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 哪些城市機會比較大

2020-12-11 騰訊網

最近,不少專家建議,中西部地區應該要發展非省會城市,避免一城獨大,一旦發生情況將很容易集中爆發問題。估計這個建議是因為今年的武漢疫情引起討論的,武漢在湖北一城獨大,發生問題後全省運轉都出現了狀況。如果按照這個情況,很多已經強省會的中西部省份都要開始建設省內第二城了,哪些城市會有機會呢?目前中西部地區省份中,省會佔據主導地位(經濟總量佔比超過3成的)省份有湖北武漢、四川成都兩個地區,其他地區沒有出現這個問題。

湖北省的情況是武漢GDP總量為16223億,湖北全省為45828億元,武漢佔比為35.4%,所以一旦武漢出現了問題,則對湖北的影響巨大。選擇第二城發展,一般來說建議遠離原中心城市,且對周邊有輻射拉動作用。目前湖北有兩個城市可以考慮:襄陽和宜昌。襄陽是湖北第二大經濟強市,GDP為4812億,宜昌是第三大經濟市,GDP為4460億,兩者也是湖北高於3000億經濟總量的兩個城市,其他的城市都沒有超過3000億。襄陽面積1.98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565萬人,宜昌面積2.16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413萬人。襄陽人口較多,面積小一點,宜昌常住人口較少,面積較大。襄陽和宜昌距離武漢距離都差不多,不到300公裡。襄陽是湖北往西北方向的重要城市,而宜昌則是西進四川重慶的重要通道。兩者各有優勢,選擇哪個城市發展都是可行的,相對來說,襄陽的中心位置更加合理一點,如果呼南高鐵選擇宜昌,那宜昌也是有機會的。

相對於湖北,四川的問題更大一點。湖北的襄陽和宜昌發展是選擇的煩惱,而四川則是沒有城市可以擔負重任。從經濟角度來看,除了成都以外,四川其他的城市都沒有超過3000億元的經濟總量,與成都差距很大,所以四川省也被成為成都省。排名第二第三位的綿陽、宜賓經濟總量分別是2856億、2610億。成都經濟總量為17012億,佔四川省46615億的36.5%,比武漢佔比還高。成都一旦發生武漢今年的疫情或者汶川地震等突發災難,對四川的發展影響是相當大的。按照地理劃分,綿陽距離成都太近,宜賓距離200公裡以上。專家建議發展宜賓更加合適一點,因為成都、綿陽同屬於成都商圈,重疊性強,由成都覆蓋即可。而發展宜賓對於川東南地區有一定的拉動作用。宜賓周邊有瀘州、自貢等城市,可以形成城市群,經濟總量也有6000多億元,等同於一個中等城市的規模。另外宜賓有長江航運優勢,地處川黔滇三省地界,加上距離重慶也不遠,完全可以建設成一個區域性中心城市,交通中心。只要加大對宜賓及周邊的投入,在交通、人才、教育上發展,機會還是很大的。

