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中醫院:一例曾誤診為癲癇患者的診療紀實

2020-12-12 瀟湘晨報

患者楊某某,男,51歲,河北人。因「言語不能、四肢活動不靈3月餘」於2020-4-13來我科入院治療。患者2019年12月22日凌晨3:00許出現嘔吐及言語不清,逐漸出現意識不清,至當地醫院治療曾予以腦血管造影示:基底動脈下段極重度狹窄,基底動脈頂端血栓形成,行顱腦MRI:雙側小腦、腦幹及枕葉等部位新發梗死,治療予以介入取栓治療、抗血小板聚集、調脂穩定斑塊、擴容、清除自由基、抗感染及康復等治療。患者症狀緩解不著,仍四肢活動不靈,疼痛刺激下左上肢略屈曲,餘肢體無躲避動作,鼻飼,言語不能;且住院期間反覆出現四肢強直、呼吸急促及全身汗出。當地醫院考慮「症狀性癲癇」,從單一「丙戊酸鈉」開始,逐漸增加藥物及藥量,直至予以「丙戊酸鈉0.4Tid、卡馬西平0.4Tid、氯硝西泮1mgBid及左乙拉西坦1.0gBid」。患者經上述治療仍時有發作,且發作較前頻繁,入院前3天每天均有發作,持續10分鐘至1-2小時不等。現患者家屬除尋求肢體運動、語言及吞咽障礙康復外,更寄希望明確肢體強直、汗出原因,所以慕名來癲癇病區入院治療。

患者入住病區後,王向雷副主任醫師作為主管醫師詳詢病史及查體,考慮患者目前抗癲癇藥物種類及數量已超過每日有效劑量(DDD)仍控制不佳,向科主任劉海英主任醫師匯報病情後,組織了科室病例討論,一致認為應重新考慮診斷和抗癲癇藥物治療的問題,儘早安排癲癇確診的重要依據——腦電圖檢查。患者入院次日11:00再次出現全身強直及汗出,無雙目直視,無二便失禁,當時測血糖6.7mmol/L,呼吸24-28次/分,心率達150次/分,體溫36.4℃,血壓138/98mmHg。查體:雙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mm,光反射存在,項略抵抗,四肢伸直,疼痛刺激下左上肢可屈曲,餘肢體肌力無疼痛躲避反應,雙側查多克徵(+)。鑑於患者症狀體徵不符合強直發作、強直-陣攣發作等癲癇發作形式,王志凱、李昆泉及趙芸藝等醫生在患者發作期間快速而準確的進行了視頻腦電監測,觀察有無癲癇樣放電以提供神經電生理支持證據,同時加蝶骨電極除外顳葉癲癇等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視頻腦電圖示:中度異常,右側枕區未見α節律;全腦慢波中短程發放;蝶骨電極未見異常放電。腦電圖結果也證實了我們的推斷,再次討論後,另一個疾病浮出水面:陣發性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症候群(PSH)。

陣發性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症候群(PSH)又被稱為交感風暴、間腦發作、植物神經風暴、發作性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陣發性自主神經過度興奮,是由各種腦部疾病(如腦創傷、腦血管意外、顱內感染、腦腫瘤、腦結核瘤、胼胝體發育不全等)引起的一種以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為主要特徵的症候群,多發生於傷後24 h至數周,也可於傷後1周至5年出現症狀。因其目前沒有統一的臨床診斷標準及規範,以及臨床醫生對該病普遍認識不足,極易誤診為臨床表現類似的疾病(如癲癇、中樞性高熱、惡性症候群、敗血症等)而延誤治療。

PSH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PSH時常表現為自主神經症、運動症狀的發作。自主神經症狀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即躁動、大汗、高熱、血壓增高、瞳孔散大、心率和呼吸加快,也可伴隨副交感神經活動過度,主要表現為心率緩慢、呼吸頻率低、血壓不升、體溫低、瞳孔縮小、呃逆、流淚等;運動症狀發作主要表現為肌張力障礙、去大腦/皮質強直、肌肉高張力、肌肉痙攣及肌陣攣等。這種發作通常會出現在腦損傷後l周,每天發作1~3次,常突然出現,持續數小時,後迅速結束,病程1—2周或數月不等。自主神經症狀及運動症狀均呈發作性,傷害性刺激(如疼痛刺激、吸痰、翻身叩背、變動體位等)可誘發,但隨著病程延長,發作頻率減少而發作持續時間延長,且自主神經症狀及運動症狀可不同時出現,單獨出現一般難以識別,從而增加了診斷難度。

