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預計短缺100萬—200萬噸 2019年全球糖市有望熊轉牛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摘要

【 供應預計短缺100萬—200萬噸 2019年全球糖市有望熊轉牛】2018/2019年度,國內外糖價處於低位,糖廠生產虧損,部分企業被迫拖欠蔗農資金。鑑於此,各主產國採取措施保護蔗農利益、維持糖廠正常運轉,其對糖價形成支撐。多機構預計,到2019/2020年度,全球將出現100萬—200萬噸的供應缺口,2019年是糖市從供過於求向供不應求轉變的關鍵節點,也是糖價從熊市向牛市轉變的關鍵節點。(期貨日報)

   2018/2019年度,國內外糖價處於低位,糖廠生產虧損,部分企業被迫拖欠蔗農資金。鑑於此,各主產國採取措施保護蔗農利益、維持糖廠正常運轉,其對糖價形成支撐。多機構預計,到2019/2020年度,全球將出現100萬—200萬噸的供應缺口,2019年是糖市從供過於求向供不應求轉變的關鍵節點,也是糖價從熊市向牛市轉變的關鍵節點。

  下年度全球糖市將出現產出缺口

  根據USDA2月的報告,2018/2019年度,全球食糖產量為1.86億噸,較2017/2018年度減少4.47%,消費量則為1.78億噸,增加1.55%。2018/2019年度,全球食糖產量與消費量的差額在縮小,至822萬噸,減少58%,這促使2018/2019年度期末庫存增幅下降,僅增加132萬噸,遠低於2017/2018年度的955萬噸。總的來說,2018/2019年度,全球糖市依舊處於供應過剩格局,但過剩量少於2017/2018年度。

圖為全球食糖產量與消費量變動(單位:千噸)

圖為全球食糖產量與消費量差值以及期末庫存變化(單位:千噸)

  對於2019/2020年度的糖市供需數據,不少機構進行了預測。

  ADM公司認為,2019/2020年度,全球市場由供應過剩轉為供應不足,存在約200萬噸的缺口。

  分析機構Green Pool在2019/2020年度的首份報告中預估,全球市場供應恐短缺136萬噸。該機構認為,供應短缺主要由泰囯、巴基斯坦和印度產量減少所致。同時,Green Pool將2018/2019年度全球供應過剩量從此前預估的360萬噸下調至264萬噸。

  國際糖業組織(ISO)認為,2019/2020年度,全球糖市將由供應寬鬆轉為供應偏緊狀態,供應缺口預計為200萬噸。同時,ISO將2018/2019全球食糖供應過剩量下調至217萬噸。

  多機構預估的2019/2020年度全球食糖供應缺口的數量不同,但存在缺口是共識,這就奠定了糖價由熊轉向牛的基礎。

  全球食糖生產主要集中在印度、巴西、歐盟、泰國和中國,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60%。歷史上,巴西一直是全球第一大食糖生產國。不過,2018/2019年度,巴西產量大幅下滑,創12年來的新低,而印度產量增加,首次超過巴西,成為全球第一大生產國。

圖為2018/2019年度各國或地區食糖產量佔比

  印度可能從其他國家進口

  2010/2011年度以來,除了2016/2017年度由於厄爾尼諾導致產量減少外,印度食糖產量均高於消費量。2018/2019年度,印度食糖產量為3587萬噸,較2017/2018年度增加5.16%;消費量為2750萬噸,增加3.77%。

圖為印度食糖產量與消費量變動(單位:千噸)

  大部分國家為食糖的淨出口國或者淨進口國,而印度是少數在淨進口國與淨出口國之間轉換的國家。當該國產量大於消費量時,就會增加出口量減少進口量。反之,則會增加進口量減少出口量。歷史上,2003/2004、2004/2005、2008/2009、2009/2010以及2016/2017年度,印度食糖產量小於消費量,其以進口食糖為補充來滿足本國消費需求。2018/2019年度,印度食糖產量增加,除了滿足國內需求外,也出口了400萬噸,較2017/2018年度的180萬噸增加1倍多。

圖為印度食糖產量與消費量差值以及出口量與進口量差值(單位:千噸)

