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輔導37:長徵精神與新時代長徵路(演講稿)

2020-12-12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弘揚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徵路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完成了舉世聞名的長徵,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樹立起巍峨豐碑。歷史不斷向前,正如新時代領路人所說,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長徵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徵精神,在新的長徵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班級召開以「發揚老紅軍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為主題的班會,請你結合與八十多年前的長徵壯舉有關的詩文、傳說、人物或故事,聯繫現實,寫一篇班會演講稿。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命題方向

人文底蘊:人文積澱

學會學習:樂學善學、勤於反思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責任擔當:社會責任、國家認同

實踐創新:問題解決

審題

限制性:

1.內容限制。材料主要圍繞長徵及長徵精神來展開,這就要求考生只能圍繞與長徵及長徵精神相關的內容進行思考。同時,「結合與八十多年前的長徵壯舉有關的詩文、傳說、人物或故事,聯繫現實」則要求考生既要通過這些詩文、傳說、人物或故事回顧歷史,又要聯繫現實,砥礪前行。

2.立意限制。題目要求考生必須扣住「發揚老紅軍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的主題,這就要求無論是立意還是寫作內容都必須緊扣主題,離開了這一主題則不符合立意要求。

3.情境限制。主題班會是演講稿的情境,演講稿的內容既不能離開主題,也不能脫離主題班會的情境。考生必須嚴格按照情境的要求進行寫作。

4.體式限制。題目要求只能寫演講稿,不能寫成其他文體。

開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長徵精神的內涵非常豐富,考生可以圍繞某一方面的精神進行立意,也可以綜合多種精神進行立意。「走好新時代長徵路」也是一個泛化的主題,考生可以發散出很多具體立意。

2.寫作內容是開放的。考生確定好立意進行寫作時,既要寫長徵及長徵精神方面的內容,也要寫新時代長徵的內容。回顧歷史方面,題目要求結合八十多年前與長徵壯舉有關的詩文、傳說、人物或故事,但選哪些詩文、傳說、人物或故事是自由的;寫現實方面時,可以寫自己如何承擔社會責任,也可以寫怎樣肩負國家使命。應該說,可以寫的內容非常多。

3.思考角度是自由的。考生可以扣住「發揚老紅軍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的主題,思考長徵精神的內容是什麼,為什麼要發揚老紅軍長徵精神,以及怎樣發揚長徵精神等;同時,也要聯繫現實思考我們的新時代長徵路是什麼,為什麼要走好新時代長徵路,如何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等。

解題

本題以「長徵」這一重大歷史活動為背景,具有時代特點,宏大背景與現實結合,能夠充分考查考生的寫作能力。

材料第一部分先闡述了長徵的歷史意義,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樹立起巍峨豐碑;接著以新時代領路人的名言強調長徵及長徵精神的現實意義。這部分內容是背景材料,更是寫作的依據。對於長徵精神的內涵,考生也需要了解。長徵精神主要指: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忘我犧牲精神;敢於戰勝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集體主義精神;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走自己道路的求實創新精神。

材料第二部分為作文的具體要求,明確告知考生寫作的情境、寫作的主題、寫作的內容、寫作的文體。實際上,這一部分闡明了具體的寫作任務,規定考生審題立意及寫作的方向。考生必須按照要求進行寫作。

材料第三部分為作文的常規要求。這一部分規定了作文的基本要求,考生同樣不能忽略。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牢記長徵「初心使命」,行穩致遠走好新時代長徵路。

2.新長徵路上,我們都是奮進者。

3.發揚老紅軍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徵路。

4.用腳步丈量新時代的長徵路。

5.弘揚長徵精神,讓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6.勿忘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7.以新擔當新作為走好新時期的長徵路。

……

偏題立意:

1.長徵精神永放光芒。(片面理解材料,沒有聯繫實際)

2.長徵路上的故事。(只是回顧歷史,沒有體現如何走好新時代長徵路)

3.做好新時代的接班人。(只寫現實,脫離了長徵及長徵精神的內容)

4.肩負時代使命,走好人生路。(未涉及長徵及長徵精神的內容)

範文展示

弘揚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徵路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徵路」。

美國著名女記者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中寫道,長徵是革命戰爭史上偉大的史詩,而且不僅於此,長徵已經完成,紅軍正在繼續創造歷史。紅軍不僅完成了長徵,而且參與了國家的各項建設事業,完成了時代賦予的使命。如今,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到了我輩青年手中,我們就要向老紅軍學習,弘揚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徵路。

弘揚不畏艱險、勇於奮鬥的精神,磨鍊我們戰勝困難的品質。「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展現了當年長徵路上先烈英雄們對救國救民正義之戰必勝的信心,就是一種不畏艱險、勇於奮鬥的紅色精神。如今,我們處於一個美好的時代,再也不需要向革命前輩們那樣面對危險的境地,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已經不需要戰勝困難的品質。很多青少年怕苦怕累,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只要遇到困難就選擇逃避。社會上也出現了「巨嬰」這一類人,甚至有的人已經成年,但仍然在「啃老」中。這告誡我們需要向當年的英雄們學習,練就戰勝困難的勇氣與智慧。

