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紅軍張天偉的壽宴上,大家切蛋糕。
戰爭年代,他是一名英勇的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出生入死,浴血奮戰;和平年代,他投身教育事業,成為西南民族學院的創始人之一,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他,就是老紅軍、西南民族大學老領導(原西南民族學院院長)張天偉。
昨日,張老迎來了100歲壽辰,百餘名學生、親友齊聚一堂,為他慶祝生日。
銘記長徵的艱辛常給後代講革命故事
昨日中午,在成都一環路南四段某賓館宴會廳內,擺滿了親朋和學生們送來的鮮花,張老的壽宴在此舉行。西南民大給他送上了長壽金和一個3層大蛋糕。學校黨委書記羅布江村說,「百歲老紅軍是一本活著的歷史,祝張老身體健康,福壽延年!」
12點,在親友簇擁下,身著紅軍軍裝、胸前佩戴著7枚勳章的張天偉老人準時出現在壽宴現場。
「雖然離開戰場那麼多年了,但他依然覺得自己是個兵。」張天偉的二女兒張蘇紅說,父親想在壽宴上再穿穿當年的軍裝,為了滿足他的心願,成都軍區後勤部的服裝師專門為他趕製了這套紅軍服。
1927年,出生在湖北紅安縣的張天偉還不滿16歲,便加入農民自衛隊,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隨後,他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班長、排長,紅十一師師部書記,紅四軍軍部科員、參謀等職,參加了長徵,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張天偉的外孫女張蕊告訴記者,外公經常給他們講長徵故事,囑咐後輩憶苦思甜,「吃飯時飯粒掉在地上,他也要喊我們撿起來吃掉。」
百歲高齡的張天偉,身上依然有軍人的特殊氣質。雖然有些耳背,但在眾人面前他始終坐得端直,說話中氣十足。如今四世同堂的他語重心長地對在場後輩說,「年輕一輩要記住歷史,不然不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
保持一顆好奇心百歲老人學英語電腦
張天偉的家人認為,老人之所以長壽,與他心胸開闊,時常保持一顆好奇心分不開。
「雖然外公現在年紀大了,但心態仍然非常年輕。他很樂觀,而且愛學習,一碰見新奇的東西就要問我怎麼用。」張蕊說,外公前段時間還在學習電腦和英語。「我玩平板電腦,他還好奇地過來學了一會。」現在,張天偉還在堅持寫文章和寫詩。張蕊說,外公還特別喜歡逛街,經常到春熙路逛。「他每天早上都會背英語,還會習寫字母。」二女兒張蘇紅說,這些年來,父親的生活很簡單,每天早上要看七八種報紙,然後看書、寫字、畫畫、打太極拳。
「他心胸開闊,從來不會生氣,也不會計較什麼。」張蘇紅說。
支持長徵路申遺親手籤下自己的名字
目前,四川省社科院專家發出了由四川省牽頭組織長徵路線申遺和建設中國工農紅軍長徵文化館的建議,昨日得知此事後,張天偉連聲叫好:「長徵路線申遺,我完全支持!」
「我15歲就投身革命,後來參加紅軍,往事至今仍歷歷在目,不時在夢中出現。」張天偉語重心長地說,現在的年輕人就應該到紅軍走過的地方去看看,因為不了解歷史,就不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隨後,他在支持申遺的一張紙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華西都市報記者張菲菲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