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不利,寶媽們不要再犯了,別毀娃還不自知

2020-10-12 上官媽育兒

執筆:張蒙

定稿:蘇子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管是性格養成,還是三觀的樹立,爸爸媽媽的一些行為都會對下一代帶來深遠的影響。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但由於父親母親的性別存在差異,在養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母親的言行舉止更容易在生活中給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作用。

案例

幸孕姐同事王姐是個名副其實的「嚴母」,從小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嚴格,什麼事都必須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如果達不到就會給予一定的懲罰。

雖然在這種教育方式下,王姐的孩子在學習上表現確實很突出,常年是班裡的第一名,但性格卻非常不討喜。

王姐認為,孩子就應該以學習為主,一心只讀聖賢書就夠了,沒必要在人際交往上多花心思,所以並不注意對娃的性格培養。

所以,王姐的孩子除了學習成績好,在學校裡並不受同學歡迎,而且性格內心怯懦,不愛與人打交道,顯得有些孤僻。

幸孕姐見過幾次,總覺得孩子有些悶悶不樂,家裡來了客人也不打招呼,一個人躲在房間裡不出來,而王姐也習慣了對孩子大呼小叫,即使當著外人的面也毫無收斂。

生活中和王姐一類似的寶媽不在少數,在教育孩子一事上存在很大的問題,將來很可能會使孩子性格出現缺陷,不利於今後成長。

寶媽的這幾種做法很容易「毀掉」孩子

1、喜歡打罵孩子

和案例中的王姐一樣,不少寶媽的脾氣都很暴躁,當孩子犯了錯或者做了什麼讓自己不滿意的事,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會對娃動手打罵。

但這種方式並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巨大傷害,在母親一次次的打罵中,也將孩子一步步地往外推。

孩子會因此對母親感到畏懼,害怕犯錯,也不敢輕易去嘗試任何挑戰,性格上有些自卑,做事畏首畏尾,非常不利於成長。

2、喜歡給孩子傳遞負能量

有些媽媽雖然不怎麼打罵孩子,但在生活中喜歡給孩子傳播負能量,整天抱怨生活不易,工作艱辛,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感覺自己是全世界最倒黴的人。

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孩子會變得悲觀厭世,渾身充滿負能量,將來長大後也是個消極無能的人,只知道怨天尤人,很難有大出息。

3、不斷給孩子施壓

還有的媽媽喜歡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完成她們望子成龍的心願,經常給娃施加壓力,說一些「我以後全靠你了」這樣的話。

這種方式在無形中會給孩子造成巨大壓力,他們害怕讓父母失望,遇事只想逃避,不敢承擔後果,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非常差,也很難有一番作為。

4、喜歡對孩子「哭窮」

這類母親也很常見,總是在孩子面前營造出一副「我很窮」的表現,希望以此來刺激孩子好好努力,將來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但這是一種沒有責任感的體現,很容易讓孩子變得非常自卑,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也不敢輕易去交朋友,沒什麼興趣愛好,通常不會有太大成就。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注意控制情緒

媽媽畢竟是女性,在教育孩子上比較容易感情用事,更加多愁善感,但在教育孩子一事上,寶媽們最好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如果情緒波動太大,經常對孩子大發脾氣甚至打罵,很有可能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這一點需要引起注意。

2、不施加太多壓力

寶媽可以適當給孩子一點壓力,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但要注意把握好度,過度施壓很容易讓孩子變得不自信。

孩子還小,內心十分脆弱,如果父母給的壓力太重,他們很有可能承受不住,從而內心變得極度自卑,不利於今後成長。

3、多給積極正向的教育

平時生活中多給孩子一些積極正向的影響,這樣他們也能變得自信樂觀起來,面對問題和挑戰時才敢於勇往直前,將來才更有可能成功。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尤其是生養他們的母親,所以各位寶媽們在育兒一事上一定要多花心思,幫助孩子成長為更好的人。

