藏多年的黑色手搖電話機,聽筒、搖把、電線等都很齊全,幾乎沒有損壞。「以前打電話都要先這樣搖幾下,接通接線員後要告訴接線員自己要和誰、哪個單位通話,對方才能幫你轉接。」
  • 手搖電話機 「搖」過的「下海」歲月
    這部電話機見證了他年輕時通過繪畫手藝創業的輝煌。   8月11日,記者在市區豪域花園小區陸敬臣的家中,見到了這部黑色手搖電話機。經過歲月的洗禮,電話機已經陳舊,有些地方都掉漆了,但是聽筒、搖把、電線齊全,幾乎沒有損壞。看著這部電話機,陸敬臣感慨萬千。「以前打電話都要先搖幾下,接通後告訴接線員,自己要和哪個單位通話,接線員才能幫著轉接。」陸敬臣告訴記者,這部電話機當時在原宿遷縣陸集公社是第一部私人電話機。他裝電話的時候,在當地引起了轟動。
  • 那臺手搖電話機
    □曾權偉我珍藏著一部黑色手搖把電話機。上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在村裡當通訊員,主要職責是值守電話。當時,全村5000多人對外聯絡的通訊工具,就是這部黑色的手搖把座機。記得一個雨夜,村裡有個孕婦難產,是我把電話打到鄉郵電所,通過他們轉接到縣醫院叫來了救護車,採取措施後孕婦才轉危為安;我二伯深夜病逝那天,家裡想給在安陽工作的大姐報信,為了不耽誤時間,我與鄉裡總機溝通,長途電話從縣裡轉市裡,再轉到安陽,足足等了半個小時,才接通電話……那時候,電話線與廣播線架在同一個線杆上,遇到颳風雨雪天,兩根線經常纏在一起,電話打不通。
  • 手搖電話機該退出審訊室了
    其中,前兩起案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當事人都是被刑訊逼供屈打成招,最後都是因真兇落網而被無罪釋放;此外,在兩起案件的刑訊逼供過程中,手搖電話機都充當了刑訊逼供的工具。  據報導,在李久明案中,10名幹警分別在李久明手指、腳趾上捆綁了電線,反覆、輪流、長時間用手搖電話機電擊李久明,迫使李久明編造了「殺人」過程;在王樹紅案中,公安民警李光興用手搖電話機的正負極分別接在王的左右手大拇指上,對其進行電擊,迫使王樹紅作出了有罪供述。  手搖電話機的「殺傷力」有多大?
  • 掖在心頭的記憶|手搖電話機「搖」過的「下海」歲月
    宿遷網訊(記者 汪學飛)陸敬臣還保留著37年前家中安裝的一部手搖電話機。這部電話機見證了他年輕時通過繪畫創業的輝煌。8月11日,記者在市區豪域花園陸敬臣家中,見到了這部黑色手搖電話機。經過歲月的洗禮,電話機顯得陳舊,有些地方都掉漆了,但是聽筒、搖把、電線齊全。看著這部電話機,陸敬臣感慨萬千。
  • 英國老式電話機,你見過幾種?
    ▲貝爾與愛迪生創立的電話通信公司宣傳冊,圖片來自網絡萬萬沒想到,這兩家搶佔英國市場的外來企業最終都敗給了本土的單位——英國郵政總局(簡稱GPO)。▲圖片來源於網絡在英國通信行業起步的這個階段,電話主要以手搖式磁石供電和共電式電話為主,手搖式磁石電話的內部安有兩節乾電池做電源,並帶有手搖式磁石發電機,
  • 揚州老人收藏500部老電話 含晚清瑞典手搖話機(圖)
    記者在張老家中看到,這部看起來並不算大的手搖電話機,正是揚州製造。在電話機背面,一個小標牌印刻詳細:揚州有線電廠,1978年生產。  「手搖電話機又稱磁石電話,是世界第一代電話機,揚州這部手搖電話已有36年歷史了,從話機的品相和質感看,我都覺得極具價值。」張老介紹。
  • 電腦錄音電話機有什麼功能 座機固話連電腦錄音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怎樣用電腦錄音電話機,那麼電腦錄音電話機的功能有哪些呢?它有什麼特點呢相比其它錄音電話機?傳統的錄音電話機,是在電話機裡面內置一個錄音模塊和存儲晶片。這種電話機的優勢是不需要電腦,適合沒有電腦的場合。缺點也很明顯,錄音存儲在話機上,容量有限,回放與查找都是在電話機上,界面太小操作困難。
  • 傳統手搖式爆米花機原理解析 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