目前來看,在中西部發展非省會城市裡,湖北的襄陽、宜昌以及四川的宜賓機會都比較大,可以作為全國的試點進行,今後可以作為樣板推廣到全國。

你認為中西部地區裡還有哪些城市可以作為非省會進行發展呢?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哪些城市的機會來了?
    近日,一則「世界第二、國內最長環線地鐵在武漢開工」的新聞,在網上再次掀起了關於「一城獨大」的熱議。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當強省會時代來臨,中西部和東北各省都在加強省會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發展非省會城市,促進區域經濟往更平衡、更協調方向發展,也成為多地共識。
  • 「一城獨大」不再有 中西部發展非省會城市會有哪些機會
    近日,一則「世界第二、國內最長環線地鐵在武漢開工」的新聞,在網上再次掀起了關於「一城獨大」的熱議。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當強省會時代來臨,中西部和東北各省都在加強省會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發展非省會城市,促進區域經濟往更平衡、更協調方向發展,也成為多地共識。武漢「一城獨大」?
  • 中西部的城市除開省會和重慶以外,排前十的城市會是哪些?
    中西部的城市除開省會和重慶以外,排前十的城市會是哪些?在城市的經濟發展中,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會有一定優勢,尤其是在如今強省會時代,直轄市就不用說了,那麼除開省會和直轄市之外,中西部地區哪些城市能進入10強。首先我們來看看中西部地區包括哪些省份?
  • 中西部迎「大機會」?我國培養「中心城市」,10大地級市開始爭奪
    此外,我國北上廣地區的GDP總量在全球都是「頂尖」的存在,就如上面所說的那樣「城市經濟」對於我國的貢獻是非常大的。眾所周知,我國東部沿海城市發展的非常不錯,而中西部地區城市就要差一點,除去省會城市外,中西部地區其它城市表現並不亮眼。
  • 全國有哪些非省會、直轄市的城市建了地鐵?
    全國有哪些非省會、直轄市的城市建了地鐵?幾乎都來自東部地區地鐵,已經成了很多城市上班族首選的通勤工具,它不僅快,而且也不會堵車,十分方便,同時,地鐵也是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一把「好手」,因此,全國各地很多城市都積極爭取建設地鐵。
  • 中西部GDP10強城市8城為省會,副中心城市多在區域30強之列
    在「完善城市化戰略」一章中,文章指出:東部等人口密集地區,要優化城市群內部空間結構,合理控制大城市規模,不能盲目「攤大餅」。要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形成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
  • 中西部10大地級市,要爭奪「中心城市」?在這之中,你們更看好誰
    另外,我國北上廣地區的GDP總量是全球「最高」的存在,如上所述,「城市經濟」對我國的貢獻非常大。眾所周知,我國東部沿海城市發展得很好,但中西部地區城市幾乎除了省會以外,中西部地區的其他城市都不會引人注目。
  • 中西部GDP十強城市排行榜出爐 中心部城市一哥是誰?
    我國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後,中心城市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中心增長極的作用更加突出。  記者統計整理了中西部前三季度GDP十強城市及2019年十強城市主要經濟指標後發現,2019年,中西部地區共有5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大關,其中重慶、成都和武漢穩居中西部前三;此外,前10名中共有9個是省會,只有洛陽是普通地級市。
  • 中西部地區迎「大機會」?10大地級市摩拳擦掌,「誰」能脫穎而出
    各省的區位、人口、資源等配備各不相同,城市的發展階段也有高有低。無論是在經濟領域還是軟實力方面,中西部地級市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為了促進我國各地區的均衡發展,中國也開始重視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的發展,並將重點更多地轉向中西部地區。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國家有關部門指出,今後一個時期,要把發展重點更多地放在中西部地區,更多地「照顧」中西部地區的非省會城市。
  • 中西部18城房價過萬 中西部城市經濟排名如何?
    記者統計整理了中西部前三季度GDP十強城市及2019年十強城市主要經濟指標後發現,2019年,中西部地區共有5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大關,其中重慶、成都和武漢穩居中西部前三;此外,前10名中共有9個是省會,只有洛陽是普通地級市。  誰是中西部一哥?
  • 7個中西部省會首位度超30%,「一市獨大」引高層關注
    02.11.2020本文字數:2068,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導讀
  • 為什麼很多中國人被問起青海省省會時,一下子想不起是哪個城市?
    但是青海省作為一個西北地區的省份,平時的「存在感」卻相對比較低,甚至當很多中國人被問起青海省的省會時,都一下子想不起是哪個城市。實際上,青海省的省會是西寧,也是青藏高原上非常重要的一座中心城市,如果你到青海省來旅遊,西寧幾乎是必經的一站。
  • 中西部非省會經濟三強,尖子生排座,誰能實現超越
    又到了年底,排排坐,吃果果,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的經濟三強,洛陽、襄陽和蕪湖,除了產業的合理外,尖子生的引領作用不可小噓,誰能在跌宕的2020年實現超越,誰能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不妨回頭看看去年的成績。蕪湖是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經濟總量的第三位,但是蕪湖經濟的人均產值卻是第一位,這與其所在的作為世界經濟引擎的長三角經濟區的位置分不開的,產業轉移,長江優勢,強強聯手,讓這個區域內的經濟都很亮眼。看看蕪湖去年的尖子生,會讓人大吃一驚的感覺。
  • 在中國,比較有發展潛力的城市有哪些?
    杭州也是唯一能夠挑戰一線城市的江南名城,未來的發展潛力空間非常大,包括六朝古都南京也很難和其比較。 杭州雖然是副省級城市,但舉辦過G20,還有2022年亞運會,而且是中國數字經濟之都,一般的省會城市無法和其相提並論的。
  • 香港發達的中西部地區,相當於內地一線城市合理嗎,你認為呢?
    事實上,香港作為中國一個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高層建築多,人口密度高,香港因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而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成為世界上最富有、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但香港整體的GDP並不能與內地很多城市相比,但人均GDP卻極高,香港有錢的人很多,當然有錢的人很有錢,香港深水埗也有特別辛苦的人。
  • 廣東省委: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廣州,支持廣州強化省會城市功能
    支持廣州強化省會城市功能,推動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建設上新水平,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教育醫療中心和對外文化交流門戶。 支持廣州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汽車等產業,高水平建設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提升總部經濟發展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服務經濟中心。支持廣州深化城市更新,強化宜居環境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 2019年中國省會城市GDP排名和人均排名,有8座城市兩榜均入前十!
    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多達340個。省級單位中包含了23個省和5個自治區。這28個省會(首府)均是一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最能代表各省的城市,那麼28個省會城市最新經濟排名如何?哪些城市能夠在總量和人均雙榜上均排名靠前?一起來看!
  • All in 省會,可能是中西部省份的最佳出路(深度長文)
    換一個視角,再來看經濟第一大市和第二大市的總量之比,南昌的GDP只相當於贛州的1.61倍,這一個比值在內陸省份中也是相當低的。所以,江西在南方的非沿海省份中,算是發展得相當「均衡」的。江西的非省會城市何以相對更強呢?這其實和江西特殊的稟賦有關。
  • 中西部GDP十強城市:重慶成都武漢穩居前三,一哥歸誰?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整理了中西部前三季度GDP十強城市及2019年十強城市主要經濟指標後發現,2019年,中西部地區共有5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大關,其中重慶、成都和武漢穩居中西部前三;此外,前10名中共有9個是省會,只有洛陽是普通地級市。
  • 觀察|中西部大省扶植區域副中心,到底難在哪裡?
    近年來,不少中西部省份,依靠「強省會」策略,做大省會,全面吸引本省人口回流,成果顯著,代表城市如武漢、鄭州、長沙、西安等。但與此同時,各種資源高度集中於省會,進一步導致區域間不平衡的觀點也不斷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