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一直在思考,鄭強為什麼能夠成為網紅教授,而且經過了10多年,依然受到大家的認可和追捧?
老師思來想去,鄭強教授能夠受大家的追捧的原因在於他的豪言中,無不包含著對國家的愛護,對教育的擔當。
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分享鄭強教授的五大金句,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1、教育的本質不是謀生,而是喚起興趣鼓舞精神
記得小時候,談到理想,大家脫口而出的是科學家、飛行員,而現在的小朋友都是當明星,當網紅。這也不怪小朋友們,看看我們的周圍,無不充斥著對明星的崇拜,對金錢的崇拜,就連我們的教科書都刪掉了《狼牙山五壯士》,把影視明星趙麗穎當成勵志名人。
2、如果沒有教育,我國再富有也不會強大
改革開放以來,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憑藉著區位優勢,家庭優勢,成為了億萬富翁,同時,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的泛濫,導致大學生收入的降低,這也樣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
經濟上再富足,如果沒有教育做基礎,也只能是曇花一現,浮雲流水。
3、讀書是為了承擔責任,但現在的教育讓女人承擔了太多責任,讓男人逃避了太多責任。
不知何時起,無論是教育,還是企業,都出現了很多女強人,反倒是男生越來越沒有了男子氣概。就比如在影視行業,都推崇沒有精氣神的小鮮肉,反而女星成為了乘風破浪的姐姐。
在我國考研、考博方面,也是女生佔大頭,這可能跟男生需要養家餬口有關吧!
4、我現在就在想,到底要不要繼續教你們,到底該不該教你們,結果教了你們之後,你們都跑到美國去,幫助外國來打敗中國。
這是鄭強在浙大的一次演講中對浙大學生所講的。浙大是我高校出國率比較高的大學,大量學生讀完本科後,就出國留學,最後留在了國外。和浙大一樣,清華北大的本科生大多也是選擇留學,最後留在國外。面對我國大學生留學不歸的情況,鄭強教授心灰意冷的說了這段話。
很多學生以科學無國界為在國外工作開脫,但在鄭強教授看來,科學就是有國界的,不然美國不會打壓華為,技術封鎖。
5、這20年來我們過度誇大了英語在中國孩子學習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
最近這段時間,很多人都希望把英語踢出高考,他們常常打出鄭強教授的口號。但鄭強教授從未說過要把英語踢出高考,他只是覺得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的分量,建議減少英語在我們教育中的分量。
鄭強教授先後在浙江大學、貴州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任教,他改變了這些大學的教學風氣,科研氛圍,為它們爭取資金,爭取資源。
正因為鄭強教授言行一致,熱愛教育,敢於擔當,所以才有網友呼籲讓鄭強去清華北大任教。
雖然網友的呼籲不現實,但也可以看出鄭強正在改變我們很多年輕人對於教育,對於國家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