迄今為止,對於PSH發作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尚無確切的診斷標準或特異性輔助檢查。自從1929年Wilder Penfield第一次報導PSH到現在,先後有8個診斷標準被提出,其中Blackman等2004年提出的7條診斷標準:

(1)體溫>38.5℃;

(2)呼吸頻率>20次/min;

(3)心率≥130次/min;

(4)收縮壓≥140 mmHg;

(5)大量出汗;

(6)躁動;

(7)肌張力障礙,需要出現以上7條中的5條及以上,且至少每天發作1次,持續3 d並且排除其他疾病(如敗血症、中樞性高熱、致死性肌緊張、庫欣反應、腦炎、癲癇及腦積水等)。

該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症治療,主要目標是阻斷刺激(有害或無害)的傳入,交感中樞興奮性傳出,以及人體一些器官對交感系統的反應,以減少發作,迅速控制症狀及防止藥物過量。非急性PSH發作,首選一線藥物(普萘洛爾、可樂定),治療無效時,可將普萘洛爾加至該藥物的最大使用劑量或加用二線藥物(如溴隱亭)、三線藥物(如加巴噴丁、巴氯芬),再次無效時,可以使用嗎啡及其他阿片類藥物。急性PSH發作,建議使用地西泮、普萘洛爾控制急性發作。

再回到本例患者身上,患者發作時症狀體徵為大汗、呼吸頻率增快、心率過高、躁動及肌張力障礙,符合Blackman等2004年提出的7條診斷標準的5條,每日發作1次以上,連續發作3天以上,結合輔助檢查及檢驗結果,除外癲癇、中樞性高熱及其他感染情況,臨床符合PSH診斷。所謂「師出有名」,循證醫學更是如此,所以治療上直接停丙戊酸鈉、卡馬西平、左乙拉西坦等藥物,僅保留氯硝西泮1mgBid,加普萘洛爾10mgTid及巴氯芬5mgTid以觀療效。同時中醫分析:患者陣發性汗出屬於營衛不合,衛強營弱而汗出,陰津不足,不能濡養筋脈則拘攣,符合中醫學「柔痙」範疇,處方以瓜蔞桂枝湯加減,用藥3天後病情好轉,未再出現PSH發作症狀。

通過這個病例前後的診治分析,腦病九區癲癇團隊總結經驗如下:

(1)本例患者出現類似「強直發作」,發作期症狀可持續長達1-2小時,治療中不斷添加抗癲癇藥物種類及數量,症狀愈演愈烈,就應該疾病的定向(是否為癇性發作)有無問題了;依賴於視頻腦電監測設置在病房的得天獨厚條件,科室團隊在病人發作期及時給予視頻腦電監測,從而得以排除癲癇。

(2)通過團隊的疑難病例討論,集思廣益,抽絲剝繭,找到本例患者的病根,都是PSH惹的禍,該病是各種腦損傷少見併發症,由於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及缺乏比較直觀的理化檢查,因此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排除臨床表現類似的疾病。PSH越早被識別,治療效果越好。

