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多元化轉型不要急著追趕海爾美的,董明珠應該先從鄉村開始

2020-12-14 智家電

對於董明珠和格力電器來說,當前在推動格力從空調向全家電的多元化擴張過程中,不要急於去追趕海爾、美的等巨頭,說實話逆襲的可能性很小。相反,董明珠可以發揮格力的渠道優勢,從農村市場開始布局。

季辰||撰稿

近幾天,家電業最熱的新聞莫過于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動員9萬名員工開網店,以及她本人開網店不到一個月就賣了200多萬元的消息。

智家電打開格力電器商城官網、包括格空調及金字招牌「大松電飯煲」在內的冰箱、洗衣機、電暖氣等生活家電一應俱全。相比海爾、美的等領軍家電企業,格力當前逆襲雖然尚無希望,但在三四線的鄉村市場或將有所突破。

如果要買空調,相信許多消費者都會把格力放進備選名單中,中怡康時代公布的《2018家用空調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格力與美的、海爾分列市場TOP3,是名副其實的一線品牌,但當商家將格力冰洗等產品擺在消費者面前時,人們不禁要問,那麼多資深品牌,我為什麼要選格力?

不過用過大松電飯煲和空氣淨化器的消費者或許會認為,其產品的品質在二三線品牌中還算不錯的,可以考慮。這既歸功於產品較為優秀的品質,也得益於大松——這一與格力差異化品牌塑造。

可以說大松之所以深入人心,與當年董明珠在多家視頻媒體力推密不可分。如今廣告雖然少了許多,但是從「買淨化器送大松靜音風扇」、「買冰箱送電飯煲」種捆綁式營銷,到「全員銷售」,都是儘可能發揮現有營銷渠道的潛力,讓更多消費者感受到董明珠所說的「格力不僅僅只有空調」,接觸到更多格力家電品類,塑造產品口碑。

相對早已延伸多條產品線的老競爭對手美的而言,格力雖然有些遲了,但依然奮起直追……如今多品類格局已然形成,甚至要發展智能物聯網,宏大志向的確令人敬佩。但要想縮短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僅靠「朋友圈」效應和董明珠的個人魅力是不夠的,一切還要由產品本身競爭力決定,更重要的是定價是否與品牌「成長值」相匹配。

從晶弘冰箱來看,2018年10月,格力電器全資收購了合肥晶弘電器有限公司,據了解晶弘冰箱每年銷量約為100萬臺左右,主打的肉類超長保鮮功能,董明珠此前透露,格力向晶弘輸出了技術,提供了核心零部件,雖然晶弘冰箱在工業設計、功能設置、智能化等諸多方面有不少特色,但品牌影響力遠不如一線品牌,產品價格卻與美的美菱容聲相差不多,消費者作何選擇自然不必多說。或許塑造品牌仍然是格力衝向一線的重要抓手。

未來一段時期三四線城市或許是格力的機會。目前,我國白色家電行業一、二線城市市場已經進入火熱狀態,相比之下三、四線城市市場容量大、競爭小,三四線城市白色家電市場的消費能力提升顯著,白色家電廠家深耕三四線城市市場將成為未來5-10年的趨勢,農村家電市場前景也十分廣闊。格力或可抓如機會成為這一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品牌。

