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些消費金融公司裁判文書數量激增,查詢後發現,中銀、中郵消費金融前三季度平均每日有26篇裁判文書,相對於每日起訴26名借款人,前三季度累計有近2萬借款人被起訴。
撰文、編輯 | 維姆
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
用戶借錢不還怎麼辦?起訴!
據企查查綜合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公告網、各地方人民法院相關數據,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中郵消費金融裁判文書已有7004篇。中銀消費金融的數量則要更高一些,目前裁判文書已有10050篇。
這表示,中郵、中銀兩家公司累計起訴近2萬借款人
裁判文書激增
據「消費金融頻道」整理後發現,中銀與中郵消費金融的裁判文書數量遠遠超出其他消費金融公司。
中銀消費金融去年的裁判文書就已有8444篇,而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中銀消費金融的裁判文書就已經破萬,達到10050篇。
中郵消費金融今年的裁判文書數量激增,截至今年前3季度,中郵消費金融的裁判文書數為7004篇,而這個數字在去年僅為12
橫向對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北銀消費金融的裁判文書為2384篇,興業消費金融的裁判文書數為428篇,馬上消費金融的裁判文書為12篇。
從裁判文書來看,大部分的裁判文書均為消費金融公司勝訴,法院判決借款人需履行還款義務,不少借款人在判決生效後,拒絕還款,被消費金融公司申請強制執行。
此外,由於是持牌金融機構,如果費率過高法院並不支持。
據中國裁判文書發布《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與卓志平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顯示,2018年7月27日,被告卓志平向中郵消費金融申請20萬元貸款,原告中郵消金審核後月利率為2.43%,折合年利率為29.16%。不過,中郵消費金融在法律追償過程中,自願將貸款年利率按20%標準計算。
此前,中銀消費金融以貸款動用費名義加收額外利息,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同時搜索「中銀消費金融」及「貸款動用費」顯示,共有5685篇裁判文書。
去年5月,中銀消費金融就因此被開罰單。處罰書顯示,2016年7月,中銀消費金融在辦理部分貸款時,存在以貸收費的行為。上海銀監局認定該行為違法了《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第十六條第二款,決定處以警告,並罰沒合計人民幣138.68萬元。
多頭借貸危機
有業內人士認為,消費金融公司裁判文書激增的背後,或是多頭借貸危機爆發的前奏。
多頭借貸,即單個借款人向2家或者2家以上的金融機構提出借貸需求的行為。一般多頭借貸的行為人大多因出現資金困難,沒有還款能力,因此採取"以貸還貸"的方式來償還借款,從而導致債務只增不減,越還越多。
而由央行牽頭組建的百行徵信,被給予厚望做網際網路金融的徵信整合,打破「信息孤島」,防止多頭借貸的發生,去年八月首批接入百行徵信的名單中,就有中銀消費金融,當然就目前來看,百行徵信未來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此外,還有很多人關心借錢不還被起訴,是否會坐牢?對此,融孚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陸開宇向「消費金融頻道」表示,民間借貸行為被起訴並不會坐牢,但如果敗訴且不還錢,則會上徵信黑名單,成為老賴。如果當了老賴且有能力履行判決義務而不履行,可能會以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被公訴,承擔刑事責任,即會以拒執罪被判刑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