相關焦點

  • 這3種寶媽,雖全職在家帶娃不去上班了,卻對孩子教育是不利的
    教育孩子是需要付出一些時間和精力的,甚至還是父母做出一些讓步和犧牲的,在不少家庭中,有了孩子之後,媽媽們就在家全職帶娃,不出去工作了,這樣的寶媽可真不少,但好像寶媽選擇全職帶娃的原因,還是有差異的,是不一樣的。
  • 父母們要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溺愛孩子3種典型方式別再犯了
    父母們要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溺愛孩子3種典型方式別再犯了父母的教養風格也會影響孩子的一些判斷和認知,心理學家鮑姆林德認為家長既不應該過度懲罰孩子,也不應該一味放縱,應該為孩子訂立一些規則,真情實感的對待他們。
  • 寶媽注意,別傷了孩子還不自知
    朋友小西剛生完二胎,她家妹妹出生的時候,姐姐還不到3歲,所以此前大寶也一直是和小西他們一起睡的。可妹妹出生後,在大寶和誰睡這個問題上小西夫婦就犯難了。家裡老人表示可以讓大寶和老人睡,可孩子不願意,一聽到大人們說這事她就哭,小西直言孩子哭的時候她也哭,要知道當時小西還在月子期。小西老公心疼她和孩子,後來就去商場買了個拼接床,家裡重新布置後,一家四口睡在了一起。
  • 生完孩子親友們送這幾件物品,寶媽們收好別客氣,比新的還好用
    早些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往往是一個孩子的物品這個孩子不用了,還會有好多親友們找上門「要」。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作為父母,都想著不管什麼只要是孩子用的就都給娃買新的,畢竟買得起也不差錢。其實錯了,孩子用的某些物品,其實新的反而不如舊的好。新手寶爸寶媽們也不要想著什麼東西都給孩子買新的就是愛孩子。
  • 這四個斷奶誤區害娃無數,寶媽別再犯了
    眼瞅著寶寶一天一天的長大,距離斷奶的時間越來越近,很多寶媽都已經開始慌了,不知道該怎麼給寶寶斷奶,甚至用上了很多「不科學」的方法給寶寶斷奶,但是結果都是失敗告終,甚至還對寶寶造成了影響。這主要都是因為寶媽們聽信斷奶謠言,不小心踩了這4個坑。斷奶期間「玩失蹤」?
  • 生娃後為啥很多寶媽覺得不幸福?多是陷入「窮養」婚姻而不自知
    文\好孕姐不少寶媽生了娃後,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富養孩子,起碼要給他能力範圍內最好的,卻不知道,自己其實一直陷在被窮養的婚姻裡而不自知。一位朋友跟我說,不知道為什麼,結婚後一開始自己還是快樂的,但是一生娃,感覺家庭矛盾越來越多,自己也越來越不快樂。她不明白這是為什麼,自己明明很在意孩子,也自認孩子的出生給她帶來了歡樂,可為什麼自己依然時不時地情緒低落?
  • 陪孩子睡覺,寶媽們可能要經歷的幾大尷尬事,真是心酸又搞笑
    如果讓寶媽們說說自己在自家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尷尬或者比較搞笑的事情,寶媽們能給你說幾個小時還說不完。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他們的小腦袋裡都在想著什麼,大人可是很難猜透的。陪孩子娃睡覺,寶媽們可能要經歷的幾大尷尬事①孩子沒哄睡,自己先睡著了很多寶媽表示,白天上班或者帶孩子很累,晚上想著早點睡,可哄孩子的時候卻發現,娃是越哄越精神,有些時候的小傢伙們更是變身十萬個為什麼,一會兒一個問題,就這樣,很多時候都是哄娃睡覺,結果娃沒睡著自己先睡了
  • 別管家裡誰帶娃,這些行為要停下,不僅大人累,對孩子成長也不利
    很多不好的行為是伴隨著孩子一生的,有時候,我們照顧孩子,不僅僅大人累的要命,孩子也不開心,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對孩子後天的性格發展和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別管家裡誰帶娃,這些行為要停下,不僅大人累,對孩子成長也不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首先就是追著娃餵飯吃飯是孩子保證身體成長,營養攝入的主要途徑,直接關係到孩子的發育和健康。
  • 這三種寶爸是家裡的「負能量」,養出的娃多半沒出息,寶媽別大意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整個人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現代育兒中,爸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總是缺席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就比如,以下這三種寶爸是家裡的「負能量」,養出的娃多半沒出息,寶媽別大意。
  • 「讓他哭,別理他」,這種看似奏效的教育方式,卻可能毀了娃一生
    文|好孕姐前段時間回娘家,一進家門,就碰上我弟教育孩子。小侄子坐在地上哭得哇哇的,我媽一臉心疼又不敢上前拉,我弟則故作悠閒地坐上沙發上看書。我本想去拉孩子,我媽使使眼色讓我別管,我弟也生氣地吼道:「讓他哭,別管他!
  • 老人幫忙是情分,但有三種「假帶娃」要注意,對孩子成長不利