相關焦點

  • 是董明珠成就了格力,還是格力成就了董明珠?
    但格力是個例外,就像羅永浩和錘子手機、馬雲和阿里巴巴類似,董明珠的個人形象已經和格力的品牌形象深度綁定了。董明珠從2014年開始親自出任自家空調的代言人,曝光度不斷提升,隨著網際網路新零售的發展,董逐漸從一個集團中的總裁轉變為大眾眼中的網紅。
  • 海爾、美的、格力,家電江湖三巨頭
    但是到了2012年,海爾集團營收被美的和格力反超,2012年成了分水嶺,為什麼在這一年海爾就落後了呢,因為至一年依託網際網路轉型美的、格力取得較好的成績,而在這波網際網路的浪潮中,海爾沒能第一時間跟上。在這還要說一點原因的就是企業的CEO。
  • 格力往多元化發展,美的發展智能家居,未來家電行業會如何發展
    而格力和美的,一直都是國內家電行業的代表。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美的和格力實力相當不分高低。格力一直專注於空調領域,美的相較發展的比較多元化些。對于格力而言,產品和渠道銷售方面不容置疑。在保證市場份額不會縮減的同時,格力不斷的釋放出好消息。一直以科技為核心發展,隨著決策層懸念的公布,格力也沉穩下來。
  • 格力補多元化,美的補高端,海爾智家呢?
    從最近的動作來看,家電巨頭們正加緊布局,彌補發展中的短板:格力再建冰洗工廠補「多元化」的布局,美的則以COLMO切入,發力高端品牌,彌補10多年前落下的功課。相對于格力、美的發力的多元化與高端化,海爾智家又在幹什麼?海爾智家則繼續換道生態品牌建設,全力聚焦智慧家庭場景體驗的開發與建設。
  • 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格力電器難再「養尊處優」
    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市場報網絡版表示,不要讓權力過於集中在一個人手中,這樣對公司的規範化和治理結構是有好處的;否則什麼都是董明珠的一言堂,這就增加了格力電器的經營風險。事實上,從格力電器實際的管理情況來看,董明珠對于格力電器的把控與影響著實難以磨滅,而這也成為董明珠被指「自戀」的來源。
  • 追趕三星——中國家電巨頭闖關時刻
    所以,要不要多元化,本身不是問題。關鍵在於,多元化的邊界在哪,而決定邊界的,則是中心點的發散力。過去,海爾的拳頭產品是冰箱、洗衣機。但現在,無論是從市佔率還是口碑上來看,它們已經很難向市場揮出有力的一擊。有種觀點認為,是多元化分散了海爾對核心產品的投入。
  • 格力的「陣痛」與「頭痛」
    一位常年往返於廣東與湖南的經銷商告訴「螳螂財經」,從2019年開始其實就已經有了這個苗頭,三大白的格局倒是沒怎麼變化,但是有些白電確實難賣了。「感觸最深的是格力,空調業務上半年被美的超越,董明珠心裡肯定急,結果搞直播又碰到了渠道商吐槽,這肯定是一個硬傷。」
  • 白色家電巨頭扎堆 美的 海爾轉型高端 格力電器布局多元
    從價格結構來看,健康功能表現出較強的溢價能力,消費者品質追求仍在,線上市場低價低質的標籤開始被淡化,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產業的高端需求保持上行。  家電產業分析師劉步塵對消費日報財經頻道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家電企業都在往高端化方向轉型,總體看轉型效果較好的是海爾,比如,海爾旗下的卡薩帝品牌已經成長為不少人心目中的具有國際範的高端品牌。
  • 中國家電海爾、格力、美的三巨頭在全球影響力如何?
    總的來說,海爾遙遙領先。 總的來說,海爾名列前茅,而美的和格力則輪流交換第二、第三名的位置。一、海爾的轉進成立於1984年的海爾集團,起步時從德國利勃海爾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又仿效日本的精工製造,提出了「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文化理念。
  • 格力的空調,為何拉不動業績了?
    一位常年往返於廣東與湖南的經銷商告訴「螳螂財經」,從2019年開始其實就已經有了這個苗頭,三大白的格局倒是沒怎麼變化,但是有些白電確實難賣了。「感觸最深的是格力,空調業務上半年被美的超越,董明珠心裡肯定急,結果搞直播又碰到了渠道商吐槽,這肯定是一個硬傷。」
  • 家電下半場:美的、格力、海爾三巨頭開啟戰略變革時代
    數據來源:奧維雲網  美的、格力、海爾的戰略  面對這樣的數據,美的、格力、海爾的幾位領頭人都沒閒著,該轉型的轉型  海爾:國際化品牌戰略持續 或將淪入「啃老」時代  再來看海爾,與美的同樣採取多元化戰略,但不同的是,海爾在多元化品類上還畫了個「九宮格」,拿冰箱為例,海爾有高中低三個層次,高端如卡薩帝,中端如海爾,低端如統帥,而美的雖也有層次,但都是美的冰箱。
