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送聯合國的禮,日本送鍾、德國送牆,中國呢

2020-12-25 史家霸唱

1945年10月24日,以中、美、蘇聯、法、英為首的五大常任理事,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籤訂《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現共有193個成員國,總部設立在美國紐約,這塊領土不屬於美國以及任何一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塊「國際領土」。

聯合國大廈從1949年開始動工,作為一個國際大廈,各國都紛紛援助修建,首次投入了6500萬美元,構建基本的構造,此後又陸陸續續投入了18.77億美元整修聯合國總部大樓。

安全理事會會議廳就是挪威送給聯合國的一份禮物,它是由挪威頂級建築師阿倫斯坦·阿爾內伯設計,大廳的油畫是挪威藝術家佩爾·克羅格親手繪製的,壁畫是一隻長生鳥從灰燼中重生,也象徵著第二世界之後的重建。

壁畫底部陰暗顏色的上方畫有色彩鮮豔的圖像,象徵著未來世界更加美好,這個會議廳不僅僅是一份禮,它背後的蘊含的意義更加非凡,在聯合國大廈前坪上,陳列了世界各國送給聯合國的禮物。

德國送給聯合國是一堵牆,這牆有著特殊意義,因為它的來自柏林,柏林圍牆建造於1961年,全長155公裡,1990年德國正式拆除柏林圍牆,並將柏林圍牆的一段遷移當中聯合國,它不僅僅是一堵牆,也是民主德國對冷戰無聲的控訴,提醒每個人不應該忘記歷史。

盧森堡送給聯合國的是一把左輪槍雕塑,只不過這把槍的槍管打了一個結,這是盧森堡在呼籲槍枝暴力,同時希望國際裁軍,象徵著和平,反對暴力。

除了盧森堡呼籲和平之外,蘇聯在1959年也送了一個類似的雕塑,名字叫鑄劍為犁,它是蘇聯藝術家葉夫根尼·武切季奇親手設計的,雕塑一手拿著錘子,另外一隻手拿著被錘子敲彎的劍,其寓意為將劍打造成耕田用的犁,呼籲著終結戰爭。

呼籲和平似乎是二戰參與國的象徵,因為日本在1954年送給聯合國是一座神社結構的鐘,名為「和平鍾」,這是60個國家的兒童收集起來的硬幣鑄造而成,這份禮物意義重大,聯合國每年都會舉行兩次敲鐘儀式。

第一次是在春分,也就是春季的第一天,另外一次是9月聯合國屆會開幕的那一天,後來聯合國在2001年,決定將每年9月21日定為國際和平日,春分敲響和平鍾是寓意新的一年每一天都是和平的。

當9月21日敲響時,是在提醒每個人在世界上除了戰爭以外,還有更多事需要我們去努力,以實現持久的和平。

中國在1974年也送了聯合國一份禮,這份禮是一座象牙雕塑,它由98位雕刻師,耗時兩年多用8支象牙雕刻而成,它所描繪的是1970年通車的成昆鐵路,這座象牙雕塑甚至還能看到火車裡面的細小人物,工藝的精湛讓人讚嘆。