(3)運用中醫藥整體調節與西藥相結合的治療措施,發揮中醫藥在疑難雜病的應用。

一例正在進行視頻腦電檢測的病人

【來源:半島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診療紀實:一例誤診為癲癇的交感風暴患者
    患者2019年12月22日凌晨3:00許出現嘔吐及言語不清,逐漸出現意識不清,至當地醫院治療曾予以腦血管造影示:基底動脈下段極重度狹窄,基底動脈頂端血栓形成,行顱腦MRI:雙側小腦、腦幹及枕葉等部位新發梗死,治療予以介入取栓治療、抗血小板聚集、調脂穩定斑塊、擴容、清除自由基、抗感染及康復等治療。
  • 濰坊市中醫院被確立為「全國甲狀(旁)腺疾病規範化診療示範基地」
    會上,由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田文教授等全國知名專家為濰坊市中醫院等10家示範基地頒發牌匾及證書。  長期以來,濰坊市中醫院李國樓甲狀腺外科團隊高度重視甲狀腺及甲狀旁腺疾病規範化診治,中心組建了早期精準診斷MDT多學科診療團隊,利用最先進的喉返神經探測儀設備、納米碳甲狀旁腺負顯影技術及影像病理結合,分子基因檢測,多學科會診等手段,配合兩癌篩查,做到甲狀腺癌的精準早期診斷。讓更多的甲狀腺疾病患者不用特意奔波到大醫院,就能獲得最規範化的診療。
  • 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首屆胸痛專業委員會在濰坊市中醫院成立
    12月7日,濰坊市中醫院成功舉辦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胸痛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會議,來自省內外150餘位代表齊聚濰坊,探討交流。學術會議當天,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毅教授,濰坊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李長祥同志分別發表講話,濰坊市中醫院院長蘇茂泉同志致辭,濰坊市中醫院副院長張倫忠同志列席,濰坊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朱勤偉同志主持。
  • 孩子頻發癲癇 謹防誤診誤治和假性癲癇
    摘要:   據記者近日從相關方面獲悉,廣東省抗癲癇協會會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周列民教授介紹,目前癲癇的誤診仍比較常見,包括了兩種情況:一種是把非癲癇誤診為癲癇,另一種則是把癲癇誤診為其他疾病,當中還有一種屬於漏診的範疇,即癲癇沒有被診斷出來,這種情況多見於老年患者。
  • 青年腦部溢血昏迷,濰坊市中醫院精準定位清除血腫
    近日,一位青年男性因突發腦幹出血深度昏迷,在當地醫院難以救治的情況下,家屬絕望中向濰坊市中醫院腦病外科診療中心發出求助,神經外科王永和主任、周垂賢主任集結團隊中堅力量組織會診,根據患者影像資料,精準開展立體定向腦幹血腫清除術,患者腦部殘留血瘀被順利清除,身體各項功能逐步恢復,讓家人看到了康復的希望
  • 誤診為癲癇的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 2 例報導並文獻複習
    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是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的少見類型,是一種具有以低鈣血症、高磷血症及甲狀旁腺素增高為特徵的少見遺傳性疾病,由於PTH受累的靶器官很多,臨床表現亦很多,主要表現為手足搐搦,癲癇樣發作,典型患者可伴有Albright
  • 【病例報告】邊緣性腦炎誤診為精神障礙一例
    邊緣性腦炎是一類可累及邊緣結構的中樞神經系統炎性疾病,因其常表現為精神行為症狀而易被誤診為精神障礙。現報導1例反覆被誤診為精神障礙的富亮氨酸膠質瘤失活1蛋白自身抗體相關性邊緣性腦炎,並結合文獻討論。
  • 濰坊市中醫院採用中西醫綜合療法大幅降低冠脈支架植入率
    冠心病輕者表現為心絞痛,重者表現為心肌梗死,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冠脈支架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為直接的開通冠脈血管的微創手術方式被廣泛應用,作為在濰坊地區最早開展心臟微創支架治療冠心病的醫院,濰坊市中醫院每年心臟介入手術近千例,是山東省開展介入手術最多的中醫醫院,積累了大量冠心病支架植入的經驗。
  • 濰坊市中醫院兩例粒子植入術給出答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曦 濰坊報導近日,濰坊市中醫院腫瘤二科兩位患者經粒子植入術治療先後成功治癒,複查結果顯示,兩位患者肺部、胰腺病變處腫瘤完全消失,自身已無任何症狀,身體良好。腫瘤二科蔡新生主任表示,兩例晚期腫瘤的治癒,得益於醫患共同努力,早發現、早治療、對症精準施治。患者董先生於2016年9月7日就診於當地醫院,發現有右肺癌症,病理分析顯示為低分化腺癌;經治療效果不明顯,於10月28日轉入濰坊市中醫院腫瘤二科,經過碘粒子植入治療術,並進行培美曲塞單藥化療4周期。
  • 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藥物塗層球囊治療心臟支架內再狹窄
    經過詳細詢問潘大叔病史,初步了解到他既往有「高血壓病、糖尿病」病史三十餘年,平素血壓、血糖控制良好,三年前因勞累後出現胸悶胸痛,曾於當地醫院植入2枚支架,但術後胸悶、胸痛依然反覆發作,哪怕是走幾步路也可能出現,服藥只能暫時緩解。這種症狀困擾下,潘大爺熬了三年多,嚴重影響了潘大叔的生活質量。聽親戚說中醫院心血管病科有好辦法,他就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了濰坊市中醫院。
