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強如果去清華北大任職,能留住更多人才嗎?網友:支持

2020-09-07 郎平教育觀


說到鄭強教授,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近兩年的「網紅」教授。

鄭強教授今年剛好60歲,按正常的大學教授的人生軌跡而言他到了該退休的年紀,但是他一直心懷國家的高等教育。

今年4月份,鄭強教授從浙江大學的黨委副書記的職位調離去了太原理工大學擔任書記。去太原理工大學上任的不久前鄭強教授十分「硬核」提出了自己對教育的一些看法和見解,也讓很多人再次看到了鄭強教授犀利又實務的身影。

鄭強教授被這麼多人所熟悉所關注,這要提到他在很早之前在網上的一些演講視頻,「今年春節回家,見到北大、清華、浙大、復旦、交大,凡是那些以為自己很牛逼的,那些研究生同學,嚇他們一下,說我們校長是強哥!」

鄭強教授曾先後在浙江大學、貴州大學擔任過重要的領導崗位,特別是在貴大擔任校長的5年裡提出了很多硬核的強有力的教育措施,所以貴大有重要的節日慶典時都能看到鄭強教授的身影。他在擔任貴州大學校長期間也傾注了自己的很多心血,而且還為貴大和西部的多所高校爭取到了Z14聯盟,讓中西部這些高校每年都能從教育部那裡獲得一批資金來建設高校。

鄭強教授也曾不止一次在公共場合表達過自己的愛國情懷,也希望學生們從入學的那一刻就開始樹立起有意義有情感的價值觀,鄭強教授認為大學教育要改進,要與時俱進,同時對於任何類別的學生,無論你是來自於清華北大,或是二本三本的學生,都要以平和的心態去釋然。對於三本的學生也不要自卑,只要在大學期間努力奮鬥,前途一樣光明。

對於鄭強教授,很多人做出過假設:如果鄭強教授去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擔任一些重要的崗位,是不是可以更好留住一些人才呢?假設終歸是假設,我們不能把它視為現實,但我們還是可以想像到鄭強教授的人格魅力。