除此之外,在1995年還送了一尊和平鼎,鼎是中國最高禮器,自古以來鼎就代表王公貴族,可以說只有聯合國有這種待遇了。

相關焦點

  • 各國送聯合國禮物反映背後文化:日本送鍾、德國送牆,中國送鼎
    ——〔泰〕努彎詹·拉納哥聯合國是一種團結的象徵,它維持的是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秩序。同樣,他也代表了整個世界。很少人關注聯合國總部的陳設,這裡其實大有玄機。因為代表全世界的原因,它的內部也包含了全世界的特色。日本為聯合國送的鐘聯合國的成立,也是歷盡波折的。
  • 送聯合國的禮物:日本送鍾,盧森堡送槍,而中國卻驚豔了全世界
    為了慶祝這件事,各國紛紛送去了自己的禮物,日本送了一口鐘,盧森堡送了一把槍,那麼咱中國送了啥呢?竟然還不止一樣! 那麼我國為何會挑選這份禮物送給聯合國呢?
  • 農村送禮有規矩,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
    農村送禮的講究,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禮向往來,這是一種基本的禮儀。當去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去吃酒席的時候,往往都會帶一些禮物過去的,這樣才顯得對這個事情的重視。中國是禮儀之邦,是很忌諱兩手空空去的,必須要帶點禮物去才行。就算是禮物不值錢,也總比兩手空空去要好一些,正所謂「禮輕人意重」也就是這個道理。不過,給別人送禮也是有講究的,如果送禮不當,那就會好心辦壞事的。關於送禮,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一份聖誕禮物引發的罵戰:「怎麼能送鍾呢?」「送鍾怎麼了?」
    但交換禮物活動結束後,兒子卻很不高興,表示老師罵他「怎麼可以送鍾(終)呢?很不吉利」。社團氣氛瞬間變得尷尬,兒子表示,拿到禮物的同學堅持要給他一塊錢當作是買的。最後,母子決定補送一個斜背包,但這名媽媽對於老師的反應感到非常不解,「我想問真的要禁忌那麼多嗎?聖誕節不是西方的節日嗎?」。
  • 蔡英文過境美國,德克薩斯州長給她送了一口鐘……
    請注意,他向川普學習,都是直接稱蔡省長是「臺灣總統」,外交無小事,這是公然違反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第三,當然,蔡省長也別得意。隨後,兩人微笑著互贈禮物,蔡省長送了州長先生一個花瓶,州長欣然接受,立刻回贈了一個標有德州徽章的鐘。請注意,送了蔡省長一口鐘。可以想像一下蔡省長當時尷尬的表情。畢竟,再好的鐘,也就是鍾。
  • 職場英語口語:送結婚禮物不能送鍾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職場英語口語:送結婚禮物不能送鍾 2012-12-14 14:20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全世界都在過聖誕節,但只有中國送的禮物最特別
    俯仰間,全世界就要開始準備辭舊迎新。在這個隆重程度堪比「中國春節」的日子裡,可不是只有全世界同款的聖誕老人和聖誕樹喲,如今幾乎全世界的人民都加入了聖誕大軍。聖誕禮物意味著新年的祝福,過聖誕節禮物可是重頭戲!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盤點盤點各國聖誕節的過法。
  • 蔡英文過境被送鍾,州長同志你是故意的
    隨後,兩人微笑著互贈禮物,蔡省長送了州長先生一個花瓶,州長欣然接受,立刻回贈了一個標有德州徽章的鐘。請注意,送了蔡省長一口鐘。可以想像一下蔡省長當時尷尬的表情。畢竟,再好的鐘,也就是鍾。我看到觀察者網還特意搜集了一些臺灣網友的評價,無一例外都覺得很驚詫。美國人真會玩,真把蔡省長玩了一把。
  • 今年過節,送(收)不送(收)禮啊?
    9月10日又是一年教師節,對於很多學生家長來說,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送什麼程度的禮,成了一件讓人糾結和焦慮的事情。送不送令家長心煩,收不收讓老師為難。對家長來講,送什麼禮、如何別出心裁送禮並引起老師對孩子的「照顧有加」需要精心設計,更有甚者還焦灼於長遠考慮,操心教師節送了,那麼往後的中秋節、春節還送不送?要是說不送禮吧,心裡又不踏實,害怕大家都送了,只有自己不送,擔心孩子會不會被老師忽視。
  • 乾隆皇帝過生日,外國人給他送「鍾」,他為何滿臉高興還連聲說好