    對於80後來說,應該都吃過中國傳統的「大炮手搖爆米花機」爆出來的爆米花,那種味道,是現在的孩子所感受不到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不太衛生,還容易有鉛汙染的街邊小吃逐漸被淘汰,如今老式的爆米花機都被新的膨化工藝所取代。我們在影院看電影時,買上一份爆米花,在感受電影精彩的同時享受著爆米花的甜美,是再幸福不過的時刻了。
  • 揭陽普寧市一市場周邊佔道經營,而市場裡卻連一個攤主都沒有
    近日,有市民反映普寧市流沙東街道白馬商貿城綜合市場周邊道路出現佔道經營現象,影響城市環境。到底情況怎麼樣呢?昨天下午五點半,在白馬商貿城公交站附近路面,有商販正在擺賣農產品。擺攤攤主:別人都在這裡擺攤我就在這裡擺,大家都在外面擺攤的,人都在這裡出入,生意會比較好。在白馬商貿城綜合市場周邊,記者看到經營水產、肉菜等食品的商戶,將貨物擺放到了路面,還撐起了遮陽傘。
  • 手衝的福音-POLEX 手搖式磨豆機
    不論對於哪一種咖啡豆來講都是影響品質的重要因素。每一顆豆子,它首先是一顆種子,蘊含了萌出新生命的要素,經過烘焙,在結束掉這種不曾開始的潛能同時,迸發出沁人心脾的馥鬱香氣,之後,隨著時間的流淌,香味慢慢減少。如果你也曾親手炒過豆子,定會有一些總結不成語言的體會,香氣,其實是人類的感官,闡述著生命力,與其說是一種味道,不如說是對某種存在的感覺。
  • 半畝花田第四卷||夏凌雲《記憶中的手搖爆米花機》
    半畝花田第四卷記憶中的手搖爆米花機文/夏凌雲時光流轉,好多老物件都已消失,那天回家,路上不其然間發現記憶中的老式手搖爆米花機,那是八九十年代街頭常見的爆米花機,只是精簡改良了許多。二十多年前,小店門口的空地上,一群人圍著一個黑乎乎的像大炮一樣的傢伙。那時,只要聽說哪裡有爆米花,在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大家一傳十、十傳百的大吼幾聲,方圓幾裡的鄉親都能知道,想要吃的人就用小布袋裝著玉米粒或大米前往。
  • 樂高EV3第四講,手搖小車,理解發電原理
    、完成小車可以通過手搖來驅動小車前進後退2、理解小車發電的原理聯繫首先在上課之前我想問一下同學們,你們平時見到 的小車都是以什麼樣的動力方式讓它們行走的呢?那 你們有沒有玩過能手動發電的小車啊,老師告訴你們一 件有趣的事情,今天我們來做一個通過手搖發電的小 車,它能發電的原因就是通過我們手部搖柄的轉動,然 後電機內部進行切割磁感線產生電流。就是這樣發電的 這樣我們的小車就能行走了。接下來就是讓小朋友們跟 著老師一起來做這個有趣的實驗吧!
  • 電話機中的易損原件和故障實例
    當線路上受到雷電或高壓大電流衝擊時易造成二極體擊穿。常用二極體型號是1N4003.叉簧開關易出現接觸不良故障。當出現接觸不良時,迴路電阻增大,導致饋電電流不穩定電話機出現雜音。4.「水晶頭」插座接觸不良。
  • 簡易對講電話機電路圖
    本文介紹的對講電話機是採用清倉電話機座改裝成的。本機使用效果良好,可作短距離通話設備,供工礦企業單位和家庭使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6591.htm圖9.47.1是電話機接線圖,圖中的蜂嗚器可以自制,其電
  • 課例|復古電話機
    但今天要和大家聊聊通訊工具的爺爺級成員「復古電話機」,又叫「撥盤式電話機」。「電話」一詞原來是日本人創造的詞,當初中國人對這個舶來品 採取了英文Telephone的音譯,譯作「德律風」。後來「德律風」這種叫法終於消失。由於本世紀初年,一群在日本的紹興籍留學生曾聯名給家鄉寫回一封長信,其中詳細介紹了日本的近代化情形,魯迅也列名其中。
  • 科普貼:了解購買電話機的注意事項和關於電話機牌子的推薦
    科普貼:了解購買電話機的注意事項和關於電話機牌子的推薦電話機這個名詞小編覺得可能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已經是一種可以作為古董的物件吧,但是其實在很多城市的家裡都還是有電話機的存在的,其中當然也是包括小編的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