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快評|助力內循環 智能供應鏈的京東邏輯

2020-12-20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11月16日,京東集團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財報顯示:基於對用戶體驗的持續升級以及下沉新興市場的拓展,京東年度活躍用戶達4.416億,增長32.1%,增速創三年來新高。

同時,財報也顯示,今年前9個月有2004個品牌在京東GMV過億,其中中國品牌佔比81%,京東11.11第三方商家成交額增速同比翻倍,且遠高於行業增速。

應該說,這樣一組亮眼的數據背後是商家、消費者和京東整個平臺在面對突如其來的不確定性時,共同努力加速實現數位化進程的結果。

其中京喜平臺的數據最具有代表性。在剛剛結束的11.11期間,京東旗下的社交電商平臺京喜直接帶動產業帶商家訂單環比增長15倍。義烏居家小件產業帶、廣州時尚服飾產業帶、深圳數碼手配產業帶等近200個產業帶的企業受惠於京東智能供應鏈,從復甦重新邁進加速增長階段。

不僅是產業帶中的中小企業,越來越多的品牌商也選擇加入京東平臺,以抵抗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京東零售CEO徐雷表示,很多品牌商選擇與京東合作,除了京東具備更高的效率,以及有助於數位化能力的提升,還可以通過C2M等展開更多的合作。渠道商、品牌商和消費者均能通過京東零售的全渠道受益。

京東的全渠道數位化賦能除了給C2M廠家和品牌商流量支持,更重要的是提供其他電商平臺不具備的數位化供應鏈支撐。

財報顯示,京東庫存周轉天數已降至34天,創下歷史新低。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因為庫存周轉速度是零售業最核心的指標之一。沃爾瑪和亞馬遜的庫存周轉天數均超過40天。作為全球零售業周轉速度標杆的Costco,庫存周轉天數在30天左右,但Costco只管理幾千個SKU,沃爾瑪也不過管理數萬個SKU。

相比之下,京東管理的自營SKU數量即超過500萬,是Costco的上千倍、沃爾瑪的上百倍。要知道隨著SKU規模的增長,庫存管理的難度是呈指數級增長的。管理數百萬量級的SKU,庫存周轉天數仍能控制在低於35天,京東庫存周轉的效率稱得上獨步天下。

京東高效庫存周轉背後依託的是高效供應鏈。多年來,京東打造了覆蓋商品採購、庫存、履約等全流程的智能決策系統,從而構建起從供給側到需求側的高效通道。今年11.11期間,京東平臺與超過55%的品牌商產生數據協同,幫助超過500萬種商品進行銷售預測,每天給出超過30萬條供應鏈智能決策。通過智能預測、自動調撥和智能履約,京東智能供應鏈支撐32個省市自治區、近200個城市的大促預售商品的前置決策。

正是在智能供應鏈的支持下,目前京東運營500萬SKU商品、750個倉庫,現貨率維持在95%以上,庫存周轉控制在35天以內,能夠實現93%的自營商品24小時內送達。

京東的高效供應鏈讓市場意識到了這是一個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採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京東完整的供應鏈體系通過資源整合和流程優化,促進了產業跨界和協同發展,加強了從生產到消費等各環節的有效對接,降低了企業經營和交易成本,從促進供需精準匹配和產業轉型升級,到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我們看到,通過鍛造強大的智能供應鏈體系,京東打通了製造協同化、服務化、智能化,提高了流通現代化水平,促進了批發、分銷、零售、物流之間的資源整合、供應鏈協同,全線貫穿零售行業的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售後等環節,而且為上遊製造行業提供技術賦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閉環。

不難看出,京東供應鏈集成了廣泛的「社會化」能力,服務對象不僅是京東自身的供應鏈,而是被集成到全社會的眾多供應鏈中,向全社會提供高效優質的供應鏈服務,實現供應鏈高效協同的社會價值。