  • 大拇指旁入口 心臟支架植入 濰坊市中醫院新技術讓患者更安全舒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曦 濰坊報導患者劉大爺,72歲,經檢查可能存在嚴重冠狀動脈狹窄。濰坊市中醫院心內一科認真評估病患情況,制定經遠端橈動脈冠脈介入技術的手術方案。手術過程順利,術後劉大爺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 濰坊市中醫院泌尿外一科成功完成一例兇險、巨大嗜鉻細胞...
    魯網7月13日訊 近日,濰坊市中醫院泌尿外一科專家團隊通過3D腹腔鏡技術成功完成一例兇險異常的巨大嗜鉻細胞瘤切除手術,術後患者徹底擺脫了血壓起伏不定,長期藥物維持的狀況,終於回歸正常生活。  3D腹腔鏡技術不僅具有腹腔鏡手術損傷小、出血少,術後恢復快等特點,更具有充分地立體視野,最大限度地減少血管、神經的損傷等諸多優勢,3D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已成為治療腎上腺腫瘤的黃金治療方式,濰坊市中醫院泌尿外一科目前已成熟開展3D腹腔鏡技術200餘例,讓諸多腎病患者重獲身體健康。
  • 濰坊市中醫院自製姜棗茶送患者獲點讚
    近日,濰坊市中醫院腫瘤三科的醫護人員自製姜棗茶送與患者。喝薑茶,配紅棗,濰坊市中醫院的暖心行動獲得眾多病友點讚支持。腫瘤三科王燕護士長為住院患者端送姜棗茶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每年夏季的三伏天,總是各類疾病的高發期。
  • 濰坊市中醫院提醒睡夢中突然頭痛噁心可能是蛛網膜下腔出血
    43歲的徐先生在病房康復後仍心有餘悸,他夜晚睡夢中醒來後突然覺得頭部有「炸裂樣」疼痛,頭痛脹痛,伴頸後僵硬,疼痛,噁心嘔吐,嘔吐物為咖啡色胃內容物,症狀持續不緩解。於是家人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到濰坊市中醫院腦病重症急救科就診。經檢查患者是「蛛網膜下腔出血」。
  • 濰坊市中醫院為耳石症患者提供家庭自我康復訓練
    平躺著一坐起來、坐著一躺下或者平躺左右翻身時出現一陣眩暈,不到1分鐘就好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首先考慮是不是得了「耳石症」。那什麼是耳石症呢?耳石症,醫學上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內耳內正常的碳酸鈣結晶因各種原因脫落後,在人體平衡器官(半規管)內移動,隨人體的動作,耳石便會運動,刺激神經,便出現了眩暈感,當耳石停止運動後,眩暈也就消失了。
  • 濰坊市中醫院胃腸外科為超低位直腸癌患者挑戰「保肛」極限
    近日,濰坊市中醫院胃腸外科採用經肛內括約肌切除術為患者完成超低位直腸癌極限保肛手術。術後患者及家屬為胃腸外科畢秀葉副主任醫師送來錦旗表示感激。超低位直腸癌是指腫瘤距肛緣3cm,一般手術選擇是Miles』(不保留肛門),給患者精神及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創傷,該手術的成功開展,讓越來越多的超低位直腸癌患者不僅可以完整切除腫瘤,又能擺脫「人造肛門」帶來的痛苦,同時也了填補濰坊市中醫院外科醫療技術空白,獲得外科醫療同行的高度認可。
  • 二期梅毒誤診為蕁麻疹性血管炎1 例
    上次說過一個二期梅毒誤診為痤瘡、毛囊炎的病例,這次分享的是一個二期梅毒誤診為蕁麻疹性血管炎的病例。所以「最大的模仿者」的稱號非二期梅毒莫屬啊。另外,性生活史一定不要對醫生隱瞞,不然一旦誤診誤治傷害的還是自己。
  • 濰坊市最美抗疫衛生健康人、濰坊市中醫院十佳醫師、十佳青年醫師...
    為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進一步增強衛生健康人職業榮譽感,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在2020年醫師節來臨之際,濰坊市衛生健康委開展「最美抗疫衛生健康人」評選,濰坊市中醫院36人、團隊獲此殊榮。
  • 用敬業、奮鬥執筆醫師芳華——濰坊市中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張金梅
    2020年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濰坊市中醫院評選出「十佳醫師」和「十佳青年醫師」,二十名同志獲此殊榮。本次評選意在發揮榜樣的力量,進一步增強醫師職業榮譽感,鼓勵廣大醫師繼續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立足本職,服務群眾。「作為一名醫者,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踏實謙虛,厚積薄發;無論患者身份如何,文化背景如何,是貧窮還是富有,醫者都要規範好自己的行醫行為——即『博學而人道』。
  • 濰坊市中醫院入院流程
    尊敬的患者朋友:根據目前疫情形勢和上級有關要求,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給您提供一個更加安全的住院環境,濰坊市中醫院決定進一步加強入院前的核酸檢測篩查,在此告知並請您理解支持。1、在診室,由接診醫生為您開好入院通知單和化驗單,確定一名陪人的同時開好陪人化驗單;同時跟接診醫師做好住院預約;2、持就診卡(或身份證、醫保卡)到外科樓一樓東北角「院前核酸檢測採集處」列印檢驗條碼,留取核酸標本,離開核酸採集區;3、標本採集時間為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