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梅,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通州區實驗小學校長書記,通州區教育局黨委委員。正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名校長,中國好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養對象,江蘇「最美教師」。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這是冰心對童年的解讀。
金曾豪先生的《藍調江南》,是一本充滿江南小城風情的散文集,字裡行間,滿是對兒時生活的回憶。作者筆下的江南,恰是徜徉於童年夢中的江南,是回首時依戀重重的微笑,或許還有往昔不再來的悠悠嘆息。
那在老虎灶上燒茶的西園茶館,那說噱彈唱演俱全的蘇州評彈,成為「我」第一位文學老師的評彈,那以橋堍為代稱的剃頭店,剃頭師傅「八音刀」的絕招……點點滴滴都是深情的回眸。
「八音刀」在金曾豪先生的筆下尤為特別,他說:外耳郭上那些毫毛於一剎那間被盡根切斷,化作「沙」的一條細響。刀尖到了耳墜,稍作盤桓——「唰」。這聲響是圓的。刀刃循耳朵中輪向上,帶出一彎弧形的「咿」聲。突然飛刀至耳丁,左右連刮發出「嘁、嚓」兩片聲音。還響著呢,刀尖在內耳輪上打滾,旋,旋,又旋——「哐、生、嗡」三聲盤旋連作……這八個聲音抑揚參差,頓挫有致,一氣呵成,真箇是迅雷不及掩耳!人由不得顫一下,暈一下,通體舒泰到極點。想想也是,耳朵上密布著無數神經末梢,一一與身體各部位相應,剃刀以恰當的力度在短時間裡給予刺激,自然會激起全身的反應。剃刀要在耳朵這麼複雜的蝸狀地帶無所不及、遊刃有餘,真是一手絕活兒呢!
剃刀在耳朵各個不同位置的輾轉引發的不同聲響,真是被作者寫絕了。每一處的停留與細緻的體驗,都給了記憶絕好的迴旋餘地,以至於多少年過去,作者還能身臨其境寫出當時的感受。歲月與際遇都在這回憶的間隙裡慢下步伐,只剩久久的回味。
由曾祖創建於同治年間的樹德堂藥店,會把書卷之氣變化為長者的和藹的為小孩看病的父親,「望聞問切」皆拿手的父親,儒雅彬彬又古道熱腸,仙風習習又親切家常的情調。作者這樣描摹那時情境:安安靜靜、香氣氤氳的中藥店確是和山林田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些按古法炮製的藥草雖然失去了鮮豔的色彩,但它們的本質沒有變,還帶著山野的信息,帶著生命的芬芳。這裡的每 一隻瓷壇、每一隻抽屜,全都幽幽地散發著篤實健康的辛香 ;這裡的每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在透露平和從容的心境。
作者懷念的,何止是那時的情調,還有那時流淌於空氣中的人與人之間的信賴、生活中自然生發的慢節奏,那是今天快速旋轉的生活所不能比擬的悠然。
白練般飄逸的練塘河,用磚瓦砌成的兩尺高的鴨塒,用花壇遮掩,並不破壞天井的雅觀,寫到鴨子時,那鮮活的語言讓人按捺不住的喜歡:鴨子不司晨,但公雞一啼,它們也沒情緒孵窩了,在鴨塒裡呱呱地噪吵,催促主人去開門。打開鴨塒的門,鴨子互相謙讓著走出來,呷呷地議論幾句天氣什麼的,順便看看主人的臉,就一搖一擺地往大門外走。喜歡這樣的生活格調,喜歡這樣的行文智慧。
面對天黑不願回家的鴨子,男孩就來勁了,「他們崇尚武力,相信圍追堵截那一套。一個個男孩在橋頂上、水棧上出現了,腳邊備著斷磚碎瓦,準備打一場「黑山狙擊戰」,或是「平型關伏擊戰」。一時間,槍林彈雨,怪叫連天,水花飛濺,好不熱鬧 ! 鴨群拍著翅膀,踩出白浪,呼喊著突破一道道防線,如入無人之境。天已經黑咕隆咚,市河兩岸斷斷續續建有房屋,男孩們又不能真的擊中鴨子,所以鴨子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不怕和男孩子們玩下去。這完全成了一場遊戲,人和鴨子越來越興奮,都把目的忘記了。這麼玩,鴨子更野了,根本不考慮回家事宜。」