有了高效供應鏈作為依託,零售、物流體系才有了堅固的基石,而不會是建在沙灘上的大廈。這也是為什麼京東堅持十幾年如一日,持續夯實自營供應鏈、自建物流體系的原因。

京東打造的高效數位化供應鏈也和中國當下經濟發展的大勢緊緊貼合在一起。「十九大」報告提出,當下我國的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這一階段,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現代供應鏈既是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又是提升整個經濟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等五大任務中,降成本既要著眼於要素、制度成本,更要降低整個社會的供應鏈成本。

眾所周知,供應鏈落後是中國商品價格過高的原因之一,這是被消費者長期詬病的問題。供應鏈的短板阻礙了中國商業與製造業的效率提高,也讓成本居高不下。隨著越來越多京東這樣的深耕高效供應鏈的企業出現,中國的整體商業效率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未來,數智化供應鏈建設是挖掘消費需求的發力點;未來,全球經濟的比拼就是企業運營效率的比拼,是產業鏈競爭力的比拼,是供應鏈能效的比拼。只有以數位化、智能化創新技術不斷推動社會供應鏈轉型升級,中國企業的運營效率與競爭力才能持續提升,讓中國經濟立於不敗之地。

相關焦點

  • 「雙循環」格局下的「雙11」:京東智能供應鏈助推實體企業加速「回...
    事實上,在今年以內循環為主的新市場格局下,京東的「雙11」成績單不反映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增長動能,更折射出實體經濟在數位化助推下的蓬勃成長。銷售數字的持續衝刺背後,離不開京東智能供應鏈對實體經濟及實體企業的助推作用。
  • 京東零售CEO徐雷:智能供應鏈和智能物流是新基建時代的水電煤
    「人們在疫情期間看到,『新基建』強化著中國經濟對衝疫情影響的韌性,智能供應鏈和智能物流將像水電煤一樣,是現代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近日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將智能供應鏈與智能物流形象地比作新時代的「水電煤」。
  • 乙方京東物流:從供應鏈服務到科技商業化的躍遷
    1、技術助力第二條增長曲線 目前,京東物流在時效、履約、技術上不斷提升整個行業的標準。在今年京東對自身「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的重新定位上就可以看出,京東對技術的重視程度。回到物流業務上來,京東物流也同樣將技術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京東物流科技已經實現了六項全球第一和十項行業首創,申請專利數量位列中國智能物流領域第一陣營。
  • 京東將引發全球供應鏈協同範式革命
    而以京東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正在探索建立的供應鏈智能平臺體系,打破了資本主導的供應鏈協同模式,讓技術企業成為供應鏈的核心,有望引發全球供應鏈協同範式革命。資本的本質是逐利,必然引發生產要素向有利於獲得利潤的方向流動。疫情之下,以資本主導的供應鏈協同模式顯然失靈,急需建立一種新的敏捷供應鏈體系,參與應急供應鏈反應。
  • 可口可樂與京東攜手探索回收循環方案
    瑞士達沃斯2020年1月22日 /美通社/ -- 21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可口可樂公司和京東集團宣布,雙方將利用各自領域內的全球優勢資源,以塑料瓶回收循環再生為切入口,探索循環經濟新模式。合作雙方將嘗試利用京東的供應鏈體系更有效地協助回收飲料瓶,藉助可口可樂的可持續發展實踐經驗與產業鏈資源促進循環再生,在京東平臺倡導有責任的消費,共同推動中國循環經濟的發展。長期以來,京東一直通過發揮自身強大的產業鏈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倡導更多企業參與推動可持續發展,在實現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共融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京東JD+供應鏈:做創業者硬體量產方案專家