  供應處於寬鬆狀態,印度食糖價格底部運行,糖廠收益因而不佳,不得不拖欠蔗農資金。根據印度糖廠協會的數據,截至1月底,糖廠拖欠蔗農2000億盧比。為了調動蔗農種植積極性,防止他們改種其他作物,政府出臺政策,將精煉糖出廠最低價自29盧比/千克上調至31盧比/千克。另外,蔗農是印度大選中投票的重要力量,5月,印度將迎來大選,政府希望通過此項政策提升支持率。

  印度糖業公司預計,2019/2020年度,該國食糖產量為2800萬—2900萬噸,低於2018/2019年度的3587萬噸。Green Pool預計,2019/2020年度,印度食糖產量為2950萬噸。若未來印度食糖產量如期下滑,那麼不僅難以滿足本國需求,而且可能從其他國家進口,進而加劇全球市場的短缺程度。

  巴西甘蔗制乙醇比例提升

  2018/2019年度,巴西食糖產量大幅下滑。USDA預估的量為3060萬噸,較2017/2018年度減少827萬噸,出口量亦減少860萬噸。由於出口量縮減量大於產量,最終,期末庫存小幅增加至125萬噸,較2017/2018年度增加33萬噸。

圖為巴西食糖產量、出口量與消費量變動(單位:千噸)

  由於2018/2019年度巴西甘蔗產量下降,加之甘蔗制乙醇產量增加,食糖產量減少,創下2006/2007年度以來的最低值。巴西中南部的甘蔗種植佔全國的90%,該地區的甘蔗壓榨與食糖產量大致可以反映巴西全國的情況。2018年4月1日—2019年2月1日,巴西中南部糖廠共壓榨5.6億噸甘蔗,同比減少3.5%。其中,食糖產量為2640萬噸,減少26%,而乙醇產量為303億公升,增加20%。目前,甘蔗用於壓榨食糖的比例為35.4%,用於生產乙醇的比例為64.6%,而2017/2018年度同期的比例分別為46.9%和53.1%。

  巴西產量減少導致出口量收縮,所產生的缺口由印度和泰國填補。其中,印度出口量增加220萬噸,泰國出口量增加100萬噸。根據巴西貿易部的數據,2019年1月,巴西出口食糖110萬噸,較2018年同期減少30%。其中,出口原糖103萬噸,同比減少19%;出口精製糖7萬噸,同比減少78%。2018年4月—2019年1月,巴西累計出口食糖1777萬噸,同比減少28%。

  根據福四通的預估,2019/2020年度,巴西中南部食糖產量為3020萬噸,較2018/2019年度增加14%。

  泰國蔗農轉種其他作物

  甘蔗價格較低,蔗農轉而種植木薯等其他作物,甘蔗種植面積下降,2018/2019年度泰國食糖產量隨之下降,至1380萬噸,較2017/2018年度減少6.19%。與此同時,消費量為258萬噸,變動幅度不大。不過,由於巴西食糖產量與出口量減少,全球市場增加了從泰國的進口量。

  2018/2019年度,泰國食糖出口量為1150萬噸,較2017/2018年度增加9.52%。產量減少、出口量增加,泰國食糖期末庫存由720萬噸下降到692萬噸,降幅為3.89%。截至1月底,2018/2019年度泰國共壓榨甘蔗6437萬噸,較2018年同期增加21%;累計生產食糖662萬噸,增加23%。

圖為泰國食糖產量、出口量與消費量變動(單位:千噸)

  管控外糖流入加深供應偏緊程度

  甜菜糖貢獻主要增量

  根據農業部2月的數據,2018/2019年度,我國糖料種植面積為147.7萬公頃。其中,甘蔗種植面積為124.3萬公頃,佔比84%;甜菜種植面積為23.4萬公頃,佔比16%。相較2017/2018年度的137.6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增加7.34%。其中,甘蔗種植面積增加3.5%,甜菜種植面積增加33.7%。

  種植面積增加,但不利天氣導致單產下降。2018/2019年度,我國甘蔗單產為63噸/公頃,較2017/2018年度減少5.62%;甜菜單產為52.5噸/公頃,減少4.89%。最終,糖料單產為57.75噸/公頃,減少5.3%。