    現代人每逢年節走親訪友送禮是常事,可送禮也有講究,最大的禁忌就是不能送鐘錶之類的東西,原因就是「送鍾」與「送終」諧音,聽起來不吉利。可是乾隆皇帝卻一生被「送鍾」N多次,他不僅欣然接受,還連聲說好。如此愛面子、講排場和避忌諱的乾隆皇帝,怎麼就對「送鍾」不加以避諱呢?
  • 滿月禮送什麼?送這些,實用還有好寓意
    表哥家的寶寶馬上就滿月了,作為小姑姑的我當然是要送小侄女一個貼心的滿月禮了,但到底要送什麼好呢?在經過在朋友的徵集,結合自己網上做功課,終於總結出這三個很合適的滿月禮,有實用款和常用款、更有祝福款,雖然每個地方的風俗都不太一樣,但是這三種選擇,都很適合做為小寶貝的滿月禮。
  • 滿月禮送什麼?送這些,實用還有好寓意
    表哥家的寶寶馬上就滿月了,作為小姑姑的我當然是要送小侄女一個貼心的滿月禮了,但到底要送什麼好呢?在經過在朋友的徵集,結合自己網上做功課,終於總結出這三個很合適的滿月禮,有實用款和常用款、更有祝福款,雖然每個地方的風俗都不太一樣,但是這三種選擇,都很適合做為小寶貝的滿月禮。
  • 春節禮品榜:古人春節送什麼禮?
    以腦白金為鼻祖,中國春節禮品市場迎來了火爆的年代。不少企業都專門推出了定位為「禮物」的產品,在春節前夕掀起了禮品戰。  有人認為,送禮要送實用、送健康;也有人認為,送禮要送出派頭、送出新意;還有人說,送禮重不在禮,而在於傳承春節年俗。
  • 收到中方送的新年大禮後,默克爾轉憂為喜,吐露心聲:充滿希望
    自2005年當選總理以來,在默克爾帶領下,德國經濟長期在歐洲一枝獨秀。截至2019年,德國貿易順差連續4年排名世界第一,達2930億美元。同樣在默克爾帶領下,歐盟成功挺過次貸危機、冰島等國債務危機引發的歐債危機。其堅毅果敢,巾幗不讓鬚眉,被譽為德國的「鐵娘子」。
  • 磚論壇說「禮」 送與不送說法多
    ……國人一向把過年看成是送禮的最佳時機,然而,對於送禮,人們的看法和觀念卻不盡相同:有人認為禮尚往來是國人的傳統美德,禮物越重越能表達誠意;有人認為禮輕情意重,哪怕一張賀卡,也能表達綿綿情意;但也有人覺得過年送禮是一種陋習,有些禮物華而不實,是一種無端的浪費;更有人對送禮深惡痛絕,認為送禮滋生腐敗……對此,您怎麼看?過年非要送禮嗎?如果送禮的話,您認為送點兒什麼好?
  • 中秋送孩子禮就送成長
    中秋送孩子禮就送成長 有人說:中秋該「送禮了」。
  • 父親節送什麼禮物好呢 送長輩實用禮品排行榜
    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全世界公認的父親節,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父愛與愛父的態度……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易從網推薦父親節禮物備選清單吧。不管你的爸爸是事業型、酷炫型還是養生型爸爸,這些禮物送給他們都不會錯。父親節送什麼禮物好呢?推薦一:壽比南山
  • 「送鍾」為何成為民間交往的禁忌?從2000多年前一個小國滅亡說起
    經過深思熟慮,他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命令工匠鑄造了一口大鐘,鐘的口徑專門設計成與戰車的兩軌一樣的寬度。據《呂氏春秋》記述,裝載這口鐘的車子寬兩軌,周制一軌八尺,算起來車子的輪距相當於現在的3.696米,與德國的虎式坦克相仿,可見鍾之大。
  • 「束脩」之禮過時,今天送老師什麼好呢?
    「束脩」之禮過時,今天送老師什麼好呢?「束脩」(十條臘肉),就是孔子規定的拜師禮。時至今日,我們對教師的尊重和敬意依然不變,但束脩之禮卻已過時。那,今天的我們該給老師送些什麼禮物才能表達心意呢?最樸實的禮物——賀卡送賀卡之禮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流行開來。精選一張小小的賀卡,寫上熱情洋溢的祝福辭,不貴重但卻很有人情味。
  • 農村送禮有規矩,講究「喜不送傘,壽不送鍾,喪不後補」啥意思?
    既然都走動如此頻繁,參加這些,怎麼能兩手空空的去呢?所以送禮和禮金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國人又相當在意禮尚往來。其實說起紅白事的送禮,也是很有講究的,流傳在農村有一句順口溜,可以形象的概括這件事,就是「喜不送傘、壽不送鍾,喪不後補」。啥意思呢?我們分開來說。首先喜不送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