    2015年11月16日,京東智能發布了JD+生態全新的子業務——「京東JD+供應鏈」。京東JD+供應鏈通過對產業鏈上下遊的深度整合,針對智能硬體創業者的供應鏈難題,推出了包括量產方案規劃、供應鏈對接、成本管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幫助創業團隊從硬體原型機跨越到量產階段。京東JD+成為首個面向初創團隊提供整體供應鏈量產方案的生態業務。
  • 智能冷藏車裝卸機器人 京東為智慧供應鏈招才
    網購生鮮不僅能看到快遞軌跡還能看到實時溫度,倉庫裡裝車卸車可以用機器人搞定……9月21日上午9時,京東華中首屆智慧供應鏈挑戰賽第二場在華中科技大學啟明學院拉開序幕,一大批供應鏈「黑科技」項目齊齊亮相。6個優秀項目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入圍京東智慧供應鏈的「夥伴計劃」。這些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及企業將有機會和京東攜手共建智慧供應鏈,用技術驅動轉型。「以前消費者網購發貨後,可以看到商品的物流信息,知道商品的地理位置。如果採用我們的方案,今後消費者在網上上下單購買生鮮產品,還能同步看到商品的實時溫度。」
  • 經濟內循環下的雙十一
    內循環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超級消費爆發」。尤其是2020年,作為雙循環格局下的開局之年,上半年受疫情與全球經濟頹勢壓制,原有的消費增量處於重壓之下,線上通道解決了部分燃眉之急,但總量依舊受到巨大影響。進入下半年,隨著疫情好轉,商超、影院、景區、演藝館等線下消費場所早已恢復經營,並且正日益擺脫疫情造成的困擾,越來越接近於以往的態勢。
  • 難倒劉強東的奧數題,智能供應鏈解開了
    京東的理念是,商品要對消費者有吸引力,才是你經營這款商品的基本邏輯。這是一套圍繞消費者的思路。Y團隊認為,每個商品的貢獻,應該按每一個部門自己的理解去定位。最終是為業務、生意定製。這也是「智能選品系統」的產品邏輯。「智能選品系統」瓜熟蒂落,但是別高興得太早,後面遊戲終極Boss——「智能補貨系統」。
  • 手機響應適老化要求再提速 京東C2M反向定製助力老年人樂享智能生活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宣布,將從2021年1月起,在全國範圍內啟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很多企業也加速布局,用創新的產品和服務切實解決老年人在智能時代的痛點。其中,京東在2020年12月初聯合中興等品牌,發布面向「銀髮族」的C2M定製5G長輩智慧型手機,接下來還將推出更多響應適老化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持續關愛老年用戶、探索電子信息技術創新,在精準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需求,提升整體消費體驗的同時,推動製造環節的智能化,助力實體經濟數位化轉型。
  • 京東打出新「王牌」 構造數智化社會供應鏈 ——全面服務全球15億...
    多年來,京東打造了覆蓋商品採購、庫存、履約等全流程的智能決策系統,從而構建起從供給側到需求側的高效通道。今年11.11期間,京東平臺與超過55%的品牌商產生數據協同,幫助超過500萬種商品進行銷售預測,每天給出超過30萬條供應鏈智能決策。通過智能預測、自動調撥和智能履約,京東智能供應鏈支撐32個省市自治區、近200個城市的大促預售商品的前置決策。
  • 國美旗艦店落戶京東 同步引入京東百貨快消供應鏈
    3月13日,國美官方旗艦店正式入駐京東。京東在招攬了五星電器後,又新增國美這位盟友。而國美則是繼入駐拼多多開設官方旗艦店後,再度落腳第三方平臺。國美京東旗艦店國美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本次合作是雙方供應鏈的強強聯合。國美向京東平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中高端家電產品,以及中大件物流的送裝同步服務,京東的百貨、快消類供應鏈也引入到國美渠道。
  • 京東國際多維扶持POP商家入倉,共享全球供應鏈「技術惠捷」福
    基於京東國際的消費數據,京東國際對VIDIVICI品牌定位、商品定價、包裝設計提出專業建議,在孵化過程中,京東國際從明星單品打爆、產品擴充、精細化運營、節日大促爆發、品類延伸多個增長點助力品牌精細運營,幫助品牌快速成長。