  • 董明珠:格力已是多元化企業 專業化和多元化本質沒區別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董明珠最新資訊 > 正文 董明珠:格力已是多元化企業 專業化和多元化本質沒區別
  • 本周家電圈:董明珠當選格力電器非獨立董事,海爾推新風空調
    2018已經過去,美的和格力兩家白電巨頭也發布了2018年業績預告。從他們給出的「成績單」來看,去年的成果較為喜人。1月16日,2018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峰會暨「好產品」發布盛典於北京召開。多款好家電產品亮相,也為消費者提供全新購物依據。1月16日,海爾新風自清潔空調正式在南京亮相。這款新品不僅擁有空調的功能,還可起到新風系統的作用。
  • 國產家電排名出爐,美的力壓格力拿頭籌,小米被「黑馬」踢出前四
    美的擠下格力成為榜首,海內外市場表現良好在上榜的企業中,美的集團以5100億的市值拿下了冠軍,超過了之前一直穩居第一的格力電器。這樣的成績和他自身優越的實力脫不開關係。這些年,美的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獲得的專利數量處於行業的領先地位。
  • 疫情下的中央空調,美的、海爾、格力都如何應對?
    從觸網層面來看,格力、美的、海爾均有線上操作,但思路卻各有不同。   格力通過「董明珠的店」不賺錢賣口罩,而美的則按照會員等級的不同贈送數量不等的口罩。皆是先預約後發貨的操作,讓兩家的線上平臺一度被擠爆,不僅增加了用戶粘性,也為自家線上平臺強勢引流。  從京東3月20日給到的數據來看,在家用中央空調領域,5匹一拖四和3匹一拖一產品,成為最受歡迎品類。在品牌方面,市場份額TOP3分別是海爾38%、美的28%、格力24%,佔據了90%市場話語權。
  • 2018年最新10大空調品牌排行榜,海爾、美的、格力到底誰是一哥?
    一、格力我不論證格力是否真的像它廣告所說「掌握核心科技」,也不想討論作為掌門人的董明珠紅遍中國,但就格力空調連續十一年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成績單,就足以說明用戶的認可度,當然格力空調價格也最高。二、美的有很多人說美的都是貼牌代工,小編沒有調查過,但美的多年來收購了很多家電企業的業務,買了當然就是自己的了,不上代不代工。不過空調肯定是自己生產的,其實美的做空調比格力早了將近10年,是中國生產空調比較早的一批企業之一。
  • 新手機3天銷量不足300,格力IoT轉型的陣痛
    如果超過的話,雷軍希望董明珠能賠償自己一元錢,董明珠回應稱如果超過願意賠10億。最終在5年後的2018年,格力以總營收1981.2億元擊敗小米1749億元,董明珠贏得了賭局。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事情。 雖然格力以微弱的優勢贏得了賭局,但也完全可以看得出小米所打造的以手機為核心的生態鏈,成長潛力有多大。
  • 格力學習小米和奧克斯,以價格戰強攻海爾和美的佔優勢的冰箱市場
    面對奧克斯和小米依靠價格戰強勢崛起,空調兩強之一的美的終於也加入了戰場。從今年618開始,美的跟隨小米和奧克斯在線上空調市場猛打價格戰,其在線上空調市場一度超越奧克斯奪得市場份額第一名。導致如此結果,與美的在業務多元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分不開,空調業務佔其營收的比例只有四成多,冰洗和小家電等業務佔其營收的比例超過五成。格力在空調市場發起價格戰後,美的選擇跟隨,依靠冰洗、小家電等業務的收入增長彌補了空調業務的損失,最終美的的營收僅出現輕微下滑,這讓格力認識到了業務多元化的重要性。
  • 董明珠說:「另一個格力」出現了!
    通過直播,格力小家電等產品越來越受歡迎,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   雙線聯動推進「新零售」轉型    當晚,在董明珠直播的同時,格力位於廣東10個城市的30家線下門店也在同步直播。當董明珠和嘉賓一起在直播間使用蒸烤雙能機製作美味菜餚時,線下門店裡的消費者也在同步體驗格力產品。   「體驗」正是格力「新零售」的關鍵詞。
  • 格力開賣首款5G手機,董明珠「手機夢」緣何如此執著?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5G浪潮席捲下,格力正在努力推動多元化戰略發展,手機將是格力多元化以及智能家居戰略的組成部分,格力懷著兼顧家電與手機兩個戰場的野望。目前,除了手機,格力在生活電器、高端裝備、通信設備等其他板塊的多元化發展均在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