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菲菲打來電話。寶寶還不到一歲,她就開始為兒子的愛好培養而發愁了。因為可學的東西太多了,不知道怎樣優化選擇。
其他媽媽動手更早,他們都開始早教了。我這已經落後了。你將來想在孩子的簡歷上寫什麼?還沒想好學啥,怎麼就扯到簡歷上了?那當然,愛好就是想發展特長,特長就是要擺在檯面上讓別人知道。不定好將來的目標怎麼行?
很多孩子的成長道路都是經過完美規劃的,該學什麼,該做什麼,該參加什麼活動,一切盡在掌握。大人們付出了時間金錢精力,小孩們整天忙得團團轉。但為什麼孩子的簡歷中,「特長」一項還會有那麼多的問題?
有的孩子認為自己沒有特長,特長一欄空空如也,不知道寫什麼。這讓人覺得很無奈;有的孩子有通用的特長,比如閱讀、運動、演講、寫作、旅遊等,但沒有特殊的故事或業績作為佐證。這讓人覺得很可惜;有的孩子特長非常多,各種證書、獎狀、照片一大堆,簡歷不是簡單的幾頁介紹,而是厚厚的專集,並且裡面所說的特長大部分都是興趣愛好。這讓人抓不住重點;
究竟什麼是特長?
對孩子來說,特長是指自己特別擅長的技藝或者自己特別感興趣而為之深入探究的領域專長。
並不是只有高大上的項目,如發明、競賽、創新等才能稱為特長,哪怕是普通的廚藝(如做麵包),只要做得精深,也可以成為特長。
一般來說,特長可以用證書、事例或經驗、能力來表現。比如:
鋼琴過了十級,擁有證書,這就是鋼琴特長;喜歡畫畫,得了國內三等獎,這就是繪畫特長;喜歡跑步,雖然不是專業運動員,但參加過沙漠馬拉松比賽,這就是運動特長;愛好旅遊,去過30個國家,拍攝過400支美食視頻,這就是旅遊特長;
一般來說,孩子可能涉及到的特長分為五大類:
【語言類】
語言能力是非常關鍵的能力。語言特長包括母語和各種外語。有人可能會想,大家的母語都差不多,能有什麼特長?非也。如果孩子寫作特別好或者演講特別棒,照樣是不可多得的優勢才能。
外語方面,除了把英語學好學紮實,最好要有一到兩門小語種。在大家都學英語的情況下,除非英語特別牛,否則難以稱得上優勢。然而小語種就不一樣了。學與不學之間,就是一個巨大的區別。
【體育類】
孩子在長身體的階段,活潑好動,運動項目既符合他們的天性,也有利於他們的身心發展。
常規體育項目的入門對很多孩子來說都很簡單,但很難出亮點;如果一開始就選擇了小眾類別的運動項目,比如橄欖球、冰球、馬術、高爾夫、帆船、滑雪等,則說明家長的眼光很獨特。但任何項目都要長期堅持。在興趣愛好這條路上,永遠是人越走越少。
【科創類】
科學創新類既要求孩子有濃厚的興趣,也要有一定的天賦和悟性。這幾年很火的少兒編程就是典型的例子。其他的還有航模、建模、電子設計、無線電測向、機器人、奧林匹克頭腦競賽等。
【藝術類】
在這個時代,藝術已經不是陽春白雪的奢侈品。它是讓生活更有意義、有質感的方式之一。
孩子從小學藝術,無論是樂器、繪畫還是舞蹈、聲樂、非遺表演製作等,對於提高審美眼光、涵養自身氣質很有益處。
【小組或群體活動類】
對於孩子來說,除了自身的能力優勢,他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孩子可以多多參加遊學、拓展、營地、社團、慈善、公益、調研等活動,不僅可以獲得人生經驗,更能鍛鍊溝通技巧。
儘管說藝多不壓人,但孩子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面面俱到的全才根本不可能出現。
家長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要經過不斷的摸索、磨合,才能結合孩子的性格、天賦、興趣等要素,體驗、篩選掉部分愛好項目,直至把特長項目固定下來,通過日積月累的磨鍊,使之逐漸演變為孩子的優勢能力和個體價值標籤。
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必須留意的要點:
1、特長不是一般的興趣愛好。儘管很多情況下,它們可以互通互換。興趣愛好只有在付出了諸多成本和努力,取得一定的有別於大眾的成果時,才能成為特長,才能讓人眼前一亮,而不是一帶而過。比如,很多人喜歡閱讀,也有著非常好的閱讀習慣,涉獵面很廣。但這樣空泛的描述難以讓人看到價值所在。如果是個閱讀達人,在心理學領域深耕,寫了上百篇讀書筆記,並在學校裡成立了心理讀書分享社團,這就是與眾不同的特長。
2、特長是可以遷移到學習或工作上的思維能力或個人品質,它可以成為人的加分項。所以,任何關於特長的訓練或努力,它們不是就事論事的積累或重複,而是可以解析出深層的思想層面或意識形態的要素。從小培養孩子這方面的理念很有必要。比如,同樣是愛好音樂,卻沒有取得考級證書。怎麼辦?猛的一看,這裡面沒有特色,沒有說頭。但是可以有『故事』。如果孩子花了一年時間,組織同學們自編自導自演音樂劇《唐吉珂德》,從劇本到服裝、道具、排練,一切都親力親為,最終演出成功,獲得師生好評。這種特長凸顯了孩子身上難能可貴的品質:自信,勇敢,熱情,積極,堅持。面對這樣的精神,誰能不被打動呢?
所以說,好的簡歷都是做出來的,是堅持下來的。在父母的關愛和支持下,在方向正確、目標明確的前提下,踏踏實實把事情做好,到需要簡歷的時候自然是水到渠成,一氣呵成。
總之,簡歷中的特長可能不會像成績、專業背景那樣成為硬槓條件,但它有助於別人對自己形成全面、客觀的評估,讓自己的識別度更高。
只要有心,我相信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特長目標,在努力成長的過程中,內心越來越強大,道路越走越清晰,故事越來越具體,收穫越來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