  • 京東物流加速國際化 供應鏈能力全面「出海」
    「在全球供應鏈趨於一體化的背景下,京東物流正在致力於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實現48小時中國通達全球,48小時各國本地交付。」7月25日,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最後一公裡峰會上如此說道。他當日還在發言中透露,京東物流已在印尼、泰國等地搭建本地物流網絡。
  • 2020全球智能物流峰會召開,JDL京東物流通過技術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2020全球智能物流峰會召開,JDL京東物流通過技術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原標題:2020全球智能物流峰會召開,JDL京東物流通過技術打造第二增長曲線今天,由JDL京東物流主辦的2020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以線上形式召開,JDL京東物流CEO王振輝發表主題演講。
  • 供應鏈發展面臨全球化、智能化趨勢!京東物流給出解決方案!
    其實,京東物流進軍個人快遞業務只是「2018全球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重大計劃的一小部分,更為重磅的是京東物流將在未來5-10年,和社會各界共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並推出六大成熟的智能供應鏈產品。
  • 2018中國快消品峰會:京東超市份額繼續領先 構建快消生態鏈
    9月5日,「無界快消 無限未來」—— 2018中國快速消費品行業年度峰會在京召開。300多位全球知名快消品巨頭齊聚一堂,分享無界快消趨勢,共議行業熱點。京東集團CMO兼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表示,當前京東在為無界零售開展積極的探索,也希望與品牌商和合作夥伴一起推動三條曲線的發展。其中,基於智能供應鏈、數據服務和門店科技等驅動的零售基礎設施賦能,將成為推動京東未來持續增長的第三條發展曲線。在推動第三條發展曲線方面,大快消事業群與品牌商在智能供應鏈賦能、大數據精準營銷、無界融合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前瞻的、卓有成效的業務合作與邊界拓展。
  • 隱藏在試用品的大數據 京東智能供應鏈打造精準試用
    上述場景每天都在京東上演。聰明的你可能已經反應過來了, 這是一種商場慣用的營銷手段。只是我們更熟悉的場景是這樣的:行走在琳琅滿目的某個商超,尤其在食品區域,幾步一個拐角,就會看到一個免費試吃的貨臺。這種方式能夠帶來極好的用戶體驗,同時極大地提升用戶對商品的購買機率。
  • 京東冷鏈蘆國慶:餐飲變革,拼的就是供應鏈
    京東冷鏈餐飲業務負責人蘆國慶演講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吃,從來就是一門好生意。然而,隨著網際網路技術、資本與人才的不斷湧入,餐飲行業的競爭已經不再只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5月30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新消費·新餐飲:供應鏈密碼 解鎖升級之道——2019『未來商業』創新創投系列沙龍」在北京舉行。沙龍上,京東冷鏈餐飲業務負責人蘆國慶出席並做主題演講,首次公開闡述京東冷鏈如何通過F2B2C一站式冷鏈服務能力價值釋放,助力餐飲企業降本增效,構建一體化的餐飲供應鏈生態。
  • 從雲南地頭到武漢超市僅需72小時 京東智能採購助力蔬菜保障供應...
    據悉,在京東智能採購平臺的加持下,從2月12日起,雲南農墾蔬菜每天穩定採購200-400噸的蔬菜馳援湖北,每一批蔬菜都能夠在72小時內完成採購、加工和運輸,及時送達武漢進行分發。全流程數位化管理 確保蔬菜72小時從雲南到武漢京東企業業務對於雲南農墾集團的助力不僅僅在於供應鏈金融支持。農墾蔬菜公司從農戶處收購蔬菜後,需要經歷冷庫加工、包裝、長途運輸、城市中心倉庫分發、城市配送等多個環節,才能將蔬菜送到終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