  幸好糖料種植面積增幅大於單產降幅,最終食糖產量增加,這主要體現在甜菜糖上面。2018/2019年度,我國食糖產量為1068萬噸,較2017/2018年度增加3.59%。其中,蔗糖產量為925萬噸,增加0.98%;甜菜糖產量為143萬噸,增加24.35%。甜菜糖的產量增幅佔國內食糖產量增幅的76%,貢獻了大部分的增量。

  1月,國內食糖產量為263萬噸。其中,蔗糖產量為245萬噸,甜菜糖產量為18萬噸。2018年10月—2019年1月,全國食糖累計產量為503萬噸,較2017/2018年度同期減少10萬噸;甘蔗糖累計產量為382萬噸,減少20萬噸;甜菜糖累計產量為121萬噸,增加11萬噸。

圖為我國甜菜糖月度產量變動(單位:萬噸)

  甜菜開榨較早,每年10月就開始壓榨,次年2月結束。甘蔗開榨較晚,每年11—12月開始壓榨,次年4—5月才結束。由於2019年春節稍早,1月的蔗糖產量低於2018年同期。後期,隨著壓榨的放量,國內食糖產量將小幅增加。

  加大對走私的打擊力度

  2018/2019年度,我國食糖產量與進口量分別為1068萬噸和290萬噸,合計為1358萬噸,較2017/2018年度增加6.59%;消費量與出口量分別為1520萬噸和15萬噸,合計為1535萬噸,增加0.46%。無論是2018/2019年度,還是2017/2018年度,我國糖市均存在供應缺口,2018/2019年度為177萬噸,2017/2018年度為254萬噸。除了通過消耗部分庫存彌補缺口外,難以完全杜絕的走私糖,也是一種補充。

  表為我國糖市供需情況

  根據海關緝私的經驗,走私糖的路徑主要有兩條,一是從緬甸入雲南,二是經過臺灣地區到沿海地區。根據路易達孚的預估,2015/2016年度,經緬甸入境的食糖,數量約為230萬噸;2016/2017年度,經緬甸、中國臺灣入境的食糖,數量約為200萬噸;2017/2018年度,經緬甸、中國臺灣入境的食糖,數量約為160萬噸。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走私糖的打擊力度,走私糖數量減少。

  除了打擊走私糖,我國對配額外的進口額外增加關稅,以保護國內蔗農利益。商務部對進口食糖實施保障措施,2017年5月22日起,在50%配額外關稅的基礎上,加徵關稅,並逐年遞減,實施期限為3年。具體為:2017年5月22日—2018年5月21日,加徵45%的關稅;2018年5月22日—2019年5月21日,加徵40%的關稅;2019年5月22日—2020年5月21日,加徵35%的關稅。目前,我國食糖進口關稅為90%,配額外無進口利潤。即使5月21日之後,關稅下調到85%,仍無進口利潤。政府加強走私打擊,並加徵配額外關稅,有效減少了外糖流入,國內糖市供應處於偏緊格局。

  工業庫存同比下降

  1月,國內共銷售食糖121萬噸,環比增加23%,同比增加10.7%。其中,重點企業銷售食糖98萬噸,環比增加11%,同比減少14%。由於2019年春節比2018年早一些,節前備貨在1月中下旬就已經結束,預計2月的銷售要好於2018年同期。

  2018年10月—2019年1月,全國累計銷售食糖252萬噸,同比增加5%,創下2015/2016年度以來的新高;銷糖率為50.12%,同比提高3.33個百分點,處於近4年來的高位。

圖為我國銷糖率變動(單位:%)

  此外,1月,全國新增食糖工業庫存251萬噸,低於2017/2018年度的273萬噸,也低於2016/2017年度的260萬噸。銷售量增加,工業庫存減少,對糖價形成支撐。

  在目前低糖價的背景下,為了保障國家食糖安全和蔗農利益,廣西政府以6000元/噸的價格臨時儲存50萬噸食糖,從2019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這一措施有效緩解了製糖企業流動資金不足的壓力。

  總的來說,2018/2019年度,全球食糖供應依舊過剩,但供應過剩幅度收窄,到2019/2020年度,供應將出現100萬—200萬噸的缺口。從全球市場的角度考慮,2019年是供過於求向供不應求的轉折點,糖價將由熊市向牛市轉變,鄭糖也不例外。