弘揚浴血奮戰、忘我犧牲的精神,培養頑強拼搏的品格。長徵途中時刻面臨艱險,但是革命前輩們毫無畏懼,用鮮血和生命去戰鬥,最終贏得了勝利。四渡赤水戰役中,紅軍在前有大河洶湧、後有追兵虎視,且雙方兵力、武器裝備極度懸殊的情況下,靈活發揮運動戰的特長,5天之內取桐梓、奪婁山關、重佔遵義城,殲敵20個團,斃傷俘敵5千餘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紅軍長徵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這樣的勝利來之不易,離不開英雄們的浴血奮戰,我們也需要時刻銘記。進入新時代,我們依然會面對眾多挑戰和風險,我輩青年理當肩負時代使命,砥礪「風雨浸衣骨更硬」的頑強意志,激發「快馬加鞭未下鞍」的奮進勇氣。

弘揚堅定信念、披荊斬棘的精神,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長徵路上,革命前輩們打了380餘次的惡仗,翻越了18座大山,跨過了24條大河,爬過了「千山鳥飛絕」的雪山、越過了荒無人煙的草地……他們之所以敢於面對如此多的困難,奮戰直至勝利,更在於中國共產黨人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當前,我國各領域都能趕上甚至走在世界前列,關鍵就在於擁有一批又一批有著崇高理想信念的建設者、探索者。儘管我們還沒進入社會,尚未參與社會建設,但必須樹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行穩致遠,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同學們,讓我們銘記長徵精神,弘揚長徵精神,踐行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徵路。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長徵精神在薪火相傳中生生不息——「記者再走長徵路」重慶行見聞...
    7月15日,綦江區石壕紅軍烈士墓,「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重慶站在該地舉行啟動儀式。今年是紅軍長徵出發85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月15日至18日,由中宣部組織開展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走進重慶。80名央媒記者和16名市屬媒體記者在綦江區、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三地開展為期4天的採訪,記錄長徵精神催人奮進的時代力量。
  • 上海音樂學院復排《長徵組歌》:走好新時代長徵路
    《長徵組歌》是中國音樂史上的紅色經典,首演至今已55周年。為走好新時代長徵路,上海音樂學院決定復排經典,打造新時代版《長徵組歌》,並將推動這臺演出走進長三角、重走長徵路。10月15日, 新時代版《長徵組歌》將在上音歌劇院上演。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讓長徵精神成為新時代長徵路上的「靈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長徵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在此基礎上,我們將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 長徵精神的哲學內涵與時代意義
    在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之際,回顧和紀念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我們的內心何嘗不是如此。「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紀念的目的絕不是簡單的感懷和銘記,更在於通過不斷提煉和發掘其所「蘊藏著許多明珠」的哲學內涵與時代意義,才能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歲月易老,精神永存,一旦我們準確領悟到了長徵精神的哲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長徵精神就非但不會隨歲月老去,反而會因成為新時代的北鬥星而變得更加熠熠生輝。
  • 智行新長徵 駿馳新時代——2020國機智駿重走長徵路公益行
    2020年10月17日,適逢長徵出發86周年紀念日,國機智駿聯合贛州3家頂級媒體贛南日報社、贛州廣播電視臺、客家新聞網及孚能科技主辦的重走長徵路公益行,從於都長徵出發廣場紀念園正式出發了。國機智駿高級執行副總裁兼基地總經理趙志剛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之下,消費升級倒逼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呼喚核心技術,市場競爭瞬息萬變,正如行走在長徵路的道路上,需要於長徵精神迎接市場的挑戰。
  • 「中國精神」,伴我走好新長徵路
          2017年 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正值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之際。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首都各界群眾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八十年前,在人類歷史上閃耀著一顆紅星,它的閃亮登場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它把中國革命帶到了嶄新的道路,成為革命豐碑永載史冊,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長徵精神。
  • 2021軍轉幹申論範文: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書寫無愧於時代的篇章
    2021軍轉幹申論範文: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書寫無愧於時代的篇章
  • 南雄油山鎮上朔村: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油山鎮上朔村的紅軍長徵廣場四周,處處可見表現長徵故事的壁畫和弘揚長徵精神的標語。南方網訊(記者/郭昊奇)6月23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採訪團一行來到韶關南雄的油山鎮上朔村,在這座千年古村落尋訪當年紅軍走過的足跡。「當兵就要當紅軍,處處工農來歡迎,官長士兵都一樣,沒有誰來壓迫人……」一群小學生正在上朔村徐氏宗祠前演唱著當年紅軍抄寫在牆壁上的《當紅軍歌》。
  • 人民日報:在「長徵路」上感悟歷史
    重走長徵路不是再現長徵路,而是為了循著先輩們的精神前進,在苦難與輝煌中探尋新長徵力量      「在動蕩不定的當今世界,唯有歷史能使我們面對生活而不感到膽戰心驚。」這是第二次讀《苦難輝煌》。