推銷梨膏糖的「小熱昏」小販,租著最廉價的旅店租個床位,向店家借一條板凳,背起裝梨膏糖的箱子就上街了,做了早市再做夜市。他們大多是能玩一件樂器的,不是胡琴就是小手風琴。在那些炎熱的夏夜,那飄飄悠悠的螢火蟲,連帶著家鄉的舊時記憶,全部鐫刻在了作者的心扉上。
整本書,作者都在寫舊時光裡滿滿當當溢於言表的「趣」。
味道獨特、強烈、極具滲透力的臭豆腐乾,綠色的通心葉烘託著,紅色的辣醬任人塗抹,花幾分錢可獲得味覺、嗅覺、視覺三方面的愉悅,心裡那份小小的得意,躍然紙上。用蠶豆製成,外觀如優質漢白玉的麻腐也是一絕,三尺見方、一寸多厚晶瑩皎潔一大塊,浸在清冽的水中,挑撥味蕾。香氣遠飄幾搓米就能神奇「嘭」出一大堆「泊累」的爆米花,用破爛和串家走巷的換糖擔交換得來的麥芽糖,耥網沿河灘推扒耥到的螺螄,尋常的味道,咀嚼出的是沉澱於心的繽紛年華。
童年的味道,是從味覺一直牽連到內心的,它可以讓人在長大後漫長的一生裡,不斷咀嚼,如駱駝般反芻,久久回味。高爾基說,童年哪怕是一無所有的臉上,連傷痕也是點綴。何況,金老師的童年裡,滿滿當當都是別樣的精彩和活躍的香味。
作者寫的不僅是那時的物件,更有物件帶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情份,那吸引著童年目光的電影船,更動人的誰說不是潛伏在電影隊發電機所放置的小房間裡的兒時夥伴們;那由夫妻帶著孩子勞作、生活的漁家網船,稀罕的又何嘗不是船上買賣雙方在一遞一送之間產生的水盈盈的足以滋養人心的情調;那既講究實用又講究美觀的灶頭,分明還帶著母親喚兒女回家吃飯的聲音哪!
作者眼中,萬物皆有真情,萬般皆可入文,你看,那井、樹、羊、牛、燕、海棠、竹園、墳、幹稞,無不凝結著童年的光環,那神奇的江南水八仙:荸薺、茨菰、菱角、蓴菜、水芹、芡實、茭白、蓮藕,無不閃動著誘人的召喚,那農村裡曾抬眼遍地的籬笆、船塢、柴垛、瓜棚、稼什牆、田梗,無不傾訴著江南小城的韻味。
金曾豪先生說:「一個人的童年,最好是在鄉村度過。因為與大自然疏離,城裡的孩子是沒有完整的童年的。」這大概就是作者寫這本散文集的初衷吧。用他的一字一句、一筆一墨,寫出今天城裡孩子所遺失了一半的遠離大自然的童年,寫出那段溢滿香氣的舊時光裡氤氳著美好的往昔,寫出江南小城搖曳於作者整整一個童年、整整漫長一生的滿滿風情。
這本散文集是作家金曾豪對故鄉——常熟,一座江南小城的童年回憶。字裡行間,吳儂軟語,悠悠鄉情。作家用文字復原了已經漸漸遠去的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日常。時間如流水,一去不返,可文字裡故鄉熟悉的風物、故鄉形色的人物、童年裡的樁樁趣事,一一展現在我們讀者眼前,如此真切動人。同學們,文字讓歷史得以留存,文字也可以讓時間停留在回憶的深處。文字更像一座橋梁,連接起了作家和讀者,讓素不相識的讀者經由文字,分享作家自己獨特的經歷,傾聽作家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生命言說。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字永遠年輕,永遠鮮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衰老。
打開書,我們一起讀吧!
掃描此處可查收李華老師為你準備的微課和《閱讀單》:
點擊下方連結,可查看「全國小學生寒假閱讀書目」一至六年級書目詳情及所有公益微課+《閱讀單》+直播課查收路徑。
五年級選書大揭秘 六年級選書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