  (作者單位:信達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世界金屬統計局:2020年1-10月全球銅市供應短缺114.3萬噸;①世界...
    世界金屬統計局:2020年1-10月全球銅市供應短缺114.3萬噸;①世界金屬統計局( WBMS )周三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1- 10月全球銅市供應短缺114.3萬噸,此前在2019年全年供應短缺38.3萬噸。2020年10月末報告庫存較2019年12月末水平高出6.4萬噸。
  • 瑞達期貨:印尼禁礦供應短缺 鎳價或將震蕩上行
    展望2020年,印尼將實施鎳礦禁令,以及菲律賓鎳礦出口增量預計有限,國內鎳礦供應將出現短缺,同時也將限制國內的鎳鐵生產,不過印尼鎳鐵進口量預計將進一步增加,下遊方面,房地產投資預計維持高位,房屋竣工面積同比增速有望回升,同時汽車行業出現好轉跡象,新能源汽車也有回暖預期,預計明年需求好於今年。
  • 【SMM乾貨】2020年全球原生鎳供應缺口較2019擴大 疊加低庫存鎳價...
    但下半年行情急轉而下,但實際上在印尼禁礦之前,中國工廠和貿易商大量囤貨,加上2014年菲律賓供應的迅速崛起,鎳礦供應實際上較為充裕。2019年禁礦面臨的狀況與2014年大相逕庭:2019年後其他國家鎳礦供應不能彌補缺口,一方面,菲律賓由於近些年的大量出口,其鎳礦的儲量和品位均在下降,二是需求端,面臨歷史高位,3系不鏽鋼產量2014年1097萬噸,2019年1368萬。
  • 甘蔗種植面積大幅下降 糖市供需格局悄然生變?
    由於產量連續下滑,巴西從世界產糖第一大國淪為第二大國,雖然2019/2020榨季巴西甘蔗種植面積回升,但糖醇比依然處於低位,產糖量增長有限。2020/2021年度預計全球食糖短缺160萬噸,主要因預計疫情之後全球食糖消費增加。印度產量大幅增加今年夏天開始,基金在ICE11號原糖上持續做多,糖價一路振蕩上行至15.66美分/磅。
  • 中糧糖業(600737):國內糖產業龍頭 靜待糖價復甦
    筆者預計2020年1月價格重啟上行周期,筆者預期糖價將會上漲到2022年1月。    外糖於內糖價格保持緊密聯動,且波幅大於內糖。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曾經精準判斷糖價復甦:   「2014/2015 榨季全國食糖產量預計為 1120 萬噸,較上一榨季減少 16%,預計銷費量將在1500萬噸,糖市供應缺口在 400 萬噸左右。
  • 漲幅100-200元/噸!紙業經銷商宣布漲價,是無奈還是造勢?
    延期開工通知對白卡紙生產企業影響不大,預計1月份白卡紙供應量在150萬噸左右。下遊彩印廠往年普遍在元宵節後入市採購,加之今年春節前部分客戶擔憂節後白卡紙價格持續上漲,多於節前增加備貨,白卡紙生產企業庫存壓力不大。因此目前整體來看,延期開工對白卡紙市場暫無顯著影響。白卡紙因供應增加,短期漲價力度或較春節前有所減弱,節前喊漲的200元/噸落實難度或增加,毛利或將維持在30%左右。
  • 頭條|預計今年木材進口總量有望達到1.1億立方米
    預計今年木材進口總量有望達到1.1億立方米今年1-10月我國木材與木製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431.59億美元,同比下降7.76%;木材進口總量為8907.47萬立方米,同比下降5.53%。· · · ·2.
  • 國際糖市首現供應缺口 糖價創4年來最高
    糖價創4年來最高 國內糖廠尋求擴張產能  隨著國慶節即將來臨,國內糖市也逐步進入旺季。此前,隨著供給短缺的加劇,中秋假期期間國際糖價率先啟動,於9月19日創出4年來新高。
  • 「黑天鵝」驚擾糖市 對供需影響究竟有多大?
    全球達成一致的減產預期是前期支撐原糖走高的動力。今年2月份,國際糖業組織(ISO)將全球食糖供應缺口上調至944萬噸,為11年以來的新高。我國農業農村部對國內產銷的最新估計為:食糖總產量1050萬噸,進口量304萬噸,國內消費量1520萬噸,出口量18萬噸,綜合缺口184萬噸。
