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達張朋:用平臺力量助力企業智能化

2020-12-25 騰訊網

拓斯達在上市之後,基於對客戶需求的洞察,將自身定位為「智能製造綜合服務商」。

「我們發現企業客戶有大量的需求,但是找不到合適的集成商或者是說雖然有很多的集成商夥伴,但與其需求難以匹配。原因就在於製造業相比於網際網路,信息不夠開放。企業在極力找集成商,集成商也在極力找客戶,兩者之間始終不能共享。」在2019高工機器人年會閉幕式上,拓斯達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張朋表示,拓斯達要回歸製造本質,打造平臺型智能製造綜合服務商。

智能製造發展現狀

近年來,雖然經濟大環境呈下行趨勢,但不能忽略的是,中國擁有大而全的土壤

首先,中國是第一製造大國。目前,我國製造業尚處於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數位化並存,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發展不平衡的階段。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工業增加值首次超過30萬億元;在500餘種主要工業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多種家電及新能源汽車超過全球產量50%以上。

同時,中國又是第一網民大國。2017年,雖然美國網民數量不及中國的40%,但美國作為北美地區第一大網際網路市場,網際網路滲透率約87.9%;中國網際網路普及率從2009年的28.90%增至55.80%;而全球平均水平則是從2009年的24%升至49%。

張朋表示,智能製造能在龐大的工業土壤和領先的網際網路賽道中成長,具備最複雜的工業環境和最絕佳的超車條件,是幸運的。

在此環境下,機器人和智能製造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的成長之道?

張朋認為,實際上大部分的系統集成商或計算機公司都不賺錢,甚至虧本,原因就在於兩個行業都是從無到有被創造出來,在其它行業找不到可借鑑的經驗。「除了汽車領域之外,3C、新能源、光電、家電等行業的自動化在國外都很難找到可複製的範本,唯有國內集成商一個個去摸索和試錯,最終才能找到成功的案例。」

然而,這些案例和經驗無法共享,巨額的實驗成本給整個機器人行業的生存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除了要看到旺盛的需求驅動,也要找到企業的需求規律。

企業的深層發展需求包括成長需求、盈利需求、競爭需求、變革需求。由此而外顯出「我們需要上機臺機器人」、「這條工藝節拍提升10s」、「工人不夠上套自動化吧」、「去學習一下,智能是趨勢」等淺層需求。

基於此,企業的智能升級就需要考慮設備、工藝、成本、管理的自動化、數據化、可視化、智能化等方面。

回顧這近十年在高速中摸索成長的歷程,以平均2年為周期就可以使上述的企業需求規律得到迅速實踐驗證。

2012年之前為「大」企業非標專機時代,2013-2014年,人口紅利消失,中小企業自動化需求特別旺盛,從而催生了很多工程師出來創業,2-3個工程師就可以帶一個團隊進行非標專機的設計,可完成低端集成應用

到了2015-2016年,集成商在發展過程當中,不斷地試錯和摸索新的行業,感受著從0到1的成本壓力,而另一方面在集成方案中依然大多採用國外的機器人品牌,這時具有高性價比,旨在進口替代的國產機器人開始突破

2017年,工業4.0的提出、中國智能製造信息化的發展,企業進入智能爆發期,在自動化尚未完善的階段,數字工廠面臨著紛紛「早產」

2018-2019年,貿易摩擦導致行業競爭加劇,「龍頭效應」、「馬太效應」趨於明顯,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面臨著生存困難的境地,中國企業開始進入理性沉澱期,思考如何運用技術+服務+數據來發展。

張朋判斷,2020以及未來,將進入平臺時代,即以客戶為導向的智能製造

什麼是平臺型智能綜合服務

拓斯達經過這些年的總結,順勢提出了「平臺型智能綜合服務」。在張朋看來,這種服務是以企業需求為核心的智能製造模式,以助力製造產業為對象的整體方案供給,以硬體+服務+數據為底層的結構化平臺,對企業智能化升級深度解構,是當下企業智能改造實施的最佳路徑。