  • 走好「新的長徵路」 川大附中喚醒黨員教師從教初心
    中國網12月18日訊(鄧海燕)通過「重走紅軍長徵路」「重溫入誓詞」,喚醒黨員教師的從教初心,進一步堅定黨員教師的教育使命。近日,四川大學附屬中學(成都十二中)黨委組織黨員教師開展以「重走長徵路」為主線、學習紅軍長徵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 【長徵精神】以偉大長徵精神迎接民族復興徵程上的挑戰
    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主席這樣總結:長徵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徵精神。長徵精神之所以感人,是因為我們都要面對類似長徵途中經歷的艱難險阻,發展進步的過程就是漫漫長徵路。
  • 學思踐悟奮發有為 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原標題:學思踐悟奮發有為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我們倍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新時代長徵路上,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託,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真理的味道」故事一代代講下去,培養一代代「宣言精神」忠實傳人,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勇擔在肩。 學思踐悟,奮發有為。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是全校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
  • 青互動·三下鄉 重走長徵路,特區長徵團的「變形」記
    他們用10天走完8座城市,走過7700公裡徵程;他們選擇這樣一種形式——重走長徵路,重溫紅色心!接下來,跟著「特區長徵團」,一起感悟紅色革命氣息!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徐剛、習明和楊卓林三位老師與我們分享了精彩的長徵故事和歷史意義。「身臨其境的黨課既有趣又有內涵,讓我在對紅軍烈士的緬懷中真正領悟長徵精神。」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紅軍長徵的勝利之地,也是我們此行當中最難忘的片段。
  • 2018高考作文變化:把握時代精神,不再推崇死讀書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高考作文依然是熱點中的熱點。今年最典型的例子,是全國3卷的作文題(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適用):圍繞以下三個不同年代的標語作文:1981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雄安新區,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徵路。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文體不限 ,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 走進大墩梁...
    8月17日下午,「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的媒體記者來到大墩梁紅軍烈士陵園採訪。22日,軍長董振堂命令部隊在華家嶺一帶阻擊國民黨毛炳文37軍9個團,雙方展開了激烈戰鬥。紅軍先後打退毛部5次衝鋒後,突遭7架敵機狂轟濫炸,迫使紅軍沿杜家梁、毛牛川向會寧縣城方向撤退,這次戰鬥紅軍傷亡887人,副軍長羅南輝壯烈犧牲在當地埋葬。
  • 百名藝術家重走長徵路
    由文化部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書畫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宣墨寶書畫院、中國人民藝術家協會、人民藝術收藏理事會共同主辦,北京星映源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百名藝術家重走長徵路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活動,於2016年10月19日正式啟動,藝術家們從江西瑞金出發,沿著紅軍腳步穿越全國11省(
  • 走好東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長徵路!市四套班子領導開展「初心之行」
    走好東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長徵路!隨後,市領導們來到紅軍長徵博覽城,參觀了邵飄萍紀念館,感受這位革命志士「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的戰鬥精神;在紅軍廣場,市委書記傅顯明帶領參加活動的黨員同志重溫了入黨誓詞。 傅顯明在講話時指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
  • 上海音樂學院復排《長徵組歌》師生期盼「重走長徵路」
    新華社上海9月9日電(許曉青、王婧媛)我國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的搖籃——上海音樂學院8日宣布復排《長徵組歌》。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介紹,這是一次「舉全院之力」的大工程,計劃2020年10月公演,2021年實現「重走長徵路」的沿途巡演。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1965年首次公演就引發轟動,是半個多世紀來我國音樂界的紅色經典之一。
  • 新時代版《長徵組歌》首演上音歌劇院 主創團隊:在新時代繼續播種...
    觀眾吳小姐說,「我就是衝著《長徵組歌》來的,結果沒想到,舞臺效果會這麼棒,有一種看電影的感覺,更重要的是,真的會被先輩們的革命樂觀主義所感染,覺得現實中的一點點小挫折算什麼。這也算是我們自己應該繼承的新時代長徵精神吧!」
  • 再走長徵路|這座橋見證紅軍長徵到綦江 也見證了紅軍嚴明軍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謝鵬飛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6日6時訊(記者 伊永軍)紅軍長徵有二萬五千裡,這座橋的跨度只有19米,整個長度在紅軍長徵途中可謂微不足道。但是,正是這一段距離,見證了紅軍長徵到綦江的這段歷史,也見證了紅軍秋毫無犯的嚴明軍紀。因此,它才被命名為「紅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