    因此,很多寶媽都會選擇把孩子交給老人帶,雖然給家裡減輕了壓力,但也有些讓寶媽擔憂。眾所周知,爺爺奶奶對孫輩都特別疼愛,甚至有些溺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隔代親」。雖說老人幫忙帶娃是情分,但也有部分老人在帶娃時會偷懶。
  • 這些「中國式逗娃」,毀了很多孩子,家長們卻不自知
    文|小不點孩子是全家人的開心果,他們天真幼稚的表現會讓家長們感到非常好玩,所以不少長輩都喜歡逗孩子玩,但是逗孩子過程中,很多家長不自知地傷害孩子,同時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大家把這種行為調侃為「中國式逗娃」。
  • 這三種寶爸是家中的「負能量」,養娃多半都沒出息,寶媽不要大意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但在現代父母中,父親由於種種原因,總是不能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負責。和一些經常在家裡晃晃悠悠,也經常參與孩子教育的寶爸相比,也都是多種多樣的不靠譜、不「騙人」的育兒方式,來進行「拆臺」教育。例如,下面這三種寶爸是家庭的「負能量」,養娃多半是沒出息的,寶媽不要大意。
  • 家有男孩,這4種溝通方式別使用,對孩子傷害大別還不自知
    因此,在教育方式上也應與女孩完全不同。如何保留男孩聰明外放樂觀積極的一面,而去掉個性中不服管教無規則感的一面呢?因為束手無策,因為急不可耐,可能很多家長也沒意識到,對孩子的命令、責罵、批評已變成與男孩的日常交流。雖然說這也屬於溝通方式的一種,但作用,是有些消極的。
  • 當寶寶有這幾種信號時,寶媽們別忽視了
    幸好現在絕大多數的年輕父母知道從網上或者書籍上學習科學育兒的理念和方式,也越來越重視科學育兒對孩子的重要性。麗麗自己嘗試著用溫和的方式給孩子斷奶,更是讓孩子「離乳不離母」,所以寶寶斷奶的過程倒也很順利,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但是讓麗麗不解的是斷了奶之後,孩子睡得也不怎麼好,夜裡總是翻來翻去,睡得一點都不安穩。
  • 「別再曬醜八怪了謝謝」,寶媽曬娃被好友「內涵」,引家長熱議
    尤其是家長們更喜歡用照片和文字結合的方式記錄寶寶成長過程中的趣事。於是很多當了爸爸媽媽的人的朋友圈就變成了「寶寶生活直播間」,這些父母幾乎每天都會曬娃,而且沒有「底線"地曬娃,吃飯也曬睡覺也曬拉臭臭也要曬,反正在家長眼中沒有不能曬的娃。家長在曬娃的時候肯定滿心歡喜,甚至刷屏也完全不覺得不妥,但其他人什麼感受呢?
  • 比麵條還不如:別再給娃吃這幾種輔食了,「毀」了脾胃寶寶長不高
    前幾天接到網友的投稿,說自家寶寶1歲半了,但是體質特別弱,入冬後不是感冒就是拉肚子,食慾也不好,令一家人都擔憂,上周去醫院檢查,發現身高和體重都「落後」,發育不是特別好,而究其原因,竟然是孩子的脾胃受傷,無力分解食物、運化營養,所以腸道有積食,孩子沒有胃口,體質弱還不長個。
  • 「熊孩子」用棉花糖毀了蟹火鍋,寶媽無奈質問,娃的回答讓人動容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表達愛意的方式,不同的年齡段做法也會不同,有時候孩子看似「搗蛋」的行為,其實可能是在向你表達愛意。最近浙江的一位寶媽就經歷了一件「起初讓她無奈,後來頓覺暖心」的小事。
  • 爸爸們別逃避帶娃了,爸爸帶娃,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5大好處
    要知道,家庭的維繫,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彼此分擔。寶爸們把家庭重擔全權交給妻子,把孩子的養育全權交給孩子,多少有點不負責任的意味。 1,減輕妻子壓力 很多時候夫妻倆關係不和,存在矛盾,就是因為寶爸們的不作為。寶爸們的逃避責任,無疑是對寶媽們的一大打擊。要知道,孩子不是一個人的,是雙方的愛情結晶,家也不是一個人的,他是夫妻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寶媽們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還要照顧家庭做家務,總歸是吃不消的。
  • 這四句話「殺傷力」很強,父母再生氣也別對孩子說,容易毀了娃!
    文|西紅柿媽媽溝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說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品質,不但影響了親子關係,還會對孩子的未來成長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影響。如今,很多家長仍然堅信「打是親,罵是愛」的傳統教育理念,有些家長甚至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對孩子說話時,嚴肅而刻薄,無形中對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語言暴力。某教育學家對1000名孩子跟蹤研究發現:經常受到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將會大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