要打造一個智能工廠,需要逐步規劃出典型的智能製造實踐架構,包括基礎層、核心支柱、目標和願景。這是概念化的以應用層級為主體的智能製造架構

在紛繁複雜當中,通過探索「無人區」並獲得成功案例後,對智能製造探索的認知也得到了「從認識細胞到發現元素」的升級。

張朋認為,未來智能製造實踐平臺系統的簡單架構會包括服務平臺、數據平臺、硬體平臺。這是實踐化的以客戶為主體的智能製造架構

服務平臺包含運維服務、人才培養、供應鏈服務、金融服務;數據平臺包含管理軟體、數據規範採集、數據分析、智能優化。

硬體平臺則分為五個層面:現場層(設備、產線、環境、能源),應用層(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工藝場景),產品層(通用工業機器人、控制器、專用設備、夾治具),系統層(控制系統、通訊、兼容協議),基礎層(運動/算法/材質升級/結構優化/協作/感應)。

而拓斯達要做的是硬體平臺和服務平臺。

在硬體平臺體系打造方面,拓斯達基於6000+企業客戶,積累了成功的案例經驗,以「研發團隊+應用團隊+優質集成商+高效項目執行+戰略合作夥伴」的模式來共同服務客戶。

如今在基礎層,拓斯達已建立了IPD研發體系,自主掌握了控制、驅動等技術和視覺算法;在系統層,實現了控制、通訊模塊、數據採集模塊、控制系統的自主;在產品層,拓斯達已自主研發了工業機器人、機械手和周邊配套設備;在應用層形成了自動化工站、產線、整廠、能源管理和環境管理方案;在現場層設計和實現了布局、走線、設備維護和工藝規範。

此外,拓斯達還致力於打造以助力企業智能落地為核心的服務平臺體系,建立了400多人的訂製化交付團隊,提供「4快服務」和「在線諮詢」的服務培訓團隊,設立了30多個服務辦事處,服務於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人才培養方面,開展了多場星耀會、技匠會、售後培訓、智能培訓。在供應鏈服務方面,打造了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和優質集成商體系,與各個細分領域的專家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在金融服務方面,可提供重點項目融資租賃、項目政策申報、智能診斷服務等,實現了優質金融整合。

產業鏈智能升級核心命題

面對傳統企業智能轉型的多樣複雜性,以及對於系統集成方案的大量需求和低成本,整體解決方案供給力的不足,核心技術瓶頸的突破等,拓斯達提出了「助力100萬製造企業實現智能製造,助力100萬工程師服務智能製造」的願景。

張朋表示,拓斯達打造平臺的目的是希望實現共享,只有共享才能讓中國製造業加速提升。如今,拓斯達在3C、汽配、食品、光電、新能源等行業的點膠、鎖螺絲、組裝、搬運、檢測、分揀、包裝等多種工藝實現了核心技術的突破。

拓斯達更願意輸出行業、工藝集成方案共性技術,助力行業實現可升級、可複製、通用性、開放式。在此基礎下,拓斯達致力於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包括視覺算法、運動控制、驅動控制、IOT通訊,從而輸出通用型標準化產品,包括本體、視覺模塊、控制器、IOT模塊。