  • 政策主導市場 糖價震蕩尋底後將走強
    第一階段延續上一年漲勢:1月份- 2月21日,因北半球主產國如印度、泰國持續下調糖產量預估、減產預期不斷加強、全球糖市短缺預估值擴大,推動原糖期貨價格延續四季度的上漲行情,主力合約最高觸及15.46美分。   第二階段趨勢性下跌:2月21日- 4月28日。
  • 妖糖又變臉 國內外糖價聯動性將增強
    本次下跌走勢較上周的衝高行情更加凌厲,主力合約日內價格振幅超過200元,持倉減幅更是超過14萬手。多頭資金主動減倉引發的踩踏行為導致糖價跳水,而在短短一周之前,期現貨價格還聯袂衝高,個別糖廠在半天內就一連四次上調銷售價格,累計近百元。現在回想起來,恍如隔世。儘管「妖糖」的稱呼早已名聲在外,但像目前這樣變臉之快,仍不免讓人措手不及。
  • 生意社:2018年白糖行情一路下跌
    第三季度白糖價格依舊呈下跌態勢,2017/2018榨季國內產糖1031萬噸,消費量預計為1480萬噸,供應缺口450萬噸,而如何填補缺口是關鍵。截至7月底,我國累計進口食糖209萬噸,預計最終進口280萬噸左右,這意味著市場可能僅有170萬噸的供應缺口。截至7月底,糖廠工業庫存為270萬噸,同比增加6萬噸,供應缺口被走私糖填補。
  • 瑞達期貨:糖類進入競爭局面 後市政策為關鍵點
    以下為市場對食糖供需的最新預估情況:國際糖業組織(ISO)預估全球2019/2020年度全球糖市供應缺口為930萬噸,創近11年以來新高,而前次預估為944萬噸,主要受印度、泰國產量下降的部分推動。諮詢公司INTL FCStone預估:2019/20年度全球糖供應缺口大幅下調至310萬噸。
  • 中信期貨:供應「深蹲」到「跳躍」 鋁價重負下行
    1.1、海外電解鋁供應基本持平,2020年新增壓力不大IAI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份全球電解鋁產量總計5392萬噸,同比下降1.8%。其中,海外電解鋁供應2378萬噸,同比增加14萬噸,增速0.59%。下半年海外電解鋁增速有負轉正,其增量主要來自於中東巴林鋁業和挪威海德魯的逐步達產,有效的抵消了北美和拉丁美洲的少量減產。
  • 精鋅市場將明顯短缺 2017年鋅均價2450美元
    4、2016年及2017年全球精鉛市場將少量過剩  預計2016年小幅過剩4萬噸,2017年過剩量下降至2萬噸左右。  5、全球鋅需求展望  預計2016年全球鋅需求小幅增長0.6%,中國增長1.8%,中國以外地區微幅下滑0.4%。
  • 2019年下半年氧化鋁、電解鋁市場將出現不同走向
    鋁市場供需平衡2019年氧化鋁供應量增加400萬~500萬噸,消費量基本維穩,氧化鋁由2018年的243萬噸短缺轉為47萬噸過剩;2019年電解鋁供應量基本維穩,消費量小幅上升,電解鋁短缺量由2018年的18萬噸進一步擴大至84萬噸。2017年,電解鋁產能天花板形成。
  • 2019年鋁市場展望:成本略有下移 鋁價低位震蕩
    2019年境外氧化鋁缺口將扭轉,預計2019年境外氧化鋁價格在350-400美元/噸。氧化鋁價格下降使得境外鋁冶煉利潤恢復,境外電解鋁產能繼續正常投放,預計2019年境外供需缺口收窄至74萬噸。  根據我們測算明年國內電解鋁消費4.7%增速下對應的均衡產量3843萬噸,理論上在產能成本曲線上找到對應均衡價格是14200元/噸。
  • 加佳有色:細說海外鋅礦減產 警惕短缺慣性思維
    2017年,其印度礦山品位上升,產量增幅較大。2018年Gamsberg也將建成投產,其鋅金屬產能為25萬噸。隨著Rampura Agucha的地下工程和Sindesar Khurd擴建項目預計2019年初完成,Vedanta很有可能超越嘉能可成為世界第一大鋅精礦生產商。       Glencore:目前嘉能可依然可以保持每年100萬噸以上的鋅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