清華北大每年的人才流失如此嚴重,如果鄭強教授真的去清華北大任教,相信他也一定能夠為我們留住更多的人才,至少來講可以讓很多學子更加深刻體會到愛國情懷。

相關焦點

  • 鄭強如今在這所211任書記,若是去往清北任職能留住更多人才嗎
    ,鄭強教授對於大學教育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認為大學教育要改革,要與時俱進,同時對於任何類別的學生,無論是來自於清華北大抑或是二本三本的學生,都要以平和的心態示人,對於三本的學生不要自卑,只要在大學中努力,未來一樣前途無量。
  • 如果鄭強教授當清華和北大的校長,能留住這兩所學校的人才嗎?
    兩個都是他當的話,定能教育出品質兼優的人才,兩校的校長都不好當,但鄭強教授的愛國情懷!肯定能夠使愛錢的,慢慢被他教育出愛國的,願鄭強教授身體健康,精力興旺!為國家育英才。如果只有用高待遇來吸引人才,這也證明現高校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失敗!美國不就是用高收入把學生留下的嗎?如果是為錢,錢學森會回國嗎?如果是為個人科學成就,錢學森會回國嗎?
  • 高校人才留學就是流失?鄭強教授當清北校長,能留住人才嗎?
    即便鄭強教授擔任清華和北大的校長也不可能留住人才,因為這兩者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聯繫。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清華北大的學校長期存在的留學問題。在我們看來是問題,但是對於清華北大而言,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持續百餘年的人才戰略。
  • 若是讓鄭強去北大、清華當校長,是否能夠改變人才流失的局面呢?
    其中,清華、北大學生出國現象尤為明顯。國家花費高額費用,培養人才,開花結果之時,卻不能為己所用,轉投他國對此,許多網友提出,若是讓愛國教授鄭強,前往北大、清華擔任校長,是否能夠扭轉這一局面呢?教育存在的問題?
  • 今日之中國缺高精尖人才嗎?不!缺的是家國情懷的培養和留住人才的...
    今日之中國,清華、北大、浙大、復旦等頂尖高等院校不知凡幾,其他高等院校更是林立如麻! 清華大學 清華園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的高端人才去哪了?關於這一點,聽聽大佬名人們怎麼說!
  • 山東高考狀元報考清華,網友空歡喜一場,還以為留住了人才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成為高考狀元,自然是金榜題名的喜悅,但是,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廣大網友的關注。比如山東高考狀元。前不久,有網友爆出,山東高考狀元孟令昊去武裝部參加政審,廣大網友都以為,這位狀元別具一格,放棄清華北大,報考了國防科技大學。以為留住了人才,沒想到,大家空歡喜一場。孟令昊本人出來闢謠,說自己報考的是清華大學。
  • 如果鄭強去了北大清華能降低這兩個學校的出國率麼?
    鄭強,是一個有想法,有做法,有說法的知名好教授! 此人不僅僅能說,敢說,還敢做,關鍵也能做。 學術還比較牛逼,雖然不及院士,但是是僅僅次於院士的教授。雙一流浙大的副書記,貴州大學幹過校長,日前雖年近60,還去太原理工挑戰新的崗位。有關大學誰是一把手的問題在不同的地方有爭論,雖然不是清華北大,但強哥都做了就功德圓滿了。
  • 如何留住清華北大的狀元們?
    引子:國家削減清華北大2020年財政撥款18億,網友叫好,為何?近日,最新的國家財政撥款中,削減了清華北大2020年財政撥款18億,消息公布,再次引起網友熱議,叫好聲不斷,頗有恨鐵不成鋼之意。每年高考,清華北大都忙著凌晨收割各地的高考狀元,甚至提前招生,提前鎖定各種競賽獲獎者,一副求賢若渴的模樣。
  • 清華北大博士生去街道辦工作,是不是資源浪費?人才真的泛濫了嗎
    其實近年來國家一直在鼓勵大學生下基層,身為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更容易受到地方的重視,得到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已有很多70後80後的畢業生們走上領導崗位。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從智商情商等層面一般是高於普通人的,這些新鮮的血液補充到體制中,能夠帶來更多的創新和服務提升。
  • 網紅教授鄭強的5大金句,句句扎心!網友:清華北大需要你
    老師一直在思考,鄭強為什麼能夠成為網紅教授,而且經過了10多年,依然受到大家的認可和追捧?老師思來想去,鄭強教授能夠受大家的追捧的原因在於他的豪言中,無不包含著對國家的愛護,對教育的擔當。2、如果沒有教育,我國再富有也不會強大
  • 為何清華北大培養的很多人才總是去為美國服務了?
    清華、北大是中國最好的大學。我認為,清華畢業生通常是我們國家的棟梁。但實際上,很多清華畢業生對祖國貢獻不大,為什麼這麼說?看看這些領域就知道了!大飛機、航空總設計師、航母總設計師、先進戰機總設計師等等,竟沒有一個是來自清華北大。而在美國矽谷有20000多來自清華北大的高材生,為美國高速發展而做貢獻。
  • 太原理工非他不要,網紅教授鄭強,說出留住人才的主要辦法
    如果去全國很多高校轉一轉,絕大部分的校門都非常豪華,反觀學校在人才培養上,資金卻捉襟見肘。最近全國貧困縣花7.1個億建豪華校門和豪華瀑布景觀就是這樣的例子。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過「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西部地區想要辦好教育,並非把國家的資金拿來建校門、建高樓,而是用於學生,由於科研。
  • 為什麼大家覺得清華北大在給美國培養輸送人才,該如何留住人才?
    近年來,大家心中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國家每年有那麼多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都選擇出國留學去國外發展,而不是選擇在國內學習或發展了,其中很多在國外留學的學生,最後很大一部分都留在了國外,清華北大的一些班級也被稱為「留美預科班」,是不是我們國家頂尖學校的高材生都是在給國外培養人才?
  • 哈佛博士、清華北大高材生入職街道辦,真的是人才浪費嗎?
    作為頂尖學府的畢業生,他們選擇去街道辦工作,真的是人才浪費嗎? 考不上清華北大,連去街道辦都「不夠資格」?北大新聞傳播學碩士去了運河街道辦事處北大軟體工程碩士去了喬司街道辦事處北大中國哲學碩士去了臨平街道辦事處
  • 國家減少對北大、清華的財政撥款,網友:非常支持
    可是,不知怎麼回事,近些年來,國家加大了對清華、北大的財政撥款,起初的目的很明確: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社稷提供更大的幫助。然而,讓我們想不到的是,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整個社會把各地最優秀的人才送到這樣的頂級學府,經過多年培養後,國家傻眼啦!
  • 國家減少對北大、清華的財政撥款,網友:非常支持
    可是,不知怎麼回事,近些年來,國家加大了對清華、北大的財政撥款,起初的目的很明確: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社稷提供更大的幫助。然而,讓我們想不到的是,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整個社會把各地最優秀的人才送到這樣的頂級學府,經過多年培養後,國家傻眼啦!
  • 北大清華幾十位碩士博士擠入街道辦事處任職,我的幾點看法
    北大清華幾十位碩士博士擠入街道辦事處任職,我的幾點看法最近網上的一則新聞報導,引起了眾網民的熱議。該報導說的是數十位清華北大畢業生入職杭州餘杭區的非常基層政府部門,甚至是街道辦事處這樣的單位。如下是來自該新聞報導裡提到的錄用人員公示信息截圖。可以看到入職街道辦事處的綜合管理崗位的都是清華北大的碩士。
  • 面對清華北大留學不歸的洶洶輿情,清華北大為什麼保持沉默?
    前不久,筆者在某網站看到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面對清華北大留學不歸的洶洶輿情,清華北大為什麼保持沉默?其實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很想就發聲了。近些年來,高校畢業生外出留學,但學成不歸,不參與祖國的建設,這是多麼可恥、可悲?
  • 都說清華北大是為美國提供人才的後花園,真相究竟如何?
    提起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都會想到清華和北大。如果能夠邁入這兩所學府去學習,足以讓很多人對自己抱以羨慕的目光,但能邁入清華北大的確實少之又少,那山東省距離,一年60萬高考生,能邁入清華的只有不到200人。
  • 網紅校長浙大鄭強出任太原理工書記,他這七大言論警醒世人!
    鄭教授說的是大實話,沒有錢的家庭不可能去留學,從小去留學國外教育會教育他們學業有成之時報效祖國嗎?不會的!2、太原理工大學新任黨委書記鄭強教授,曾長期擔任中國大學生籃球協會主席。任職期間,他多次出席CUBA聯賽活動,還在2011年東南賽區的開幕式上發表過主題為「大學為什麼需要CUBA」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