未來,拓斯達將繼續聚焦頭部客戶,整合優質資源,優化創新模式,秉持「讓工業製造更美好」的信念助力產業鏈智能升級,推動產業升級的平臺型智能製造綜合服務。

相關焦點

  • 華為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助力拓斯達:從自身實踐到賦能客戶的智能化之路
    作為面向製造業企業提供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廠商,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自身的智能化發展十分關注。2018年,拓斯達開始實踐智能化,聯合華為雲率先實現了SAP系統上雲,成為華為雲首個製造企業SAP上雲項目。
  • 灣區名片拿五獎 登央視 拓斯達開啟平臺時代
    12月9日, 拓斯達 登錄央視報導工業 機器人 持續增長趨勢。12月10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商業發展中心主辦的首屆全球創新創業大會,拓斯達獲評為「粵港澳大灣區聯合創新中心創新基地」。12月12日,拓斯達蟬聯2019年度ABB金牌價值提供商獎項。
  • 拓斯達在恰佩克、加博會連獲三大獎項
    拓斯達機器人及應用中心總經理張朋代表吳豐禮董事長領取了「年度傑出企業家」和拓斯達在機器人應用方面獲得的「年度十大系統集成商」獎項。「中國機器人之父」蔡鶴皋(左)為吳豐禮董事長(張朋代領)頒發「年度傑出企業家」獎盃 拓斯達獲年度十大系統集成商 吳豐禮董事長獲傑出企業家獎        本次論壇以「預見機器人行業新未來」為主題,聚集了六百多名行業專家、工業機器人企業、服務機器人企業、系統集成商、零部件企業、科研機構、投資平臺等。
  • 拓斯達機器人體驗館迎來首批「遊客」
    為了全面展示「一年回本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的理念,6月13日,拓斯達邀請了包括富士康、創維、中興、華為、飛亞達、夢芭莎、等多家公司負責人及媒體走進拓斯達機器人展廳,共同探索拓斯達三位一體的工業機器人生態系統,以及為行業量身打造的全產業鏈的製造業自動化解決方案。
  • 睇睇廣東高質量|央媒大型採訪活動走進東莞,走訪生益科技和拓斯達
    ▲廣東拓斯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拓斯達為客戶提供機器人定製  通過APP掃碼,經過底座安裝、底座上螺絲、二軸電機安裝、成品下線等10道工序,一個小機器人就出爐了,而這樣的生產過程只需要兩分鐘  在拓斯達,對拓斯達未來工業自動化下單的設備,媒體團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拓斯達是一家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智能製造綜合服務商,專注於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的研發、製造、銷售。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億元,實現淨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24.49%。
  • 機器翻譯應用價值凸顯 助力企業智能化升級
    機器翻譯作為人工智慧關鍵技術之一,正日益成為企業智能化升級的重要應用場景。12月1日,百度大腦開放日舉辦了以「機器翻譯溝通全世界」為主題的專場活動。IDC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百度AI技術生態部總經理劉倩、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委員會主席何中軍進行主題演講,同時與在場的40多位來自金融、製造、能源等行業企業信息化負責人聚焦機器翻譯的價值、企業應用需求、未來發展趨勢等話題展開深入的互動討論,分享最佳實踐經驗,助力企業更好的提升機器翻譯大規模產業化應用,推動企業智能化升級。  會上,武連峰講到,企業具備全球化信息能力非常重要。
  • 智能化改造助力焦作市工業企業「脫胎換骨」
    其中,焦作科瑞森重裝股份有限公司《散料輸送裝備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獲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中原內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別獲河南省優秀智能化改造項目企業、智能製造標杆企業。以上企業將在智能、互聯工廠建設上先行一步,帶動焦作工業「脫胎換骨」。智能化改造咋推進,其魔力有多大,企業最有發言權。
  • 華為雲: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賦能產業集群式創新
    時間倒退兩年,作為面向製造業企業提供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開始了智能化實踐。拓斯達聯合華為雲率先實現了SAP系統上雲,成為華為雲首個製造企業SAP上雲項目。拓斯達表示,下一步,拓斯達計劃與華為雲進一步深化5G+工業網際網路賽道探索和合作,更好地助力自身及製造業客戶邁向智能化。華為雲聯合多家生態夥伴提供豐富的數位化和智能化解決方案,涉及工業仿真、電子行業製造執行系統(MES)、供應鏈管理(SRM)、工業IoT、ERP、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等領域。
  • 六大核心平臺解決企業智能化難題
    六大核心平臺解決企業智能化難題 2020年11月20日 16:21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智慧金融竹間智能成立於2015年,由前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副院長簡仁賢創辦,5年多來一直致力於自然語言技術(NLT)為核心更廣泛的企業應用,提供Bot Factory™一站式的企業服務的情感人工智慧開放平臺、AICC+(AI Contact & Collaborate) 解決方案平臺、Gemini 知識工程平臺、NLPaaS自然語言處理平臺、Scorpio 機器學習平臺以及WFEA流程自動化引擎
  • 助力中小學校辦學智能化 江西學服通平臺獲校長點讚
    11月15日,由中國電信贛州分公司主辦,杭州老鄉網絡技術公司,中國通服宇創科技公司聯合協辦,構建以助力中小學校辦學智能化為主題的智慧平安校園學服通物聯網平臺推介會在江西省重點高中贛縣中學舉行。據了解,為了提升校園智能化能力,中國電信贛州分公司一直發揮著央企責任及擔當,充分利用行業內影響力,積極謀劃,引進杭州老鄉公司平臺資源,為助力中小學校辦學智能化水平建設,推動贛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設事業再上新階段。本次推介會成功舉辦受到了來自縣(區)教育局主要負責人及中小學校校長關注和點讚。
  • 機器翻譯應用價值凸顯 百度翻譯豐富產品矩陣助力企業智能化升級
    IDC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百度AI技術生態部總經理劉倩、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委員會主席何中軍進行主題演講,同時與在場的40多位來自金融、製造、能源等行業企業信息化負責人聚焦機器翻譯的價值、企業應用需求、未來發展趨勢等話題展開深入的互動討論,分享最佳實踐經驗,助力企業更好的提升機器翻譯大規模產業化應用,推動企業智能化升級。 會上,武連峰講到,企業具備全球化信息能力非常重要。
  • 2020年重慶智博會,40家企業籤約項目達518億元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助推重慶文化旅遊行業智能化改造升級、行業智能化應用和普及。2020年「線上智博會」重慶市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招商引資項目專場籤約在新天澤國際總部城智谷展廳成功舉行。熊雪副市長、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招商投資局相關領導、區領導、區級部門和單位、經濟板塊發展中心等以及專場籤約企業受邀參加,重慶盛捷高科、重慶齊泊智慧停車代表出席會議並籤約成功。2020年「線上智博會」圍繞新型智慧城市民生服務、城市治理、政府管理、產業融合、生態宜居等方面智能化應用展開探討。
  • 產業智能化星火燎原,為何「+百度AI」成為企業的共同選擇?
    技術的不斷夯實進步,是為「站在未來」——讓百度技術水平保持領先;助力傳統企業完成智能化轉身,是為「看未來」——瞄準產業動向,助力傳統企業進行智能化的升級。當然,一家公司的財報,只是一個節點的經營業績表現而已。在網際網路行業進入下半場,2C向2B轉型如火如荼時,我們更應該從長周期、寬視野角度去進行價值判斷。
  • 網際網路+寶馬+麥格納 打造頂尖智能化平臺
    華晨汽車是振興東北老工業的排頭兵,更是踐行「中國製造2025」的先鋒力量。經過十餘年的國際化合作之路,通過對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華晨汽車集團在寶馬的支持下建立了全新智能製造工廠,在汽車工業的轉型期敏銳的捕捉到智能化的風口,並且以領先於行業的速度率先打造出智能化的生產製造體系和真正的智能汽車產品。
  • 天水風動:智能化改造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
    天水風動:智能化改造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 發布時間:2020-12-18 10:58:30 來源:
  • 山東濰坊:打造智能化管理服務平臺將服務企業和項目的主陣地搬到...
    中國經濟導報訊 路海濤 記者殷曉旭報導 山東省濰坊市發展改革委搭建全市企業和重大項目智能化管理服務平臺,將服務企業項目、解決問題需求的主陣地從「線下」搬到「線上」,問題提報渠道更加便捷
  • 百度助力人民日報發布人民日報創作大腦,推動媒體行業智能化升級
    12月24日,人民日報舉辦「2020智慧媒體高峰論壇」,發布人民日報「創作大腦」,以百度智能媒體中臺為技術底座,共同打造了媒體一站式智能創作平臺,致力於加速媒體行業智能化變革,開啟智能媒體新時代。王海峰表示:「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正在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加速融合發展,成為全媒體時代智能化變革的重要支撐力量。百度基於多年積累的人工智慧技術,打造了AI新型基礎設施—百度大腦,並通過百度智能雲輸送給各行各業,提供智能化應用和解決方案,賦能各行業智能化升級。
  • 盤石RockySaaS正式上線抗疫助力平臺 提供在線問診、辦公、捐助等...
    盤石RockySaaS正式上線抗疫助力平臺 提供在線問診、辦公、捐助等服務 近日,盤石RockySaaS充分利用自身的平臺化優勢,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快速上線抗疫助力平臺(以下簡稱
  • 開創雲AI WORK開放生態平臺,AI助力企業高速發展
    在萬物互聯、信息高度集成化的當下,不斷探索企業發展的管理者在繼承和豐富前人經驗的同時,要以怎樣發展的眼光去更新甚至變革未來企業的辦公模式、管理方式以及戰略方向?開創雲給出了自己的答案——AI work。
  • 百度AI中臺:直供企業270+項成熟AI能力,加速企業智能化應用創新
    數位來自企業諮詢、電網能源、通訊信息、大健康領域的企業嘉賓分享了構建企業智能中臺的實踐經驗。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出席論壇並在致辭中講到,從時代大背景看,全球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推進期,人工智慧作為核心技術也是關鍵驅動力量。